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帮教是一种人性关怀

2017-11-14 10:56:04化定兴发自湖南长沙娄底
清风 2017年10期
关键词:司法厅救助湖南省

文_本刊记者 化定兴(发自湖南长沙、娄底)

安置帮教是一种人性关怀

文_本刊记者 化定兴(发自湖南长沙、娄底)

专项帮扶活动启动式

做好刑满释放人员(以下简称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尽最大努力帮助刑释人员融入社会、实现就业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任务。本刊记者从湖南省司法厅了解到,湖南省处于安置帮教期内的刑满释放人员基数大,总数多,其中“三无”人员(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有潜在社会危害性等各类重点对象人数较多,安置帮教工作任务重。湖南省司法厅副厅长傅莉娟告诉本刊记者:“安置帮教的目的是让这些人尽快融入社会,过上正常的生活,这体现了党和政府的一种人性关怀。”

近两年来,湖南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以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平安湖南为目标,强化安置帮教各项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全省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内,安置帮教工作在综合治理考评中排在了全国前列。

让刑释人员尽快融入社会

安置帮教的首要目的就是让刑释人员适应并融入社会。

湖南省司法厅社区矫正处副处长符益华告诉本刊记者,安置帮教主要针对刑释人员,尤其是“三无”人员。在安置帮教中,他们首先要通过全国联网的信息系统核实服刑人员的基本情况,和监所(监狱和看守所)进行有效对接。为了做好衔接工作,监所会及时录入服刑人员信息,司法所及时走访核实和网上反馈与沟通。监所在服刑人员出来的一个月前,对其改造表现、回归社会危险性进行评估,分别确定为重点帮教对象和一般帮教对象;司法所根据预释放时间,及时落实衔接措施,确定衔接人员和衔接时间,及时向监所发送回执。

湖南省司法厅将重点帮教对象的衔接纳入了综合治理考评内容,明确将重点帮教对象必接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近几年,全省必接刑释人员重点帮教对象每年均达2000余人,各地通过动员安置帮教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派人接回或其家庭成员接回等方式,较好地落实了重点帮教对象必接措施,接送率95%以上,对特赦人员的衔接率达到100%。

比如在湖南省涟源市,曾某就得到了很好的安置。当地司法行政部门在曾某即将刑满释放的一个月前就到他所在的村进行对接,最终,村里帮曾某办理了医疗救助、房屋维修、农村医保、土地承包和农业直补、种植培训、低保认证等手续。曾某说:“我刚坐牢出来的时候,妻离子散,无家可归,又有轻微精神病和心脏病等疾病史,还没有一技之长,不知道怎么活下去。我感谢政府没有抛弃我,有这么好的政策,帮助我重建了自己的家。我会珍惜来之不易的自由,珍惜政府给的各种政策和关怀,努力改过自新,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自力更生并做一个好人。”五年来,涟源市安置帮教对象无一人遗漏,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涟源市一跃成为“省级平安市”。

据湖南省司法厅社区矫正处处长侯迁广介绍,对于有家的刑释人员,司法部门要做通他们家里人的工作,让他们耐心接纳;对于无家可归的人,就要进行临时性的过渡安置。最难的就是一部分刑满释放(以下简称“刑释”)人员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家里也没有能力照顾他们。而且,刑释人员由于一段时期与社会隔离,缺乏谋生技能,刑释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出来后公交不会搭,微信不会用。安置基地的目的就是对刑释人员进行一些基本技能的培训,让他们尽快适应社会,防止其重新违法犯罪。如涟源为解决“三无”特困人员过渡就业和临时生活问题,2014年依托诚鑫汽修厂创办新航中途之家安置帮教基地,累计接收帮教对象230名。同时,通过基地示范带动,芙蓉种养、创安防爆、海鑫电子等爱心企业也自愿接纳刑释和解矫人员,形成“一出监门就进厂门”的良好局面;通过基地培训和扶持,涌现出李某泥鳅出口养殖、钟某开办网络公司等一批自主创业的典型。

据本刊记者了解,安置基地是具有法人资格和一定规模的各类生产性和服务性企业,要经县级以上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确认,并有县级以上司法行政机关与之签订安置帮教协议,安置刑释人员达到企业职工总数的一定比例。全省安置基地统一称为省、市州、县市区温馨家园。

另外,为促进服刑人员认罪悔罪,积极改造,顺利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湖南省司法厅常态化开展了“情暖高墙·关爱孩子”联合帮扶工作,让特困服刑人员子女生活有依靠、就学有保障、成才有机会,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保障刑释人员基本生活

安置帮教是从人性关怀的角度,保障刑释人员作为一个正常公民的权利,让社会不歧视、不排斥他们。

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涉及部门广,是一项社会性工作,主要包括司法行政、综治、民政、人社、教育、工商、财税、公检法、工青妇等部门。符益华告诉记者:“安置帮教不是说对刑释人员的事大包大揽,不是因为他们服了刑而给他们一个额外的优惠,而是从人性关怀的角度,保障他们作为一个正常公民的权利,让社会不歧视、不排斥他们,让他们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

为了保障刑释人员的基本生活,对于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湖南省应保尽保。目前,省内约有六千多名刑释人员及家庭成员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城市低保月人均救助280元,农村低保月人均救助130元,两年来向刑满释放人员及家庭发放低保相关资金2800多万元。全省约有1300名刑释人员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待遇,农村特困人员年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6629元和3593元。

符合条件的刑释人员也全部纳入了医疗救助范围,有效缓解了刑释人员的基本医疗困难。通过资助参保参合、门诊医疗救助、住院医疗救助、慈善医疗救助等方式,近两年来共救助符合条件的刑释人员2.8万人次,累计发放救助资金350万元。

为促进刑释人员就业,2015年,湖南省司法厅联合多个单位落实普惠政策,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半年以上、零就业家庭或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劳动年龄内的刑释人员,可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就业创业证、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向创业地县以上(含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认定申请。对符合条件的人,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96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当年实际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鼓励社会组织参与

安置帮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力量,也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

多位参与刑释人员安置帮教的人员告诉记者,安置帮教任务十分繁重,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广泛参与。为此,湖南省司法厅成立了湖南省“法润三湘”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总队,下设安置帮教志愿者服务部,充分吸纳社会组织、社会志愿者参与帮教工作,今年还引入了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卢佳祥慈善基金会,面向全省范围内进行项目化帮扶,帮扶金额达200多万元。长沙市成立了安置帮教社会组织“启心关爱帮教协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业务指导,协会自我管理,经费自筹;株洲市、常德市武陵区、安乡县、岳阳市岳阳楼区等地成立了安置帮教志愿者协会,经费由政府部分保障和自筹相结合;郴州资兴市司法局联合关工委动员460多名热心社会公益的“五老”人员对帮教对象进行结对帮教;各地还通过多种形式,联合中华慈善总会、“天恩辅仁”心理健康培训学校、阳光抚育中心等爱心组织开展帮教活动,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从2016年起,湖南省将安置帮教工作纳入了省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指导性目录,主要包括五类:安置帮教政策研究、咨询及宣传服务;社会力量建设及培训;安置帮教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包括社会化帮教活动、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与服务、心理咨询与辅导);安置帮教工作信息排查、收集、分析等辅助性工作;政府委托的其他安置帮教事项。

过渡性安置基地的建设,也可以说是发挥司法行政部门和社会合力的重要举措。据了解,湖南省各市州、县市区按照《湖南省刑释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办法》,着力推进集食宿、教育、培训和救助为一体的刑释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全省共依托企业建立刑释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和安置点141家。各级安置帮教机构充分利用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的主导作用,着力安置“三无人员”及其他重点帮教对象,两年来共过渡性安置2601人。

2017年8月,湖南省司法厅又联合湖南省综治委、民政厅、财政厅出台了《关于社会组织参与帮教刑满释放人员工作的实施意见》,力争用3~5年时间,在全省扶持培育一批热心帮教、活动规范、功能较完备、作用发挥较明显,刑释帮教工作典型示范的社会组织,推进安置帮教工作社会化、多元化和专业化,提高帮教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猜你喜欢
司法厅救助湖南省
司法厅党委书记落马搅动当地政坛
公民与法治(2023年1期)2023-03-31 06:03:20
黑龙江省司法厅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目录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上消防(2021年4期)2021-11-05 08:51:44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黑龙江省司法厅公布2021年第二季度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目录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宝藏(2020年3期)2020-10-14 09:41:40
水下救助抢险
黑龙江省司法厅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目录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中等数学(2018年5期)2018-08-01 06:30:16
水下救助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