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9-0242-02
“体验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主要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知规律出发,提出了以“感受、经历”为指向的学习形式及有关的学习内容。它是一种关注学生个体特征的学习方式。体验则指向每一个个体,让每一个个体都经历学习过程,它是一种将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积累相联结的学习方式。
一、选择适宜学习内容,推进体验式学习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究竟让学生体验什么,是不是所有的数学内容都可以让学生通过体验获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1.體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中不要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应力求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让学生经历一翻曲折的道路,有尝试、假设、操作、探究和分析一系列活动,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学生探索、发现的关键时刻,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思考。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如笔者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课堂上组织学生探究圆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关系。出现了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存在着倍数关系。学生自然就产生了疑问:这组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究竟有怎样的倍数关系?这样,活动从做圆锥、圆柱→倒砂子发现情况→主动探究出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关系→成功地得到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整个活动过程学生的体验非常深刻,学得主动积极。
2.体验数和运算的意义与方法价值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传统的数学运算的教学目标只注重让学生牢记法则,形成计算技能。数学运算的教学应跳出技能框框,不能把法则的得出、技能的形成作为唯一的目标,而应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身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学运算的意义与方法价值。
3.体验数学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
毕达哥拉斯曾经说过,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小学数学的解决问题教材上的编排,都是结合运算意义,在过程中理解问题与运算意义之间内在联系。在教学中,打通他们二者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示他们的数学思维方法,并且适时渗透一些思想方法很重要。在教学中只要稍作挖掘,适度地加以渗透,让学生体验到这些思想方法。
二、借助画图表征,可视学生的体验
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堂上学生体验活动很玄幻的,不可视,不可摸。“体验式”学习关注的是个体的学习,画图表征就是让孩子用图的形式,把自己对于新知的感悟和自己原先的经验进行联结,让学生的体验更加可视化。
1.画图表征,理解计算本质内涵
抽象的计算算理,画图可以生动而直观地为儿童提供理解的起点,表象的建立则有助于他们更快地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顺利地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学中让孩子画图表征,不断积累表象的过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中,笔者通过图-口算-笔算一一对应,学生把算理说得很清楚了。这一画图,图式结合,说一说,连一连的过程,孩子就是建立表象的过程。几次之后,即使没有图,孩子的图可以在脑子里提取出来。画图让学生深刻理解算理。
2.看图找关系,理顺问题内在联系
斯蒂恩美说过,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被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性地思索问题的解法。绘制图形和表格是解决较复杂问题时常用的一种表征方式,因为图形和表格可以清楚地呈现信息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有利于发现解题的结果或方向。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连除解决问题一课时,出示解决问题:“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不同的学生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有些学生用一个图形表示一个人,有些学生用一个矩形图表示多个人,有些学生选用圆形,有些学生用长方形或者正方形。不管学生运用的是什么图形,在画图的过程中他们都是把自己的原有经验与新知进行联结,在不断联结和分析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想法。学生通过画图,让自己的思考体验过程更加可视化。
三、利用数据分析,关注体验实效性
体验活动是否有效,不能光看表面学生独立探究、合作学习式形式就说体验学习是否有效。在学生体验过程中关注学生情况,通过搜集错题、分析整理,来评价学生课堂体验的实效性。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中,上课教师设计的第一个体验活动如下:“欧阳修比王安石大13岁,请表示出欧阳修和王安石的年龄。”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欧阳修与王安石的年龄。
在第一个活动中,放手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另一个量,孩子错误率为65.48%。与上课教师预先设想的孩子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两者的年龄完全不同,体验活动效果甚微。
基于以上的分析,上课团队又在深入体验之前插入了字母可以表示很多数的情境体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个量之前,能有效提取原有经验,为下一步体验更加有效。调整体验活动之后,孩子们的错误率明显降低了,原来用数字表示错误率为34.04%降低到了11.9%,用两个不同字母表示从原来的20.45%,降低到14.29%。
“学为中心”下的小学数学体验活动的研究就是基于学生的学习,选择合适的体验活动,并实施活动,达到学生原有经验与现学内容之间的链接。把内化体验活动可视化、通过量化了解体验的实效性,并为教学提出有效地调整意见。
参考文献:
[1]张卓眩.《体验与探究: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N].光明日报,2001年3月23日,第4版.
[2]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