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比较分析

2017-11-14 09:29刘美苓
经营者 2017年9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比较企业

刘美苓

摘 要 本文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联系和差异,为更为透彻地理解两个会计准则的本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新事业单位 企业 会计准则 比较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现状分析

我国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和世界企业会计准则接轨的一次跨越和尝试,它的全面实施是我国企业会计工作一次质的飞跃。我国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性组织,组织特性和经营属性较为特殊,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其主要职责,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市场经济改革逐步深入,各行各业进入改革攻坚期的关键时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面临着亟待改革的局面。近年来,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模式正在朝着企业化经营方向转变。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2012年12月颁布,并于2013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原来的会计制度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和扩充,是适应事业单位新时期、新任务的重要变革,是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特征的直接体现。事业单位会计虽然和企业会计核算之间存在诸多差异,但是二者在核算方法和核算内容上依然存在较多共性。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之间的联系

(一)账户变化日趋一致

首先,从资产类账户变化原因来看:首先,我国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原本的现金账户和对外投资账户转变为库存现金账户和长期投资账户,这些账户的定义和名称和企业会计账户更加一致。其次,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引入了存货账户,加深和细化了对原材料和产成品的核算和管理。在此要注意的是,企业存货账户仅仅核算在产品、产成品和未加工的材料等内容,生产成本和库存商品另用会计科目核算,不通过存货账户进行核算。再次,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还增设了在建工程、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和待处置财产损益等会计科目,原本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没有对固定资产提出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提出累计摊销要求,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事业单位最新经营管理模式考虑其中,引入折旧方法和摊销方法,通过利用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账户进行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核算,使得事业单位预算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与此同时,非流动资产折旧对事业单位预算支出并无影响,还能够通过相关账户对资产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反映,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价值管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事业单位管理中强调管理理论的战略意义,提升内部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对无形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摊销能够有效弥补一次摊销法的缺陷,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资产类账户上的调整使其与企业会计准则更加趋同。

从负债类账户的变化原因来看,首先,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取消了借入款项科目,增设了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会计科目,综合全面地反映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账户情况,这些账户变化使得事业单位负债核算和企业会计准则之间愈加一致。其次,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原来的应缴税金会计科目转变为应缴税费科目,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能够更加理解本会计科目的核算范围和核算内容,这样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之间就有了融会贯通的前提。再次,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增设了长期应付款会计科目,对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进行更加专业和细致地核算,使得事业单位负债情况能够得到更加精准的反映,便于事业单位进行科学的财务管理工作。

(二)会计核算目标日趋一致

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目标是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理论的直接体现,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数据资料。企业财务报告应当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能够给企业未来经营决策和发展方向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让企业更加明确自身的经营目标。除此之外,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将会计核算目标定位在体现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层面上,这使得会计核算的原则和内容更加明确和具体,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日趋一致。

(三)财务报告排列日趋一致

当前,我国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取消了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项目和支出项目核算,资产负债表编制主要以资产类项目为主,这一变化使得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和企业资产负债表更加接近。此外,企业会计准则利润表采取多步式的排列方式,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也引用了这一点,这使得企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之间具有更强的可比性和通用性。

(四)会计趋同性愈加明显

近几年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和管理方法发生了本质上的转变,会计核算、业务处理、财务管理方式都渐渐地与企业会计一致,二者在内容上的相似性愈加明显,趋同性已经成为企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变化的主要趋势。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愈加和企业会计制度一致,这使得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表现出极强的实效性和前瞻性,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会计核算秉承收付实现制原则,部门经济则秉承权责发生制原则。

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之间差异的阐述

第一,会计核算基础有所差异。企业会计准则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仅部分经济业务允许采取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可以准确地反映事业单位资金收支情况,使得预算执行情况得到客观的体现,但是却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造成了阻碍,不能客观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活动成本,使得事业单位激励机制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如今,部分事业单位已经进入市场化改革进程,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而权责发生制是成本核算的前提,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也顺应形势,允许事业单位对部分经济业务采取权责发生制核算方式。笔者认为,未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将会更大范围地落实权责发生制。

第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存在差异。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差别主要体现在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上,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则要简单得多。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在于盈利,同时强调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为盈利活动创设良好的内部环境。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时刻面临着政治风险、文化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影响,这就需要會计人员采取谨慎的态度进行职业判断,从而有效地控制风险给企业带来损害和危机的可能性。事业单位业务活动所需款项大多来自财政拨款,对市场的依赖性较低,其运营面对的风险比较小,没有必要特殊强调谨慎性要求。近年来,事业单位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也渐渐有了经营业务,树立合理的竞争意识和成本效益意识是很有必要的,为了有效地应对市场竞争,事业单位有必要重视晋升性原则要求。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国际化市场对外开放逐渐打开,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趋向于国际化,这使得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逐渐趋于同步和国际化发展,特别是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界限愈发不明确,企业会计准则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整合问题成为社会重点关心的内容。

(作者单位为张家口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

参考文献

[1] 罗富珍.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单位会计在财务处理方面的对比分析[J].时代金融(下),2014(8).

[2] 张云.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单位会计财务处理区别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5).

[3] 韦佩舒.探讨事业单位和企业在会计财务处理的异同[J].现代经济信息,2014

(15).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比较企业
2018上海企业100强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印发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