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芬+赵钢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与单纯糖尿病患者的部分临床指标的差异及其特点。方法 153例单纯糖尿病无脂肪肝患者设为无脂肪肝组, 148例糖尿病同时存在脂肪肝患者设为脂肪肝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部分临床指标差异。结果 脂肪肝组患者的腰围(WC)、体质量指数(BMI)、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谷氨酰轉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C肽、尿酸(UA)水平均高于无脂肪肝组, 糖尿病病程短于无脂肪肝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红素(TBIL)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较单纯糖尿病患者存在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肥胖, 同时存在更高水平的血脂、尿酸、转氨酶。
【关键词】 糖尿病;脂肪肝; 生化肝功; 胰岛素抵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6.029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 其病因多种多样, 近年, 大量研究显示脂肪肝与糖尿病密切相关。有调查显示, 脂肪肝在糖尿病人群中的发病率较普通人群明显增加, 在国外, 有学者[1]调查939例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发生率达56.9%, 非酒精性脂肪肝达42.6%。在国内, 有些报道高达70%~80%[2, 3]。因此,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一种特殊类型, 应引起临床医生更高程度的重视。本研究对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的部分临床指标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从而探讨脂肪肝的早期预防, 进行风险评估, 指导优化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中诊断为糖尿病者1672例, 排除相关因素后, 随机选取153例单纯糖尿病无脂肪肝患者设为无脂肪肝组, 其中男 74 例, 女79 例;随机选取148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设为脂肪肝组, 其中男 66例, 女82 例。
1. 2 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糖尿病的诊断均严格参照美国糖尿病协会(ADA) 2013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结合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 所有脂肪肝患者均符合2015年《中华肝脏病杂志》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
1. 3 排除标准 排除急性炎症、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胆胰疾病、重度营养不良及其他明确原因的肝脏损害(包括肝炎、药物性肝损、酒精性肝病、免疫性肝病)等。
1. 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TG、TC、LDL、FPG、HbA1c、ALT、AST、GGT、ALP、TBIL、UA, 如多次测量, 取最大值。采集空腹及口服糖水2 h后的C肽(0 h C肽、2 h C肽), 均测量腰围(waistcircumference, WC)、身高、体重, 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及糖尿病病程。同时查空腹肝脏
B超、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 四分位间距(P75-P25)”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1672例糖尿病患者分析 1672例糖尿病患者中, 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1516例, 其中存在脂肪肝患者544例(占35.88%);确诊为1型糖尿病患者114例, 其中存在脂肪肝患者2例(占1.75%)。其他未明确类型糖尿病42例, 发现脂肪肝5例。
2. 2 两组患者部分临床指标比较 脂肪肝组患者的WC、BMI、ALT、AST、TC、LDL、TG、GGT、ALP、C肽、UA水平均高于无脂肪肝组, 糖尿病病程短于无脂肪肝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FPG、HbA1c、TBIL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提示糖尿病与脂肪肝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 许多研究显示两者在发病机制上都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4]。
本研究结果提示, 脂肪肝组C肽水平较无脂肪肝组升高, 这可能与脂肪肝患者肝脏对胰岛素拮抗物灭活减少从而加重胰岛素抵抗有关。另一方面, 脂肪肝通过加重胰岛素抵抗, 加速了糖尿病的病程进展, 从而使患者更早的到医院就诊。所以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的糖尿病病程往往较单纯糖尿病的病程短。
本研究显示,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WC及BMI较无脂肪肝组明显升高, 这与国内外一些比较前沿的研究结果相一致[5]。肥胖可通过瘦素抵抗等一系列机制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时, 外周脂肪组织分解, 过多的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脏, 引起肝脏线粒体的氧化应激, 形成脂肪肝。同时, 肥胖者本身体内脂肪组织增多, TG积聚在肝脏, 导致脂肪肝。因此, 肥胖患者往往更容易发生脂肪肝。
本研究显示,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的TC、LDL、TG较无脂肪肝组明显高, 这可能是因为肝脏发生病变时, 进入肝脏的游离脂肪酸转化成TG发生障碍及TG转运去周围脂肪组织储存过程发生障碍, 从而导致血脂紊乱, 目前大量资料显示脂肪肝及血脂紊乱二者互为因果。
本研究显示,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的ALT、AST、GGT、ALP水平较无脂肪肝组明显升高, 国内外也存在类似的研究结果[6-8], 这可能是由于过多的游离脂肪酸在肝脏堆积, 通过氧化应激机理产生炎症反应, 导致肝脏损伤。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脂肪肝组患者的转氨酶水平均值较无脂肪肝组患者高, 但两组的平均水平均在正常值上限以下。且两组的中位数值相差约为10, 可考虑将转氨酶以10为一个分界点纳入脂肪肝预防性研究的危险分层评分项目, 从而更好的对脂肪肝进行预防及减缓疾病的进展[9, 10]。endprint
本研究显示, 脂肪肝组患者UA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近年, 有研究提出:胰岛素抵抗可以通过一系列机制造成肾血流量减少从而减少尿酸排泄;同时也可通过加重氧化应激而导致尿酸合成增加。另一方面, 高UA可刺激炎性因子的释放, 促进氧化应激反应, 引起内皮细胞功能失调等, 从而促进脂肪肝的发生、发展。
本研究显示, 两组患者FPG水平及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由于血糖水平的高低除了与胰岛素抵抗程度等有关外, 更与患者饮食因素相关。
综上所述, 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肪肝存在更严重的血脂代谢紊乱、肥胖、尿酸升高、肝酶升高、胰岛素抵抗。目前, 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脂肪肝的危险分层的评分工具。本研究为脂肪肝的发生提供了比较全面的相关因素及相关度分析。下一步可建立评分模型并进行相应验证, 可通过多中心的大样本研究让脂肪肝的预防研究进入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Williamson RM, Price J, Glancy S, et al. Preval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Hepatic Steatosis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15, 34(5):1139-1144.
[2] 劉阳, 文涛, 于世家.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中国卫生统计, 2016, 33(1):105-106.
[3] 刘玉蓉.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因素. 中国实用医刊, 2016, 43(4):6-7.
[4] 卜宁, 徐静. 炎性因子在2型糖尿病及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作用. 医学综述, 2016, 22(13):2600-2602.
[5] Mhetre B, Honnutagi RM, Biradar MS, et al. Prevalence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J Assoc Physicians India, 2016, 64(1):112.
[6] 何兰杰, 宋艾云.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临床和生化特征及肝功能评价分析. 宁夏医学杂志, 2008, 30(1):16-18.
[7] 张力.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生化指标特征及胰岛素抵抗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17):9-11.
[8] 汪桂青.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68例临床分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42(1):188-189.
[9] 张喜婷, 胡玲, 王宁, 等.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分析.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53(3):39-41.
[10] 伏红梅, 张英.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分析. 现代临床医学, 2010, 36(5):359-360.
[收稿日期:2017-07-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