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2017-11-11 08:29齐伟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1期
关键词:西酞汀组帕罗西

齐伟伟

(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山东 济南 272000)

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齐伟伟

(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山东 济南 272000)

目的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首次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64例,按照患者服用药物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各32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西酞普兰组患者显效率为75.00%;帕罗西汀组患者显效率为71.88%,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星期的时候西酞普兰组患者HAMD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帕罗西汀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酞普兰组患者口干、便秘、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效果更佳,能够更好地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迅速的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西酞普兰;帕罗西汀;脑卒中后抑郁症

近年来,脑卒中后抑郁症(PSD)这一疾病收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其属于脑血管疾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对于PSD患者如果能够及时进行治疗,就能更好地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在对PSD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这两种药物均属于新型的选择性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药物治疗,本文也对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效果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首次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以及CT或MRI证实,按照患者服用药物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各32例。其中,在西酞普兰组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32~75岁,平均(62.08±6.29)岁。在帕罗西汀组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33~76岁,平均(62.11±6.3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需要进行常规基础治疗,西酞普兰组患者药物则使用西酞普兰(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 mg/粒),初始剂量为20 mg,在清晨空腹食用,之后再酌情增加,最高剂量控制为40 mg/d;帕罗西汀组患者药物则使用帕罗西汀,同样也是20 mg的初始剂量,在清晨空腹食用。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不能服用其它精神科药物,对两组患者服用效果观察8个星期。

1.3 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1星期、2星期、4星期、8星期等不同时间段进行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2]评定;还需要对两组患者TES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在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的过程中,如果患者HAMD减分率大于或者是等于75%,就为痊愈;若患者者HAMD减分率为74~50%,就为显著进步;若患者者HAMD减分率为49~25%,就为进步;若患者者HAMD小于25%,就为无效。对比两组患者显效率(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l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取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显效率对比

西酞普兰组患者显效率为75.00%;帕罗西汀组患者显效率为71.88%,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显效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对比

在治疗1星期后,西酞普兰组患者HAMD评分相比较于治疗前有着显著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罗西汀组患者在2星期后HAMD评分相比较于治疗之前才有显著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下降。两组患者在同一时间对比,1星期的时候西酞普兰组患者HAMD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帕罗西汀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星期 治疗2星期 治疗4星期 治疗8星期西酞普兰组 32 25.47±2.71 22.09±2.43 13.82±4.62 10.19±5.19 7.12±5.84帕罗西汀组 32 25.27±2.76 24.22±2.46 14.97±4.39 10.94±4.71 7.72±5.73 P->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西酞普兰组患者口干、便秘、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n(%)]

3 讨 论

PSD作为现如今临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并发症之一,不仅会加重患者病情,还会增加患者精神层面的痛苦,直接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更甚者还可能回促使患者死亡,是现如今脑卒中患者康复阻碍的重要因素[3]。此外,患者躯体功能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也会加大患者抑郁程度,影响患者康复和预后。

PSD目前在临床上还尚未明确发生机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可能和五羟色胺(5HT)以及去甲肾上腺素(NA)系统失衡有着一定的联系,而患者抑郁的发生则和患者病变位置有关。前临床经常使用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以及三环类抗抑郁剂作为抗抑郁药,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在临床上属于高选择性的SSRIS,而本研究主要是对这两种药物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西酞普兰组患者显效率为75.00%;帕罗西汀组患者显效率为71.88%,组间对比虽无统计学意义;可是1星期的时候西酞普兰组患者HAMD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帕罗西汀组患者,;并且西酞普兰组患者口干、便秘、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药物在治疗PSD患者的时候,虽然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是相对而言,西酞普兰效果更佳,能够更好地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综上所述,西酞普兰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效果更佳,能够更好地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迅速的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1]白树新,王德斌,李广玉,等.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对照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2):230-231.

[2]吴盛各,徐 健,郭华贵.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3,37(1):8-10.

[3]丘春柳.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1):845-846.

R743.3

B

ISSN.2095-8242.2017.061.12012.0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西酞汀组帕罗西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左心射血分数的影响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的影响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效果对比研究
瑞舒伐他汀对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观察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