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丽
【摘要】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效果。 方法 78例全身麻醉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丙泊酚+芬太尼)与对照组(氯化钠注射液+丙泊酚+芬太尼), 各39例, 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用药前,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Ramsay评分分别为(1.8±0.2)、(1.8±0.3)分, 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5 、45 min研究组Ramsay评分分别为(2.9±0.6)、(4.7±0.7)分, 對照组分别为(2.3±0.4)、(2.9±0.8)分, 组间同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芬太尼用量、丙泊酚用量分别为(0.2±0.1)、(36.1±10.8)mg,对照组分别为(0.4±0.1)、(110.2±44.2)mg, 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身麻醉过程中, 采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的效果显著, 能达到良好镇静效果, 且能减少麻醉药物使用剂量, 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镇静;节俭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6.071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咪唑类麻醉药物, 右美托咪定有着较好的镇静效果, 且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针对性, 是镇静麻醉药物节俭方面的理想药物[1-3]。本研究为深入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的节俭作用, 回顾性分析了78例全身麻醉患者的一般资料,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为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8例全身麻醉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39例。研究组患者中, 男20例, 女19例;年龄20~68岁, 平均年龄(41.5±9.2)岁;手术时间2~22 h, 平均手术时间(10.3±5.0)h。对照组患者中, 男21例, 女18例;年龄20~68岁, 平均年龄(41.6±9.4)岁;手术时间2~22 h, 平均手术时间(10.4±5.1)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 2 方法 研究组实施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110097)辅助全身麻醉:将1 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溶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 以静脉泵进行持续输注。随后, 以丙泊酚注射液(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10368)进行全身麻醉诱导, 以20 mg为初始剂量, 随后调整注射速度, 以20 mg/min的速度进行持续注射, 直至患者意识消失;随后给予2 μg/kg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03688)进行静脉注射, 并实施气管插管通气。
对照组实施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丙泊酚麻醉: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注射。随后, 以丙泊酚注射液进行全身麻醉诱导, 以20 mg为初始剂量, 随后调整注射速度, 以20 mg/min的速度进行持续注射, 直至患者意识消失;随后给予2 μg/kg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进行静脉注射, 并实施气管插管通气。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4, 5] ①用药前及用药后15 min、用药后45 min, 两组镇静效果采用Ramsay镇静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以患者麻醉后情绪极易激动、焦躁, 为1分;以患者麻醉后, 处于安静状态, 且能对治疗进行配合, 但存在一定定向力, 为2分;以患者麻醉后, 能按照医师指令做出相应反应, 为3分;以患者麻醉后, 处于嗜睡状态, 且能被唤醒, 为4分;以患者麻醉后, 处于嗜睡状态, 但不易被唤醒, 为5分;以患者麻醉后, 处于嗜睡状态, 进行刺激呼唤无反应, 不易被唤醒, 为6分。②观察两组患者芬太尼、丙泊酚使用剂量。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用药前后Ramsay评分对比 用药前,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Ramsay评分分别为(1.8±0.2)、(1.8±0.3)分, 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5 、45 min研究组Ramsay评分分别为(2.9±0.6)、(4.7±0.7)分, 对照组分别为(2.3±0.4)、(2.9±0.8)分, 组间同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对比 研究组芬太尼用量、丙泊酚用量分别为(0.2±0.1)、(36.1±10.8)mg, 对照组分别为(0.4±0.1)、(110.2±44.2)mg, 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 临床上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过程中, 需要先对患者做麻醉处理, 以达到术中镇静、镇痛效果, 使患者失去意识及痛觉, 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有研究认为, 右美托咪定在辅助全身麻醉中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 对患者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有着较高的选择性, 相较于其他同类镇静药物, 其镇静效果更为显著[6-8]。此外, 相较于传统麻醉药物, 右美托咪定有着较高的临床用药安全性, 不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现象。而且, 一旦术中药物剂量使用恰当, 还能及时唤醒患者, 一方面促使麻醉效果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改善患者手术依从性, 实现手术安全。
右美托咪定的药效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能对中枢神经突触前及神经突触后产生作用, 且能有效抑制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对突触后膜兴奋程度进行控制;②能控制机体体内腺苷酸环化酶的含量, 从而对内环腺苷酸作用进行抑制;③全身麻醉过程中采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 能有效控制丙泊酚使用剂量, 减少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浅麻、抽搐等。endprint
本研究结果显示, 用药前,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Ramsay评分分别为(1.8±0.2)、(1.8±0.3)分, 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5、45 min研究组Ramsay评分分别为(2.9±0.6)、(4.7±0.7)分, 对照组分别为(2.3±0.4)、(2.9±0.8)分, 组间同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文献[9]结果相符。结果表明, 在全身麻醉过程中, 采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的效果显著, 能达到良好镇静效果。此外, 研究组芬太尼用量、丙泊酚用量分别为(0.2±0.1)、(36.1±10.8)mg, 对照组分别为(0.4±0.1)、(110.2±44.2)mg, 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文献[10]结果相符。表明右美托咪定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能有效控制麻醉药物使用剂量, 达到良好节俭作用。
综上所述, 在全身麻醉过程中, 采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的效果显著, 能减少麻醉药物使用剂量, 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佟凯.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 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1):122-123.
[2] 高建瓴, 詹英, 杨建平, 等.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 上海医学, 2010, 33(6):525-527.
[3] 杨剑平.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5, 33(5):347.
[4] 范红军.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 辽宁医学杂志, 2016, 30(2):32-33.
[5] 陈超峰.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53):10639.
[6] 王国毅, 吴育才.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68):16-17.
[7] 李小宝.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 医药前沿, 2016, 6(5):165-166.
[8] 李毅.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效果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15):3434-3435.
[9] 林赳杨, 莫娴婷, 龚建平, 等.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镇静及对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 中国医學工程, 2016, 24(7):75-77.
[10] 左清浩, 陈军政.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 中国农村卫生, 2016, 9(18):39-40.
[收稿日期:2017-03-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