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力斌
文学面对新时代——在名刊名家对话太原作家座谈会上的发言
师力斌
非常荣幸也非常忐忑,刚才王干老师和畅主编以及各位领导的发言,让我感到压力很大,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大的才干。刚才王干老师讲的内容三个的高度真是高屋建瓴,讲得很宏观,我现在从更实用的角度跟大家交流一下。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文学的出发点是爱好,是生活,是感悟,这是大家创作最最主要的动力,最本源的动力。我们大家要珍惜这个动力,这些可能是通向伟大文学的起点,从情感出发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可能是许多创作者最先体验到的东西。我时常在想现在的作者真的是太难了,现在写作起点高的人非常多,对于文学的理解和文学是什么已经非常成熟了,甚至是烂熟于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写出与前人不同的甚至是让编辑部满意的作品来都是很难的,真的是考验大家的智商和毅力。
在十九大报告中,按照编排顺序文化已经排到了经济、政治之后的第三位。十九大报告中有几处我觉得非常重要,最重要的就是新时代这个提法,在十九大报告里面文化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新时代不仅仅是站起来、富起来更是要强起来,强起来不仅是要有航空母舰更要有文化,十九大报告确实是站在全世界的视野中来定位中国的文化建设。
十九大报告里提到了现代化,什么是现代化国家,不是说我们的硬件多么好就够了,软件也就是文化精神的力量也很重要。国家已经意识到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性,对于未来中国文化的强盛的重要意义,那么具体到我们每个写作者该怎么体会呢?比如说现在的来稿中间,写乡愁的特别多,从鲁迅、沈从文到我们山西的赵树理,再到柳青、贾平凹、莫言都写过乡愁,这个没有问题,现在的问题是你怎么看待乡愁,现在的乡愁跟以前的乡愁还一样吗?
有很多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对百年来的乡土文学都有着很好的概括,孟繁华老师有篇文章叫《50后和乡土文学的衰败》,他以贾平凹、莫言这一代作家为代表,梳理了百年来乡土文学的发展历程,得出的结论就是现在的乡土文学有极大的衰败,城市文学取而代之。但是难道乡土文学真的就衰败了吗?
在我看来,新时代的乡土题材有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城中村,乡土就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交界地,在进城务工者的聚集区。在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是两个地方一个是宋庄,有一群艺术家在这里聚集,他们崇尚自由,创作先锋艺术,有一种个人化的创作;另一个就是皮村,皮村有另外的一些人,这些人组成了一系列的进城打工文化形态,他们建立了博物馆,打工子弟学校,打工商店,打工电影院,其中最有名的是两个,一个是打工艺术团,代表性作品《生活就是一场战斗》《团结起来讨工钱》《劳动者最光荣》就是讲斗争,将拼搏,讲团结,已经有一批作家成长起来了,今年我们编了一本《北漂诗选》,选了他们相当多的一批诗作。
新时代是高铁的时代,换句话讲,新时代是流动的时代,流动的主体除了学生放假、外出旅游者就是进城务工人员,每年的春运都是几亿人在流动,这都是举世无双的,我们的文学该如何再现这些东西?我们的新时代有很多新的经验,新的感受、新的事物是一个容易的切入点。很多作品一看标题,一看第一句就觉得已经是大家写过无数遍的,这样的东西你再写也是非常难以写出新意。莫言的《天下太平》为例比《百鸟朝凤》更能代表时下的中国,更能代表时下的乡土,把这些内容艺术化的再现在作品中是很考验作者的思想,只有反映真实的文学才是最有震撼力的。最主要的体验就是那些反复写过的故事、人物、题材都需要发生变化,大家一味地写旧东西就很难把新东西写进去,
十九大报告里面就讲要讲好中国故事,不是说给人家讲李白、杜甫、苏东坡,也不是跟人家讲现代主义、前卫艺术,这些东西都是西方式的,人家都有。但是以皮村为代表的一批人对于集体的想象,仍然保持着我们社会主义计划时代的一些记忆,比如相互帮助、公平、劳动光荣,在我看来也许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增长点,我们对于集体,对于互助互爱,对于积极地进取精神的传承。
十九大报告里面讲传统文化有革命的文化,这里的文化方面的继承就是说我们对于社会是不是有了更大的关怀。人道主义无疑是最高的层次,但是我们退一步讲,眼光逐渐从自己的单位、村子慢慢放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眼界会不断打开,这就是一个挑战。当你能把个人、集体和社会结合起来再去创作的时候,你可能就找到了面对新时代的出发点,语言不会是空泛的,在这里我想介绍一部作品,围子的《支离破碎》,我们《北京文学》也选登了这部作品,它的时代感就很强,是我目前看到大龄剩女情感的一个典型性的作品。这部作品中就加入了一些具有时代感标志的内容,很容易让人觉得,这是活在当代的作品,你所处的时代,你记忆中的时代要由你呈现出来。同时,如何把这些标志一束花地镶嵌在作品中也是很有技巧的。
语言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一部伟大的作品当然是有关怀的,有哲学、有历史、有审美、有高度的,但是如何把这些呈现在编辑的眼前,不管是什么作品,都是语言的艺术,作品中加入一些时代的符号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是不是生硬?存不存在堆砌,与你想要表达思想或情感是不是没有关联呢?好的语言有时候一句话就能抓住人的眼球,比如《共产党宣言》的开头,就是有思想的诗歌,我有时真是把它当做文学经典来读的。我建议大家还是要多读一些经典,比如《论语》《史记》,用语言描写的东西能让你感受到这就是活生生的,语言真是太重要了。
语言的问题说到底就是炼字的问题,中国古代诗歌是非常讲究炼字的,我有个体会,提高语言最快捷的途径就是读诗和写诗歌。哈佛大学有个教授就写了篇文章《汉语里动词的重要性》,一句话里产生文学化效果的往往是那么一个动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传统诗歌。我花了4年时间写6万字的一篇文章,就是在研究新诗和传统诗歌的差别到底在哪里,最后发现,新诗的内容可以去一半,语义和语境不变。我们回头来看十九大报告,很少用关联词,可以说十九大报告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我们大家要好好学习,同时也要注意标点符号的重要性,用正确的标点划分出层次,用字的简单,尤其是要用好的语言。
今天我跟大家交流了这么多,不成体系,有错误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谢谢。
(文字整理 吴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