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东旭
网络游戏亟需重塑历史观
高东旭
网络游戏的发展需要创新推动,创新需要精神内核的支持。网络游戏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悠久的中华文明也需要通过当代的艺术形式进行传播。但如果通过歪曲事实、哗众取宠的方式进行游戏创作,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也是对后人的不负责任。本文呼吁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网络游戏的开发,融合时代精神与创新手段,通过精品游戏的创作,推动新兴艺术形式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进而促进具有时代感的传统文化的传播。
游戏创新 尊重历史 精神文明 价值观
2016年,一款名为《王者荣耀》的手机游戏成了全民游戏:玩家过亿,2016年全年收入为68亿元,占2016年中国手游总收入的17.7%,2017年上半年也保持较高的收入,单天最高营收超过2亿元人民币。该游戏的很多角色名都取自中国历史中的著名人物,却又与之不同,比如著名刺客荆轲竟是女性,诗仙李白成了刺客,名医扁鹊变身用毒高手……对于这种游戏角色与历史人物的错位现象,引发了诸多争论。本文试图对此作出思索和分析,并探讨网络游戏与传统文化的融合问题。
一
游戏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的艺术形式,被喻为人类的第九大艺术形式。大多数游戏都设定了自己的历史观,尤以RPG角色扮演类、第一人称射击类、MOBA类游戏为主。有些游戏由设计团队设计原创历史观,如《魔兽世界》《英雄联盟》等。有些游戏是在正史背景下假设自己的历史观,如《梦幻西游》是以《西游记》所在的历史时期为依托,《剑侠情缘3》是将游戏放在唐朝背景下。还有一些游戏是将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作为游戏剧情的一部分,如《三国无双》《成吉思汗》等。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总是要与历史、经济、政治等因素不断融合,进而推陈出新。结合历史性元素本来无可厚非,但一些游戏为取得利益,以篡改历史人物或事件博人眼球就不妥了。纵观当下的游戏市场,与传统历史结合的游戏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1. 从内容数量上看,涉及历史观的游戏数量较多,种类齐全。以STEAM平台为例,截至2017年5月7日,STEAM平台排名前十的游戏作品(1:《绝地求生:大逃杀(Playerunknown'sBattlegrounds)》2:《掠食(Prey)》3:《反恐精英:全 球 攻 势(Counter-Strike:Global Offensive)》4:《战锤40K:战争黎明3(Warhammer 40,000:Dawn Of War III)》5:《H1Z1:杀 戮 之 王(H1Z1:King of the Kill)》6:《上古卷轴5:天际重制版(The Elder Scrolls V:Skyrim Special Edition)》7:《GTA5》8:《尼尔:机械纪元(NieR:Automata)》9:《幽灵行动:荒野(Ghost Recon:Wildlands)》10:《逃生2(Outlast 2)》)无一例外都具有自己的历史观架构。历史改编游戏包括各种游戏类型,策略类游戏如《帝国时代》、《文明》系列、《红色警戒》系列,动作类游戏如《骑马与砍杀》《刺客信条》《三国无双》,第一人称射击类如《英雄连》等。移动端游戏同样拥有较多品目,且不乏爆款。腾讯开发的《王者荣耀》稳坐IOS畅销榜前两名,网易以日本历史传说人物安倍晴明的传说为蓝本创作的《阴阳师》手游也获得了大众的喜爱。架空历史类的作品,尤以单机游戏为主,如《文明》系列、《帝国时代》系列,以及仙侠类角色扮演网游《仙剑奇侠传》《剑侠情缘3》等。
2. 从改编特点上看,游戏历史架设较为随意。一是戏说历史。比如《恋姬无双》中,耳熟能详的三国英雄全都变成了身着华丽衣裳的美少女战士,主要人物刘备、关羽、张飞三姐妹义结金兰。二是解构名人。比如在《王者荣耀》中,男性历史人物荆轲被刻画成了女性,诸葛亮身披时空铠甲,成了未来战士。三是架空历史。在一些所谓的“红色游戏”中,八路军使用的武器相当现代化,比起日军毫不逊色,甚至还有诸如“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样混淆历史的东西。四是恶搞经典。比如在游戏《幻想曹操传》中,诸葛亮成了地狱妖魔使者,可以召唤地狱恶鬼,玩家扮演的曹操需要杀死诸葛亮,阻止诸葛亮毁灭人间的阴谋。
3. 从历史观架设原创性上看,国外游戏因大多采用自设历史观的形式(如《魔兽世界》将故事背景设定在艾泽拉斯,《英雄联盟》设定在符文之地),因而不易产生与正史差别过大而受到诟病的问题,且因其史诗般的历史背景,反而备受玩家青睐。而国内受仙侠和武林风的影响,以及中国人的重史情节,较多游戏借鉴历史(如《王者荣耀》《仙剑奇侠传》系列、《诛仙》等),其中直接挪用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游戏常常受到诟病,只有以历史作为背景的游戏较少受到攻击。
二
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敬畏,是文化传承的底线。历史和历史人物的事迹构造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核,积累起了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根本,杰出历史人物激励着后人不断践行和超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孔明、“匈奴未去,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南门立柱一诺千金的商鞅、苦心钻研两弹一星的邓稼先、周游列国解除人间疾苦的扁鹊、傲视权贵的诗仙李白、大破曹操取得赤壁之战胜利的周公瑾、在敌人的枪口下视死如归的吉鸿昌……这些英杰无不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辉,对青少年个人修养和思想品质的提升具有极大作用。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正确的历史观可以让青少年感受到国之伟大和己之责任。
艺术离不开创新,传统文化同样需要推陈出新。但创新绝不是在利益驱使下的盲目篡改和粗制滥造。错误的传统文化和不当的历史改编会让青少年失去对历史的客观评价,让本该受尊重的历史和先辈失去严肃性,成为调侃的谈资,这绝不利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养成,也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当下游戏产业蓬勃发展,网络游戏作为深受青少年喜爱的客观存在,本身也是文化产品,在对玩家的认知影响上,与影视作品有很大的相似性。本着对青少年成长负责的态度,网络游戏必须体现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尊重历史,远离色情暴力,在内容生产,特别是历史认知上,不能与国家历史观背道而驰。消解主流文化,追求感官刺激,长此以往,必然会混淆认知,让青少年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淖。
目前国内的许多游戏让人接触伊始感觉十分具有中国风,但其实仅仅用了中国风的画面,游戏内容和操作都在模仿欧美日韩的游戏。部分游戏开发商为了获取高额利益,在游戏里设置了许多需要充钱购买的游戏道具,拥有游戏道具的玩家可以很容易地超过缺少道具的玩家,这也让玩家不再重视游戏传达的文化内容。游戏设计者缺乏传统文化内涵、自身媒介认识水平不高、对传统文化的娱乐化建构技术不熟练,都影响到传统文化内容建构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
网络游戏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国家文化战略所需。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丰富的传统文化却并没有在当下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传播上也不尽如人意,越来越被人忽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和日本对传统的尊崇。在国际上普遍打“文化牌”,进行文化意识形态输出的时候,我国的文化输出略显不足。
网络游戏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也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网络游戏作为创意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的互联网经济模式下,商业模式成熟稳定,然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打破稳定,不断推陈出新。一直以来,网络游戏都以打怪升级作为固定模式,缺乏创意,渐趋同质化,而这种固有模式已经渐渐不能再吸引新的用户。因此,为网络游戏赋予民族文化的内涵尤为重要,传统文化的博大的内涵和宽广的素材资源,可以为网络游戏的革新增加精神内核。
中国传统文化与游戏相融合的扬弃不是简单的摒弃,而是在克服、丢弃消极元素的同时,继承、发扬对游戏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元素,使之与时俱进。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每一个细节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而生搬硬套和粗制滥造只会导致对传统文化的背离。比如目前很多游戏并没有合理地设计出相应历史背景的美术风格,甚至有些游戏单纯追求唯美,角色服装和场景道具风格杂糅,不伦不类,使游戏失去了文化的辨识度。
在网络游戏与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区分主次和显隐关系。显性运用主要是视觉形象化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用存在的形态附着在设计外观之上,多是造型、色彩、纹案等元素的重组与表达。对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非视觉化抽象运用属于隐形运用,表现为在游戏美术中向玩家传达传统文化及价值理念。游戏设计者要善于将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拆分,使之与游戏艺术重新组合。重组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对传统造型和功能的变革,也可以是对传统元素之间或元素本身的重构和嫁接,避免对传统元素的直白运用或全盘吸收,打破有“形”无“神”的误区。只有通过精品游戏的创作,才能有力推动新兴艺术形式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进而促进具有时代感的传统文化的传播。
高东旭:中娱智库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中娱数字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史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