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凡
摘 要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且两者的发展存在诸多关联性。从关联视角出发,“一带一盟”的有效对接需要中俄秉持关联对接理念,防范关联风险,强化区域制度构建,推进重点项目共建。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欧亚经济联盟 “一带一盟”对接 关联理念
一、引言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开创的大范围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模式,倡导沿线国家参与共建,旨在打造欧亚地域内的利益、命运共同体。而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主导的旨在推进后苏联空间整合的制度性一体化,两者的相遇改变了欧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2015年《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标志中俄协作推动欧亚经济发展的良好开端。从经济关联的角度探究“一带一盟”合作对接的生成机制,有助于对接基础的深入理解,进而探讨可行的对接路径,为未来“一带一路”与沿线战略的对接提供借鉴。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关联性分析
(一)“一盟”深化沿线合作机制,扩大市场开放
俄罗斯积极推动后苏联空间一体化,逐步构建以其为主导的中亚区域发展,即使中、印等国家试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自贸区,但联盟成员基于内部市场稳定等因素的考量,并未给予积极回应。面对“一盟”内向化机制,中国为了融入中亚一体化进程,积极推动上合组织转型,推动与沿线国家的自贸区建设。在上合组织框架下,成员国将扩大市场开放,深化区域经济合作,为上合组织自贸区的构建奠定基础,并进一步促成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同时,中国加紧研究与印度、尼泊尔等沿线国家商建自贸区的可行性,旨在进一步开放市场,深化分工协作。
(二)“一盟”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诉求推动“一带”大型项目的开展
欧亚经济联盟成员普遍面临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而成员间产业结构同质化造成内部贸易空间有限,成员对外部市场有极大的依赖性,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但成员国难以独自承担项目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亟须外部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试图推动欧亚互联互通,合理参与国家间已有规划,将极大降低合作开展的风险性与盲目性,推动有针对性的基础设施項目,直接促成丝路带实际效应的显现。
(三)中俄的中亚之争推动“一盟”的一体化进程
中俄对中亚地区贸易投资结构相似,出口均集中在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投资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双方利益的大量重叠使竞争态势明显。随着“一带”在中亚能源、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正逐步深化在中亚的地区影响力。俄罗斯为了增强自身实力、限制中国势力,将更倾向于深化欧亚经济联盟一体化进程,推动成员间经济合作。
(四)“一带”为“一盟”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欧亚经济联盟内部存在诸多问题:成员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入盟”利益诉求各异、内部政策协调困难等。加之俄罗斯经济衰退,欧亚经济联盟内在发展动力不足。另外,乌克兰危机过后,美、欧等国家加强对俄罗斯联合制裁。欧亚经济联盟在内忧外患下维护内部发展的同时,更需拓宽外部合作空间,包容开放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满足俄罗斯对内部领导地位的把握,同时,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开放的市场、相关建设项目的开展等将为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提供机会。
三、基于关联视角的“一带一盟”对接路径
(一)秉持关联对接理念
1.关联驱动,优势转化。树立“一带一盟”发展的关联理念,强调整体系统构建,把握内部国家、地区、产业以及战略、政策、体制等的协调关联与互动,从关联视角开展相应的经济活动,促进优势转化。
2.系统构建,协调发展。“一带一盟”具有良好的互补关联性,中俄合力推动区域内目标、整体和动态关联,构建“一带一盟”、上合组织“三位一体”的系统发展格局,同时处理好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南亚地区合作协会等的关系,拓展欧亚发展空间。
3.战略指引,循序渐进。战略要素的投入对经济关联发展影响深远,政府间应做好战略规划和统筹设计,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沟通交流,探讨制定可行的时间表、路线图,开启合作先行项目,启动重点项目的先行先试。
4.双边破冰,多边跟进。俄罗斯对中国的戒备使双方在经济合作中都有所保留,内部多边合作短期难有突破,双方在长期内仍以双边发展为主。因而,中国应积极创新双边合作机制,强化传统领域合作的同时开辟新兴信息产业、新能源等方面的发展,力图实现双边、多边交互发展。
(二)防范危机外溢冲击
1.推动各国经济发展。俄罗斯西伯利亚及以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成为制约俄罗斯经济复苏的障碍。哈萨克斯坦工业水平落后,产业结构单一,难以发挥其比较优势。白俄罗斯面临完善产业体系、强化设施建设等难题。而中国亟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一带一盟”的对接合作需充分重视各国发展的利益诉求,增强各国经济实力和发展自主性,统筹协调内部资源分配,增强各国经济实力。
2.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国家间合力推进金融风险防范和监管机制,构筑安全防线;合作成员创新合作理念和方式,降低经贸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摩擦;探究合作项目保障机制的构建,提高违约成本,降低企业海外投资风险。
(三)强化区域制度构建
1.完善现有合作平台。进一步推动上合组织框架下的经济合作,全面提升成员国间经济活动开展水平,同时完善安全合作机制,保障各种合作有序开展。高度重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的作用,为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降低市场盲目性,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2.推进丝路带沿线自贸区建设。中国应高度重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域合作,加大战略投入,正视各国客观需求及双方合作存在的问题,建立沟通机制,推动一体化进程。在全球规则博弈升级的背景下,中国应积极探讨与欧亚经济联盟、中亚国家商建自贸区的可行性,带头倡导符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自贸区建设,深化欧亚经济合作。
(四)推进重点项目共建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领域宽广,“一把抓”的方法难以实现且无法深入,而由点及面、各个击破是有利于其合作对接开展的。确定对接先行领域并优先开展有条件区域、产业、部门间的项目合作,尤其是薄弱环节、重点领域,如基础设施、能源等,将战略规划细分为短期目标,有助于增强目标的可达性,深化经济合作信心。
具体项目的落实开展需要政府、企业共同协调。政府间应加强磋商,就相关的经济、安全等问题进行沟通,降低不必要的纠纷带来的摩擦与效率损耗;应出台连贯的优惠支持政策,降低企业的成本和风险;积极构建文化交流中心,促进人才交流与互访,为对接合作营造良好的舆论发展环境;加强国家间的金融合作。
企业合作是对接实现最根本的途径。企业应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做好前期调研,熟悉所在国的法规民情,严格按照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开展活动,降低投资合作风险;大力发展人才资本,培育核心竞争力,推动与外企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在环境“负阻效应”显现的背景下,企业应将社会责任与消费者需求相联系,降低对东道国生态环境的损害,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推动经济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资助(JS20160201)。]
参考文献
[1] 卢山冰,黄孟芳.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深化经济合作策略探析——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中心[J].河北学刊,2015(9):116-119.
[2] 万青松.试析当前欧亚经济联盟面临的难题——兼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
[J].欧亚经济,2016(2):54-61.
[3] 张宁,张琳.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版),2016(3):85-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