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琳
《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写潘金莲每天打发武大出门去卖炊饼,自己则站在门前嗑瓜子儿,故意把一双小金莲从裙子底下露出来,勾引街上的浮浪子弟。“勾引的这伙人日逐在门前弹胡博词、授儿难。”“胡博词”是一种琵琶类的弹拨乐器,但“扠儿难”指什么,可把学者们给难住了。
姚灵犀《瓶外卮言》中猜测是曲牌名:“扠儿难,《辍耕录·院本(名)目》,有《难字儿》,此疑为曲牌名。”梅节《金瓶梅词话校读记》中说:“扠儿难,白维国《金瓶梅词话校点兑商》引张岱《陶庵梦忆·兖州阅武》、蒲松龄《聊斋俚曲·磨难曲》、姚燮《今乐考证·乐器》,谓应为‘扠儿机。词话‘难或‘鷄之形误,谐‘机。”认为“难”(繁体为“難”)是“骓”(鸡)的形误。白维国《金瓶梅词典》中直接写作“机”,解释说:“扠儿机,一种乐器,形制不详。”
洪涛《<金瓶梅词话>的外来乐器与民俗文化》中认为:“‘扠儿难是‘扠儿鸡之误,其源语为saz。saz在汉语文献中有不同的音译词,我们可以找到‘叉儿机。”saz是一种琵琶类的乐器,一般认为源自土耳其,今天翻译为“萨兹琴”“萨斯琴”“沙兹琴”等。“叉儿机”与saz读音根本对不上,不知音译从何说起。
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的芮效卫(David Tod Roy)教授花了30多年的时间将《金瓶梅词话》完整地译成英文出版,被西方学者称为迄今为止最好的《金瓶梅》译本。芮效卫将“扠儿难”译作ukulele,他注释说:“The word that I have renderedas‘ukuleleis cha-erh nan in Chinese;its meaning is uncertain.It may either stand for the name Of a tune or be another transliteration of the name of a foreign musical instrument.I have opted for the latter explanation without any particular conviction.”(扠儿难含义不明。它有可能是一种曲调名,或者是一种外来乐器的译名,我翻译选择了后者,但并不确信)ukulele即尤克里里琴,是一种小型吉他。
崇祯本《金瓶梅》大约觉得“扠儿难”不好理解,干脆一删了之。
《金瓶梅词话》中的“扠儿难”之义至今尚不明确。
我们首先可以确定,“授儿难”之“难”原本应该作“難”,因为其他明代文献中写作“义儿机”“察儿吉”“义儿计”等,“難”“机”“吉”“计”同音(不计声调)。如明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灯市》(崇祯刻本):“鼓吹则橘律阳、撼东山、海青、十番,杂耍则队舞、细舞、筒子、筋斗、蹬坛、蹬梯,弦索则套数、小曲、数落、打碟子,其器则胡拨四、土儿密失、义儿机等。”明张岱《陶庵梦忆》卷四《兖州阅武》(乾隆五十九年刻本):“乐奏马上,三弦、胡拨琥珀词四(按:应作‘胡拨四,‘琥珀词当为旁注文字阑入)、上(当作‘土)儿密失、义儿机、僚侏兜离,罔不毕集,在直指筵前供唱,北调淫俚,曲尽其妙。”
至于“難”写成“难”的原因,王夕河《金瓶梅原版文字揭秘》认为“难”是“難”的俗字。他说:
李荣在《文字问题》一书中举过一个特殊的例子,解决了“难”字当为“難”的俗字问题。查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六十二回有:“宝钗一想,因见席上又难,便覆着他是用骓窗骓人二典。”因段中“席上又难”费解,原书墨点去“又难”二字,并旁注“有鸡肉”三字;再查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又难”则作“有鸡”;而己卯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又难”又作“有难”,“鸡”又写作“鷄”“鷄”二体,故知“难”即“骓”的简化俗字。由而可知,“难”当也是“難”的俗写字。又“有”“又”二字古代经典中同用,故知庚辰本中的“席上又难”即同“席上有鷄”,原文并不误。
这就是说,由于“鷄”简化为“鸡”,所以俗字中将“難”也类推简化为“难”,“难”又被改写为“難”。这种解释虽有一定道理,但考虑到古代文献中“難”简化为“难”的用例十分罕见,还要加上改写的设想,可能性就不是很大了,所以还是“难”为“難”之形误的解释更为直接合理。
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卷四十五引了上面《帝京景物略》的那段文字后,编者加按语说:“和必斯,蒙古语乐器名也,旧作胡拨四。都哩,蒙古语式样也。默色,器械也,旧作土儿密失。察尔奇,满洲语,扎板也,旧作义儿机。今俱译改。”商鸿逵、刘景宪等在《清史满语辞典》中认为:“察尔奇,满文为cargi [ts‘arki]。汉义为扎板、戏板。”“扎板”是一种类似快板的打击乐器,又称拍板,主要用来打击节奏。“扎板”一词比较常见。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走进院子来看了看,原来是一溜串儿瞎子,前面一个拿着一枝柴不弦子,中间儿那个拿着个破八角鼓儿,后头的那个身上背着一个洋琴,手里打着一付扎板儿。”张伯英《黑龙江志稿》卷六《地理志》:“满洲人家祭……族人击大鼓,童男敲扎板,萨满手摇神铃,歌乐词六章。”“扎板”也作“楂板”,是“音译+义译”式的借词,类似于“卡車”“啤酒”,“扎”(楂)是满语ca的音译,“板”是义译。满语的cargi来自蒙古语,明代的“扠兒難”也是蒙古语的音译。明火原洁、马沙亦黑《华夷译语·器用门》(洪武二十二年):“拍板,察儿吉。”明郭造卿《卢龙塞略》卷二十《器皿类第八》:“拍板日察儿吉。”明茅元仪《武备志》卷二百二十七《占度载度》转录《蓟门防御考》所载蒙古译语(天启刻本):“拍板,义儿计。”“义”是“叉”的俗字。拍板自古就有。唐杜佑《通典》卷一百四十四《乐四·木六》:“拍板长阔如手,重十余枚,以韦连之,击以代忭。林,击其节也。”国内很多民族的乐器中都有拍板,形制大同小异。
“扎板”在一些方言中有突然、突然停止的意思。如安徽安庆话“扎板儿不作声”,这是说突然不出声了。“扎板”的这一含义来自评书艺人在说到紧要关头时突然敲击一下扎板,中止评说,开始收钱。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云南卷》:“扎板,云南评书艺人打钱习俗。在玉溪、通海等地茶馆内说演评书,均有‘扎板即停下来打钱的习俗。‘扎板就是说书说到最扣人心弦处,说书人一拍‘惊堂木,提高声调,大喊一声‘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立即扎住,给听众丢下悬念,然后敛钱。”评书艺人往往又说又唱,所以手里常拿个扎板调节节奏,渲染气氛。评书艺人最初拍打的应该是扎板,而不是惊堂木,所以“扎板”才有突然停止的意思。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