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九年级历史散文中“人物语言魅力”的趣味教学方法

2017-11-07 23:04李蓉
新课程·教师 2017年9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

李蓉

摘 要:历史散文承载的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其间的语言有些十分晦涩、委婉,与初中生的表达有较大差异,况考试检测又较为细致,乌乌泱泱的识记知识又让人倍感压力,所以并不喜欢学习历史散文,但其间的历史故事却往往引人入胜,这就形成了历史散文的学习矛盾的心理,导致课堂气氛热闹,文言考查萧条,课堂效率低效。因此,教师必须要探索出有趣的教授历史散文的方法,尽可能消除初中生与历史散文之间的时代差距与汉语用语习惯的不同所带来的教学弊端,优化历史散文的教学环节,趣化文言话语的品析。就“人物语言魅力”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历史散文;人物语言魅力;趣味教学

在传统的历史散文教学中,教师总是在讲台上大量讲述历史散文中词语的古今释义,翻译语句,剖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在教室内被迫接受这些枯燥的文言知识,无法参与到历史散文的解读过程中,所以很多教师反映历史散文几乎是语文教学中难以攻破的一个“高地”,完全无法调动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而初中生为了应付考试、教师的日常考查也必须死记硬背,而短期内这种机械学习方式的弊端并不能显露出来,因为许多初中生由于死记硬背这些知识点在语文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但是他们却完全不具备对历史散文的鉴赏、品味等审美能力,完全无法领略历史散文中的文人观点,更不可能形成发展性思维。九年级语文教材中《隆中对》诸葛亮审时度势的长篇大论,《陈涉世家》《曹刿论战》一针见血的政治卓识,《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更是灵活善辩的劝谏艺术,无一不让我们在知晓历史舞台上一幕幕精彩的瞬间画面,感慨人物严密的逻辑思维、有力的雄辩口才,而且领悟了在特殊时期对才智的充分运用。下面,笔者结合这几篇历史散文,从诵读、品析和创新三个层面,讨论九年级历史散文中“人物语言魅力”的趣味教学方法。

一、以诵读为起点,多角度感受“兴趣”的韵味

1.指导细腻,引人入境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朗读能领会文章的旨意,强调了读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历史散文虽然篇幅较长,理解起来让人心生畏惧,但其间的人物语言却讲究韵律、追求对仗、逻辑严密,读来朗朗上口,使得历史故事呈波澜起伏之势,人物性格较纤毫毕现之功,令人称奇。以下是《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朗读设计:第一步,读准字音,关注重点词“八尺有余yòu,昳丽yì,朝服衣冠zhāo,期年jī,谤讥bàng,间进jiàn”,进行速度赛读,最大限度读顺读通,为后续的教学环节打下基础。第二步,读出故事的波澜,读好一个夸张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在指导中关注倒装句、反问句和语气词的处理,这样的夸张处理让课堂上洋溢着快乐的声音,孩子们也拿腔拿调起来,妻、妾和客的形象在这样的演读中凸显了出来。第三步,读出“自省”的思考,读好一个排比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是一组心理活动,是邹忌的独白。在指导中注意不同重音处理:“美”与“私”,“美”与“畏”,“美”与“有求”。表现出邹忌对这一必然关系的思考;三句相同句式,由重到轻,由急入缓,便有了邹忌沉吟思考、推己及人的画面。这就是朗读的魅力,往往我们不需要字斟句酌地去翻译,就在这样几个文言文理解的关键节点上予以点拨,终于使得故事得以展开,人物个性鲜明。

2.分角演读,人物毕现

《曹刿论战》战前,曹刿主动进宫问战,遭遇同乡冷嘲热讽,曹刿回答“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此语显得傲慢狂狷,其间他对国事的积极参与和热情高涨令人钦佩。曹刿得到庄公接见,没有转弯抹角,而是开门见山:“何以战?”庄公坦然告知,对臣下厚爱和对神灵诚信,凭此就可迎战,让人觉得幼稚。可曹刿却不急于否定,他并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告诫庄公亲民爱民只是小恩小惠并不足够,虔诚拜神不以少报多也只是小小诚信,公正待人、秉公执法才是取信于民之根本。

3.身体力行,熏陶感染

但是,诵读教学倘若少了老师的现场范读,便少了几分感染的魅力。教师在朗读人物语言时,全身心情感投入,较为恰当的声韵处理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示范与感染作用。而且,历史散文篇幅较长,教师摇头晃脑如痴如醉地诵读,有利于消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敢于和乐于高声而有感情地朗读的风习。

二、以品析为主体,多层次理解“理趣”的魅力

1.繁简的对比

大多数的初中生都对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与运筹帷幄的能力有着较高的崇拜之情,尤其是我们班的男生更是希望自己能够像诸葛亮一样有着高超的谋略才能和语言智慧。我就着意引导他们通过欣赏两人的语言来感受这一人物。

亮答曰:“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诸葛亮这段冗长的话,看似繁琐其实也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主张,达到更佳的交际效果。刘备的一字回应也极具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情感。诸葛亮话语不厌其“繁”,刘备赞语不甚其简。所以,我设计了“简说诸葛亮的‘天下三分”和“详释刘备的‘如鱼得水”的教学环节,学生的积极性被这样对比式的题设与挑战性的思考瞬间引爆,他们积极投身到对这段的释义、分层、评价中去。

这样繁简对比鲜明的人物语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文章的理解,更有对人物的深读与语言智慧的提炼,如话语信息量的适度、话语的立场与话语目标的清晰度等都是学生在课后提炼出来的,这远比简单地解释有趣得多,也深刻得多。

2.逻辑的严密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课文记载了邹忌向齐威王献策的故事。齐王“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的热闹场面正说明腐败的积弊“甚”矣,大概也到了非改不行的地步了。如果邹忌向齐威王再三苦苦劝谏,甚至流下眼泪,抑或是以死谏君,效果不一定好。邹忌注意了进谏的艺术,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推与演绎的方式委婉进谏,却能叫齐威王欣然从谏如流。这种以日常生活取喻的劝谏,深入浅出,恰到好处。为此我们设计了“邹忌劝谏艺术欣赏之我见”的作业题,并给出小论文的写作格式和要素,学生通过自己的考证与研究课后写作,课上交流,于是乎就有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与《曹刿论战》中策士的不同发现,学生更易于从《战国策》成书的时代特征去领会。

三、以创新为拓展,多方位理解“意趣”的深刻

“意趣”在词典中的意思是“意味和情趣”,这些是不能在字面上发现的,但是通过“涵泳”就能够体会到人物语言背后的“微言大义”,带给我们极为丰富的故事信息和极为鲜明的人物心理。

总而言之,历史散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探索、反思与总结中不断摸索出适合初中生学习的趣味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展开历史散文人物语言欣赏的教学活动时,关注人物语言的“兴趣”“理趣”和“意趣”,教师要利用多样化的朗读方案去涵泳,有趣而深刻的主问题设计去探讨,花样翻新的作业设计去创造,实现“长篇大论”的历史散文的难点突破,养成良好的阅读品质与习惯。

参考文献:

[1]罗贤华.探析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6).

[2]王颖.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學习文言文兴趣的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6(38).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
足球基础技能的趣味教学研究
初中物理趣味教学策略及应用实践探究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学实践研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