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晓萍
摘 要:乡土地理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身边的资源。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本文以聚落的学习为例,利用学科渗透法,将教材内容与乡土地理的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关键词:乡土地理 渗透 聚落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115-01
从2011年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来看,初中地理的教学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初中地理课程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生活的需要。乡土地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本区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更深刻的了解。因此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是学生身边的地理,学习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以致用,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1 乡土地理渗透教学案例
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四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一节为例,渗透乡土地理的教学。本节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图片描述城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根据本节的课程标准要求设计以下教学内容:
首先在新课导入环节中,播放视频《虎见漳州》,让学生找到芗城区、龙海埭美村等,指出乡村和城市,从而引入聚落这一概念。
在认识聚落中展示漳州南靖土楼与芗城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哪张是乡村,哪张是城市?并引导学生从居住状况、房屋建筑、道路、交通、人口、产业活动、环境问题等方面说出城市和乡村的差异。
聚落与环境教学设计中首先让学生活动“寻找理想家园”,先根据自身的经验、体验,选择理想家园,然后展示四大文明发祥地的图片,观察图片,说出影响四大文明发祥地分布的主要因素,并与学生的选择进行对比。聚落的建筑与环境中让学生根据所给的自然环境设计房子,并把房子画出来。聚落的形态与环境用图片展示,让学生说出图片中聚落的形态。在这一教学内容结束后,以问题的形式,结合漳州的地形图、气候图、传统民居等,让学生思考漳州的聚落分布与选择定居的因素、传统建筑与环境、漳州聚落的分布形态与环境的关系,最后引導学生得出环境会影响聚落,而聚落要适应环境的结论。
最后在传统聚落的保护中,布置学生查找漳州市芗城区传统建筑,并了解传统建筑的保护措施,以漳州市芗城区传统聚落的发展和保护做一个研究性课题。
2 乡土地理渗透方法及目的
本节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认识聚落,聚落有乡村和城市两种形态,二是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聚落的分布与环境、建筑与环境、聚落的形态与环境;三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三个方面的教学过程中都渗透着乡土地理的内容,用表1加以说明。
3 结语
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育中有重要的作用,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展实地调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有更深入的认识。但是从目前的条件来看,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对乡土地理的教育还不够重视。作为教师更应该要熟悉家乡的地理事物,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8.
[2] 杜军.乡土地理融入课堂的教学设计与案例应用——以沙雅县高中为例[D].新疆师范大学,2016.
[3] 李琳.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西峡县为例[D].河南大学,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