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轻何止是文人

2017-11-14 10:56张友全湖南长沙
清风 2017年10期
关键词:曹丕妓女林语堂

文_张友全(湖南长沙)

相轻何止是文人

文_张友全(湖南长沙)

文人相轻的说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其最早出现在曹丕的《典论·论文》中,他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至于为什么文人相轻是自古而然的事,曹丕分析说是因为“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换句话说,就是文章的体裁并非只有一种,而人不可能每种都会,所以时常会以己之长轻视别人所短。

正常来讲,文人相轻这话不该由曹丕来说,因为他虽然主要以帝王形象出现,但从文学角度讲,他是“三曹”之一,也有一定成就,没必要批评一种现象时把自己也捎上。如同鲁迅所言,“相轻”之说只是站在旁边看文人轻来轻去的第三者,而真正卷入窝里斗的只有“被轻”和“轻人”两种。比如今天来讲,如果两个文人争执起来,旁边的人就会说,你看,文人相轻。这里面往往带有某种轻蔑和嘲笑,因为在旁人看来,文人只会纸上谈兵,争来争去非但没有实际意义,还斯文扫地。也就是说,文人一般不会自己承认彼此相轻,只会说那是思想争鸣或者意见不一,君子和而不同嘛。

曹丕之所以敢于那样说,在于他有自知之明,他认为自己有能力衡量别人,可以避免文人相轻的拖累。从整个文章看,他对当时一些文人的评价确实是“持平之论”,并没有厚此薄彼。不过,曹丕撰写《论文》主要是讨论文章体裁和气象的,因此在分析文人相轻时只是点到为止。于今而言,文人相轻,恐怕不是写诗的看不起写小说的,写小说的看不起写散文的这么简单,而是有的文人内心的一种复杂心理。

一方面,有的文人最在乎自己的思想,对自己的东西时常有一种“独断式的确定感”,这就容易轻视别人的所思所想。比如鲁迅就具有这样“热烈的好恶”,对同时代的好多文人采取轻视态度,胡适、梁实秋等等皆在他的批评之列;另一方面,文人之间虽然才华有一定的高下,但时常各有千秋,从历史长河来看,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要让一个人服膺另一个人并不容易,互相看不起也就在所难免,毕竟没几个人愿意在学识上甘拜下风,都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正常的学术批评与争论,尽管难免会有偏颇之处,但在笔者看来,与文人相轻无干,反倒是互相尊重,思想交锋。如果是因嫉妒或者高傲而有意贬低别人,那就是典型的文人相轻了。

对此,林语堂先生有更尖锐的分析。他说:“文人好相轻,与女人互相评头品足相同。世上没有在女人目中十全的美人,一个美人走出来,女性总是评她,不是鼻子太扁,便是嘴太宽,否则牙齿不齐,再不然便是或太长或太短,或太活泼,或太沉默。文人相轻也是此种女子入宫见妒的心理。军阀不来骂文人,早有文人自相骂。一个文人出一本书,便有另一文人处心积虑来指摘。你想他为什么出来指摘,就是要献媚……文人不敢骂武人,所以自相骂以出气,这与向来妓女骂妓女,因为不敢骂嫖客一样道理,原其心理,都是大家要取媚于世。”

林语堂先生所言,可谓说透了一些文人的心理,同时给我们带来了启发。从其分析的立足点来看,其实我们无需对文人相轻做过度阐释,因为互相轻视的事大约出于人的一种心理,而这种心理并非文人独有。只不过有的文人喜欢来点嘴上风暴,还把轻视别人的话变成了白纸黑字,不知不觉给人一种得理不饶人的感觉。再加上有“文人相轻”这么一个现成的词,让旁人对文人产生了刻板成见。

如果从嫉妒、高傲、取媚于世等心理因素来看,彼此看不起的又何止是文人?同行相轻、同事相轻、朋友相轻,比比皆是。这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有的人愿意给遥远陌生人的成功欢呼,却不愿为自己身边人的成长而鼓掌了。因为身边的人与自己有竞争和比较,这就容易产生嫉妒之心,嫉妒而又赶不上,就容易生出看不起对方的心理,觉得对方没什么了不起;而遥远的陌生人,既不会给自己生存的压力,也没有互相比较的必要,不妨奉献一点廉价的掌声,证明自己还有一颗见贤思齐的心。

猜你喜欢
曹丕妓女林语堂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曹丕组织“驴叫葬礼”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茶花女
探访林语堂故里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曹丕的击剑比赛记载
COME IN
曹睿给曹丕上的一堂亲情课
左翼电影中的“妓女”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