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玩具的音高测定与调查研究

2017-11-13 11:56李肖
艺术评鉴 2017年19期
关键词:听觉音准玩具

李肖

摘要:儿童玩具作为儿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娱乐方式之一,它不仅有着愉悦身心的作用,更多的则是其自身所承载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意义。“玩具是儿童的第一本教科书”,它的规范程度直接影响了儿童启蒙教育的构建质量,笔者对儿童玩具分类中的音乐玩具进行调查,发现了极为严重的音准问题。本文通过调查结果对其所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希望引起对此问题的关注,进一步规范玩具市场,提高音乐玩具质量,从而达到一个有益于教育和市场效益创赢的局面。

关键词:玩具 音准 儿童启蒙教育 听觉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9-0128-03

一、儿童玩具的调查结果

儿童一词,按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泛指未满18岁以下的人,目前我国法律尚未对“儿童”概念作出法律界定。根据《世界儿童文学事典》上给出的定义,通常广义范围指的是从出生到青年初期(1-18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包括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初期;狭义范围指的是童年期(0-6岁)的孩子。基于本文研究的是儿童玩具的音高准确度所带来的儿童音乐教育问题,考虑到小学以后的孩子较少接触玩具,以及其自身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听觉能力和思维逻辑判断力,故以下“儿童玩具”通指6岁以下(包括6岁)孩子玩乐的玩具产品。

儿童玩具是儿童除户外运动外,几乎唯一的娱乐方式,和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市面上各种精美的玩具不仅外观造型上令人叹为观止,在其材质、功能、使用方面也不断完善,愈加符合儿童要求。但在对众多儿童玩具的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尽人意之处。

根据调查,笔者将音乐玩具分类为:一,打击类玩具;二,键盘类玩具;三,拨弦类玩具;四、混合乐团类玩具;五,其他类(例如音乐小动物、八音盒、音乐放歌机)(图1)。然而在这几类玩具中,笔者着重将键盘类、混合乐团类以及其他类有声响的玩具进一步进行研究,发现了严重的问题:其中95%的音乐玩具出现了音准问题,只有5%接近物理意义上的精确音准(图2)。

面对儿童玩具音高不准,偏高或偏低这种现象的大量存在,严重破坏了音乐教育的严肃性,也反映出国家对于儿童音乐教育只限于学校里、课堂上,忽视了客观环境对其造成的不可忽视的影响。绝大部分人只能关注到物理、化学物质的危害,但忽略了儿童启蒙教育阶段的身心危害,常此以往,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非常不利。对于6周岁以下的孩子,脑子里还没有对音乐形成基本概念,在长期接触音高不准的环境下,不仅对儿童听觉有损坏,更不利于其未来对音乐的学习和良好音乐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音高、节奏、速度等音乐基本要素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基础,在全民音乐教育的大环境下,势必有些家长想让孩子未来从事音乐专业,而从小耳濡目染的环境里,所听到音乐的音高不是偏高就是低,这也从侧面阻碍了国家对高端人才的培养。因此,儿童玩具所面临的的音准问题不容小觑。

二、儿童玩具的艺术教育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对教育也变得高度重视,从幼兒园起儿童便背负起沉重的课业压力,除去必要的学校教育,各种补习班、兴趣班更是大量占据着孩子的童年期。除课余时间外的一些户外运动,儿童大部分时间是通过把玩玩具得到身心放松。因此,随处可见的儿童玩具一时间便成为商家青睐的对象,各种设计精美、做工优良、实用性强的玩具几乎填满了孩子的整个童年时代。

据笔者研究发现,儿童玩具除自身所带的娱乐性,更多的是其承载的独特教育性,正如一位儿童心理专家说过的“玩具是儿童的第一本教科书”。特别是对于0-3岁儿童来说,还没有接受幼儿园教育,他们所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只能是通过玩耍去探索,通过触摸与参与去感受体验,在摆弄玩具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开发儿童的智力,启迪智慧,更是有利于其自信心、意志力、吃苦耐劳等良好品质的养成。

对于早期儿童艺术教育,应注重在环境中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说教。由于儿童年龄的特殊性,注意力相对分散,对大多事物还处于认知阶段,因此,儿童玩具便成为了启蒙教育中最适合的教具,孩子在玩耍时既锻炼了身体各项机能,又可以从中学到大量知识。让孩子在“探索”中“学习”,也是早期儿童教育的一大特点。

儿童玩具不仅具有教育功能,更是承载着特殊的艺术教育功能。艺术教育的核心是“审美”价值,艺术教育同时也是一种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就是以一定的教育手段,旨在培养和强化人的感知力、想象力,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情感,拓展人的精神世界,并塑造人创新求异的能力。对于早期启蒙教育,审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怎样让孩子通过参与实践去感知美、体验美,让孩子认识何为美以及教育孩子如何审美尤为重要,特别是儿童阶段。艺术教育课程较之其他课程,也有着其第一无二的特性,主要表现为:1.趣味性。不枯燥不无聊,在体验中学习知识,提高儿童的参与性;2.创造性。通过对美的感受和理解,结合不同的性格特点,培养儿童自身的表现力和创造力;3.实践性。让儿童通过自身参与体验,并掌握一定的技能,使枯燥乏味的知识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另外,艺术教育不单单以传统上课的形式进行教授知识,它更加注重对儿童的人格培养,陶冶情操,智慧启迪,丰富孩子的感情世界。正如德国作家托马斯曼所说,艺术应该是给人生以精神上的活力和鼓舞。

而儿童玩具是儿童通过摆弄玩耍,把复杂的心理过程如想像、思维等转向行为。它可以很好地发展儿童身体的运动能力,训练儿童知觉,激发想像,唤起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为儿童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在这个问题上二者其实不谋而合。

儿童玩具作为一种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童年时期,很好地发挥了其寓教于乐的特点。例如市场上的一款3D学习画画的玩具,需要儿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图画涂上鲜艳的色彩,在没有既定的颜色和形状的概念里,一部分孩子将天空画成了几条线,并涂成蓝色,代表了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天气,也表达了此刻心情的愉悦。 而一部分孩子则将其画成棱角分明的形状,并把天空涂成了灰色,表现了乌云密布的场景,也体现了当时心情的糟糕。线条的流畅曲折,色彩的明朗暗淡,不仅激发了儿童的想象力,也培养了他们对于美的感知能力。此款玩具涂完颜色后,将其图片放入电脑中,配上音乐则变成了一部3D动画片,从而让儿童拥有空间感的概念,又充分激发出其想象创造力。市面上这种功能性强的玩具随处可见,又比如音乐玩具中的一款“铃儿响叮当”,8个铃铛像花瓣一样围成一个圆形,声音极其悦耳,鼓锤每敲一个铃铛就会发出一个音,用力时和正常敲又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样一种玩具不仅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增加其参与感,更能激发儿童的创造能力,他们可以通过力气的大小和铃铛位置的改变,任意敲出自己喜欢的音乐,打出喜欢的节奏,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也学到了知识。endprint

儿童玩具所承载的艺术教育作用,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个孩子的一生。不难看到,当下社会各种早教机构在教育与利益的双重助力下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意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学艺术从娃娃抓起,注重儿童启蒙艺术教育的理念一时间迅速滋长繁衍,于是大量适合儿童学习的艺术培训中心层出不穷。在早教机构中,儿童玩具作为最重要的教育器具,不论是在音乐课堂中,还是活动大厅里,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一些早教中心会将玩具钢琴、尤克里里、口琴带入课堂,配之情节精彩的动画片内容,教唱简单儿歌;而活动厅中一些会“唱歌”的小动物,小汽车玩具更是五花八门。从进入早教园的大门起各种儿童玩具应接不暇,早教中心也逐渐成为了一些家长给孩子上完课便购买音乐玩具的主要场所。一些家长在不了解情况下,思想上势必夸大了早教机构和里面买到的音乐玩具的权威性,因此,严格规范儿童玩具市场,也是更好的给儿童一个健康的艺术成长环境。试想一个人从幼儿时期就接触并成长于优渥的环境中,常年耳濡目染,陶冶熏陶,必然会养成良好的音乐素养,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方式,是后天接受再多课程都无法睥睨的。

古时候便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说的就是孟子的母亲,因为想让其拥有良好的环境成长和教育环境,不被社会风气所影响而多次搬家。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优秀的人常在一起自己也会变得优秀,反之常与品行不好者为伴,自己的秉性也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成语“兰芷鲍鱼,与之俱化”讲的也是这个问题,像兰芷这种清香优雅的花朵和鲍鱼放在一起也会变得一样臭,人更是如此。这都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环境对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处在启蒙的特殊阶段儿童来说,一个良好的环境是未来教育良性发展的开端。启蒙教育阶段的儿童就如一张纯白色的纸,最初的几笔线条画上去从根本上影响一幅宏伟巨作最终的命运。因此,玩具所出现的音准问题,就如上述所说,不仅对儿童音乐启蒙教育带来了许多危害,更是对未来学校、家庭音乐教育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想让儿童玩具发挥其独特的艺术教育功能,环境是尤为重要的因素。质量规范的儿童玩具市场在儿童启蒙教育大环境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不严肃的市场环境犹如在泥水中洗手,不管洗得多么干净,依然有淤泥。

三、准确的音高促进儿童绝对音乐听觉的形成

许多人认为孩子童年时代所接触的音乐玩具,其音准问题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认为孩子在3岁以前对声音的认知都是模糊不清的。因此只要有声响,其安全性又强,不论玩具放出的音乐音准问题上有多么严重,都不值得一提,重要的是让孩子跟随音乐感受律动,参与其中,在轻松的环境下愉悦身心。这其实是一种相当可怕的观念,一方面,音高的精准度本身就会造成儿童心理上对于听到音乐时的愉悦程度,例如大三度的色彩是明朗阳刚,而小三度則相对阴柔舒缓,尽管儿童不会知晓复杂的音乐常识,但他们也具备最基础的体验听觉色彩的;另外,音准是音乐教育中尤为注重的一项内容,如若在启蒙教育阶段就差强人意,则不利于日后国家对高端人才的培养,其中危害最大的一个方面就是损害儿童绝对音乐听觉。

绝对音乐听觉,指的是在没有任何依据(指音叉或者比较音高)的情况下,凭借主观的听觉来确定不同音的准确高度。音乐是通过声音传达情感的过程,也是一种塑造形象的艺术形式。因此,不论是演唱者、演奏者或是观众,最终判断这种艺术效果优劣的形式都是凭借听觉,只有听懂了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激发内心无限的想象与感慨。从古至今,所有优秀的音乐家几乎都具有相当敏锐的音乐听觉,马克思曾经说:“欣赏音乐,需要有辨别音律的耳朵,对于不能辨音乐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充分说明了听觉对于音乐的重要性。正如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音乐听觉对于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根据研究表明,拥有绝对音乐听力的人非常罕见,据统计仅有0.01%。即便在音乐家之间,这样的人也少之又少,仅仅有百分之几。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除了有先天所携带的优良基因外,更重要的是环境。如果在人们懵懂认知阶段就为其打造标准音高所形成的绝对音乐听觉环境,那么数十年后受益的会是大量想要从事音乐专业的学生。不仅如此,生活方式、思维、文化的不同是会通过生命的遗传基因方面显现出来。假如一个人从出生起到成长都处在一个音准相对精确的环境中,那么常年累计所形成的身体上的变化也会随之遗传给下一代。

除了环境因素,绝对音乐听觉的培养在儿童音乐教育阶段也不容忽视。儿童音乐教育也是音乐启蒙教育,中国人常说:“万事开头难”,一件事情开始如果顺利度过,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因此,对于年龄比较小尚处于认知阶段,还没有“音乐概念”的儿童来说,重要的并不是能唱好几首歌,弹奏多少高难度曲子,而是在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地基打牢固才会出现屹立不倒的上层建筑,特别是对音高精准度的要求,极为严格。所谓音高,就是指各种不同高低的声音,即音的高度,是音的基本特征的一种。启蒙阶段的音乐教育要更加重视良好音乐习惯的养成和音乐素养的培养,学会“听”是儿童音乐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音高准确度的训练也是音乐教育中的启蒙练习,是音乐学习的“敲门砖”。

启蒙阶段对音高的训练促进儿童绝对音乐听觉的形成,也有益于培养内心音乐听觉,更是为日后国家高端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音乐玩具充斥着儿童的整个童年时期,无处不在,对儿童启蒙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琳琅满目的玩具也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规范音乐玩具市场不只有着净化教育土壤的作用,同时也能带动消费的又一次攀升。

参考文献:

[1]吉亚娟.论儿童玩具的教育功能[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吴树玉.儿童玩具的艺术教育功能[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孟艳婷.玩具教育活动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4]周锦.视唱练耳教学中听觉训练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endprint

猜你喜欢
听觉音准玩具
通过陶笛提高小学中段学生音准有效性的探究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歌唱心理感觉对歌唱的作用
准确的心理节奏带来听觉美感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奏响低年级节奏教学“四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