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培亮
摘 要:高职院校美术人才的培养,应该结合本地区发展的需要,迎合市场需求,不断探索,培养具有一定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复合型美术教育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美术教育
当前,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说是一个热门话题,兄弟院校也都在探索,且取得不少可借鉴的宝贵经验。文章以汕尾职业技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为例,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美术人才培养教育现况与问题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通俗讲就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采取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培养模式包括课程模式、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管理机制等。它“是一个自觉遵循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和内部关系规律、自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动态过程和结果”。中国的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基本上是沿袭前苏联时期的教育模式,一直到现在,中国的美术教育体系基本上循于这种模式的构架。在这种模式下也凸现了种种局限,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艺术院校的特色建设相对比较缺失,人才培养显得比较单一;二是由于当时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跟現在完全不一样,当时需求面不宽,教育资源也比较稀缺,几乎所有艺术院校都是以培养专业创作人才为目标,而实质上也形成了所谓的“精英教育”。
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许多院校积极根据市场需求,相继开办了美术教育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一定应用与操作能力的职业人才。当前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兄弟院校所设置的美术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和就业的关系上出现了严重的脱节。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美术教育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是按照传统美术教育专业继续办学下去,没有把握好人文精神、审美意识和实践技能培养的协调性,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得不到全面、有效的人格塑造,学生毕业步入社会,也无法适应自身的工作需求。兄弟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有的没有安置好学生的对口就业;有的过分注重技能的培养;有的重理论轻实践课,学生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差;有的学生在就业岗位满意率相对较低等,种种问题限制了了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进一步的发展。二是美术教育资源匮乏。硬件设施比较落后,课程设置比较单一或繁杂,教学内容也比较陈旧。首先,在一些职业院校中,美术教育信息化程度比较薄弱,缺乏必要的多媒体设施。其次,在开展美术教育时,由于师资队伍的缺失,造成教育活动不能顺利有效地开展,教育质量跟不上的局面。最后,学生在入学录取时本身就文化成绩差,导致在学习美术过程中无法全心身地投入进去,再加上本身自控能力比较薄弱,对美术学习效果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现有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一般来讲大多比较传统,高职美术教育课程一般有三部分。一个是绘画类课程,如素描、水粉、中国画、油画、版画等,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怎样观察对象,怎样构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等。一个是理论类课程,包括艺术理论和教育理论。艺术理论课是指美术鉴赏、中外美术史等课程,而教育学、心理学这两门教育理论课,是高职美术教育所必修的课程。另外还有实习课程,它是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可以说这是最基本的美术教育课程设置。我们可以适当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设置,比如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以职业活动的行为过程为导向,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高职美术应该坚持基础课与专业课的优化结合,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并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课程与能力相互结合,从而构建具有髙职美术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这样便于学生迅速就业,有力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现有的高职院校美术教学,一般来讲也是比较陈旧,需要进一步改进,应当注重理论实际相互结合,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师应当因材施教,加强个别教学,因势利导。这样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美术应用能力。
(二)强化实践训练,增强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注重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学生联系好有规模、有特色的对口单位,建立自己的实习实训基地,可以通过对外交流讨论等方式,保持与外界良好的沟通联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这样学生也能很快适应新的就业岗位。根据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应该以培养技能为根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适当改进一些不适应就业发展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媒体手段等。
(三)树立一个理念,即从市场需求出发,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
我国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经明确地指出:职业学校的基础是完全筑于社会的需要上,职业教育须适应社会需要。根据这一理念的要求,学校应始终把适应市场需求作为办学追求的目标,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使学校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学校应建立专门的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开展广泛的市场调研,把握人才需求市场脉搏,为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指导科学办学提供可靠依据。使学校可以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所设专业,及各专业所开设的课程。
(四)培养一种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就业观
针对当前就业市场上出现的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的矛盾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于毕业生浮躁、急功近利的就业心态,一毕业没有清晰的职业目标和规划,眼高手低,不切实际。为此,学校要把美术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士请到学校,为学生讲述自己在职场中的心得体会,传授经验教训,现场解答在校生对参加工作的种种迷茫和不解之处。使学生懂得创业的艰辛,树立“爱拼才会赢”的思想,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戒除贪图享受的思想,培养独当一面的工作态度,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
三、优化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有助于对地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第二,有助于教师在行动中进一步更新高职教育教学理念;有助于丰富校本教材;第三,有助于强化实践教学和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第五,从学校和学生实际以及市场需求出发开展研究和实践,有助于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兼具艺术修养的,掌握一定的教学理论且能具有一定的教學手段与教学能力,并能熟悉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美术教育工作者。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是在原来汕尾中专和汕尾师范两所学校设置的小学美术教育方向的基础上而建立,并于2002年经汕尾市教育局及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开设大专层次五年制美术教育专业,开始对外招生。回顾我院十多年的美术教育人才培养实践历程,特别是毕业班同学的就业实践,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教育教学理论、技能技巧、综合素养的实际价值和社会的需求时,我们的改革由最初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逐渐变成学生们的主动要求改革,从而形成现有良好的改革氛围。深深体会到在改变教师观念的同时,也要改变学生的观念,我们的改革才会更有成效。
纵观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已经从基础能力设施的建设,逐渐转变为内涵建设。内涵建设围绕的是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师资培养等整个教学体系的建设,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标准等。其理论构架在我院美术教育专业的应用上未全面落实,教学体系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深化。
四、结语
总之,适应新形势下的美术人才需求,可以说是每一个艺术院校面临的任务,也是给我们高职院校新的挑战与机遇,我们必须在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的前提下,不断调整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持续可靠的轨道上继续走下去。
参考文献:
[1]汪洋.试论潘天寿美术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J].贵州大学学报,2009,(03):89-91.
[2]杨立泳.高校美术人才培养方法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1,(33):127-128.
[3]苏梅,刘洪宁.关于江苏高校美术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J].美术教育研究,2012,(03):30-32.
[4]姜冬梅,张焱.教育实习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对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影响的探究[J].剑南文学月刊,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