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春 汪潭 张顺利
【摘要】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系统抽样方法,随机选定2015年6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管理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00例患者单纯应用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10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替米沙坦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吲达帕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明显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患者SBP、DBP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降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较单一用药可显著提升患者降压达标率,并且药物应用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 替米沙坦; 吲达帕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疗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8.0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8-0125-02
随着近年来全球整体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以及我国居民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逐年递增,而老年人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的高发人群,其直接影响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程度及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愈原发性高血压手段,仅可通过药物、非药物疗法控制并降低患者血压水平,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减少和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控制率较低,由于老年人群对高血压疾病认知低下、治疗依从性较差等因素的影响,使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结局并不理想[2-3]。本组研究通过随机对照分析,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管理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2例,女88例,年齡65~88岁,平均(75.2±4.3)岁,病程3~15年,平均(9.8±3.5)年,合并高脂血症35例,糖尿病
5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00例,
男54例,女46例,年龄65~88岁,平均(75.2±4.3)岁,病程3~15年,平均(9.8±3.5)年,合并高脂血症18例,糖尿病
30例;对照组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65~86岁,平均(75.9±5.1)岁,病程3~18年,平均(10.2±4.7)年,合并高脂血症17例,糖尿病2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人口学特征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对本组研究的目的、方法、风险等均完全知情同意,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排除标准:合并有恶性肿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疾病;药物过敏;继发性高血压或合并有其他严重内科疾病者。
1.2 方法
本组研究患者应用的药物均统一来源于笔者所在医院药房,患者治疗期间须严格遵守医嘱,严禁服用其他种类或不明来源的药物。替米沙坦选用德国勃林格殷格翰生产的美卡素替米沙坦片,国药准字为J20090089,规格为80 mg×7片,吲达帕胺片选用广东安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吲达帕胺片,国药准字H44020885,规格为2.5 mg×28片。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替米沙坦治疗,每日80 mg,每日2次口服,观察组患者采用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其中替米沙坦应用方法与剂量同对照组一致,吲达帕胺则为每日2.5 mg,每日1次,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2周,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降压达标率。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1周及治疗12周后测量两组患者SBP、DBP指标,采用1次24 h动态血压监测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改变,另计算两组患者治疗后降压达标率,以SBP低于140 mm Hg,DBP低于90 mm Hg作为达标标准;同时随访调查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数据均采用IBM 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BP、DBP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明显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患者SBP、DBP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降压达标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降压达标率为91.00%(91/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 (6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可作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高危因素,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以规范降压为主,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的升高,降低高血压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预后结局[4]。但现阶段的研究显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采用单一药物治疗往往疗效并不显著,很难兼顾老年高血压的多种高危因素及多重发病途径,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已成为未来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发展趋势,通过联合应用不同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能够快速、有效、安全控制老年患者的血压水平,同时可降低单一药物的应用剂量,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协同降压效果及更高的药物安全性[5]。endprint
在本组研究结果中发现,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的观察组患者降压效果及降压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表明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用于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较单一用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同时还能保证药物应用的安全性。通过回顾分析可知,替米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可选择性的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进而抑制血管的收缩及醛固酮的释放,能够有效竞争性抑制、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减轻血管强烈收缩作用,进而促进小动脉的扩张,降低高血压状态[6]。吲达帕胺是含有吲哚环的长效非噻嗪类利尿剂,其应用优势强效与长效,能够维持长期、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能够通过舒张小动脉、降低血管张力及血管对升压药物反应性发挥作用的,临床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7]。而通过联合应用的方案能够进一步提升抗高血压治疗效果,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预后结局,并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使药物应用更为有效与安全[8]。
综上所述,采用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较单一用药可显著提升患者降压达标率,并且药物应用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但本组研究仍存在如样本容量较少、药物应用方案相对单一等缺点,这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吴爱萍.高血压的预防及干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8(22):101.
[2]刘丙全.替米沙坦与倍他乐克治疗舒张型高血压临床效果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3):128-129.
[3]马建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1):40-41.
[4]高小华.纈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5):138-140.
[5]周川,李玉堃,陈斌.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69-71.
[6]陈华.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和缬沙坦单药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对照试验[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12(7):659-662.
[7]史斌.氯沙坦钾联合吲达帕胺或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对比[J].临床合理用药,2015,8(7C):5-6.
[8]唐晓兵,朱松岩,姜瑞华,等.替米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4,20(12):2075-2077.
(收稿日期:2017-02-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