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游牧是新疆哈萨克族最早的生活方式。改革开放后,政府在牧区实施了定居工程,改变了牧区的社会环境。伴随着牧区的社会变迁和经济转型,牧区的传统文化体系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本文使用文化变迁理论和文化滞后理论,对新疆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内容及特点进行阐释。
关键词:哈萨克族;传统文化;文化变迁
作者简介:张茵(1994-),女,新疆特克斯县人,新疆大学民族学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2
一、变迁的背景
新疆定居工程的实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新中国建立之初到改革开放,新疆哈萨克族的人口总数增长了一倍多,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牲畜也在大量繁殖,出现了“超载放牧”的现象。这给新疆脆弱的自然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导致草畜矛盾日益激烈。天然草场面积在不断缩小,面临退化沙化和盐碱化等问题,牧区的生态环境和牧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失调局面。为了保护牧区的生态环境,同时使得牧区经济健康发展,政府组织新疆哈萨克族牧民有规律的向定居点定居。
二、变迁的内容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威廉·费尔丁·奥格本指出文化变迁进一步引发文化滞后。所谓文化滞后指的是在文化结构中,各个部分在变迁速度上的时间差,致使各个部分的关系紧张。本文运用奥格本的文化滞后理论,采用文化的二元结构[1],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来阐述新疆哈萨克族的文化变迁。
首先,从草原游牧到定居工程的实施,直接影响了牧区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导致新疆哈萨克族物质文化的变迁,其各部分在变迁的速度上表现为居住环境变迁速度最快,服饰和交通工具的变迁速度次之。
(一)物质文化
1.建筑
定居前,新疆哈萨克族牧民在水草丰美的夏季搭建毡房作为游牧生活的居所。毡房具有方便装卸、易于搭建和便于拆卸的特点,是由上下两部分搭建而成的,上半部分是穹形的顶子,下半部分是圆形的围墙,搭好后覆盖上毡子。进入冬季,牧民则收起毡房住进冬屋。对于冬屋的建造,牧民大多就地取材,用当地丰富的木材或石材建造木屋或石屋。定居后,新疆哈萨克族牧民由草原搬到定居点,牧民把传统的毡房收起来,住进了现代的砖瓦房。定居点的砖瓦房位置固定,不便于随意搬动。相比之前的毡房,砖瓦房采用的是现代建筑工艺,房子的地面用水泥抹平或铺了瓷砖,以增强房屋的防潮防蛀效果。并且牧民在房子里安装了有线电视,丰富了他们的日常娱乐生活。房子里安装的自来水和供暖设施,解决了牧民饮水不便的困难和冬季供暖的问题。这些变化都方便了牧民的日常生活。
2.服饰
定居前,新疆哈萨克族青年男子的装扮一般是里面穿件带刺绣花边的白色高领衬衣,衣领上多装饰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图案。衬衣外面再套一个黑色带绣花的坎肩,在最外面套上长度及大腿的“袷袢”(意为外套)。腰间束一条皮带,脚上穿一双长筒皮靴,身上配一把精美的小刀。年长的哈萨克族男性的穿着庄重而沉稳,衣服用料多为皮、毛,而且在色彩的运用上多选择黑色、深蓝色等较深的颜色。定居后,定居点的大多数牧民不再过游牧生活,服饰便于游牧的功能削弱;冬天房屋里有暖氣,因此牧民无需穿着皮袄、皮裤过冬,所以他们的服饰渐渐与现代时尚结合。然而年长的哈萨克族对现代时尚接受速度较慢,在服饰上多保留传统风格。而哈萨克族青年较容易接受现代穿衣时尚,他们对服饰的审美观念易发生变化,在穿着方面更注重时髦。如:青年男子脱去了长长的外衣,换上了轻便又保暖的夹克,脱掉了厚重的毡鞋,换上现代的皮鞋。
3.交通工具
定居前,新疆哈萨克族牧民的重要交通工具有骆驼和马。骆驼具有省水省食,载重量大的优点,使用骆驼的不足之处即它的行驶速度慢。马具有体格健壮,性情温顺,机动性强,耐热耐寒的特点,所以在交通工具比较落后的时期,牧民将骆驼和马作为长期使用的交通工具。定居后,由于定居点建筑规划整齐,道路平坦宽阔,因此对于骆驼和马的需求降低,其交通功能逐渐减弱。即使在牧区也很少看到放牧人骑马放牧赶牛羊,偶尔可以看到骑着摩托车的牧人执鞭赶牛羊。公交车和私人汽车逐步取代骆驼和马成为居民出行选择的代步工具,现代交通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使得牧民出行更加方便。
其次,物质文化变迁进而引起其他的社会变迁,被引起的变迁往往是滞后的。在物质文化变迁过程中,新疆哈萨克族牧民的精神文化变迁也开始了。在精神文化的变迁过程中,宗教观念的变迁较之生产观念的变迁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二)精神文化
1.生产观念
新疆哈萨克族牧民的生产生活资料是牲畜,从事畜牧业生产,是人们将人的意志、人的主观活动、人的劳动统一到牲畜的生长、发育、繁殖、衰老的生活过程中,去实现人们预期目的的经济活动。牧民认为,所有的牲畜都由天神主宰。定居前,新疆哈萨克族牧民除了运用经验和土方治疗牲畜常见的季节病和地区病外,还用祈祷的方式为牲畜治病。如:遇到羊群生病时,牧民就会把羊群赶到祖先的坟地里过个夜,以求得祖先对羊群的庇佑。定居后,政府改善和优化了新疆哈萨克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牧区改革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广先进的牧业生产技术。在牧区建立起从上至下的兽医防治网,构成了较为完备的检疫、免疫系统,畜种站也得到了增强。现在牧民一改先前的迷信做法,将草原站、兽医站、良种站作为牲畜真正的保护神。
2.宗教
定居前,新疆哈萨克族牧民过着游牧生活,人随牲畜迁到哪里就把宗教活动带到哪里。然而新疆的牧区生态环境脆弱,并且没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建造固定的清真寺,所以平日里牧民以户为单位,在毡房或户外做礼拜。在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期间,牧民在户外举行集体礼拜。定居后,为了满足牧民的宗教需求,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定居点陆续兴建起固定的宗教场所。哈萨克族牧民的宗教活动从毡房、旷野迁到了清真寺。在清真寺里,牧民听宗教人士讲解伊斯兰教的经典和教义,在此过程中加深了对伊斯兰教的认识和理解,更大的发挥了伊斯兰教的教化功能,这是以往在草原牧区难以做到的。
三、新疆哈萨克族的传统文化变迁的特点
由上文可知,新疆哈萨克族的文化变迁过程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从新疆哈萨克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变迁中可看出,新疆哈萨克族的许多变迁起源于物质文化,进而又引起文化其他部分的变迁。并且在新疆哈萨克族的物质文化变迁过程中,呈现出居住条件最先改变,服饰和交通工具革新较慢的特点。在精神文化变迁过程中,宗教观念的变迁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第二,代际差异。自新疆的哈萨克族定居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哈萨克族在接受变迁的同时,呈现出不同的代际差异。年长的哈萨克族非常注重传统教育,注重传统的继承,对现代文化的接受速度比较慢。相比较而言,现代文化的魅力对年轻的哈萨克族接有极大的吸引力,年轻的哈萨克族积极接受现代文化,接受现代文化比较快。
综上所述,新疆哈萨克族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变迁是由外部因素和内部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外部因素:来自政策的直接推动,使得新疆哈萨克族的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变迁。内部因素:传统的哈萨克族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并通过多种方式调整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从而适应现代化的发展。
注释:
[1]该观点来自于林耀华主编的《民族学通论》。在文化结构上,物质文化属于表层,精神文化属于深层。从内容上划分,物质文化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精神文化包括道德伦理、宗教等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贾合甫·米尔扎汗. 哈萨克族文化大观[M].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
[2][美]威廉·费尔丁·奥格本. 社会变迁[M]. 王晓毅,陈育国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3]周亚成,阿依登,王景起. 哈萨克族定居村落——胡阿根村社会调查周志[M].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
[4]王欣. 当代新疆牧区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哈萨克族牧区为中心[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4).
[5]周亚成. 哈萨克族传统生产习俗的变迁及发展[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4).
[6]李晓宇,陈刚. 新疆游牧民族文化变迁浅析[J]. 现代交际,2011 (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