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
【摘要】 目的:分析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全麻下行胃癌手术的患者60例,分为A组(n=30)和B组(n=30)。B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A组患者在B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对比A、B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复苏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出室时间)、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复苏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出室时间)远优于B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3%)远高于B组患者(66.7%),不良反应发生率(3.3%)远低于B组患者(2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采用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提高了护理满意度,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 胃癌; 麻醉恢复期; 护理干预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2.0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2-0103-02
胃癌手术时间一般较长,涉及范围较广,会对患者的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全身麻醉会抑制患者的体温调节中枢,使患者的体温下降,增加寒战的发生率,延长苏醒时间[1]。据调查显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胃癌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护理中,患者及其家属颇为满意,缩短了患者的苏醒时间,并且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2]。为此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全麻下行胃癌手术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全麻下行胃癌手术的患者60例,分为A组(n=30)和B组(n=30)。A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6~62岁,平均(54.0±7.6)岁,病程3~6年,平均(4.5±1.1)年。B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5~61岁,平均(53.0±7.2)岁,病程3~5年,平均(4.0±0.9)年。排除标准:(1)心、肺等脏器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2)肝、肾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3)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4)患有严重精神障碍、沟通障碍、意识障碍的患者;(5)患者及其家属不同意参与此次研究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B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具体如下: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心跳等生命体征,遵医嘱执行治疗计划,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是否苏醒。
A组患者在B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体温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将室温调节适宜,血压及液体的加热采用德国进口输液加温仪(生产企业:北京健康至上科贸有限公司)加热,使得液体的温度接近于人体的温度,避免液体对患者的腹腔引起刺激。其次冲洗液的温度也要加热到38℃左右,避免在冲洗的过程中降低体温。对于裸露的部位,要用毛毯覆盖或者采取其他的保温措施[3]。(2)细节护理。护理人员要仔细检查病房中的各项设施,包括运行状态、功能效果及卫生状况等,确保病房内的各项设施均可正常使用;(3)患者的肺功能要定期检查,并做详细记录,主要记录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呼吸深度及呼吸频率等,避免患者出现窒息、误吸及呼吸障碍等情况;(4)交接班的時候,护理人员必须详细的向麻醉医师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并全面、详细的告知接班人员[4]。(5)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在用药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三查八对”的原则,避免出现误用或者乱用的现象。(6)体位护理。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顺畅,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确保引流管正常运行,同时要对引流量、流速以及形状等进行严密的监控,如若发生异常,要及时的汇报主治医师或者值班医师,给予对症治疗[5]。
1.3 观察指标
观察A、B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A、B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主要包括:复苏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出室时间。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个等级,调查内容包括:入院宣教、护理态度、护理技术、护理沟通和健康指导。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统计A、B两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比较
A组患者复苏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出室时间均远短于B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远高于B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远低于B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结构及饮食方式的不断变化,胃癌肝转移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胃癌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四位,每年约有20万人因为胃癌死亡[6]。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患者极易发生胃癌肝转移等疾病。胃癌手术患者通常采取手术治疗方式,为了确保手术可以顺利进行,通常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全身麻醉的患者在苏醒之前一般要度过恢复期,恢复期对于患者来讲,容易出现挣扎、坠床以及疼痛等一系列挣扎,大大增加了危险事件的发生率,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7-8]。endprint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胃癌手术患者术后的护理质量。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优质的护理模式,不断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它有效的将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及时的贯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仅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同时让患者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被重视[9-10]。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采用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患者制定一系列有效的干预措施。护理干预使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得到了更多患者、医生的肯定和认可,为护理工作揭开了新篇章,最大程度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改善了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安全性和可行性更高[11]。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上述研究数据表明,A、B两组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同,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3%)远高于B组患者(66.7%),不良反应发生率(3.3%)远低于B组患者(26.7%),并且复苏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出室时间均比B组患者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于胃癌手术麻醉恢复期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以很好的控制体温,患者及其家属颇为满意,护理人员对患者恢复期的各个过程更加重视,有效避免了恶心、呕吐、低氧血症、低温、躁动、疼痛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给予了最优质的服务及对患者生命安全形成了最大程度的保障。
综上所述,将护理干预应用于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中,赢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显著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当作为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首选的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涂晓凤.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相关护理并发症的影响.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91-93.
[2]康静雅.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运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 (2):81-82.
[3]曹敏.循证护理在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实施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4):79-82.
[4]江宏珠,江碧珠.临床护理干预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2):88-89.
[5]罗晓东,李晓辉.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7):56-58.
[6]康建勋,刘立业.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探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1):132-133.
[7]常芬,俞海穎.全麻手术患者围拔管期的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 (17):72-73.
[8]张志华.健康教育干预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1):92-94.
[9]廖惠晓,廖少玉.护理干预对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9):245.
[10]林菊英, 莫素莹, 李卫仱,等. 护理干预对42例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28):227-228.
[11]宁玉环,杨惠敏.探析45例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手术室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9):262-263.
(收稿日期:2017-04-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