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杰 王亚欣
摘要:2017年上半年,由董卿主持、中央电视台全力打造的以文化情感为定位的《朗读者》就像一股清流出现在受众面前,并且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在大众文化消费时代,文化节目和娱乐节目竞争激烈的背景之下,该节目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成功有其独特之处。本文以已经完结的整个第一季的节目为样本,从每期节目的选题、朗读嘉宾身份的选择以及选题和嘉宾自身经历的融合三方面分析该节目是如何通过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完成文化传播的使命的,并对节目中的情感消费现象进行反思。
关键词:文化消费;《朗读者》;共鸣艺术;选题定位;嘉宾选择
一、文化清流《朗读者》
2017年2月18日,由董卿主持、中央电视台全力打造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开播。该节目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成长经历与经典文字相结合,通过饱含深情的朗读,体现文字背后的价值,以达到用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节目开播首期就获得豆瓣评分9.5分,在微博榜单上持续上榜3小时,连续2小时总榜第一。2017年6月16日,在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颁奖典礼上,《朗读者》获得了最佳季播节目。
在电视综艺节目竞争激烈的时代,现代人越来越厌倦了不痛不痒或者隔靴挠痒式的综艺娱乐节目,文化类节目的回归是当前整个社会心理的需求,只不过这种需求一直以来都缺乏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得到满足。《朗读者》的成功无疑是找到了这样一个突破口——情感共鸣。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以情感、心理、内省、体验为主轴的审美性质、艺术性质的文化精神,所以,情感体认机制是我们关照、解释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与民族的内容之一。[1]正因如此,《朗读者》将定位集中在文化与情感两个方面,以经典文段为基石,以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为表达方式,竭尽所能去唤醒受众心底的共鸣,承担起其文化传播的使命。
二、《朗读者》共鸣艺术手法
(一)真善美的选题定位
不同的文化能够广泛的流行得益于文化商品所蕴含的文化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集中体现在审美的共性心理上,即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文化的共性构成了文化消费的共同趋向。[2]在《朗读者》第一季的12期节目当中,每一期选定的主题分别是:遇见、陪伴、选择、礼物、第一次、眼泪、告别、勇气、家、味道、那一天、青春。简简单单的十二个词语,却与每个人的生命历程息息相关。生命中的不期而遇,无数次面临的选择与告别,回忆里涩涩的青春和温暖的家,每一个主题,使受众在倾听朗读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是他的经历,亦是我的经历”的体验。
(二)朗读者的精心选择
《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注重的是文字,而“者”字注重的是人,形形色色的人,有血有肉真实可见的人。节目的朗读嘉宾中有以鲜花夫妇为代表的的普通而不平凡的人,有以柳传志为代表的的社会精英人士,而更多的则是以斯琴高娃、濮存昕为代表的的表演艺术家。之所以选择拥有演员这一职业身份的人并不是一种偶然。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提出,每个人在面对大众的时候都会通过符号乔装打扮一个全新的“自我”,这虽然不是真实的“自我”,却是呈现在大众舞台上的“自我”。演员的职业性质使得表演这种技能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存在,朗读者在朗读的同时进行着表演而不自知。同样的文段,表演艺术家更懂得如何朗读出来更能摄人心魄,引起受众的同理心。
(三)朗读者与选题中和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和”的价值。在儒家的价值观里面,“中和”代表了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种和谐的状态。《朗读者》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将文字背后所拥有的价值与朗读者的个人经历紧密融合在一起,使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无声的文字,听到的不仅仅是有声的倾诉,而是将无声的文字与有声的倾诉完美结合。就像第一期里面提到的《宗月大师》,讲述的是老舍先生在幼年时因为宗月大师的接济改变了无法上学的命运,而朗读者濮存晰有着同样类似的经历,即年幼的濮存昕因为碰到了荣国威医生而改变自己因小儿麻痹可能无法站立的命运。真实的人生体验与文字的完美契合使得朗读出来的文字更加铿锵有力。
三、《朗读者》情感消费下的反思
人类是情感动物,情感思想是人的生机,情感生来就需要宣泄生长,有情感思想而不能表现就好像是一株发育不完全的病态的花草。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很多人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情感得不到释放。《朗读者》通过文字与人紧密结合的方式与受众产生共鸣,使人们在消费别人的经历的同时自己的情绪也得到宣泄,在感动中净化浮躁的心灵。然而,正如我们现在厌倦了充斥在生活中的五花八门的综艺娱乐节目,也正如我们因为新闻报道中对于他人痛苦的过度消费而开始变得冷漠,过度的消费人类的情感未尝不是一种慢性自杀。因此,文化类节目中情感因素的注入应该把握好“度”的问题,否则过犹不及。
参考文献:
[1]王育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N].光明日报,2012-1-11.
[2]赵爱国.文化消费心理学[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12.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學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