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创新性探索

2017-11-13 00:15卞玉茜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创新探索初中美术教学教学模式

卞玉茜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当今社会的教育需求也是越来越先进,以前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因此一种全新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模式成为了教育界努力探索的目标。初中美术作为学科之一,为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做出相应变革是必须的。文章就如何创新初中美术的教育模式从多个角度作出了探究,以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教学模式;创新探索

初中美术课,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的艺术课,想要学生通过对美术课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培养自己的美术兴趣,除了国家规定必考的课程之外,还能让学生发展其他的课外兴趣,充实自己的学习生涯。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以及学校的不重视,甚至有些学校“弃考”,导致美术课越来越被“边缘化”,更加激不起学生的兴趣,也就达不到美育的目的。因此,改变这一局面十分重要,这不仅需要国家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初中美术教学在形式和内容的创新。

一、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传统的初中教学美术模式太过死板,老师授课生搬硬套,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我国新课程不断改革,传统初中美术的教育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课标的发展,因此,立足新课标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是必要的。美育的任务是为了鼓舞学生去创造美、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使学生充满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1]。而有效的美术教学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捷径,新课标下对初中美术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初中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在新课标下进行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创新势在必行。

二、美术教学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美术教学要求也逐渐提高,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但是初中美术课并不是应试教育下的必考课程,出于这一原因,学生和老师都不重视此门课程,因此对于此门课程的教学方式一直都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按照课本或者老师的样板进行临摹,而且大部分初中美术老师也并非专业老师,对于课程的授予能力也是有限,除此之外,学生也很难再接触到其它一些美术作品,因此,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三、初中美术教学发展趋势

(一)综合性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初中美术教学也不再是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逐渐趋向综合性教学。美术课程不应该仅仅体现在画上,还应该多融合其他元素,例如折、塑等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美。除此之外也要多与其他学科相融合,比如音乐、历史等学科,更大程度地展现美术的魅力。

(二)多样性

美术教学课程模式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当今社会,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教学模式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画架教学[2]。将新科技下衍生出来的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模式充分利用,使得美术教学越来越灵活、生动。

(三)公共性

日本和光大学教授藤泽典明曾经说过:“我们通过美术学科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理解美术知识和掌握相关技能的美术修养的人,更不是造就画家、雕刻家和图案设计师,而是在普遍一般的教育中,透过美术的教育获得全面协调能力的人,而非偏重智育的不平衡的人。”这就表明,当代社会学校的美术教育不仅仅要满足学生在课堂上的需求,更应该要让学生在以后步入社会后能一直受益。中学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以后能成为画家的人,也不是为了那些传承美术教育的美术工作者,而是为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各行各业的人才,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因此,美术教育公共性的发展趋势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一)“导学案”教学方式

“导学案”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合作完成教师制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方案。这是新课标改革后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完全不同于以往那种教条式的灌输,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美术教育工作者在编写“导学案”时,必须要提前对教学内容做到充分了解;其次,可以组织初中美术教师组成讨论小组,充分吸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3]。在这之前老师应该深入到学生当中,把提前撰写好的初“导学案”分发到同学手中,并了解学生的意见,实现对教案的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束后,要及时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于课程的吸收程度,从而对不足的地方进行完善。

(二)师生互换角色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老师为主,老师教条式地把所有内容在课堂上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并不考虑学生的吸收能力。而新课标则是强调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从被灌输者变为主动学习的探究者。这种教学模式就是要学生和老师互换角色,老师要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对学生进行辅助,从而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营造出热烈的课堂氛围。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著名艺术家专题讲座活动,让学生自行分组并确定研究主题,并通过收集网络、书籍等资料对某个艺术家的特点、生平做出讲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应作过多的干预,而是应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做适当的指导。初中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为了能够更好地讲解自己的主题,往往会认真了解知识,尽最大努力向同学们传授知识。这样一来,就很好地通过师生互换角色来学习美术知识。

(三)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初中美术教学的升华,老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将情感教育融入到课堂中,通过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培养综合性的人才。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大致通过两方面来体现。首先,是老师自身,要提升自身情感素质,丰富情感认知,这样在授课过程中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其次,是通过教学素材,老师要借助教学素材,准确把握每一个美术素材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关联,借助教学素材所体现的情感,滲透进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学生对课程学习有了情感认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四)提升学生的美术创新意识

美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是生活的艺术性体现。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创作出来的,创新思维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让其体会到美术的魅力所在。美术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思维意识的成型阶段,对于新事物接受较快,而且初中生创新思维较强。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时,要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美好的景色、美好的事物,发挥自身想象力,将其用画笔展现出来。教师在对学生画作进行鉴赏、点评时,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对学生画作的用色、布局等进行重点分析。鉴于创新思维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发散性等特点,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绚丽的色彩,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表现自我内心的情感。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性思维有着重要作用。

五、结语

初中美术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受到更多学生与家长的喜爱。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必须重视初中美术教育,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新的教学理念,对传统初中美术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永强.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美术的创新教学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6):19-19.

[2]黄颂良.浅析中学美术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4,(10):126-126.

[3]黄为.推动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创新的措施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5,(02):55-55.

猜你喜欢
创新探索初中美术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新探索
新常态下人事档案的创新管理探索
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
三年制专科美术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
培养欣赏评述能力,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浅析农村初中美术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基层刑事技术的现状与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