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凉山地区“彝家新寨”建设成效及问题分析

2017-11-07 09:20宋雨芩杨小川唐丽叶茂雨阿匹娘娘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31期
关键词:小凉山

宋雨芩+杨小川+唐丽+叶茂雨+阿匹娘娘

摘 要:大小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集区,也是我国现今最为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以四川省小凉山地区彝家新寨为例,通过对小凉山地区“彝家新寨”项目的实施情况、政策与当地地域特色的契合情况、目的的达到程度进行调查,来对该地区彝家新寨的建设现状进行一个分析与调研,找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并提出建议与对策,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能为“彝家新寨”项目的实施提供帮助,能有效的改善的经济环境。

关键词:小凉山; 彝家新寨 ;建设成效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1.015

1 小凉山彝家新寨建设背景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发展越来越好,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我国农村呈现空心化这个明显现象。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还比较落后。农村经济是社会经济的基础,并且农村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进一步明确了要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既是为了实现我国全面发展小康社会,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四川省地处我国西南腹地,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民族自治地区面积达30.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2.7%。社会结构丰富多样,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共同发展。四川省大小凉山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由于众多原因,它是最为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地区。为了改善彝族人民的生活条件,党和国家开展了以凉山为基地的“新村建设”,促进了整体与统筹的协调发展。

2 小凉山彝家新寨建设成效

“十二五”以来,乐山市加大实施小凉山综合扶贫、累计投入综合扶贫开发资金38.5亿元,全面建设彝家新寨228个,解决了1.9万户贫困群众住房问题贫困人口数量显著下降;为推进基础、产业、新村、能力、生态等板块整体扶贫开发,投入乌蒙山乐山片区扶贫资金10多亿元;投入2.4亿元,有效实施16个市列重点片区扶贫。

2.1 彝家新寨基础设施建设成效

强化功能配套。立足于功能完善,同步推进教育、医疗、商场、活动室、文体设施、污水垃圾处理、沼气设施、广电通信、菜园圈舍等“九配套”,让群众不仅住得舒适,而且生活方便。近年来小凉山地区累计完成彝家新寨建设84个,新(改)建住房6518户,比原目标多实施482户;项目区新建小微型水利设施36处、沼气池1310口、垃圾处理池78个、农家书屋70个。

2.1.1 住房建设

小凉山地区在2010年开始提出建设彝家新寨,十余年的漫长新寨建设、彝民文化建设和推陈出新的特色旅游政策,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现代生活结构住房虽然采用了深受彝民喜爱的黑红黄,但是小凉山地区地形地势复杂,在彝家新寨的选址上更多考虑地形和建设量,导致出现了新寨的空房现象。统一规划更加便于之后的管理以及各类活动工作的开展,高度集中区域化选址,易让彝民失去对于彝家新寨建设的参与积极性。近年来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彝民的传统化社会结构和现代化生活相悖,更多的彝民选择了外出务工,长期务工人员在不了解彝家新寨建设需求导致空房率逐渐上涨。

2.1.2 道路建设

彝家新寨的建设旨在打破城乡疆界,统筹二元规划;需要依山就势、顺势蜿蜒,利用独特区位打造旅游文化资源。截至2014年,金口河地区建设村内道路214.595公里,硬化连户路110.22公里。金口河地区村内道路建设359.02公里其中新建通村公路341公里,硬化村道94.6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峨边彝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提出“百亿交通”的目标,坚持“打通对外大通道、畅通城乡大循环”这一总体思路,形成的交通主干线以峨汉高速公路、成昆铁路复线为重点,实现东西贯通。以国道245峨边绕城公路建设为重点,形成支撑西部交通次枢纽的重要节点;以省道309(原县道149)建设为重点,形成纵贯南北交通主动脉。

2.2 经济产业发展

2.2.1 彝家新寨经济扶持政策

相关文件显示,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工作2011年来实施了彝家新寨、特色产业、教育、卫生等十个专题、47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2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38亿元,其中彝家新寨建设投资1.56亿元。新寨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论是规划布局还是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都应本着勤俭节约、安全第一的原则。在新寨的建设基础上提供商业服务设施及配套的社区综合服务,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同时在政策补贴中,每一年会给每一户人家发放款项;主要的资金投入在于建设依山傍水的新寨村,形成良好的旅游风景村,加快旅游经济的进程,为传统的彝族经济链注入新鲜血液。

2.2.2 积极发展高端畜牧业、特色旅游

小凉山地区具有发展绿色、有机畜产品的天然条件,畜牧业收入占农民增收的大部分。与省畜科院合作,大力发展“川黑1号”黑猪、大恒肉鸡、“峨边花牛”、山羊、土鸡等特色养殖。小凉山地区自然条件优厚,空气质量极佳,负氧离子高,加快发展特色旅游。利用旅游經济体系促进地区的对外开放、提高社会就业率。结合当地民族特色文化,以彝族美食、文化活动、休闲度假、特色购物等为重点,形成特色生态旅游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3 小凉山彝家新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彝家新寨建设存在的问题

3.1.1 房屋建设方面

小凉山在房屋建设规划上以彝族的文化特色为建设基础,考虑到了保护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在面积上基本满足居民基本需求,调查数据显示41%居民认为彝家新寨的户型结构差和房屋建设不完善,30%认为房屋通风采光防潮能力差;并且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房屋存在质量上难以保证,会出现雨天渗漏的等问题;部分统一规划自建房屋,房屋设计不一致导致外观和质量难以保障;对于居住在高山的居民按照统一建设设计格局很难建成新房,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彝家新寨大量空房现象。endprint

3.1.2 彝族、村镇融合度方面

小凉山是彝汉混居的村落,混居的生活状况使彝族人民进一步被汉化,两种民族文化彼此影响开始形成良好的村正氛围。相较于现代生活彝族人民的生活方式更加粗犷,汉化的彝族人民在进一步接受学习开始逐步改善传统文化与之不相适应的生活习惯,往往脱离原有生活群体,同时彝民的传统化社会结构和现代化生活相悖,在新寨大力宣传彝族特色文化的时候与当地村镇的文化差异将导致两民族融合度偏低。

3.1.3 配套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方面

项目规划缺乏科学性,经济产业的开发和运行大都依靠国家补贴,但重视力度不够,后续的可持续发展难以维持,再加上项目没有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居民参加欲望低,调查数据显示44%居民的经济收入仍来源于农耕,52%的居民选择外出打工,导致留守居民劳动力偏低,没有劳动力的输入仅靠国家补贴的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是难以达成的。

3.1.4 养老方面

项目规划上对居民的经济问题、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等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但就居民的养老问题没有详细提出。虽然现在养老保险达到普及,但对于这些文化程度偏低并经济能力低下的人群来说,养老保险购买的人数占绝少部分。在到了不能劳动并没有养老保险的情况下,解决养老问题也是现在所必须要面对的。

3.2 彝家新寨建设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因

3.2.1 统一修建结构及地域特色缺失导致出现大量空房

屋建设不管是在原址修缮还是统一修建方面,在政策规划上都是要求统一的房屋结构,没有考虑地域特色和居民的实际需求,缺乏个性,每个寨子的建设的装修风格和房屋布局都是一样的,没有考虑到每个地域的不同特色,致使彝家新寨没有突现出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没有充分与当地自然环境结合。房屋的建设没有考虑居民的想法,在生活上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就是的出现空房的现象。

3.2.2 地理因素及居住习惯导致彝寨分散、资金压力巨大

彝族地区居住分散,有的住在深沟里,有的住在高山上,大多数外出不便,靠自留一分地耕种生活。特殊的居住环境在真正意义上反应适宜人居住的土地面积不多,找到一块适合集体居住的土地很困难。在补助资金上,房屋的新建补助资金2.5万元,改建补助资金1.5万元。高山的居民还需支付材料的人工运输费,国家的资金补助无法满足,并且彝族是大家族居住模式人口数量庞大,补助资金达不到预期效果,在自己无法筹集建房金额,国家的配套补贴不能得到的情况下,居民建房只会增加经济压力,经济水平不能有效提高。

3.2.3 设施配套不完整及专业人士缺少导致设备空置

在基础设施方面,彝家新寨虽然根据政策要建有文化室、医疗卫生室、图书馆、活动室和农家超市等公共设施,但对彝族居民的生活并没有太大帮助,没有专业人员的管理和指导很多设施出现闲置。在彝族农村地区外出务工人口偏多,房屋修建大多都因无人居住不能体现其经济价值。环保措施中排污设施配备不完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专业人士和设备的不完整,是导致基础设施缺乏实用性的主要原因。

3.2.4 政策脱离群众意愿导致脱贫缺乏主动性

彝家新寨在建设规划秉承科学规划结合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人文特色,促进新寨建设与经济文化理念。而在现有的扶贫开发制度难以调动当地群众积极性,没有参考群众意见,大多数扶贫开发项目国家靠引导政府主导实施忽视群众力量;导致大部分的经济产业项目是输血式的,真正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后进一步实现致富的可持续性制度占少数;大部分制度是阶段性的,长期性的、连贯性的制度欠缺。

3.2.5 文化水平偏低导致养老保险主动购买率低

我国要想2020年达到全面脱贫奔小康,必须有效解决农村贫困人群的吃、穿、医疗、教育、住房等问题。小凉山作为贫困地区之一,脱贫也是至关重要的,解决养老问题其中的关键点。小凉山地区彝族聚居地大都呈现偏低的文化水平,虽然彝家新寨建设项目对教育问题提出了“十年行动计划”,在九年义务教育上取得成效,但基础薄弱就养老保险的教育力度还不足,认为买养老保险存在危险系数,再加上自身可用的流动资金难以支付导致购买的人数偏少,政策上也没有专项规划,导致居民的養老不得已解决脱贫困难。

4 彝家新寨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彝家新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下衍生的一个地域性特色政策,由于建设时间较短存在一些不足,可通过实地调查的科学数据分析和相关政策的研究,为彝家新寨的建设提出相应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彝家新寨的建设。

4.1 政策方面

4.1.1 强化制度管理,制定长远计划

政府要做好主导作用。各级职能部门要依据上级人民政府对彝家新寨建设的总体规划要求,落实彝家新寨建设的实施办法。建设过程中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及时发现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全面落实中央的政策到每村每户。此外,在建设过程中要尊重群众的意愿,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彝家新寨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要做好初期的基础建设,又要做好后续产业发展的配套建设。随着未来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将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所以在开始的建设中,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为以后的建设预留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公共设施,道路等要做好一次性建设,延长使用寿命,满足未来城乡建设的需求。

4.1.2 加强资金的管理工作,提高人员返乡率

资金缺口大是彝家新寨建设的重大问题。政府部门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住房建设、公共场所、村内道路建设、基础设施、教育、产业发展等,但是资金的投入毕竟有限,在建设中,做好合理的资金分配方案,将会进一步降低建设成本,提升建设效益,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等问题。

彝家新寨的建设主要是帮助彝族人民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要鼓励彝族人民自己在乡创业、就业,自主脱贫,而不是依赖于政府的贫困救助补贴。政府部门可提高彝族人民回乡创业、就业的补贴力度,鼓励、引导彝族人民自主脱贫。通过对彝族人民进行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个人的就业综合能力。endprint

4.2 经济方面

4.2.1 强化产业支持,建设乡村旅游产业

“彝家新寨”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彝族群众居住环境条件,調动彝区自主脱贫能力,提高经济收入,其最有利的途径是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乡村特色产品,带动彝区群众持续增收。在产业发展建设中,要因地制宜,选择一两个重点项目,重点扶持,切勿选择多个产业,分散人力物力。先建设龙头产业,进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同时,必须注重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不能目光短浅,必须着眼未来的发展,避免不当开发和过度开发,尤其是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其次,旅游建设要制定一整套的长期规划,对开发区域进行开发先后的划分,严格按照计划实施,不可为最求眼前的利益,无视开发计划。最后,加强对乡村旅游建设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做好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报告。

4.2.2 发挥节日作用

“火把节”,“彝族年”是彝族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具有深厚文化内涵,是彝族文化的载体。在彝家新寨的建设后,可统一组织开展节日,加深彝族人民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流,同时可邀请旅游观光人员的加入,帮助更多人对彝族文化的交流,也有利于汉、彝人民之间的感情。

通过前期的调查我们发现国家和相关政府机构在“彝家新寨”建设中占重要地位,只要各部门相互配合、政府积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考虑特殊情况特殊方案,做到政策的灵活性,相互协助来实现彝族居民脱贫,相信彝家新寨的建设结果是可观的,“彝家新寨”建设将推动凉山彝区群众更快实现全面脱贫奔小康。

4.3 教育方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发展的前提,要全面落实彝族地区的教育计划,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一,加强彝区的教育监管机制,严禁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学生辍学等问题。在彝家新寨新村开设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全面落实儿童的入学问题,保障每个学龄儿童都能入学。第二,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彝族的适龄的青少年入校学习职业技能,提升个人的就业竞争力。第三,要健全完善彝区学生的资助制度,合理分配资源。此外,政府要重视彝区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考取更高的学历。

参考文献

[1]中共乐山市委党校课题组,赵清云.乐山“彝家新寨”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性研究[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3 (06).

[2]刘怡.4年投50多亿元扶贫乐山建成彝家新寨228个[EB/OL].2015-02-12.

[3]文爽,孙冲,庞雪梅,刘志坚,张森,胡澜.小凉山地区彝族与汉族农村居民生存质量现状对比分析[J].经济师,2010,(07)108.

[4]鲁小东.凉山“彝家新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2013,(03).

[5]魏亮.乐山市小凉山彝族贫困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3,(03):354.

[6]马锦卫.彝家新寨建设调查与研究——以大小凉山彝家新寨建设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158.

[7]黄霖.彝家新寨与乡村旅游产业:西河村经验及启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0).

[8]陆铭宁.彝家新寨建设与民族文化产业化途径探讨[J].人民论坛,2012,(32),52-53.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凉山
在边疆的大地上
小凉山地区文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后脱贫攻坚时代小凉山彝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探索
后扶贫时代小凉山教育反贫困实践的人类学研究
建设安居房筑梦“小凉山”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明武访谈
小凉山
小凉山组歌(10首)
追梦六十载 奋进小凉山
——宁蒗彝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掠影
小凉山土鸡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
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