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济哲
(一)
裸体艺术何时产生的,说法不一;裸体艺术作为行为艺术最初产生于何地,说法亦不一。一说其源于古埃及,又说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也有说最早出现在古印度,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有三个都在公元前六七世纪已经开始从绘画到雕塑、从官方到民间出现了裸体艺术。唯独中国没有,即使算上中国的“春宫图”也已然到了公元七八世纪,两者相隔一千多年。
裸体艺术是艺术还是感官刺激?是大雅还是大俗?是青色、无色还是黑色、黄色?在中国乃至世界至今仍有异议。一个原本归类于艺术问题的裸体艺术,能争论数千年不熄不灭,唯裸体艺术。
令我没想到是裸体艺术是因为战争而兴起,因为战争而逐渐发育成熟;战争需要炫耀武力。公元前的战争,要炫耀自己和压倒敌人的主要是武士,武士要夸耀显示他的雄健威猛,肌肉骨骼,裸体艺术应运而生。
裸体艺术的催生剂还在于神话传说,有了神话,就有了神,就有了男神和女神,就有了爱神、力神、战神和生活中有的、幻想中的、渴望中的各种神。就将神赋予人的思想、行动、爱情、苦闷、欢乐、渴望、收获、胜利、家庭乃至战争,生与死,爱与惧,性与情,幸福与痛苦,世上原来无处没有神,真正能表现神的,是神而非人的就是自由,无约束的自由,任我的自由,非我的自由,无我的自由,人类达不到的自由,幻想出来的自由。真正能体现神与人不同的,就是神在任何场所,任何时候,都随心所欲地半裸、全裸,自由自在地裸,裸体世界是神的世界的标志之一,任何赋予神的衣服、装饰都是人而不再是神。神的美丽、健壮就在于他们都充分地、自然地、时时刻刻地表现出他们身体的美和力。现代宗教主义认为,遥远的理想彼岸就是西方的极乐世界,而古代人类的理想彼岸就是神的世界,神奇的世界,理想的世界。女神婀娜多姿,男神雄壮健美。
中国远古也曾有一位伟大的女神,女娲曾为天下补天。女娲也曾为天下创造人类,但她和欧洲神话中的人类起源不同,欧洲人从神话就把两性看得高于一切,欧洲创造了男神和女神,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才有了人类。女娲不同,是无性繁殖,用黄土作人。对裸体的认识,中国和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的区别可能是地域关系,但同为东方古国的印度与中国亦有不同,据考古证明,古印度人在4500年前就开始住在带浴池的城市,就开始捏制一些精美的偶像,其中不乏裸女裸男。这在中国尚未听说。《哈拉帕男性躯干像》是公元前3000年古印度河文明时期的作品,一尊裸体半身像,头、手已失,但其发达的肌肉,健壮的肌体,风采依旧。古印度河文明的标志之一是涌现出一批裸男、裸女的艺术雕塑。《英恒卓达青铜裸女像》是古印度遗留下的一尊青铜裸体女神。坦率地说,我十分关注中国的青铜器,也自喻看过不少重器,但从未见过青铜裸体女像。在古印度出土的青铜裸体女神像还不止这一尊,像 《恒河望水裸体女神像》,这在3000多年前的中国似乎不可思议。就裸体艺术论,中国和其它三国的差异似乎不能用地域文化来解释。再往后,印度教的一些寺庙中,有和真人一样大小的雕塑,这些裸体男女雕塑都是在作性交姿势,这种群交、乱交在中国被称为乱伦淫乱,已绝然不是艺术范畴而是道德和犯罪问题,而在印度教的寺庙中,印度教中有性力派,认为性爱是神圣的,要用全身心去追逐它。有的印度教派甚至认为通过性交可以使男女变成一对男女神。印度在克久拉霍的性爱庙群,便是性与宗教结合的典范,主题是妇女与性爱,这些形态各异的男女神像数也数不清,很多是各种姿势性爱的男女,密密层层的裸体形象,让人目不睱接,这些都反映了古印度人形形色色的性生活方式,裸体形象堂而皇之地走向殿堂,走向庙堂,在一座寺庙大殿中,有种种男女群交、混交,甚至与野兽性交等等,让信者参拜崇信,让中国人不可思议,至今仍如此,这里有信仰问题,也有文化问题。在中国更重要的可能是教育和文化问题。裸体艺术似乎是宗教和道德的底线。
两河文化时期,裸体艺术达到一个新的平台,由原始的简单写生逐渐升华到一个艺术门类。两河文化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女神的形象开始走向神坛,开始走向文化和艺术之坛。主宰一切的女神已经不再是一位而是群神,形态各异,地位不同主宰不同的女神,几乎都是裸体,为表现女神的权威、慈悲、母爱、幸福,对女性裸体的艺术创作也在不断改进、完善、丰富、发展,在古埃及图坦卡蒙的金字塔中,就出土了珍贵的堪称艺术珍品的少女全裸雕塑。《图坦卡蒙墓中的小船》,少女扬臂、腕有环饰,全裸充分表现了少女天真、活泼、幸福、充满理想和向往的内心世界,雕刻十分细腻精致,人体比例精准无误,体形丰满青春,肌肤滑嫩柔软,公元前1300多年前的裸体艺术,让3000多年后的今人仍由衷敬佩。又比如古埃及壁画《宴会中的侍女》《乐手与舞者》,把裸体艺术展现在娱乐的大场面中,把少女的表现、动作、举止、作派表现得那么活泼自然,那么动情青春,即使放在今天也不失为艺术佳作。
古希腊时期思想非常活跃,非常解放,古希腊曾经塑造出多少位神,恐怕连希腊人也说不清楚,这些男神和女神,战神和爱神,凶神恶神和慈神善神,有山神、林神、酒神、花神、鸟神、英雄神、太阳神、月亮神、欢乐神、智慧神等等,既有人的本性,不失人的行为;又有神的作为,神的无所不能,无所不为。公元前9世纪伟大的希腊盲诗人荷马,在其《荷马史诗》中就创造了一大批半人半神,真人真神的神,难能可贵的是这批“阅尽人间春色”的神,一一从诗歌中走出来,演变成壁画和雕塑,也正因为他们都变成了石头文化,他们才数千年而不朽,而永垂,而“神态”依然自如。据专家统计,古希腊神像中,有近十分之一的男、女神是全裸的,有近十分之一的是半裸的,裸体艺术在古希腊的造神运动中得到极大提升。比荷马晚6个世纪的中国大诗人屈原,中国诗歌集大成者《诗经》都塑造了不少神,有天上的神也有地上的神,有爱神也有恨神,有鬼神也有人神,有风神也有水神,但不知为什么这些近乎伟大的神却没有走出诗歌,从未见有把他们立体化、形象化、艺术化的彩绘和雕塑,更没有出现以神为主体的裸体艺术。著名的古希腊神庙装饰浮雕《奥林匹斯山12神》,在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的饰带浮雕上,描绘的正是奥林匹斯山上这12位神与雅典人民共同欢度雅典娜庆典,而让人惊讶的是其中有着衣的,有半裸的,也有全裸的,各种姿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在古希腊神的世界中,宙斯是众神之首。在奥林匹亚的宙斯庙内供奉着一尊巨大的宙斯像,其高达十四米,是用黄金和象牙镶嵌而成,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全裸的宙斯青铜像,两臂伸开,两腿前后拉开,肌体的肌肉成块成块地绷起,展示出男性的健壮雄勃俊美。把请上神坛的神,让其全裸,一丝不挂,用中国土话说光着屁股,这在中国,即使是3000多年后的今天仍让人接受不了。但马克思说过:“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希腊艺术的土壤。”
宙斯祭坛建于公元前180年至公元前170年之间,祭坛基座四周装饰着巨大的浮雕饰带,雕塑上的人物比真人还高大,全长一百三十多米,表现神与巨人之间的搏斗。其中宙斯半裸,一条披带以弧形从身后搭到右肩,在他前面是三个全裸的巨人,正在作法要擒拿宙斯,而宙斯正高扬雷击棒回击巨人,这种神与巫的战斗,神与恶的搏斗,与其说是正义与邪恶的相锋,不如说是为表现力量,彰显男性的智慧与神力。在古希腊人看来,非裸体艺术难以表达。宙斯是古希腊时期裸体神像中出现最早、最多也塑造最成功的形象之一。
在古希腊的裸体神像中,出现得最劲、最力、最有艺术性的是阿波罗,《皮翁比诺的阿波罗》是其代表作之一,全裸、青春、健壮、有魅力,阿波罗是宙斯的儿子,用中国话说叫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赶旧人。阿波罗是太阳神,以太阳为神座,光芒四射,无所不能,阿波罗有些像1000年后东方出现的佛和菩萨。阿波罗主管光阴、青春、音乐、舞蹈、祭祀等等。阿波罗与宙斯相比,更青春,更朝气,更浪漫,更善良,更通情达理,更通晓人间,当然也更英俊,更有魅力。裸体的阿波罗神像大约诞生在公元前7至6世纪,正巧为中国的春秋时期。我以为此时此刻古希腊的绘画和雕刻是受到古埃及乃至两河文化的影响,还没有跳出古埃及影响,有些绘画和雕刻带有明显的摹仿和比照。但进入公元前5世纪以后,古希腊的绘画和雕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越来越浓地展现了希腊风格,尤其是裸体艺术,人物的比例、结构、造型、神态拿捏得越来越准确,艺术成分越来越浓重。他们开始追求神话传说之外的东西,人体的美,自然的美,艺术的美,风格的美。这个时代的《阿波罗》《梭苏—古菲埃阿波罗》《库罗斯像》《赫拉克勒斯像》《望楼的躯干雕像》等等,把神与人、力与美集于一身,已经成为世界艺术珍品。
我在罗马梵蒂冈博物馆见到《拉奥孔》时几乎惊呆了,那时我对拉奥孔为何遭到两条巨蟒的攻击不甚了解,但我震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在两条巨蟒的缠绕下,那种临难时的挣扎、拼搏、绝望、悲哀,这座可能创作于公元前2世纪由罗德岛雕刻的全裸雕像把人的惊恐、害怕、绝望、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到了极至。
古希腊裸体艺术的表现力还在于它不但要表现人体的美俊强力,而且还要表现人的痛苦直至死亡,这可能也是古希腊裸体艺术的一大特点。古希腊裸体雕刻《受伤的战士》,全裸的一位战士,正痛苦地从自己胸膛中往外拔射进身体的箭。你能感到,他的四肢在痉挛,五观在抽动,眼睛绝望地闭上,右手在用尽最后一点力量去拔射进胸膛的箭。《临终的战士》表现一位在战场上负伤即将阵亡的勇士,侧卧在地,左臂还紧套在盾牌上,竭力想支撑着站起来,右手握着剑,想继续战斗。但为什么要用一个全裸的人像去表现一个这么庄严神圣的题材?古希腊人认为,裸露着身体才是最圣洁、最纯美、最神圣也最高尚的,这在儒、佛、道长期教育下的中国人是无论如何难以想象的。
古希腊的几次战争,包括著名的希腊波斯战争都给裸体艺术的表现提供了更广阔、更现实、更刺激的艺术空间,像《垂死的高卢人》《自杀的高卢人》《菲底亚斯杀敌图》。战争使人疯狂,战争也使艺术扩张。看《自杀的高卢人》,站在这座古希腊雕塑面前,你会心惊胆战,你会热血沸腾,你会诅咒战争,你会祈祷和平。一名全裸的战士,全身的肌肉都是隆起的、僵硬的、凝固的,把短剑刺进自己胸膛的一瞬间,战士并未绝望、悲伤甚至并无仇恨、愤怒,而是那么平静、自然,在他身旁,他用手拉着的是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心甘情愿地被他杀死,亦那么平静、自然,唯一让人心悸的是她至死未瞑目,她在想什么?难道她还在企盼什么?让我不能理解的是,这座雕像为什么把战士雕刻得全身赤裸,而把更善于表达情感的“妻子”却塑造成穿着衣服呢?有人做过假设,因为这些全裸的战士的雕像大约都在公元前300至200年完成,相当于中国的秦王朝,因此有人说,如果秦始皇把统一天下收缴的武器铸造成的12个金人全都铸成裸体的又当如何?如果是在古希腊,陪葬的兵马俑将不再是一身戎装的秦国战士,很可能是裸体武士列队待敌,那时的中国人和现在的中国人能接受得了吗?历史能回答吗?
(二)
公元770年,东方的中国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无义战,处处冒狼烟。几乎在同一个历史时期,地处南欧的希腊也进入对内对外战争频发时期。和东方不同的是,战争刺激了军队的建设,军队因战争需要大批年轻力壮、体魄强健的战士,据说从荷马时代就开始,男婴一出生,必须经过长老检查,健壮合格者留下,体弱病残的一律抛弃山峡,世界上最残酷的莫过如此,即使是选优留下的婴儿,还要用酒洗澡,体弱者会在酒精的熏呛中死去。古希腊人也真能做得出来。战争还意外激发了古希腊的竞技体育的发展。公元前776年,希腊历史上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规定每四年在宙斯祭坛举行一次。古希腊人太有想象力了,也太有科学性了,他们在中国春秋刚刚开始的时代,就号召锻炼身体,强身健体卫国。让我敬佩的是3000年前古希腊人设立的体育竞技项目,竟然3000年不变,至今奥林匹克运动仍然进行。中国西汉董仲舒曾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比他早近1000年的希腊人却在执行着一条,天变不变,体育不变。2006年我去希腊时,特地到宙斯祭坛看了看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地。希腊的友人说当初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裸的运动会,所有运动项目的参赛队员都必须全裸。友人问我,我们现在的奥运会为什么不能全裸?如果全裸就不必依靠昂贵的运动衣的帮助提高运动成绩,运动员也大可不必为穿高科技的游泳衣而费去赛前的20多分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雕刻,据说他们都是后仿的,真正的珍品是青铜铸就的。在公元前6至5世纪,最著名的是 《掷铁饼者》《掷标枪者》《拳击者》《长跑者》《摔跤者》,我们现在才具有3000多年前希腊人的目光,只有全裸才能显示健壮的男人更强、更壮、更有魅力、更有朝气,也更能体现出男子汉的气度和体魄。其实,爱神、美神的主角儿还是女神,尤其是从古希腊时代走向古罗马时代,女神更多是以全裸和半裸来表现。最杰出的、最优秀的、最动人的,堪称世界珍宝的就是《米罗的维纳斯》,因此罗马时代有人也称其为维纳斯时代。
1820年2月,在希腊爱琴海的米罗斯岛上,有位农夫在自家葡萄园内挖土时意外地发现一尊女性大理石像,就像我们陕西西安附近的农民在打井时不期发现秦始皇的兵马俑一样。但这位农夫既未慌张也未犹豫,他立即判断这是一尊能卖一笔钱的“财神”,这个农民了不起。倘若换上一位中国农民,发现一尊半裸体的女人像,估计他会以为是遇到邪恶了,会用锄头把她击碎以避邪,因为那是一个光着膀子的娘们。19世纪初正是大清王朝嘉庆年间,正是中国社会最黑暗、最腐朽也最封建的时期,你不能期望那个时期的中国农民有多高的审美观念和美术修养,虽然想发财的意识决不比爱琴海边上的那位农民差。
维纳斯一出土,几乎引发一场战争。
为争夺维纳斯,德国舰队随时准备行动,而土耳其也毫不示弱,准备为维纳斯而战,维纳斯终于在争夺中被肢解成“残疾人”,谁都没有想到,断臂的维纳斯成为一种世间的“绝美”。当然,后世之人为维纳斯的复原曾经争论得面红耳赤,做出过无数个方案,但没有一个得到公认,公认的原则其实就一个字:美!在中国也曾引起过争论,但争论的焦点是该不该给这位半裸的美妇穿件衣服。
维纳斯像高2.04米,她那丰满的乳房,光润的肌肤,柔韧的腰肢,妩媚的身姿,世人对她的评价近乎绝对,无处不美,多一分则长,少一分则短。我没有考证过是在《米罗的维纳斯》之前还是之后,至少又出土过数尊也可能是十几尊维纳斯的雕像,《美第奇的维纳斯》《尼多斯的维纳斯》《沐浴的维纳斯》《维纳斯立像》《加比多林的维纳斯》等等,虽然这些维纳斯几乎都是完整的,几乎都是全裸的,但没有一尊能比上《米罗的维纳斯》,那是裸体艺术的高峰,那是裸体艺术的极品,维纳斯真美!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裸体艺术成为揭露、控诉和摧毁愚昧、黑暗的中世纪的最主要和最犀利的文艺手段。
欧洲文艺复兴的旗手之一波提切利最著名的代表作《维纳斯的诞生》,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全裸的维纳斯以金色的长发作衣,从一个张开的贝壳中冉冉升起,风吹发动,美不胜收。波提切利的不凡,就在于他把人的全部美通过裸体奉献给人。《维纳斯和阿多尼斯》更是炽热。全裸的维纳斯和美男子阿多尼斯的恋爱,展现的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站在这一幅幅巨大的裸体艺术珍品前,徜徉在一尊尊比真人还高大的裸体艺术雕像前,中国人可能比欧洲人的赞美来得慢一些,但被美征服的感受则是一样的。德拉克罗瓦的名画《自由女神引导人民》,画中的女英雄置生死于不顾带领战士去冲锋,去流血,去牺牲,德拉克罗瓦把女英雄画成半裸,她的乳房是裸露在弹雨硝烟之中的。德拉克罗瓦深信把美毁灭是邪恶可咒的,也是必然要被摧毁的。
约翰·柯里尔的名著《马背上的伯爵夫人》,这幅画着一位全裸的女人骑在马背上走过全城,有着一段真实而动人的故事。当年,英国考文垂市的统治者伯爵,要为支持英国的不义战争向全城课以重税,其夫人百般劝阻,伯爵愤而怒斥,如果明天你裸体穿过全城,我就免去此次征税。第二天早晨,伯爵夫人真的一丝不挂地骑在马上穿过全城。而全城百姓得知后,为了伯爵夫人的尊严纷纷关门闭户,街道上阒无一人,谁看了这幅油画能不为之感动?
法国卢浮宫有三件宝,皆女性:米洛斯的维纳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胜利女神像。中国人说起维纳斯像,几乎没有人去深究她是古罗马的女神,还是古希腊的爱神?她是忠贞还是放荡?不管她和多少男人相好、私通,是否生下过五个孩子,中国人都知道那是一尊美人像,一尊半裸体的美人像。
其实,达·芬奇还有一件裸体艺术的珍品《丽达与天鹅》,有意思的是就这个主题至少有三位艺术大师留下过不朽之作。中国人翻译,都叫它们《丽达与天鹅》,米开朗基罗、高雷其奥,我以为达·芬奇表现得最好、最传神、最动人也最美丽。丽达丰满、漂亮、青春,她全身赤裸地站在画面中央,娴静优雅,纯朴自然。由于重心在右腿,左腿微屈,身上呈现一条优美的曲线。化为天鹅的宙斯站在她的左侧,从天鹅的眼神中,我们能看出宙斯近乎色情、贪婪、求欢的心理。他伸出翅膀搂揽着丽达,丽达双手轻抚着他身上的羽毛,温柔而害羞地转过脸去,嘴角上还有达·芬奇笔下女性特有的“神秘的微笑”,达·芬奇的画笔太神奇了,他能画出女人的笑、女人的情、女人的爱、女人的心。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市,是一个美丽的古文化小城,清澈敞亮的阿尔诺河从佛伦萨城穿流而过。在阿尔诺河的南岸有片高地,在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都赫赫有名的米开朗基罗广场,就在这个广场的中央有座高大的石雕像,那就是著名的大卫像。米开朗基罗创造的伟大的裸体艺术形象。
我初次踏上这片高地,初次走近大卫雕像,感到心在怦怦跳跃,呼吸有些急促。我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情,别人为何看得那么专注怡然,我心有些不安,因为我的眼睛正好看见大卫的睾丸,他那巨大的睾丸正好悬在我的头顶。我敬佩那些年轻的和不太年轻的女性都平静而认真地观看着大卫,审视是从大卫巨大的睾丸开始向上移动的,难道她们都是米开朗基罗的后裔?
大卫是《圣经》中的英雄人物,是米开朗基罗用了近三年时间雕凿而成的。米开朗基罗开始用锤子和凿子在那块五千多公斤重的纯白大理石上创作大卫时仅二十六岁,和我看见的大卫几乎一样年轻英俊。大卫怡然自得,刚毅自信,坚定无悔,左手上举,握着搭在肩上的“抛石带”;右手下垂,仿佛要握指成拳,头微俯了直视前方,全身肌肉健壮,敏捷强健,一丝不挂。其实最先映入人眼帘的是大卫的睾丸,因为它所处的位置和它的神秘性决定了它的抢眼。
对大卫的评价,对米开朗基罗的评价,恰恰没有人说大卫最“露脸”、最“显眼”的部位是睾丸。
我认真地仰起头,非常仔细地从大卫的睾丸看起,毫不扭捏毫不避讳地就从睾丸雕塑谈起,那才是裸体艺术的阶段。
马未都先生曾经谈过欧洲裸体艺术雕塑的真假之辩。马先生是大师,他说男人睾丸的真假是判断古代人体雕塑真假的标志之一,就像鉴定明清时期的青花瓷,都要端起来看看印鉴一样,要看睾丸,甚至首先要看睾丸,必须看睾丸。男人的左右两个睾丸绝对没有长在一个水平线上,一定是左低右高,这是绝对真理,是人的生育生理决定的。否则就不是男人,不是真男人。我认真看,仔细看,看睾丸,看得同来的下属都难为情了,得出的结论是,米大师真不愧是世界级大师,欧洲文艺复兴的扛鼎者。
佛罗伦萨市是一个文化积淀十分厚重的城市,又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启蒙地。在佛罗伦萨市的大街小巷,殿堂广场,都有大量文艺复兴时代的雕塑,虽然是复制品,但却真让人感动。那些仿古的雕塑十有八九都是人体造型,都是裸体艺术,而且相当一部分是女人的裸体造型。
穿过佛罗伦萨美术馆,你的周围几乎都是美丽无比,高洁无尚的裸体艺术造型。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宏伟开阔气势磅礴,竟然绘出三百四十三个人物,其中一百多个人物是比真人体还大两倍,而且几乎全都是男女裸体艺术的造型,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你能忘了佛罗伦萨的阿尔诺河,忘了河上的廊桥,却很难忘记那些裸体艺术形象,忘不了大卫。
法国雕塑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知名度最高的当推罗丹,罗丹的代表作当推《思想者》。罗丹是艺术大师,他的成名,得益于裸体艺术。
罗丹的艺术视角有时不可思议。巴尔扎克何许人也?文学泰斗,《人间喜剧》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是必讲的一课。罗丹却把巴尔扎克塑造成一个一丝不挂的裸体。我曾站在裸体的巴尔扎克面前,想体会一下罗丹当时创作的思考,但怎么也琢磨不出罗丹大师为什么要用裸体艺术来表现巴尔扎克?
罗丹征服世界的是他的《思想者》,还是裸体艺术?罗丹是用艺术手段再现一位一丝不挂全裸男子来展示他的思想,这在那时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是一种邪念。
罗丹的《思想者》,越走近才越能感到他的力量。他强劲富有内力,饱满的肌体全是腱子肉,透出勃勃生机;他成熟而深刻,那生命感强烈的躯体正在一种极艰难、极为痛苦的思想中剧烈地收缩着;他紧皱着眉头,托腮沉思,仿佛身体的一切都在内心活动中变化、升腾、凝结;他不仅展示了人体的阳刚美,而且还孕育一种深邃永恒的精神,那是一种思想驱使身体的必然,非裸体艺术难以表达这些内在的美。当然罗丹的作品数以千计,他的《吻》是男女双人裸体求爱接吻的雕塑,这种作品即使在今天在中国巡展也可能遭到非议。罗丹却不管,罗丹笃信没有什么表现手法比裸体艺术更有冲击力。
当你走在法国的罗浮宫、凡尔赛宫,俄罗斯的冬宫、夏宫、克里姆林宫时,当你从那一尊尊叫不出名的裸体女神和众神雕像走过时,你才体会感到罗丹艺术思想的癫狂。
同样让我难以理解的是这尊高约一百二十七厘米,宽六十一厘米,重六十五公斤的青铜雕塑竟然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是谁偷走了裸体的巴尔扎克?巴尔扎克全身赤裸,挺胸抬头,双臂环抱,高傲地远望着,一脸喜看人间万象的表情。巴尔扎克死后四十年,罗丹把他赤裸裸地重新推出人间,我似乎顿悟了,难道罗丹创作的原意就是让巴尔扎克赤裸裸来去无牵挂?以肌体的赤裸清白来对照人世的混浊污秽?这位偷盗者不但爱财,也深懂艺术。当然,罗丹六年后又创作了一尊《穿斗篷的巴尔扎克》,令人不解的是,这尊巴尔扎克裹着大斗篷的雕像却受到舆论界、艺术界和美术界的讥讽和嘲弄,使罗丹不得不向法国作家协会退钱,因为巴尔扎克的雕像是当时左拉领导下的法国作家协会为纪念巴尔扎克定做的,罗丹一言未发,去巴黎展馆搬回《穿斗篷的巴尔扎克》,一直放在自己家中,直到罗丹去世二十二年后,法国社会才顿悟过来,才理解这尊巴尔扎克的雕像多么优秀,才把他矗立在巴黎的拉斯帕伊大街上。而《裸体的巴尔扎克》却未受到这么多挫折,从一诞生就为人高赞,从未被冷落,几经辗转才“落户”在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博物馆。据称,罗丹的三尊著名的裸体艺术雕塑都好生了得,《吻》2009年在苏富比拍卖行以人民币2234万元卖出,《夏娃》拍得人民币1.27亿元,《裸体的巴尔扎克》的价钱应与《吻》不相上下,贼眼有“贼光”啊。
(三)
文艺复兴以后,欧洲文艺进入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舸争流、百派丛生的时代。蒙克是那个时代现代表现主义的先驱,蒙克可能是那些现代派中长得最帅最酷的伟大的艺术家了,挪威人看待蒙克皆仰视,用《史记·孔子世家》之语赞之亦不过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我知道蒙克并不是因为他的 《呐喊》在2012年5月2日晚苏富比拍卖行拍出1.2亿美元的天价,据说创当时所有艺术品世界拍卖纪录。
不知为什么,蒙克的《呐喊》总让我想起鲁迅的《呐喊》,可能真有相通之处?蒙克画面上的光头声嘶力竭、竭尽全力地在呼喊,眼睛圆睁,浑身颤抖,鼻孔大张,满脸仿佛只剩一张大嘴。色彩仿佛在流动,脚下的桥梁仿佛在颤动,河水也仿佛在奔腾,仿佛因恐惧而狂流。
我的朋友没有一个看入眼的,可它就值那么多钱,起价8000万美元。蒙克真不愧是现代表现主义大师。
蒙克的《呐喊》分三部曲,《不安》《绝望》《呐喊》,蒙克比鲁迅多了两部曲。但我认识这位令挪威仰止的“伟大艺术家”是因为他还画了大量裸体艺术的作品,《马拉之死》便是其代表作之一。马拉是法国历史上的名人,是法国革命的先驱,也可以称为革命的领导者,马拉是在浴室中被女刺客刺死的,这其中有说不完的传奇故事。当时有几十位画家、艺术家都试图用艺术的手法来表现法国革命中的这场悲剧,据我所知,这些手法都浸进在裸体艺术之中。蒙克的这幅《马拉之死》可能是表现最好、最艺术、最现实也最充分的。据说蒙克一共画过三幅,我看过的是那幅小圆桌上摆放着水果的那幅。蒙克和其他那些大师不同,他没有写实地描绘马拉被刺,而是把马拉之死描绘在死于床上,赤身裸体,一丝不挂,床单上到处是血,看得出马拉是位身材健壮的男人,肌肉发达,肩宽胸厚。而站在床前正面的那位女刺客,全裸呆木,橘黄色的头发散乱地披肩而垂,眼神绝望、僵滞,她在想什么?看什么?打算做什么?无人知晓。大卫也有一幅名画《马拉之死》,可能比蒙克的影响还大,大卫是把马拉当时惨死在浴盆中的情景如实地表现出来了,半裸的马拉僵死在浴盆里,手中还拿着要处死“反革命”的命令或名单。但蒙克是引领现代艺术派表现主义画派的 “领袖”,他绝不会写实般地刻画,那不是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法。后印象派大家高更的《哎呀,你嫉妒吗》,那种描绘裸女形象的手法已经开始不为现代派的人所接受;塞尚、梵高笔下的裸体艺术让许多人感受不到那般传统艺术的冲击。毕加索一生画过数百张裸女,包括他的素描,但真正能欣赏的人须对现代派有所了解,否则确有“味同嚼蜡”之感。毕加索的《画家与模特》中的模特是毕加索的一位情人,十分美丽漂亮的一位少女,她裸坐在地上,正专心致志地作画。但毕加索的画面上,用外行人说画得非人非鬼,非妖非怪,没有一个准确的词语去描绘她,但有一点可以直述,一点美感都没有,绝不认为她是一位裸体美人。他的另一幅名画《草地上的午餐》,裸体女人坐在草地上,却五冠挪位,四肢挪位,唯一能辩认她是女性的,是能分辩出她有丰满的乳房和夸张的黑色三角区。我去美国芝加哥,在市政中心广场上有一巨大的钢铁艺术大器,光钢铁就用了一百六十吨,足足有五层楼那么高,堪称世界第一。这座摩天艺术雕塑就是毕加索的得意之作,也是这位传奇式的艺术大师一生中最大的一件艺术作品。那是一个钢铁的裸体女人雕塑,据说所有见过这尊钢铁巨雕的人,堪称世界最高、最大、最重的裸体女人,没有一个人能看出她是一位女人,一位裸体女人,没有一个人能指出她为什么是一位女人?为什么是一位裸体女人?凡是装模作样围绕着这位世界第一裸女转来转去的人,自称懂毕加索艺术的人,懂现代派艺术的人,其实在他们心中也分辨不清眼前这座庞然大物到底是什么?是人是妖?是鬼是怪?凭什么认定她是女人?问天,天可能都不知道,只有去问毕加索。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是毕加索的代表作之一,据说是现代派中立体主义创作的扛鼎之作,利用三维空间的错觉表现五个裸体少女在田园之中游戏舞蹈,我曾经有幸去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站在这幅《亚维农的少女》面前一动不动地仔细认真地看,一动不动地认真仔细地体会,毕大师就是毕大师,即使按照他的鉴赏理论:鸟叫得好听你懂它叫的什么吗?不懂。但你觉得好听,愿意听就行了。按照毕加索这一理论去看《亚维农的少女》,依然如梦如幻如醉如痴如风如雾。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太安静了,那里没有鸟鸣。但我知道毕加索的《阿尔及尔的女人(0版本)》的价格是1.794亿美元,当时合11.1亿人民币。毕大师让人耀眼,毕大师让人仰止,但毕大师画女人尤其是裸体女人也真的不敢恭维。当然论到杜尚的《下楼梯之裸妇》《新娘也被光棍们剥光衣裳》,我纯粹看不懂,什么也看不出来,既没看见光棍,更找不出新娘,更别说是被剥光衣裳的新娘,但也确有人喜爱,追逐杜尚的画,欣赏杜尚的风格。论裸体艺术的欣赏,我更乐意去看安德列的 《坐着的女人》、安格尔的《浴女》《土耳其浴室》《泉》《维纳斯的诞生》、大卫的《爱神与仙女普赛克》、米基的《爱神与普赛克》、丢勒的《夏娃》、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欧洲裸体艺术的流派繁多,也泥沙俱下。1960年3月在法国巴黎国际当代艺术画廊表演展上,号称现代派的克莱因令三位裸女沾满蓝色颜料,在铺好的白布上滚动,完成他的创作。克莱因可谓走火入魔。
(四)
人类竟然和毛毛虫是相通的,要么作茧自缚,要么破茧成“妖”。刚刚走出中世纪的欧洲人面临的难题竟然也是解放思想,冲破桎梏。安格尔的《泉》刚一面世,就遭到卫道士们的恶毒攻击,其鸣嘈之声,其语言之毒,皆已用尽。把《泉》看作是邪恶、淫秽、罪孽、下贱、丑陋、卑鄙等等,安格尔几乎要被钉在耻辱柱上。
安格尔还不算是最倒霉的,布歇画的《玛丽·路易斯·奥墨菲》被视邪恶、淫秽、伤风败俗,在油画中做裸体女模特的十五岁的少女,因为其趴在床铺上春情荡漾,含情脉脉,几乎被看作是妓女,是在卖春,累及这位少女一生坎坷。无独有偶,像提香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马奈的《奥林匹亚》都被指责、谩骂,那幅《草地上的午餐》甚至惊动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看了大为光火,甚至大吼“淫乱”!其实这位法国皇帝的私人生活堪称淫乱,但他见不得一幅草地上的裸体画。
这使我想起中国有句成语:道貌岸然。就是这位“花”得出名的“骚”皇帝,见到古斯塔夫·库尔贝画展上的画作《浴女》时,怒而斥之:“粗俗”,一把从随从手中抢过鞭子,对着《浴女》狂抽。
法国画家朱尔斯·莱菲博瑞于1875年创作下一幅裸体少女画《克洛伊》,这幅全裸少女画画的正是十九岁的少女克洛伊。画作问世后,曾在争议声中赢得高度赞誉,但到澳大利亚参展时,差一点被澳大利亚的一些人的口水淹没,用中国话说叫“千夫共指”,“批倒批臭”,谁都想不到澳大利亚有位十分精明的商人,没花多少钱就把这幅裸体画悬挂在自己经营的酒吧。谁都没想到,这间酒吧每天从开业到打烊,爆满,爆火。连那些骂得最凶的“卫道士”们也情不自禁地一次又一次地来这间酒吧喝酒。我翻看有关资料,未能查出这位经营酒吧的老板姓甚名谁,但我可以肯定,是位“人精”。
中国之茧更厚,其缚更重。
中国的裸体艺术比古罗马至少晚2000多年,直到公元1978年还因裸体艺术壁画闹得不可开交,被认为是“宣传资本主义腐朽没落思想”,“宣传黄色文化”,幸亏当时小平同志说了句话,“我看可以嘛”,才得以在北京新机场大厅展出。但随之而来的批评山呼海啸,当时人戏称“光屁股事件”。
公元1978年,北京新扩建的首都国际机场要投入运营,因有“国际”二字,就史无前例地在候机大厅内装饰了一幅“大画”,这幅长二十七米,高三点四米的壁画,是袁运生为首的当时称几位中青年美术工作者制作的。思想交锋的旋风就从这幅其名曰 《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开始的。最关键的是它的第二部分,象征着青春幸福的傣族姑娘对生活、人生、爱情的追求,画面中有三位女青年一丝不挂地洗浴。这就是狂风起处。坦率地说,那么大,像真人一样的全裸女人画像,如此逼真如此细腻,令人脸红。在中国,在大庭广众之下矗立起这么高大、颜色鲜艳的裸女像,数千年都未见过。
据袁运生回忆,当时尚未公展,内部就争论不下,最后担任这批项目的总负责人李瑞怀说,等小平同志看看再定吧。邓小平到首都机场时看后说:“我看可以嘛。”这才在机场大厅展出。消息传得比风还快,据当时的人回忆,人们为了来看首都机场的“裸体画展”,倒四五次车,忙活五六个小时的都有。那时专程来参观的车,把首都机场前的广场停得满满的。人们像潮水一样涌进大厅,又像潮水一样涌到壁画前,睁大眼睛盯住不动,以至于机场的工作人员不得不出面疏导,让前面的人快点走,好让后面的人挤进来。有的人竟然排几回队,反复看。
随之,责难声、批判声、叫骂声卷地而来,又加上袁运生“有折”,1957年被打成过右派,长期下放劳改,上纲上线就更自然。就有人把这幅画视为洪水猛兽,视为卑鄙无耻,视为资本主义复辟。不知是谁出的馊主意,给那三位裸体的女傣族姑娘蒙上一层薄纱,似见非见,似穿非穿。但仍然抵挡不住大批判的火力,只好把《生命的赞歌》蒙上一层厚厚的毡布。专程来看的人,都不顾那么多,索性过去掀开毡布看,或干脆钻到毡布下看。后来干脆用三合板钉成护栏封起来。裸体艺术就那么可怕?李嘉诚先生说,我从香港飞北京下飞机后,总要看看《泼水节》的壁画,看它被围起来没有,要是没有被围起来我就放心了。
一张裸体艺术画,竟然关系到一个阶层人士的政治信心,裸体艺术的作用何其之大。每说到此,我就想起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这是一幅震惊世界的“大画”,画中有四百多位人物,其中有近三百位是裸体人物。当这幅“大画”横空出世时,世人为之震憾,教会和卫道士们为之恐慌、仇恨,他们用最恶毒的语言攻击它,诋毁它,咒骂它,扼杀它。其恶招竟然和425年后的中国如同一辙,不知是谁继承了谁,谁发展了谁。他们对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也是先遮后盖,让人给那些光着的人物都穿上衣服,然后再遮上油布,最后钉上木板,教皇克莱孟八世甚至想毁掉它。裸体艺术能让那么多人咬牙切齿,那么多人耿耿于怀,那么多人寝食不安,如丧考妣,这也是裸体艺术的艺术魅力。
陈丹晨曾经讲过,那个时期他的一位老师开课讲裸体艺术的学术报告,课堂中间放了几张世界著名的裸体艺术的油画和雕塑。谁都没有想到那堂课来了那么多人,不但把教室挤得满满的,连走廊过道甚至窗户上都趴满了人,都伸着脖子瞪大眼睛看着讲台,像一群池塘内缺氧而探出脑袋呼吸的鱼。当关灯正准备放幻灯片时,黑暗中又涌进来一批外校外系的学生,大家都渴望听听裸体艺术,看看裸体的艺术形象。据说,当幻灯片播出裸体时,全场数百人鸦雀无声。事后不少人坦言,自己连眼睛都没眨,舍不得眨。
据说,那位讲课的教授叫钱绍武,讲完之后,人挤人说什么也走不了,散不了场,下不了课。一是要求再讲一遍,再放一遍;二是异口同声问,哪天还讲,在什么地方讲?
1980年我回到北京,看望我的一位老同学,他原是东北建设兵团的,有股东北大侠的风骨,喝的是东北小烧。他说了一件关于裸体艺术的事。他说,他排了三个多小时的队,去沙滩中国美术馆三楼看一个画展,是心甘情愿排的,一点怨言一句牢骚都没有。不仅他没有牢骚,全队皆无。感谢排队,感谢登堂入室,否则这届被称为“星星画展”的美术展览,早已被扼杀取缔了。实际上,这也是很值得珍惜的一次展出,随后就被取缔了。
他说,最让他兴奋的是展览中竟有不少裸体女人、裸体艺术,看得人都傻了,看得人挤人,挤都挤不动,挤不走,人人驻足长看,那是一幅画得特逼真的裸体女人像。
真奇怪,女人穿着衣服站在那儿和裸体站在那儿的魅力截然不一样。
酒一下肚,话即上路。
他说,咱也是见过点世面经过点风雨的人,但你站在画着光光的女人画像前时,你肯定有异性的冲动感、好奇感、欣赏欲,让你冲动的,是一种冲击力、摧毁力、震撼力,那就是裸体艺术的威力。
此兄1989年移居美国,后为伦敦大英博物馆工作,曾获得美国文化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的提名奖,后失去联系不知去向。
中国石文化的另一个高峰,是1959年以向建国10周年献礼的北京十大建筑为标志。这十大建筑都是石结构,都有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其中最典型的当推人民大会堂和中国历史博物馆。
而中国裸体艺术的觉醒,应该是改革开放以后,现在可能没有人把裸体艺术再看成洪水猛兽了。在上世纪80年代,一批一批人体摄影、绘画的出版物如雨后春笋,出版商投其所好,“地毯式轰炸”似的席卷而来,直至穿着泳装的各种大美人挂历铺天盖地,彻底让中国人倒了胃口。
有位朋友曾讲过一个小故事,他认识一位练摊的兄弟,练的就是“文化产品”。当时最受青睐的是裸体艺术,但那时候很多人都好奇,想看又不愿意让人看见,想看又买不起,一本印刷特别上档次的“大画”,要几十块钱。那时候几十块钱够三个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这练摊的哥们眼里有生意,他在摊背后放两个马扎,有人要看“光屁股”交五毛钱,在后面随便看,又避人又解渴。等到书翻脏了,翻旧了,他会慧眼识珠,找一个懂货、肯出价又不肥的“好主儿”,打折把书卖给人家,里外赚了好几倍。高人!后来据说此人果然经商有术,现已是卓有成绩的“文化腕”了。
时间过得真快,从五十元买了一张裸体女人的世界名画的印刷品还羞羞答答,偷偷摸摸,到花十一亿人民币买一幅“光屁股”女人的世界名画,这中间不过就是20多年,一晃而矣。据报道,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中国人刘益谦以1.7亿美元的天价购进意大利绘画大师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的《斜躺的裸女》。拍卖会收场后,一位“闲人”问现场的拍卖大师,如果是《斜躺的穿衣服的女人》能拍多少呢?那位美国佳士得著名拍卖专家,曾经拍过一千多场“大卖”,沉思一会儿说,起价应在五百美元吧。
但裸体艺术真正登上中国美术的大雅之堂还是近10年的事,它的起始点,798是一个;它的标志,李象群算一位。
李象群先生手下有一佳作,不知为什么题目叫《堆云·堆雪》,曾在全国第三届美术展上展出,是一座雕塑,雕的是慈禧太后,看上去应该是老佛爷年轻时,至少不是曾有过一张老照片上照的那么老。因为李先生把慈禧雕成一位漂亮美丽的少女,而这位年轻的少女,还是一位裸体的少女,赤条条地坐在一张大太师椅上,一只脚还踏在椅子的边上,两只手很随便地放在椅子的扶手上,呈自然放松状态。看者蜂拥,议者嘈嘈,成为中国裸体艺术最具争议的作品之一。裸体的慈禧说明了什么?看来,解放思想也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