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大系统开展非学历培训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2017-11-07 02:33张梅琳王力洪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张梅琳 王力洪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3)

四川电大系统开展非学历培训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张梅琳 王力洪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3)

随着电大向开放大学的转型,电大系统对非学历培训领域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四川电大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电大系统非学历培训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并对非学历培训系统发展不均衡、系统优势和远程教育优势未充分发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电大系统;非学历培训;现状分析

一、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办好开放大学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广播电视大学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这一电大人多年的追求已经提升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高度。建设开放大学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之一,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需求。教育部于2016年初发布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文件中对办好开放大学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文件明确指出,开放大学应该顺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求,应该广泛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1]如果将传统的成人学历教育看成是开放大学的根基,成人非学历继续教育则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开放大学的神圣使命,是开放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开放大学肩负的重要职能。电大是否能够向开放大学顺利转型,开放大学的办学情况评判,无疑都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开展情况密切相关。

根据对非学历继续教育研究主体的分析可知,电大(开放大学)、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学院或网络教育学院)、职业院校(高职学校或中职学校)、行业性社会化培训机构是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探索的4大主体。而电大(开放大学)与其他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主体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独特的系统运作模式。[2]那电大系统在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方面其系统运作的情况如何?是否充分发挥了系统优势呢?系统优势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机遇和挑战呢?笔者对四川电大系统2015-2016年非学历继续教育(特别是非学历培训工作)的自查报告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辅以访谈,以期深入了解电大系统开展非学历培训工作的现状,并对如何利用系统优势开展非学历培训工作进行思考。

二、概念界定

在现状分析前,笔者先对关键词“电大系统”和“非学历培训”进行如下界定。

(一)电大系统

电大系统是一个由中央电大(目前已更名为国家开放大学)、省级电大(有5所省级电大已更名为省开放大学)、地市级电大和县级电大教学点共同组成的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远程教育系统。[3]而四川电大系统则指由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简称“省校”)和21所市、州、系统电大(分校),以及111所县级电大(分校)构成的教育系统。按照“省—市—县”线型业务指导原则,省校更多的是与市州级电大对接业务(省校还将承担全省系统建设的职责),所以,本研究的分析对象主要为“省校+21所市、州、系统电大(分校)”。

(二)非学历培训

根据《纲要》的解释,非学历继续教育主要是指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培训为主要方式,对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开展的教育活动。[4]非学历继续教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职业为导向,旨在满足相应岗位的要求,主要通过非学历培训来实现;另一类以精神文化生活为导向,旨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主要通过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实现。电大(开放大学)系统开展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包含上述两大类内容,如四川电大省校设置了两个不同的处级部门——社区教育处和培训学院来开展相应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工作。

本研究所提及的“非学历培训”实际上为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一个子集(核心子集,有部分持大培训观的学者,也简单将非学历继续教育等同于非学历培训),是指以面向成人的,以职业为导向,面向从业人员,以及有创业、择业、转岗需求人员和就业困难、失业人员开展相应的职业教育培训,使他们在职业道德、文化知识、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

三、四川电大系统非学历培训的现状分析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每年年底都会组织市、州、系统电大(分校)对各项业务(包括非学历培训)开展自查自评。本研究基于四川电大系统各分校2015年和2016年两年的非学历培训工作自查报告进行分析,同时根据自查报告反映的情况,选择部分分校进行访谈调研,以深入了解四川电大系统非学历培训的现状。

(一)规模分析

根据对2015年和2016年收集的分校自查报告中关于非学历培训的分析,除凉山电大未准时提交报告外,四川电大省校和其他20所分校均开展了非学历培训工作。2015年,绵阳电大、巴中电大非学历培训规模达20,000人次以上;2016年,巴中电大非学历培训规模更是突破了50,000人次,广元电大的非学历培训规模也达到了46,000余人次。2015年和2016年培训规模及变化情况详见图1—图3:

图1 2015年四川电大系统非学历培训规模

图2 2016年四川电大系统非学历培训规模

图3 2015年-2016年四川电大系统非学历培训规模变化情况

通过分析比较可以发现四川电大系统非学历培训规模:(1)总体上呈增长趋势,2016年比2015年在培训规模上有增长的分校数量达到10个,接近四川电大系统分校数量的50%。此外,非学历培训规模为1,000人次的分校个数由2015年的16个变为18个,除了4个未明确提及培训规模的分校,2016年度,所有分校的非学历培训规模均已破千。(2)呈不均衡分布状态。2015年,最大培训规模是最小培训规模的30余倍;而到了2016年,这种差距更是扩大到50余倍。

(二)经费分析

与学历教育的系统管理不同,非学历培训工作各分校是相对独立的,各分校之间,以及分校和省校之间,合作开展非学历培训的情况不多,所以经费都是独立收支的。在自查报告中,有一半以上分校都没有提及经费问题,还有部分分校明确表示,他们开展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项目,以及干部培训等项目,均来自财政专项经费。而在自查报告中明确了经费的分校,基本都是培训规模较大,非学历培训工作开展较好的分校,比如2015年度,自贡电大、乐山电大、广元电大、巴中电大和绵阳电大其非学历培训经费都已经突破百万,其中,绵阳电大的非学历培训经费已高达500多万。2016年度,甘孜电大、自贡电大、绵阳电大、广元电大、巴中电大等分校的非学历培训经费已经突破百万,其中,自贡电大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就达900余万(其中市级投入经费200余万,区县级投入经费700余万),广元电大和巴中电大的经费达300余万。

经分析,培训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支付(如常规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派送单位支付(如针对企事业员工开展的岗位能力提升培训)、参训者自付(如从业资格培训、技能培训等),以及项目专项资金。其中,财政支付和项目专项资金所占比例较大。

通过经费分析可以得知,四川电大系统非学历培训经费不均衡现象突出,有些分校,如绵阳电大,非学历培训已经能够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半边天”,其经费充足有保障,而有些分校(包括省校),非学历培训的经费收入都不够固定,更多依靠项目专项的申请,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三)机构设置情况

四川电大系统(省校+21所分校)均设置了负责非学历培训工作的部门,只是部门名称并不统一。其中,机构名称为培训科、培训部、培训中心、培训处的最多,占到分校总数76.2%。有部分分校因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规模较大,专门成立了师训科(或师训中心),如乐山电大、内江电大、自贡电大等。还有一些机构的名字为继续教育科、非学历教育科、培训鉴定科等,非学历培训机构的名称及其频数统计分析见图4。从机构命名即可看出,这些分校的非学历培训工作、非学历考试(或者说社会化考试)、社区教育工作是融合在一起开展的。比如眉山电大非学历培训工作的主体之一是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即将培训与非学历考试融合,又如自贡电大继续教育处、师训部和社区教育合署办公,非学历培训的人数统计中包含了部分针对社区居民的培训讲座活动。

图4 四川电大系统非学历培训机构名称频数统计

(四)培训资质情况

四川电大系统各成员在积极开展非学历培训工作的同时,努力争取政府及行业系统的支持,取得了一系列培训资质。关于四川电大系统成员培训资质的统计情况见表1。

表1 四川电大系统取得的主要培训资质

除此之外,四川电大系统成员还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取得了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培训资质,如住建厅电大取得建设厅建设岗位培训资质,广元电大取得食品行业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等。

通过分析,发现有4种资质在四川电大系统最为普遍,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普通话测评中心、再就业定点培训机构。有多所四川电大系统的成员取得了这些资质,并借助这些资质顺利开展培训。但也有一个现象:取得这些资质只是开展培训的基础条件,要开展具体的培训项目还需要每年进行招投标,特别是省校,在进行招投标时,竞争激烈,有众多不可控因素,所以项目开展并不稳定。

(五)培训对象分析

四川电大系统开展非学历培训的对象主要集为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党务干部、行业系统从业人员(比如建筑系统、卫生系统)、社会人员、在校学生等。自查表中未对各种培训对象的具体人数进行统计,但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可以将培训对象分为4个大类,一是教育系统工作者,主要包括中小学教师、校长等。四川电大系统中有11个成员(占成员总数的50%)中提到培训对象包括教育系统人员或者中小学教师,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科教育教学培训、教育管理培训、普通话培训等。二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这些项目多是与政府合作,主要包括党务干部培训、机关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直属机关人员培训、驻村干部培训、民族干部培训、公务员培训等;三是行业企业从业人员,这类培训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四川电大系统成员单位根据自身办学特色,与一些行业企业合作,如宜宾电大的国家公共营养师培训、达州电大的高级家政服务员培训、雅安电大的保险代理人培训等。四是在校学生,因部分成员单位与当地高职院合并或者本校自办有中职,所以有在校学生,有部分非学历培训是针对在校学生的,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普通话测试培训、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等。

(六)培训形式与师资分析

四川电大系统成员开展非学历培训的形式主要分为3类,一类是以集中培训为主,集中培训的师资构成部分来源于校内专家教师,部分为外聘专家。有些系统成员单位则提到授课专家团队以外聘为主,学校相关科室人员则组建非学历培训项目管理团队提供服务。二类是以远程培训为主,部分系统成员,特别是开展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较多的成员单位提到: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平台和资源多是由政府部门通过招标购买的教育公司提供的服务,比如中国教师研修网、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等。系统成员单位开展远程培训的工作并不是自己提供平台、资源和师资,而是提供远程培训的学习辅导及项目管理。另外也有部分成员单位,如巴中电大提到他们的远程平台是自建的,但是资源,包括师资资源严重匮乏。第三类则是“集中+远程”的培训形式,主要指系统成员单位有些成员单位既开展了集中形式的培训项目,也开展了远程形式的培训项目。甚至有部分培训项目,进行了“集中+远程”相结合的培训,在远程培训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合理安排定期的集中学习活动。

四、四川电大系统开展非学历培训的思考

(一)非学历培训系统发展不均衡,缺“交流”、“帮扶”的机制与平台

从对四川电大系统非学历培训的规模、经费、机构设置等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四川电大系统开展非学历培训工作各成员单位发展极为不平衡,并且这种不平衡状况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非学历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及定位认识不统一。部分系统成员单位并没有将非学历培训工作作为促进学校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考虑。据了解,部分市州院校,如广安电大已经与当地高职院合作,原电大的工作职责只由学校一个处室负责,而非学历工作主要由前高职院的培训鉴定科完成,培训对象主要针对高职学生,并没有从电大发展的角度去规划和发展非学历培训工作。而部分系统成员单位将非学历培训作为学校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向,非学历培训工作争取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如内江电大、绵阳电大、乐山电大等挂牌的教师培训中心已经具备当地教师培训工作规划、项目设计的职能。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必将导致非学历培训发展的不均衡。二是系统缺乏“沟通交流”、“互帮互助”的机制和平台。从四川电大系统看,自从2003年举办我省继续教育工作会以来,最近十多年一直未召开会议,系统成员没有机会就各自学校在发展非学历培训方面的困扰进行探讨,没有机会听取非学历培训工作开展得好的成员单位介绍宝贵经验。除了整个系统,就连某个成员单位内部,各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也不够,比如四川电大省校,涉及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部门有社区教育处专门负责社区教育工作、有培训学院培训部负责非学历培训工作和部分社会化考试工作,四川电大所属的高职院校也设有培训部负责针对高职学生的非学历培训工作。非学历继续教育工作多是交叉融合、协调发展,但因涉及的部分多,沟通交流还是比较欠缺。

(二)非学历培训系统优势不明显,有“系统”之名,少“系统”之实

没有哪一所学校能够像电大一样,拥有如此庞大的办学系统。各级电大分级办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同打造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平台。但是在非学历培训领域,这种系统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共建共享的理念并没有建立起来,非学历培训“系统”有名无实。非学历培训系统不易打造,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非学历培训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要建立利益共同体并非易事。与学历教育相比,非学历培训周期较短,特别是集中培训的周期更短,非学历培训需求多样化,各地需求及面临的机遇挑战都有差异。要将系统成员凝聚起来,不能仅靠感情维系,而是需要建立利益共同体,而这种利益共同体项目开拓及运作的方式、利益分配机制等都未形成,甚至说还未开展建立。目前,我们鲜有系统推行的非学历培训项目,即使偶尔有成员之间的合作,也不是常态化的。二是系统非学历培训“共建共享共发展”的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非学历培训工作需要前期投入,包括资源平台建设等,我们有系统,就应该有系统思维,系统成员若能达成资源平台等共建共享的理念,我们的投入成本就将大大降低,资源库的内容也必将更充实和丰富,项目拓展和启动的速度应该更快。目前,四川电大系统非学历体系建设方面处于缺位状态,为了非学历培训工作的长远发展,省校应该牵头,加强非学历培训工作的系统建设。

(三)远程教育经验优势未充分发挥,非学历培训应更多引入“市场”机制

作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校,电大是利用远程手段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先行者,积累了丰富的远程教育经验。但是在学历教育方面积累的几十年的远程教育经验并没有成功投射到非学历培训领域。从四川电大系统来看,开展过的远程培训项目多与中国教师研修网等商业化教育培训机构合作,自己缺少独立的平台和资源。虽然也有部分市州分校,如巴中电大和广元电大,他们的远程培训平台是自建的,但这种单打独斗的方式,只能基本满足当地某项培训的需要,而不具有市场推广的价值,更是无法与总多商业培训机构抗衡。此外,非学历培训领域具有显著的市场化特征,在项目开拓上需要把握市场需求,在项目运行上需要提供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而电大系统作为典型的事业单位,在市场开拓和竞争方面还缺少经验,在支撑非学历培训发展的制度和机制方面的探索还做得不够,这都是我们需要努力探索的方向。

[1]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EB/OL].(2017—01—08).http://www.moe.edu.cn/srcsite/A07/moe_726/201602/t20160202_229322.html.

[2]蔡凤伟,林天文.开放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的SWOT分析[J].甘肃科技,2015(1):87—91.

[3]张长忠.实现电大向开放大学的转型:发展、问题及实践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1(4):52—58.

[4]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2017—1—10.

Analysis and Thinking on Status Quo of Non-degree Training in Sichuan RTVU System

ZHANG Mei-lin,WANG Li-hong
(Sichuan Radio&TV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73)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to Open University,the RTVU System ha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field of non-degree training.Taking Sichu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System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non-degree training,and discusses such realistic problems as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non-fully utilization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system and the advantages of distance education and so on.

RTVU System;non-degree training;status analysis

G724.82

A

1008—7427(2017)05—0024—05

2017-04-12

张梅琳(1986—),女,四川南充人,硕士,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成人教育、远程教育。

(责任编辑:李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