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科学游戏之心理环境创设

2017-11-07 11:20冯桧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心理环境小班创设

冯桧

【摘 要】近年来,幼儿游戏的环境创设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对心理环境的创设却有所忽视。由于小班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社会环境适应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其心理环境的刨设显得尤为紧迫,而科学游戏与幼儿生活的周围环境联系更密切,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因而也更有助于小班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班;科学;游戏;心理环境;创设

一、问题的提出

(一)社会的要求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科学教育的普及,向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知识启蒙教育也被提上了日程。知识经济时代的大环境,社会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视,学前教育改革的迅猛发展以及人类对科学本身的认识都对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对幼儿科学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目标。有必要对幼儿科学教育进行探讨。

(二)幼儿发展的需要

小班幼儿具有以下心理特点:情绪性强、爱模仿、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因为幼儿的情绪很不稳定,教师只有亲切地对待孩子,才能稳定他们的情绪;幼儿的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好的榜样;幼儿的思维具体、直接,只能从表面理解事物,教师应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另外,幼儿刚刚入园,面临新的环境,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而心理环境的创设有助于幼儿的这一过渡。

教师要理解孩子的这些特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需要,创设适宜的心理环境,因为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有利于良好習惯的形成,能够使幼儿乐于学习、积极探索,也能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三)理论研究的需要

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有着共同的方向,他们都将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科学素质作为最基本的目标,都重视幼儿的探索发现过程,但国内外的资料,关于教育目标、原则方面的内容较多,真正研究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游戏设计、材料制作投放与教师具体指导策略的很少,环境创设的研究更少,而专门论述心理环境创设的文章更是微乎其微。

(四)实践的需要

目前,幼儿园在环境创设认识上还存在片面性。很多教师把环境创设仅仅理解为活动室、墙面布置以及区角等的物质环境创设,而忽视适合这一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环境的创设。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心理”也是常常被遗忘的。

因此,需要在意识和行为方面更引起幼儿教师的重视。

二、概念的界定

(一)科学游戏的定义

在施燕著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一书中,将科学游戏界定为是指运用自然物质材料和有关的图片、玩具(科技玩具)等物品,进行带有游戏性质的操作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自然材料包括水、石、沙、土等存在于幼儿生活周围的所有事物。而利用自然界的物质材料进行游戏也是由来已久,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社会,这是他们主要的游戏方式。图片与玩具的出现,更加丰富了幼儿科学游戏的内容。这些方式都能够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经验,有利于提高科学活动的效果。而且科学游戏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如,从利用的材料上可以分为:利用实际物体进行的游戏、利用图片进行的游戏、利用科学玩具进行的游戏、口头游戏、情景游戏等。

(二)心理环境

教育环境是引发、维持幼儿学习的重要外部条件。所谓心理环境,是指主体所能接受到的对其心理能够产生影响的一切信息的总和。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幼儿学科学的必备条件之一。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没有任何压力,愿意尝试各种活动,而且容易取得成功。心理环境的创设涉及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等各个方面,由于游戏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游戏心理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更重要的影响。

三、良好心理环境创设的内容

(一)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

心理安全是指感到自己被人承认,受到别人的信任。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承认。而小班幼儿对于老师的关注尤其敏感,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等都会对幼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刚人园的幼儿,承受着母子分离与适应新环境的双重压力,极易产生紧张和恐惧,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在科学游戏中,教师要关注到每个幼儿,要认真、耐心地对待每个孩子。尤其是平时不太引人注意的或内向的孩子,教师更应该给予关注与赞许。比如,在做“橡皮泥的沉浮实验”时,有的能沉下去,有的却是浮起来的。当幼儿向老师投来求助的目光时,教师可以运用“点头”等身体语言进行鼓励;当幼儿实在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再进行相应的策略指导;当幼儿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时,教师要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索。

(二)创设宽容的心理环境

孩子们来自于各种家庭,其不同的养育方式及先天差异,使每个孩子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要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学会体谅孩子。科学游戏中,要从心理上认同孩子的差异,接纳孩子的各种习惯;不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孩子,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经常对自己说“让孩子自己慢慢来”,尊重孩子的发展速度,不急于求成。在认识“种子发芽”的活动中,大多数幼儿会给种子浇凉水,可是,个别幼儿还是坚持用开水浇,这时,教师应该允许他们自己去尝试,而不是非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类似的,在“认识太阳”的活动中,有的幼儿怕把植物晒伤,而搬到没有阳光的地方进行饲养,老师也应该允许他们勇敢发现、探索。教师如果指责其行为,是不尊重幼儿的表现。这样,不仅会抑制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还会影响师幼关系,甚至对幼儿心理造成伤害。

(三)创设支持性的心理环境

支持幼儿,赞扬、奖励是常用的方法。教师应在幼儿参加各种科学游戏时,随时肯定、表扬他们的积极性和良好表现,这将会激励他们的主动精神;如果对儿童的活动及活动结果要求过严,指责过多,评价不公正,甚至采取讽刺、挖苦的口吻或不合理的惩罚,必然会使幼儿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应付周围环境的能力发生怀疑,对自己的行动或自身产生羞怯感。尤其是在游戏“失败”时,更应该鼓励幼儿再次进行尝试。但是,当幼儿的探索活动出现了问题时,教师还只是一味的表扬是不合适的,但是,批评不能让幼儿觉得自己能力不足,而应指出其表现没有发挥出其真实的水平,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在用积木组合汽车的活动中,个别能力差的幼儿不能完成任务,只是把各个积木零散地摆放在桌面上。这时,教师要利用积极的方法去帮助他,这样,幼儿不仅学到了拼汽车的方法,而且也有了成功的体验。

(四)创设良好的人际互动环境

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互动环境,让幼儿与教师,与同伴进行和谐的交往。这样,有助于幼儿将依恋扩大到教师、同伴身上,为今后培养道德感、友谊感、合群、分享等良好品质打下基础。科学游戏中,首先要注意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教师既可以是幼儿游戏行为的组织者、指导者,也可以是参与者,除了教给幼儿正确的、适宜的游戏方式与游戏规则以外,教师还可以平等的方式观察幼儿、了解幼儿,从而建立和谐的关系。尤其是后者,能够使幼儿更快地接纳老师,喜欢幼儿园。其次,要注意幼儿之间的互动。小班幼儿在交往中自我中心倾向还是比较明显,游戏活动中,幼儿常常表现出“自我中心”。而更多的科学游戏需要同伴的合作,需要幼儿共同探索和发现问题才能使游戏活动顺利进行。如,教师可组织“踩影子”游戏,既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无意中进入科学世界,感受“光”的奥妙,又能增进幼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如果教师能够参与游戏的话,能够很快融入孩子当中,与幼儿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总之,在游戏活动中,要给孩子更多的活动自由、自主权,在充分尊重孩子游戏意愿的前提下,尽可能组织合作游戏等方式来互动。当然,教师还要相信每一位幼儿。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环境小班创设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创设未来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开放式角色游戏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营造积极的心理环境
基于人才培养的学生教育环境研究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