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宾阳柳氏的始祖是宗一还是宗直?

2017-11-09 11:08吕国康
寻根 2017年4期
关键词:始祖永州昆仑

吕国康

清朝同治年间,湖南永州知府廷桂寻访柳宗元后裔,重刻《荔子碑》,重刊《柳文惠公全集》,此三事传为佳话。他在《柳文惠公全集》的序中说:“公弟宗一卒于永,是为柳氏居永始祖。明零陵生员柳应权者,为宗一之后,子四,孙十余人,志列《先正传·行义门》。”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朝廷追封柳宗元为文惠侯,故柳集称柳文惠公集。关于永州柳氏的始祖为柳宗一,此说尚未引起关注。但据目前掌握的材料,零陵阳河柳家村的始祖不是宗一,而是宗直。而关于广西宾阳柳氏的始祖为宗一的报道时有所闻,真相如何,值得重视。

永贞元年(805年)九月,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十一月,他在途中又接到改贬永州司马的诏书,年底到达永州,住城南龙兴寺,柳的职衔是“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永州是中州,司马六品上。“员外置”即在编制之外,不得干预政务,只拿钱不做事。故柳到永州后既无官舍,又无具体职事,从庙堂之上跌落江湖之远,遭受残酷打击,除游山玩水、读书写作之外,亲情相伴,使柳宗元得到不少安慰。在柳宗元谪居永州、柳州期间,常陪伴左右的有母亲卢氏及从弟宗直、表弟卢遵等。柳《送内弟卢遵游桂州序》说:“遵,余弟也。”表弟又称内弟。卢遵与柳宗直陪护柳母及兄长宗元一起从长安来永州。元和四年(809年),卢遵游桂林,柳借机给广纳贤才的桂管观察使李中丞写信推荐遵,后李安排他任全义(今广西兴安)县丞,有政声。大约一年左右,卢弃官仍返回永州。后随柳去柳州,直至宗元去世,丧事、家事均由他一手操办。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还特意给卢遵写了一笔,赞扬他“性谨慎,学问不厌。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既往葬子厚,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終者”。

除卢遵外,值得一提的是从弟柳宗直。从弟即从父弟,即同祖兄弟,又称堂弟。宗直,字正夫,比宗元小十岁。同卢遵一样,他与宗元患难与共,感情深厚。宗直生来刚健好气,善于学习,多才多艺,擅长书法,并爱憎分明,嫉恶如仇。他尽心从事西汉史料的研究,在永州写出了与班固的《汉书》相类似的史书《西汉文类》,共四十卷。柳宗元欣然作序。元和十年(815年)夏,柳再迁柳州,六月二十七日到达。宗直七月来柳州,继续陪伴宗元。在路上得了疟寒,后又跟随宗元到雷圹神所去祈雨,返回时在灵泉游泳,高兴而归,睡到第二天早上,却再也没有醒来。志同道合的亲人英年早逝,宗元悲痛至极,连写两篇祭文,“内含一种锥心刺骨的哀怨与悲凉”。根据祭文,有两件事值得重视。一是《志从父弟宗直殡》说:“兄宗元得谤于朝,力能累兄弟。为进士,凡业成十一年,年三十三不举。”不少柳集版本误把“力能累兄弟为进士”连读,以为宗直未中进士。实际上“业成十一年”即表明进士及第身份。永州华严岩的题刻可以佐证。宗稷辰《永州府志》载华严岩题名石刻:“永州刺史冯叙,永州员外司马柳宗元,永州司户参军柴察,进士卢宏礼,进士柳宗直。元和元年三月八日,宗直题。”原刻1959年被炸毁,旧拓存北京大学图书馆。二是《祭弟宗直文》说:“知在永州,私有孕妇,吾专优恤,以俟其期。”据何书置先生查实,与宗直同居的孕妇生下一男孩,后长大成人,成为永州市零陵区阳河乡柳家村(现属富家桥镇将军滩行政村)柳氏家族的始祖。其依据是该村老人保存下来的零陵《柳氏三修族谱》,卷一全录柳宗元的《志从父弟宗直殡》,族谱序称:“柳氏自唐来零,于今计之八百余岁。”继继承承云。所谓“柳氏自唐来零”,当指柳宗元永贞元年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宗直随同来零陵。所谓“于今计之八百余岁”,序当是明末重修族谱时所撰。现在看到的“三修”族谱,是民国4年(1915年)孟冬修撰的。湖南科技学院柳东然老师收藏有此族谱。历史上,该村柳氏未公开承认是宗直的后裔,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柳宗元在政治上遭受迫害,身后寂寞两百多年,加上扬韩抑柳的影响,为家族的安全起见,故不宜张扬。二是未婚私孕,后代觉得不光彩,为面子问题,不便公开承认。唐代法律禁止良民与贱民通婚,良民中土族(贵族)与庶族(平民)也难联姻。在婚姻上,宗元、宗直是同病相怜。宗元原配杨氏,二十三岁因病去世,后一直未正娶,因为缺乏门当户对的对象,只好采取纳妾、同居的方式,留下四个子女。故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不书妻妾。宗直的对象也属“非士人女”,无法通婚,只得同居。唐朝风行蓄妓纳妾之俗,对此不应苛求,不必为尊者讳。宗元对宗直的后裔是有所照顾的。2013年1月9日,《潇湘晨报》记者刘见华在柳东然的陪同下,来到贤水河边仅有二十多户的柳家村。村口的两个石柱还残存两截,那是家族往昔荣耀的象征:凡进村的人,都要在这石柱前下马下轿,以示对柳氏祖先的尊重。记者采访了当时82岁的柳明然老人,据他说,柳家祖上就是从柳子庙三迁来此,即使迁走后,还在柳子庙附近有大片田产,为供养柳子庙所用。每年清明节,他们家族都会到柳子庙祭祀。至于柳宗元的后代,长子周六,名告,字用益,由刘禹锡抚养成人,于咸通四年(863年)登进士第,曾官仓部员外郎。次子周七,曾随母回长安,由卢遵等人照顾。他们的后代在浙江、江苏等地。

关于宗一“为柳氏居永始祖”说,可能是一种托词,个中原因上文已提及。根据现有资料,特别是《柳宗元集》中无任何宗一在永州活动的只言片语。《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结尾“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宗玄,除此文外,柳集中无任何记载。何书置先生指出:“柳记中的‘余弟宗玄,疑为‘宗直之误。”“‘玄与‘直形近,很可能为传钞者所误。”这是有道理的。而宗一的后裔在广西境内的报道不少,应予关注。

柳宗一一生事迹不详,柳集中只有一首送别诗。宗一大约于元和十年(815年)夏随柳宗元至柳州,次年春末离开柳州赴江陵(今湖北荆州)。柳宗元挥泪写下情真意切的《别舍弟宗一》诗。这是柳诗中的上乘之作。唐汝询《唐诗解》评点:“此亦在柳而送其弟入楚也,流放之余,惊魂未定,复此分别,倍加黯然,不觉泪之双下也。”“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是对自己坎坷命运的叹息。“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兄弟牵挂,一往情深。宗一后裔今何在?据广西《南国今报》《柳州晚报》等媒体报道:2009年清明节,柳州市社会各界在柳侯公园祭柳,有一支由12人组成的家族祭祀引人注目,他们来自广西宾阳县昆仑关边的思陇镇柳洞村,故自称“宾阳昆仑柳氏”。据称他们是柳宗一的后代。柳州市博物馆柳侯祠管理部黄利捷等人组成考察小组,于2009年6月2日前往宾阳进行考察。宾阳昆仑柳氏所居住的柳洞村,现改名为昆仑村,隶属宾阳县思陇镇,距县城20多公里。全村柳姓有5000多人,占全村人口的85%。在其所管辖的20个自然村中,有13个是柳姓村。在柳洞村内,有一座柳氏宗祠,清光绪五年迁建于此,1993年集资重建。祠堂供奉的是“始祖赐进士柳侯讳江伯公暨赵氏夫人神位”。柳察躬乃柳宗元祖父,官任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县令。据宾阳柳氏提供的《昆仑柳氏家谱》载:宗元、宗一为柳镇之子,宗一有显罗、显龄、显周、显武、显安等五男,繁衍至今已是第四十四代。此家谱是柳盛安1996年根据光绪五年(1879年)手抄本修纂的,家谱的原版本或更早的版本没有看到。

2010年4月3日,宾阳柳氏后裔11人再次参加柳侯祠祭柳。柳业初告诉记者,其家谱上有记载,柳宗元到柳州任刺史第二年,即816年,西原黄洞酋长黄少卿领导的反唐起义冲击广西地方政府的统治。为了防止黄洞义军北上,柳宗元派宗一前往昆仑关协助守将镇守。819年,柳宗元去世,宗一解甲归田,就隐居广西,留下五个儿子,在当地开枝散叶,形成现有规模。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八,柳氏族人会在柳氏宗祠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

仔细分析,上述情况还不足以证明他们与柳宗元的血缘关系,且有与史料相矛盾之处。1.始祖。宾阳柳氏供奉的始祖是柳江伯,是否是柳察躬不能确定。柳察躬是柳宗元的祖父。柳宗元《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中说:“皇考讳察躬,湖州德清令,世德孝廉,扬于河浒,士之称家风者归焉。”柳察躬育有五子,晚年退居在江苏吴县。因在德清有惠政,柳察躬去世后,德清人为他曾建专祠,名柳侯祠。他是否考中进士,无史料记载。他去世时,柳宗元仅四岁。2.亲属关系。《昆仑柳氏家谱》说宗一、宗元为柳镇之子,有误。柳镇生两女一子,子宗元,宗元大姐为崔简妻,二姐为裴瑾夫人。宗一为宗元从弟。柳镇有兄弟四人,柳缜、柳综、柳续。柳宗元《祭弟宗直文》说:“八哥以清酌之奠,祭于亡弟十郎之灵。”可见他的同族兄弟至少有10人之多,宗元排位第八。3.时间。《昆仑柳氏家谱》记载,816年,柳宗元在柳州派宗一前往昆仑从军,而《别舍弟宗一》证实,这一年明明是宗元送宗一离柳州赴湖北荆州。由此可知,永州柳氏的始祖为柳宗直,而非柳宗一。广西宾阳的柳氏始祖是否是柳宗一?是否属“河东郡”一支?尚需做进一步的考证。endprint

猜你喜欢
始祖永州昆仑
永州的雪
跨越昆仑
零陵区:“两考”工作平稳顺利
华夏始祖
茄子花
李晖赴东航对接航线迎来突破性进展
陕西民间“始祖”文学资源产业化开发
后稷教稼
传播石文化的典范
昆仑投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