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如何聚焦核心素养展开教学

2017-11-10 03:00李明清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培养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李明清

摘 要: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要想培养优秀人才,教师就应当重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科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阶段正是夯实语文积累的关键时期,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全面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而课堂实践则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实施途径。以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应以人为本为聚焦中心,既整体重视听、说、读、写、思,又重视课内外一体化的全面教学,让生动的课堂在学生思维中产生共鸣,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那么,如何在课堂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呢?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一、丰富理解,培养语感

语文课程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课堂实践中应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积累、理解、梳理和整合,以讀懂文本的主要内容,了解文本表达上的特点,使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言语经验,形成初步的語感。事实上,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是语言推敲、感悟、内省的言语实践过程,是学生语感培养的学习活动过程和领悟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计划地把难度适宜的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读、多读、自悟,在头脑中再现语言文字表述的图像、情景,从而达到对课文直觉感悟的目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训练的重点。对于文质兼美的课文,要挖掘重点词、句的内涵,悟出美妙之处、深邃之意,体会作品的意境,丰富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自身的语言素养。

二、巧妙运用,提高语言能力

语言运用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中华民族的语言博大精深,对语言的建构的学习在学生的语言知识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语言的建构,就是地基,地基打得牢不牢,决定了其上层建筑——语言运用的效果。因此,能够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前提是将基础知识的地基打牢,处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就要先使学生将最基本的拼音、生字学好,然后才能逐步地进入到对语言结构的学习,进而学会运用语言。语言建构学习得越好,语言运用的效果越好;语言运用得越好,反之就更能促进语言建构的更新与进步。两者互为因果,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因此,从培养这项核心素养出发,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夯实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语言的运用训练。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多多运用,比如进行演讲比赛、表演情景剧、开展辩论赛等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给学生以运用和展示的机会,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加强对语言建构与运用这项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点亮思维,提升思维品质

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中,学习语文,除了达到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应用于学生与人交际的目的以外,我们决不能忽视的是语文教学对学生思维发展与品质形成起到的重要作用。语文在诸多学科当中,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是最大的。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日月潭》教学中,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二年级学生很少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这里有所了解。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继续查找相关资料,并拓展文本,开展“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这种思考的能力和优良的品质才是学生一生发展的核心,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引导学生从一个汉字、一个词语开始逐步去体会、感知语文的深刻内涵,注重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其中蕴含的精神实质,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

四、感受美文,培养审美能力

教科书内容丰富,集社会美、自然美、人性美、情感美于一身。在课堂实践中,应要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品味语言文字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其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我们学习语言,除了培养学生理解、运用、传承语言文化的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学会鉴赏语言文字的美,并且学会自己去创造美的语言。我想,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涉及到孩子对美文的赏析和学生自己的习作创造。这也是一个吸收、释放,输入、输出的过程。学会鉴赏语言的美,是吸纳,是输入;学会创造美的语言,是释放,是输出。只有多输入,才能多输出。所以要多开展鉴赏活动,如开展赏诗会、鉴赏美文、读书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绪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作为外在的附加任务。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在后天教育中进行培养,并且课堂实践是最好的培养途径。小学语文素养的课堂实践会让语文的学习更加富有智慧和灵性,会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小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可以丰富理解并巧妙运用语文知识,进而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初步的有了自己的认知和看法,即发展了思维,也提升了审美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杭冬梅.基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J].教育.2016(7):00228-00228

[2] 曹少林.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教育.2016(12):00030-00030

[3] 刘芹.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2017(2):41-41

[4]杨玲.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A].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世纪之星杂志社,2016:402.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