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角下网络流行语的探究
——以“一言不合就XX”为例

2017-11-08 10:49樊孟轲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模因流行语宿主

樊孟轲

(郑州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模因论视角下网络流行语的探究
——以“一言不合就XX”为例

樊孟轲

(郑州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针对网络流行语现象,本文主要从模因论视角探究“一言不合就XX”表达式的起源、复制和传播,探讨其成为成功模因的理据,揭示“一言不合就XX”发展变化的规律,以期为洞悉社会文化和促进语言交流提供有益的借鉴。研究发现:“一言不合就XX”模因凭借其易学、经济、能产的语言形式特征和实用、形象、时髦的语用特征成为强势模因,影响人们日常的语言交流。

模因论;模因;理据;“一言不合就XX”;网络流行语

如今网络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仅得到了广大网友的追捧,也得到了愈来愈多主流媒体和语言研究学者的关注。“一言不合就XX”是《咬文嚼字》杂志评选的2016年十大流行语之一,“一言不合”出自于唐代诗人李颀的七言诗《别梁锽》:“抗辞请刃诛部曲,作色论兵犯二帅。一言不合龙頟侯,击剑拂衣从此弃。”现代汉语中“一言不合”指在聊天过程中某一句话说得不投机,即话不投机的含义。网络流行语“一言不合就XX”兴起于世界电子竞技大赛,由于此大赛主办方的疏忽激起了多数观众的强烈不满,观众为了表达愤怒,在世界电子竞技大赛官方贴吧上发布番号、 种子等敏感信息来攻击其官方贴吧,致使其被迫封号。一些网友针对此事评论道:“现在,年轻人一言不合就开车”(中国网友通常把传播低俗内容的行为视为“开车”)。随后,“一言不合就开车”演化为“一言不合就XX”的语言表达式,在日常生活中普及度很高,笔者在百度学术检索到了多达23 200条相关文献。

何自然[1]将流行语界定为语言模因的一种,探究了流行语模因机制以及流行语被广泛接受的各种因素,并讨论了在流行语模因复制、传播过程中模因宿主主体性所发挥的作用;陈琳霞和何自然[2]介绍了模因学、模因的由来、特点和类型, 系统地概括了语言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的变异和语言模因成功传播的原因;刘桂兰和李红梅[3]应用模因论分析了“XX门”现象;何自然、陈琳霞、庄美英等学者对模因论进行了系统的阐释,由学者们的研究发现模因论对流行语的解读具有较强解释力。由于“一言不合就XX”的新颖性,很少文章研究该流行语,更是少有文章从模因论对此进行相关研究。因此,本文主要基于模因论探究该流行语的复制与传播,进一步从语言形式特征和语用特征两个维度探究这一流行语广为使用的理据,揭示该流行语发展变化的规律。

一、模因论理论辨析

学界将模因论界定为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研究模因复制、传播和进化,进一步揭示事物之间普遍文化联系的理论科学[4],模因(meme)是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模因一词出现在Dawkins于1976年发表的《自私的基因》中,该著作主要探讨了基因的自我复制属性,Dawkins由此引入了基因的对应物模因,用以解释文化传播,将模因定义为使文化得以进化的复制因子,即基因的文化对等物[5]。Dawkins认为模因的形式富于变化,可以是词语、音乐、视觉图像、衣服风格、面部表情、手语、技能等等,甚至是诸如打开牛奶瓶这种生活技能,因为这些形式体现了大脑对模因的外化和视觉化[6]。模因在《牛津英语词典》中被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单位, 通过非遗传方式传递文化, 特别是模仿方式[7]。可见,模仿所携带的文化信息是模因的核心成份。

1. 模因复制的四个阶段和两种传播类型

学者Heylighen[8]指出,模因为了达到复制的目的,影响更多的宿主,它必须经历同化(assimilation)、记忆(retention)、表达(expression)和传播(transmission)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模因的同化,在这个阶段,存在的模因被宿主注意、理解与接受。注意指模因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宿主的关注;理解指宿主会主动地将存在的模因同自己的认知基础联系起来;接受意味着宿主会能动地选择或舍弃同自己文化认知体系一致或相悖的模因。第二阶段是模因的记忆,模因的复制必须保证其在人大脑中保持足够长的时间或记忆次数,这样才有可能“感染”更多的宿主,达到复制、传播的目的。第三阶段是模因的表达,要影响更多宿主,模因不仅需被宿主记忆,还需宿主表达“记忆”,其中语言是影响他人感知的最重要方式。第四阶段是模因的传播,宿主表达“记忆”需借助一定的媒介或载体,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模因的表达传播给另一个或更多的宿主。第四阶段完成后,模因又开始新一轮的复制,即再次进入模因复制的“同化”阶段,因此,模因的复制过程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回路。同时,每一阶段都存在着模因因子的选择,这就意味着一些模因特征可能会被淘汰或遗忘。模因复制的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模因复制的四阶段示意图

Blackmore[9](P59)将生物进化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型指一个人所拥有的全部基因特征,表现型则是一个人所拥有的全部特征。Baikin[10]也指出前者是指遗传信息的基因编码,后者则被界定为受物理和行为等特征影响的有机体编码。在语言模因传播方面,Blackmore进一步阐释了语言模因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语言模因基因型指的是复制的内容是相同的,复制的形式不同;语言模因表现型的含义则正好相反,即复制的形式几乎相同,复制的内容是相异的。

2.模因的分类

根据语言模因的保真性、多产性、长寿性等特征,语言模因按照其传播力度的大小划分为强势语言模因与弱势语言模因[11]。强势语言模因意味着这种语言模因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被广泛而有力地传播,另外,它也被称为成功的模因。而成功的模因就具有高保真,繁殖力强,存活时间长等特征[9]。换言之,强势语言模因的成功以复制准确、复制机会多和复制持续时间长为基础。随着时间的变化,强势语言模因不再活跃,而且慢慢地会从人的记忆中淡化,甚至消失,从而转化为弱势语言模因。需要强调一点,强势模因与弱势模因之间是相互转换的,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强势语言模因可以成为弱势语言模因,弱势语言模因也可以发展为强势语言模因。

二、“一言不合就XX”的复制与传播

语言作为模因的载体,也属于模因的一种。只要单词,短语,句子,段落,甚至文本被模仿和复制,它们都有可能成为模因[12]。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这为从模因论的观点研究网络流行语提供了理据。流行语“一言不合就XX”经常在互联网、杂志、新闻中加以使用,根据该流行语传播范围广、传播显著等特征,可以将它视作强势语言模因。

1.“一言不合就XX”的复制过程

作为一个强势语言模因,“一言不合就XX”的复制过程经历了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四个阶段。“一言不合就XX”缘起于网友评论游戏玩家为表达对主办方的不满所采取的行为——“一言不合就开车”。这一贴切的评论在当时就引起广大受众的注意,“一言不合就XX”就成为因冲动而行事的代名词而进入受众大脑的记忆中, 该模因的简洁性和易记性使得它最终获得受众的接受、理解和认同,完成了该模因的同化和记忆。受众根据各自的认知基础和发生在自己周围的实际情况衍生出了“一言不合就飙车”、“一言不合就点赞”、“一言不合就出走”、“一言不合就开抢”、“一言不合就恶搞”、“一言不合就换代”等表达形式,由于“一言不合就XX”特有的新颖性和简洁性,宿主会在口语表达、文本、图片等形式上不由自主地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譬如,“一言不合就XX”可以以表情包的形式得以体现,如图2所示。至此,“一言不合就XX”模因的表达阶段已完成。“一言不合就XX”模因的丰富表达内容通过大众媒体等手段使宿主感知和吸收,完成了该模因的最后阶段——传播,在该过程中,“一言不合就XX”(一言不合+就+V)的模因较好地保留了下来,“感染”了更多的宿主。至此,“一言不合就XX”语言模因就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并随着在大众中不断的复制重复自己的生命周期,保持强势模因的地位。

图 2 “一言不合就XX”表情包

2.“一言不合就XX”的传播类型

根据“一言不合就XX”的不同变体研究,“一言不合就XX”囊括了语言模因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类型。从“一言不合就XX”语言模因的基因型来看,它主要是通过直接的方式实现。“一言不合就XX”可以拆分为“一言不合”、“就”和“动词”,即“一言不合+就+V”。汉语中自古以来就有“一言不合”的表达形式,意为人之间的一些分歧,后面紧跟由此造成的后果。随着使用的泛化,“一言不合就XX”和后面的XX失去了语义上的逻辑联系,尤指“突然”、“任性”、“动不动”、“冲动”等含义,如“股市一言不合就下跌”。现在,人们在微信、QQ、微博、社交网站、网络论坛和各类贴吧中常常会遇到这类模因。在“一言不合就XX”的传播过程中,“一言不合”、“就”和动词属性的“XX”自始至终都未被改变,即完整地保留了“一言不合就XX”模因的基因。

“一言不合就XX”语言模因的表现型体现在“XX”的多样性。譬如,娱乐圈中的“一言不合就炒作”;新闻中的“一言不合就放‘电’”(据商用汽车新闻报刊报道上汽大通公司在其他企业对响应政府的节能减排号召无动于衷时,大规模生产和投资电动汽车进入市场);商业中的“一言不合就换代”,如雪佛兰科鲁兹在两年内就再一次换代;“一言不合就卖萌”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它指撒娇或试图表现出可爱等。以上实例说明“一言不合就XX”的表达“基因”形式几乎是相同的,含义随动词的变化而变化。“一言不合就XX”多样的传播类型有利于该模因的复制和传播。

三、“一言不合就XX”成为成功模因的理据

任何网络流行的语言模因都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Blackmore[9]认为,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的不同之处源于人的天性和模仿能力的局限性,例如感知系统的特点、注意机制和记忆机制等。“一言不合就XX”符合人类的认知特征,成为强势的语言模因,其主要体现在语言形式特征和语用特征上。

1.语言形式特征

(1)易学性。从牛津英语词典对模因的界定来看,模因的词源为“被模仿的东西”,即可以通过非基因手段遗传下来的文化成分,尤其是模仿这一手段[7]。具备成为强势模因的语言需要不断地被模仿与复制,而语言模因本身的易学性、易说性和易记性成为被复制和传播的一种必要前提。“一言不合就XX”简单易学、不难说、不难记的特征就提供了复制和传播的基本条件。在潜移默化中,语言的受众不需要费什么大力气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直接引用或转化表达,使语言表达生动、丰富和富有生命力。

(2)经济性。语言的表达追求经济原则,即在日常交际中,人们总是希望用最少的语言传递最多的语言信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言模因也不例外,它也具有语言经济性,“一言不合就XX”表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和简洁性。例如,我们通常不会将凝练的“一言不合”替代为相同意思的“当发生分歧的时候”或“当你不同意对方时”。此外,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类的记忆力也面临着挑战,人倾向于使用简单形式的语言。基于以上特点,汉语的使用通常是通过形式类比和语用目的来表达,一些汉字可被转化成词缀。“一言不合就XX”中“一言不合就”就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前缀,譬如,“一言不合就秒杀”、“一言不合就发红包”、“一言不合就上套路”等。

(3)能产性。所谓模因形式的能产性,是指复制因子的某些变体必须能够产生多个副本,适用于不同的情景语境。只有被复制得多,才能说明语言的生命力强,流传开来的可能性才越大。从形式上看,成为模因的语言都有着像公式般的结构,只需要替换其中某一或某几个成份,就可以成功地转换成不同的语言表达,贴切地应用到相应的语境当中。“一言不合就XX”语言模因的构建用于指毫无预料地发生了某事,人们依照语境的不同可把“XX”替换为不同的动词来表达突然做某事的涵义。譬如“一言不合就离婚”、“一言不合就出走”、“一言不合就自拍”、“一言不合就建群”、“一言不合就辞职”、“一言不合就分手”、“一言不合就旅游”等。不言而喻,“一言不合就XX”的能产性与其自身模因所具有的概括性密不可分。

2.语用特征

为了实现自我不断复制和传播,语言模因不仅要在模因载体的形式上具有易学、经济和能产的优势,而且在语用特征上还需具有优于非模因语言的实用性、生动性和时髦性。

(1)实用性。语言是人类日常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信息的传递都是为了适应人类日常需要而产生的[13](P35)。在讲求实用主义的今天,只有具有实用性,一些特定的语言表达才会被大众不断模仿、复制和传播,从而形成语言模因。一个新的语言信息一般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偶然形成,由于其在多方面的实用性得到认可,因而渐渐被大众所接受,这样一来,即兴的语言便具有了普遍性。有一些反映新的社会现象的语言信息,由于用途广泛,被不断复制传播,形成语言模因,“一言不合就XX”便符合此特征。近些年,“一言不合就XX”在生活中不绝于耳,充斥着娱乐圈、官场、商界、新闻界等。“一言不合就XX”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强大的模因复合体,相互扶持,进一步加强语言模因自身的生存和竞争能力,从而得到更有效方便的复制和传播。

(2)形象性。形象性是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形象语言的辅助之下,人类能够更有效地表情达意[14]。语言的使用者如果认为语言信息表意生动,便会更容易地记住这样的表达形式,并自觉尝试在实际的语境中使用。汉语“一言”指一句话,“不合”指看法相左,“一言不合就XX”借助直观感和形象性指人们之间存在意见的分歧,就冲动地做某事。这种表达直观生动地表现出人的莽撞状态,从而更好地完成了语言交际。因而,“一言不合就XX”作为语言信息的另类表征方式被大量复制和传播。

(3)时髦性。一些语言模因在形成的过程中,往往脱离了源语的束缚,把原本适用的语境迁移到其他语境,使语言表达深深地烙印着时代的气息,变得时尚起来。若语言表达时髦,大众在日常生活中会不自觉地模仿和使用,从而使其广泛复制和传播。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人们努力寻找陌生新奇的表达方式,这是人们的潜在的心理[15]。“一言不合就XX”由传统表达方式衍生而来,这种语言表达形式给人以新奇感、趣味感、兴奋感和直白感,自身也直观生动地表达了事件突发性的这一特征,因而广受大众青睐,使该语言模因得到广泛的复制与传播。

四、结语

模因论是以生物进化论为根基来解释文化进化的科学理论,语言又是文化载体的重要形式之一,因此,模因论对语言的发展变化具有强大的解释力。网络流行语作为语言的一种表征形式,体现了语言变迁。本文基于模因论,主要从语言模因形成的四个阶段和复制传播类型分析了网络流行语“一言不合就XX”的形成机制,探讨了它成为强势语言模因的理据,即该模因语言形式的易学性、经济性、能产性和语用的实用性、形象性和时髦性。

以模因论分析网络流行语的复制和传播过程发现: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经历着产生——发展——灭亡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 会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可见,研究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有益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发展和变迁, 同时也为运用语言发展规律有意识地创造和借鉴强势模因来进一步促进语言发展和交流。

[1] 何自然. 流行语流行的模因论解读[J]. 山东外语教学, 2014, (2): 8~13.

[2] 陈琳霞, 何自然. 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2): 108~114.

[3] 刘桂兰, 李红梅. 从模因论角度看“XX门”现象[J]. 外语学刊, 2009, (2): 70~73.

[4] Moritz E. Memetic Science: I - General Introduction[J].Journal of Ideas,1990,(1): 1~23.

[5] Powell, G. Memes[A]. In: K. Brown (Ed.).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Second edition) [C]. Oxford: Elsevier. 6~8.

[6] 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7] Simpson, John.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8] Heylighen F. 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C] .Proc. 16th Int. Congress on Cybernetics. Namur: Association Internat. de Cybernétique, 1998.

[9] Blackmore S. The Meme Machin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0] Baikin, J. M. Culture Software: A Theory of Ideology[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11] 庄美英. 广告口号中的强势模因[D]. 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5.

[12] 谢朝群, 何自然. 语言模因说略[J]. 现代外语, 2007, (1): 30~39.

[13] 何自然, 陈新仁. 语言模因理论与应用[M].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4.35.

[14] 伏春宇, 杨炳钧. 英汉语言形象性对比研究[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 (1): 126~131.

[15] 鲁科颖, 杨文全. 当代汉语流行语再探[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6, (3): 239~242.

2017-03-01

2095-4654(2017)05-0031-05

H030

A

责任编辑:彭茜珍

猜你喜欢
模因流行语宿主
流行语大盘点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龟鳖类不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
大学流行语考察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巧借 流行语
试论翻译中的模因*
抓住自然宿主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