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洒在社区里

2017-11-14 10:56发自湖南长沙
清风 2017年10期
关键词:仲裁庭志愿居民

文/图_本刊记者(发自湖南长沙)

把爱洒在社区里

文/图_本刊记者(发自湖南长沙)

走进长沙侯家塘街道廖家湾社区,虽是老旧社区,但处处干净整洁、井然有序,有的楼栋名很温馨,比如善心楼、善德楼,社区里还有“长沙孟妈妈青少年保护家园”“鲁爷爷爱心室”“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先锋自助爱心吧”“社区市民学校(道德讲堂)”等散发出爱心与温情的机构。通过走访本刊记者发现,这些特别的外表下蕴藏着很多感人的故事……说到廖家湾社区如今的新气象,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为廖家湾社区书记、主任、社区妇联兼职副主席刘映先点赞。

居民在干净整洁的廖家湾社区广场休闲

让每一个工程都惠民

在采访中本刊记者获悉,刘映先于2003年从改制企业来到了侯家塘街道,先后在枫树岸社区、长塘里社区任社区书记。在枫树岸社区,刘映先精心打造了“党员会客亭”,组织社区的老党员轮流值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听取居民心声,收集居民意见,解决居民难题,帮助他们实现了“共产党员永不退休”的人生价值。在长塘里社区,刘映先开通了24小时的党建热线“情牵一线”,积极向社区老党员虚心请教,与他们谈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一改社区党群关系僵化的旧貌,党员们纷纷团结到了社区党支部周围。这些过往的工作经历,都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刘映先的工作能力和热心、爱心。

来到廖家湾社区工作,是在2008年,当年,刘映先作为党建工作突出个人,被调入廖家湾社区担任社区书记、主任。一份来自社区的总结材料显示:廖家湾社区是比较典型的开放式老旧居民社区,来到该社区工作后,刘映先结合社区实际,探索出一套特色鲜明、实用有效的社区治理新模式,使廖家湾社区成为长沙市开放式社区物业服务“精品”社区。

来自官方和居民对刘映先的评价都颇高,那么,刘映先到底做了哪些事,让大家对她频频点赞呢?采访中,记者从社区和居民处了解到了刘映先的诸多故事。透过这些故事和细节,从中可以管窥刘映先的工作能力和对社区居民深深的感情。

将破旧社区改造为“花园式社区”,这是刘映先来到廖家湾社区做的第一件大事,也是被居民评价很高的一件实事。为了改变社区旧貌,为居民们提供安心、舒心、放心的居住环境,刘映先通过街道向区政府争取建设资金2800多万元,对社区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综合提质改造,启动了长沙市首个社区标准化建设工程。

社区干部和居民向本刊记者介绍,这个看似平常的提质改造项目,包含的内容却非常庞杂繁琐,工程项目包括:管道煤气入户、违章建筑的拆除、安装安全防控设施、外墙洗脸打粉、楼顶防水处理、统一安装雨阳棚、改造花坛、规范停车位、开辟志愿服务广场、安装厨房厕所的隔栅、规范社区办公阵地、建设志愿者工作阵地等等。

工作任务之艰难,责任之重大可见一斑,社区改造期间,刘映先带领社区干部日夜走访,了解社区居民的真实情况,最终使整个社区旧貌换新颜,从一个老旧社区变成了“花园式社区”。居民们都说:“我们社区配套设施好,居住环境美,都是多亏了我们的刘书记。”“作为女性,刘主任能这么耐心、细心为我们服务干实事,真的是不简单!”采访中不少居民向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社区工作包罗万象,百姓需求各种各样。虽然几年前廖家湾社区做过标准化建设工作,但还有一些基础工程如停车划线、园林绿化、健身广场改造、居民楼粉刷维修等都需要提质。2015年以来,刘映先为了让百姓满意,就将16个项目作为社区的惠民工程和提质提档工程,充分发扬民主,通过开会、走访收集居民群众的合理化建议,反复修改设计方案,请热心居民监督施工。同年年底,社区的16个工程项目全部优质完工,赢得了居民群众的一致称赞。引来了一批批参观团队,连附近社区居民也羡慕地说:“廖家湾社区每年都有新亮点,多亏了社区带头人刘映先。”

刘映先(右)正在调解一起社区矛盾

像亲人一样对待居民

“我们千难万难都不要紧,最重要的是不能让群众为难”,廖家湾社区改造完工之后,刘映先又得知居民群众最迫切、最渴望解决的还有水网改造的问题,刘映先带领社区干部马不停蹄地联系市信访局,组织楼栋长、老党员开会,收齐欠缴水费、改造费,投入到了新一轮的改造中,最终解决了到处漏水、损耗大、水费收缴困难等问题,成为老旧社区率先进行水网改造的典型。

身材娇小的刘映先还是社区的“大家长”,她对待每一位居民都像是她的“亲人”那样亲切随和。廖家湾社区是老旧居民区,年老体弱的、下岗失业的、各种残疾的、单亲的需要帮助的家庭很多。刘映先对待这些居民总是设身处地替他们着想,想方设法帮助他们。

在廖家湾社区,曾住有一名单身精神病人马某某,他独自居住,经常往楼下泼脏水丢玻璃瓶扔热煤球,多次差点伤到楼下行人,导致朋友都不愿来看他,个别居民也与他矛盾重重。于是刘映先叫上其亲戚,走访考察了长沙的多家精神病医院,最后选定其中一家,让马某某安心居住治疗,得到了很好的照料。

刘映先热心帮助困难居民的事例并非只有这一起。廖家湾社区重残人员周某某,一个人居住在社区无人照料,饥一顿饱一顿,刘映先带领社区干部、居民群众给周某某送饭照料,并联系雨花区民政局,将他送到了雨花区社会福利院居住。周某某逢人就说:“我没有亲人,刘姐(指刘映先)就像我的亲人一样。”正是这样一件件心系百姓的实事,让刘映先成为社区居民信任的“当家人”。

社区60多岁的老妈妈方某某,其儿子30出头,却因股骨头坏死和全身纤维瘤,8年来已重度残疾卧床不起。方妈妈的丈夫多年前病逝,去世时还欠下不少医药费,家庭经济非常困难。刘映先了解情况后,非常关心,上门看望、送钱送物成了家常便饭。同时联系区残联、社区群工站为其残疾儿上门办理残疾证、上门送残疾证,帮其申请重残补助。另外,她又联系助残爱心团队、志愿者、政协及人大代表对方妈妈进行多对一的帮扶,大大缓解了方妈妈的生活困难,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刘映先帮助社区弱势群体的故事还有很多。社区单亲母亲胡某某,离异后独自带着两个未成年孩子生活,自己还患上了抑郁症,无法外出工作,生活困境可想而知。刘映先与其结对,经常问寒问暖,鼓励其走出家门参加社区活动,叮嘱其孩子要努力学习,自强不息。同时还组织志愿团队进行看望慰问,进行重点帮扶。三年多来,胡某某脸上终于有了笑容,大孩子也如愿以偿考进了大学。

社区残疾人吴某某,无劳动技能,丈夫因病去世,欠下几万元的债务,有一女儿正在上大学。每到开学时,面对其学费一筹莫展。为此刘映先一方面为其申办残疾证,争取每年给予助学补助;另一方面联系其小孩做暑假工;找单位搞赞助。辖区单位长沙化工研究所被刘映先真心为困难群众办实事的精神所感动,伸出了热情的双手,为吴某小孩解决了学费问题,有效地缓解了她的家庭经济压力。

社区的一小女孩朱某某经常闷闷不乐,因为爸爸是智力残疾,父母早年离异,自己从小跟爸爸一起,由爷爷奶奶照顾。现爷爷奶奶都年近八十,抚养儿孙力不从心。于是刘映先不仅和这个家庭结成了帮扶对子,还联系其他爱心志愿者结对帮扶他,为其给落实低保政策,给小孩申请助学金,还经常将小女孩领到志愿者工作站,请大学生志愿者给她辅导功课、讲故事,开导她怎样和其他小孩交朋友。同时,刘映先安排其智障的爸爸在社区打扫卫生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多方面关心照顾,祖孙三代人脸上终于绽放出开心的笑容。

刘映先还身体力行地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将廖家湾社区志愿服务经验总结提炼成了《社区志愿服务管理规范》作为全国首个地方标准在全省推广。如今,廖家湾社区志愿服务遍地开花,志愿服务成为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居民心中的一股暖流,吹进社区的一阵清风,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们走进社区,越来越多的特殊群体切实感受到了志愿服务带来的帮助,越来越多的居民群众感受到了志愿服务带来的新变化、新风尚,“居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丰盛,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富足,正是有了志愿服务,社区越来越多的党员、居民走出家门、离开牌桌,成为社区的志愿者,感受到了志愿服务带来的满足和快乐。”刘映先介绍说。

面对重重困难不退缩

“每一个社区居民都是社区这个大家庭的成员,要让他们说得上话,做得了主,一起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在社区日常工作中,刘映先不断加强社区协商,深化基层群众自治。社区残疾居民王自俊就业问题、兴威新嘉园电梯安全问题、银轩铭誉大楼物业纠纷等各类社区事项,刘映先都召集社区老党员、楼栋长、社区干部、社区律师召开协商会议,听取大家意见,举手表决,充分发挥了社区居民的自主性,提高了他们的社区责任感。

刘映先的名字也与“街坊仲裁庭”不可割裂。多年前,廖家湾社区以社区里有威望的名人、老人、社区民警等为骨干,组成“街坊仲裁庭”,这是全市首创,成为雨花区群众工作的创新典范。“街坊仲裁庭”在当事人自愿平等协商的原则上,根据法律、事实和社会公德,对本社区内婚姻家庭、人身财产权利等一般性纠纷进行调解、仲裁。“街坊仲裁庭”深得人心:由德高望重的社区名人、法律专家等来当“和事佬”,摆事实、讲道理、评是非,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邻里回归和气。

《长沙晚报》曾经报道了这样一起“街坊仲裁庭”圆满调解的邻里纠纷:在侯家塘做生意的李某、熊某本是合作伙伴,几年前,两人赚了点小钱,却因利润分配问题“杠上”了,脾气火爆的李某一拳打过去,造成熊某右眼受伤。纠纷进一步升级,昔日的好搭档都在寻思,要么找人约架报复,要么就请律师打官司。他们所在的廖家湾社区人员获悉此事后,及时将双方请进“街坊仲裁庭”,由社区民警、区法院人民陪审员、两人所住的楼栋栋长等出面调解,经过3个月先后五次调解,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成功地防止一起民转刑案件。

雨花区委组织部官方网站的一份材料也对廖家湾社区的“街坊仲裁庭”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侯家塘街道和廖家湾社区紧紧围绕“便民、利民、惠民”的宗旨,力争“让群众满意、让群众舒心”,把“解民之困、急民之难”作为日常工作的重心,打造长沙首个“街坊仲裁庭”,发挥社区党总支的核心引领作用,让社区有威望的名人、老人、社区民警充当“主骨干”,将邻里之间“麻纱事”化解在社区。“街坊仲裁庭”自成立以来,协助社区管理,化解街坊矛盾,带动邻里互助,解决矛盾纠纷100多个,赢得了居民的广泛拥护和高度信任。

还有一起成功协调解决兴威新嘉园电梯安全和物业纠纷的事例,也彰显了刘映先的担当和能力。兴威·新嘉园小区共有282户业主,自2006年建成以来,因物业公司工作成效不尽如人意,业主怨言多,双方缺少有效沟通,造成矛盾升级。加之2015年年底三台电梯同时报废,整栋大楼陷入瘫痪,导致各种安全隐患、维稳压力巨大。

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街道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社区为主体抢修电梯,并帮助和指导该小区采购、安装新电梯。组织安全保卫、卫生保洁力量维护大楼的基本秩序,促成了新老物业的分步交接。在此期间,面对重重压力,刘映先和其他社区干部始终没有退缩,他们虽然受了委屈,但最后还是协调解决了问题。至2016年年底,垫付的27万多元电梯定制款帮助业委会垫付的10000多元电梯维修款、及8000多元电梯维修配件款已全部收回。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正是这样一件件心系百姓的实事,让刘映先成为社区居民信任的“当家人”。在她的带领下,廖家湾社区获得的省、市、区乃至全国荣誉有100多项: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联络工作示范站、长沙市党员干部示范培训实践基地等,先后600多次接受中央、省、市、区各级领导及来自德国等地的团队的视察和参观。

猜你喜欢
仲裁庭志愿居民
以志愿,致青春
石器时代的居民
新加坡扰民邻居被下“驱逐令”
我国临时仲裁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被志愿”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