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琦 郝葵
【摘 要】汉语委婉语的学习不仅可以促进汉语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且也是衡量汉语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也是很多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目前国内学术界有关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教学方法研究;二是汉外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关键词】汉语委婉语;对外汉语教学;汉外语言文化对比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9-0148-02
世界范围内的不同语言都有委婉语这种表达方式。对外汉语教学旨在培养学习者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委婉语便可以起使表达得体的效果。因此,汉语委婉语的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意义重大。
汉语委婉语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更体现了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汉语语言要素和能力的教学,更要着重意识到汉语委婉语教学在海外汉语推广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汉语委婉语教学研究
目前学术界在汉语委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委婉语的习得调查研究、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的问题、困境,以及针对教师、教材等角度提出一些改进教学的意见和方法等。
汉语学习者委婉语习得情况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语言系统和社会交际功能[1];留学生掌握委婉语及委婉表达的情况[2];针对避讳、掩饰、美化和礼貌这四类委婉语进行分类式分析调查研究。[3]
造成汉语委婉语教学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委婉语语义的复杂性、跨文化交际以及教材[4];汉语委婉语本体研究不足、汉语教师掌握文化和跨文化能力欠缺[5];学生容易望文生义以及使用的语境不当[6];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委婉词语的模糊性、不稳定性、多样性等客观原因,以及专家学者对委婉语本体研究不足、汉语教师未能重视委婉语的教学等主观原因。[7]
在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策略和方法方面,有观点认为,利用词汇网络性、语境、委婉语的时代性以及中外文化对比来加强委婉语的对外教学效果;[8]让学生理解、接触、运用委婉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9]通过与文化、汉语语境以及语言思维等内容的结合,[10]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讲解传统文化等策略;[11]结合中庸、谦虚等中国传统的思维价值观念,并将教学范围限定在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关于评价外貌等方面的委婉语。[12]教学策略应当随着汉语委婉语的输入、编码等习得过程改变,并教授委婉词语的发音和中华文化相关的知识;[13]创设语境、讲解委婉语构词、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汉外文化比较,以及利用委婉语本身的演变性、科学的测试手段、高质量的教材。[14]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语委婉语教学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重视,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且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态势,即分析研究委婉语在语义、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特征,揭示其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通过课题案例、问卷调查等田野手段收集数据做出分析等。然而,就目前状况而言,仍然存在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如划分委婉语的标准、汉语委婉语的分类、对汉语教材内容的分析等。尤其是在教学模式构建等问题方面似乎尚无建树。
二、汉外语言文化对比与委婉语教学研究
尽管国内有专家学者意识到汉外委婉语语言对比研究对汉语委婉语教学的重要性和指导意义,但目前的研究成果多见于汉英委婉语的对比。汉语和其他语言的委婉语对比研究资料相对较少。汉外语言文化对比与委婉语教学研究这方面的文献和资料以学位论文为主。
在汉意异同对汉语委婉语教学的影响方面,有学者分析了漢语和意大利语表面到深层的异同之处,从载体、语义、适用对象等角度对汉意委婉语进行分类,并根据词法模式、语气与语法生成模式及语篇手段的内容分析汉意委婉语的生成模式。并指出,汉意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可归纳为满足避灾免祸、满足避免粗俗等内容;委婉语在汉意两种语言中的使用主要受到时代、地域、民族等因素的影响。此外,该研究对意大利米兰大学等多所院校的师生开展意大利人汉语委婉语使用情况调查。在对比的过程中,作者总结出了一些消除汉意委婉语语用障碍的策略。[15]
在汉语与哈萨克斯坦语委婉语对比方面,有观点指出,关于生理现象、死亡、排泄、衰老、疾病等内容的委婉语是两种语言共有的。其相同点包括用词模糊、含蓄表达,并且大多出于躲避灾害等社会心理因素。该研究也列举了两种语言委婉语的差异,例如,汉语委婉语中关于“疾病”的表达会因交际双方的身份不同而改变,但是哈语中的委婉语并不会随表述对象而不同,并以对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学习的26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为依据,总结出加大历史文化讲解等几种教学策略。[16]
针对汉语与韩语委婉语的对比研究,有学者认为,语音方式、词汇及语法方式是汉语和韩语中委婉语的主要构成方式。文字方式主要包括改字、隐笔等;词汇方式主要有运用模糊词语和外来词语等。由于不同的人文历史背景、地理气候环境和民族文化观念、思维价值等,中韩两国人民生活理念、模式也体现出鲜明的差异。因此,汉、韩委婉语带上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标记。[17]
在汉语与法语委婉语的对比方面,学界有观点认为,汉语和法语委婉语的范围主要包括死亡、人体缺陷、日常生活、职业、不良现象等。同时,中法委婉语的共同性主要体现在语义和礼貌、避俗等社交功能这两个方面,而差异多反映在对“神”、人、年龄的婉称以及宗教、历史语用文化等内容之中。[18]
在汉英委婉语的对比方面,有学者提出,可以从构成方式、语用功能两个角度对汉英委婉语进行对比分析。针对38名具有中高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结论:汉语学习者对语义类委婉语和词汇类委婉语掌握程度较高,语法类委婉语次之。这也反映出汉语教材、教师和研究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有学者认为,教师应当提高对委婉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利用文化对比和创设不同的语境,同时,对外汉语教材内容应当突出委婉语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巩固练习。[19]
此外,汉英委婉语的对比似乎还呈现出一种划分细类的态势。例如有学者将研究设定在汉英生理现象委婉语的范围内,分为生育、老龄、疾病、死亡和排泄这几类,认为,相似的价值取向等产生了对应型、替代型、弱化陈述型等文化正迁移下的英汉生理委婉语;文化色彩等的差异也导致了负迁移现象。针对符合文化正迁移的生理现象委婉语,该观点认为,可以通过直译以及英汉对比的方法开展教学、针对负迁移的生理现象委婉语等方法。[20]
有学者通过收集到的大量语料,分析得出汉俄委婉语的相似之处在于“死亡”“疾病”“性爱与生育”“分泌”等几大类,其深层原因在于两个民族共通的趋吉避凶的心态,以及文明得体表达的目的。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等也导致汉语和俄语在关于“老”“政治”“动物”等方面的委婉语的差异性。基于上述的分析与研究,该学者针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以及汉语学习者这三个方面提出详尽的意见和建议。[21]
综上所述,汉外语言文化对比视角下的委婉语及其教学研究,具有内容丰富,趣味性强,涉及面广,多运用理论分析与问卷调查向结合的研究方法等特征。尽管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各有所长,但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看,这些研究成果过于琐碎,缺乏系统化的安排,不利于组织系统的教学。
三、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汉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而在汉语交际中,委婉语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出汉语交际的得体性以及中华灿烂的文化。传统的以语言要素和技能教学为核心的对外汉语教学,已无法满足各国汉语爱好者渴望了解中国文化、来华留学等需求。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对委婉语的标准、分类、教学模式构建、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系统化、针对性研究不仅将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新的增长点”,而且也将成为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成效与整体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沈玉皎.汉语委婉语与对外汉语教学[D].西北大学,2012.
[2]张梅一.汉语委婉语及委婉表达与对外汉语教学[D].北京语言大学.2009.
[3][8]孙丽丽.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研究[D].辽宁大学,2013.
[4][9]汪幂幂.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研究[J].文学教育,2012(1).
[5][10]毕秀,陈鹏.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语言应用研究,2014.
[6][11]褚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委婉语教学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8).
[7][12]张雪迪.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委婉语教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
[13]何伫聚.汉语委婉语的习得过程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J].读与写杂志,2011(3).
[14]郑燕.对外汉语中的委婉语教学方法小议[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4):84-86
[15]张永奋.汉意委婉语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16]ToibolKarakat.汉哈委婉语对比研究及教学对策[D].新疆大学,2014.
[17]邢刘婷.汉英委婉语对比与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D].苏州大学,2015.
[18]金莉娜.汉语、韩国语的委婉语对比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19]李丹妮(DanielleLY).中法委婉语对比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委婉语教学建议[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0]王凤玲.英汉生理现象委婉语对比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啟示[D].云南师范大学,2014.
[21]梁亚.汉俄委婉语对比及教学研究[D].新疆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