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佩芝 黄娟
【摘 要】微文化对高校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校职业教育以其特殊性在应对过程中更显从容。本文在探讨微文化的核心特征基础上,分析了微文化对职业教育冲击过程中的现象及原因,突出了核心素养的必要意义,同时围绕“微”的特点提出了应对微文化冲击的策略。
【关键词】微文化;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9-0157-0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通讯技术的爆发式发展,“互联网+”在社会应用中所向披靡,+集市、+支付、+新闻、+单车,短时间内就诞生出新的产品形态,带来生活的便利。人工智能落地到个人,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广告、微消费、微资讯等,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一种全新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从而引发了独特的“微文化”现象。这种“静悄悄的革命”发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样也正在大学校园中上演,简洁精炼的微文化很快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高校教育正遭受到微文化的挑战。
一、微文化的核心特征
微文化指向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成员之间交流的形式,它至少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综合化视野
由于互联网的存在,任何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都能在手机等通讯工具上即时展现:美国大选中特朗普说的一句话、乐视集团资金缺乏导致的连锁反应、一位女明星练习瑜伽的背影……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知识内容的多样性、知识获取的便捷性令我们眼界大开。教育不再满足于一本教科书或几本教参,教育正在连接所有学科的关联度,并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二)开放性分享
手机愈来愈私人化,而生活愈来愈开放化。比之传统文化的内敛和含蓄,微文化更注重开放和分享。比如公众号、朋友圈、众筹、投票、留言等,都是个人或团队敞开怀抱,面向大众的自由展示区,比如娱乐圈“周一见”、明星晒捐款、文学界莫言的诺贝尔奖金、“互联网+反拐”等等,每个号码都有说话的权利,都有倾听的权利,也有自我选择的权利和被围观的义务。
(三)浅层学习的即时感和满足感
微文化中最为教育诟病的一点就在于浅层学习、理解学习的丧失,人们随身携带手机,不间断浏览页面,把时间分割成碎片,利用碎片进行学习,享受浅层学习带来的即时感和满足感。事实上,即使是浅层学习,学习者的学习内容也是被局限的和固定的,人工智能在读者浏览过页面后,已经对对象的喜好作出判断,随后为对象订制好私人阅读内容,列出读者的大事件安排表。人在阅读自己熟悉的领域中得到最大的满足,但是世界也固定成蜗角:所见即所得。
(四)价值判断的摇摆或缺失
微文化中还有一个特征引起争议:价值判断的摇摆不定。综合化视野看似全面整体,开放性分享看似大度包容,自由表达看似充分民主自由,浅层学习看似增加了阅读量,但是阅读最终的能力没有被开发:体验和理解。人工智能无法代替人做到审美体验和深度理解。他人经历到的和体验到的东西,在碎片化中无法传达给其他人,在海量信息下,读者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价值判断的摇摆之中,在虚拟网络中经历虚实、真假、善恶的博弈,比如网络水军、喷子、著名的校园网贷骗局等,学生虚拟环境中扭曲或背离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微文化对课堂教学的冲击
大学教育特别是高校职业教育可以分为课堂教育和企业职业教育两块内容,在校园内部,微文化对教育的挑战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
(一)现象:越来越多的上课“低头族”让教师颇感无奈,课堂里挂满了手机袋显得无意义而讽刺;与传统时期的大学生相比,微语境下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纸质书本或进图书馆完成学习任务变得很困难;学生难以在一节课或两节课的时间内专注于课堂内容与教师讲解,在线化、碎片化、视听化的学习方式更加受到欢迎;抨击教师讲授方法陈旧,对教师的提问愈加不理睬,对教师提问的反驳愈加明显,对话语诉说的需求增加;选课、评教愈加隐性却真实。
(二)原因探究:造成课堂教学的无奈有许多原因,以区别于“应试教育”为己任的素质教育走到今天,经过了漫长的实践和时间检验,造就了一批高素质国民。为适应全球化视野和人工智能的急剧革新,其关联的教育思维、教育环境、教育对象、教育方式、教育内容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追问愈来愈清晰,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全面发展”却显得愈来愈不明晰,抽象、空泛、不确定的一面愈来愈不令人满意。在大学教育中,这种不满意更加明显。
大者,人也,有容乃大也。大学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践行了素质教育的命题。在一个包容万象的、以人为本的象牙塔中,大学校园自成体系,校园文化蓬勃发展,校园人才精英辈出。然而,教育似乎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教育内容含糊其辞,“我不知道我四年学到了什么”“老师教给我的好像都没有用”“老师教的都过时了”“毕业即失业””等等,大学的素质教育缺失了什么?近年来,很多教育专家和组织都在寻求新的突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联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提出了以“素养”为核心,推进未来课程建设,很快得到了国内很多学者的认同,也为国内同仁们的研究打开了一扇窗。
柳夕浪在《从“素质”到“核心素养”》一文中举例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包括能互动地使用工具沟通、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和能自律自主地行动。据此,我国台湾地区将其公民核心素养中能互动地使用工具沟通这一维度分解為阅读理解、沟通表达、使用科技资讯、学习如何学习、审美能力、数的概念与运用六点,如此一来,核心素养中第一维度的内容就具有教师可教、学生可学、社会可评价的特质,显示了某种清晰度和精准度。在结合课程改革和教材改革中,就单门课程来说,大学教育中的高校职业教育在核心素养教育中走在了较前的行列。
三、应对:微课堂的建构
微课堂的建构与现在热门的翻转课堂类似,着眼于课程内容的重建,在课堂上以问题(特别是核心问题)为中心,加强学生深度理解的能力。与翻转课堂相比,更突出“微”的特点。
(一)微人数
在传统的大学教育中,艺术教育的小课形式已经普及,但基础通识类课程、人文素养类课程等,还是以大班为主。要应对微文化的冲击,在课堂上需要打破大班上课的壁垒,讲授对象以小组为单位,对象人数以4—8人为宜。这个人数可以保证教师课前、课中和课后都关注到每个人,提问或批改作业,也可以保证个人或小组的实操作品得以完成。
(二)微手段
在多媒体设备齐全的教室里,化整为零地与学生建立起“微信教学”形式,以组概念建群,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方式共享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即时评价教学效果,督促与反馈。
(三)微内容
这里可以借鉴微课教学的模式,把课程分解为一个个教学点,以教学点来组织教学内容,虽有割裂教学联系之嫌,但能提炼出课程中的关键技能和核心素养,使学生更精准地掌握课程。
(四)微环境
打破原有的课堂教学形态,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引导、巡视、指导等,从教—学和学—教的单项模式转为双向交流式,使微信教学摆脱“送达”而无法反馈是否成功阅读的弊端。
(五)微家园
课堂不仅仅是教室,教书育人的场所无处不在。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我们完全可以将目之所及化为微家园,在课程与课程之间建立联系,实现教育的跨界融合。大学教育中,应突出建构起学生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自由发展的三条主线,培育其人文和科学精神、责任担当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健康生活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3):7.
[2]胡纵宇.微文化的价值基础与教育影响[J].社会科学家,2014(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