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初二现象”的心理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7-11-07 19:41刘岩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心理问题

刘岩

【摘 要】初二现象是指初二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发生的一系列现象。解决学生“初二现象”造成的问题,是初中班主任不得不面对的教学重点。本次研究通过分析城乡结合部“初二现象”原因,指出有效应对手段,为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提供有效的支持。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初二现象;心理问题;初中学生

一、前言

13到14岁左右的学生正处于身心急剧发展变化的阶段,情绪上存在叛逆、盲目、情绪激动暴躁的特点,成绩两极分化明显,又具有极高的可塑性,追求独立。因此,初二阶段既是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危险期,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成为教育的关键期。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初二现象”,对保证青少年健康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城乡结合部“初二现象”特点

1.学生内心敏感

这一时期学生“初二现象”首先表现为内心的敏感。城乡结合部中家长因工作往往很难一直陪在孩子身边,且13到14岁左右的学生自主意识开始显现,更加关注他人的看法,也因此而变得更加敏感。尤其当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肯定时,更容易出现情绪的激烈变化[1]。

2.人际关系混乱

这一时期的学生开始意识到友情的重要性,逐渐开始学会经营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反而容易激化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而城乡结合部的家长忙于工作,没有太多管教孩子的时间,而家长缺乏教养经验的情况又比较普遍,简单粗暴的将学生的反抗心理视为不服管教,更容易激化矛盾,进而导致学生心理失衡。

3.叛逆心理明显

这一时期的学生开始学会攀比,向往更加优越的生活,因此生活在城乡结合部的初二学生,开始逐渐对家庭、父母、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产生不满。而外界先进文化社会造成的影响,又导致其对父母教师寄予的希望产生逆反心理,这种叛逆的心理极为显著。

4.自卑心理明确

城乡结合部的整体经济环境与城市相比差距不大,不同家庭的经济水平差距反而比较明显,因此在学生之间容易攀比服饰、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等。当某些学生存在一定的“劣势”,很容易转换为自卑心理,无心学习甚至迁怒于父母。

三、城乡结合部“初二现象”出现原因

1.生活环境影响

城乡结合部人口特征差异巨大,因此其生活环境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一类学生较之农村学生相比有更多的自我表现的诉求,更关注自身的切身利益,却又无法与见多识广的城市学生相比,父母往往属于打工族,关心学生的时间极为有限,这种生活环境更加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2]。

2.家庭氛围影响

城乡结合部学生家长大多忙于工作,且个人文化水平普遍性的不足,家长对教育方式的认识不足,家庭教育观念甚至残留一定的封建家长的特质,加之往往不够关注学生在学校内的表现,因此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3.社会环境影响

城乡结合部家长更加追求个人利益,普遍存有逐利风气。受到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学生往往会同时体现出好逸恶劳、追逐利益的世俗化价值取向,社会整体风尚与学校教育没有形成合力。

四、城乡结合部学生“初二现象”应对

1.学校的心理辅导

加强对学生“初二现象”的解决,首先需要学校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校内可以通过定期进行团体的心理辅导,针对某些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进行单对单的心理指导,建立起完善的心理健康档案,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班主任的积极指导

班主任需要积极应对学生的“初二现象”,通过谈话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当学生出现早恋、沉迷网络的问题时,不能简单粗暴的说“不”,而应当讲求方法,因材施教,令学生主动认识到早恋和沉迷网络的危害,从而主动避免。

3.家长创造良好环境

家长需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教育协力。家长需要积极与学生沟通,若工作繁忙,可以定期打电话,或在家中处理家务时与孩子简单谈论学校中发生的事。孩子面临困惑时,避免单纯责骂,应当静下心来共同寻找解决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在孩子面前建立威信,提高教育效果[3]。

4.社会的协同教育

最后,也需要社会进行协同教育。政府更多的宣扬正能量,家长和学校注意控制学生了解外界的途径和内容,鼓励学生真正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加强社会引导,在和谐的社会氛围中,营造出良好的、积极的校园氛围和校园文化。

五、结论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城乡结合部特殊的社会和教育环境,导致了初中学生的“初二现象”表现得格外明显。“初二现象”是严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大心理问题,这一时期内的学生内心敏感,人际关系混乱,叛逆心理和自卑心理均比较明显。城乡结合部“初二现象”出现原因往往与生活环境、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影响有关,因此需要学校加强心理辅导,班主任积极进行指导,家长创造良好環境,辅以社会的协同教育,多管齐下,保证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爱义.正视“初二现象”培养自信品质[J].甘肃教育,2016,16(05):80.

[2]游延军.论“初二现象”及家庭教育对策[J].成才之路,2017,13(06):25.

猜你喜欢
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心理问题
浅谈城乡结合部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与解决的策略
基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城边村”学校周边环境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与建议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