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ITCTeam开发与应用

2017-11-07 02:33刘迪昱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学习者教材

孙 伟 刘迪昱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3)

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ITCTeam开发与应用

孙 伟 刘迪昱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3)

教师使用混合式学习模式,期望通过信息科技工具应用、在线实时与非实时环境的特性,改进传统面对面教学环境,减少可能的缺失,提升学习者学习的成效与教学者的教学效益。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中,通过团队运作的模式,实际解决教师在使用信息融入教学模式时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团队合作协助教师实施混合式教学,有效发展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能力,通过良好的沟通互动达到知识存取便利化的愿景。

混合学习;ITCTeam;在线学习;开发应用

近年来,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已然成为教学现场最为关注的议题之一。信息融入教学后带动了新形态的学习方式——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1]混合式学习是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人们对在线学习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的一个较为流行的术语,也成为近年来极受重视的教学方式。其受重视的原因,在于整合了不同形态的学习计划,如传统教室、同步与异步在线学习等等。研究者认为在成人教育环境下,若能实际应用混合式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活动,相信必能达到优质且创新的教学成效。目前国内外针对混合式学习理论探讨多着重于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应用,混合式学习是一种可行的教学形态。然而教学者应当如何执行此教学模式呢?能否借助团队力量发展教学形态,有效减少教学者教学压力、提升教学者教学效果以及学习者学习效益,进而有效发展教学者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混合式学习中的问题分析

混合式学习一方面具备传统式面对面学习优点:学习者能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聚集,进行团体活动与学习;另一方面则具有在线学习优点:跨越固定地点与固定时间学习的限制,提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功能。因此,在现有成人教育环境中,学校教师团队若能应用混合式学习的教学理念,以传统式面对面学习,辅以在线学习,实施个别化授课与辅导,当能提供学习者更完整的学习过程,以及发展与应用教师科技内容教学知识。在实施信息融入教学的现场里,教师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要出发点在于提升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动机与成效、降低教师教学负担。但是研究者发现实施多年后,信息融入教学模式策略容易因为教育主管机关经费补助减少、教师外务繁多、软硬件环境建置不足,导致在推广上产生挫折而放弃的情况。再者,许多学校在推广信息融入教学时,仅要求教师制作与搜集教学媒体或素材便直接进行教学,实际上未能通过实际团队的运作,协助解决教学困扰。

(一)教师观念的偏差

现今的信息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定义。狭义的信息教育,着重于信息应用能力与技巧的培育,主要为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目的在于通过教学,学习者能够熟悉计算机、使用计算机。而广义的信息教育,则泛指信息科技在教学上的应用,主要在于利用信息科技衍生出创意教学模式,目的在于正面协助教学者教学和学习者学习。运用计算机可分为3种程度,分别为:学计算机知识(Learning about computer)、从计算机学知识(Learning from computer)、用计算机学知识(Learning with computer)。现今一般教师在教学现场的信息素养认知上,仅停留于学计算机知识(learning about computer),认为实施信息融入教学,在于让学生拥有专业的计算机技能,如字处理、网页制作、影音编辑等知识。然而,信息科技运用最终的目的,乃是在于教学现场的应用,帮助教师教学、改变学生学习模式、提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与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从而提升教育的品质与学习成效。一般教师偏差观念往往导致信息融入教学模式效果不如预期,进而影响教师将信息融入实际教学的意愿。[2]信息技术一体化教学会受到教师教学观念的影响,可以说,学生的转变和成就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观念。

(二)教学模式仅呈现信息技术层面,学生学习意愿不高

信息科技在教学中的角色深浅可以分为5个等级,从等级0“没有使用”到等级4的“习惯性自然使用”,如表1所示。

表1 信息科技在教学中的角色深浅表

信息科技融入教学为一段演化(Evolution)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进入(Entry)、采用(Adoption)、适应(Adaptation)、习惯使用(Appropriation)、和创新(Invention)等5个阶段。由以上论点来看,目前教学现场信息融入教学模式多半只停留在补充(等级2)或是采用(Adoption)阶段,所运用教材也仅局限于教学演示稿制作(如PowerPoint)、学习单的编撰(如Word)或是网络资源的粗浅应用(如网站图片与文字的应用)等。毕竟,更高阶的信息融入教学模式(如创新教材、多媒体跨平台资源、远距教学、在线讨论等等)需要教师具备更高阶的信息能力。如果教师信息素养与能力,未能通过完整的计划与时间进行培训、提升,则容易导致教学模式与教材设计运用的低阶化。

Merrill的研究表明:只讲究信息设计精致化的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学产品,虽然这些产品的质量是上乘的、外观也颇吸引人,但由于其并非按照学生学习的要求加以设计,因此只会强化教师讲授式的教学。[3]Wong,Tatnall和Burgess分析了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习者应该做好的准备,包括学习者对信息技术的态度和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网上学习的频率[4]。另一方面,从学习动机的观点来看,一个良好的教学模式应当具备Attention(引起注意)、Relevance(切身相关)、Confidence(建立信心)、Satisfaction(感到满足)4种因素。由此可知,教学模式应用与教材设计若仅呈现信息技术层面,不易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学生也不知这些学习内容或媒体与其学习有什么关联性,更不用提建立信心与感到满足,反而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意愿低落,进而影响其学习成果。

(三)硬件维修困难与教学素材搜寻耗时耗力

一线教师在实施信息融入教学模式上最感到困扰的问题是学校信息设备的不足、硬件维修的效率不高与教学素材搜寻的耗时费力。教师在教学素材搜寻上也感吃力,教师无法在第一时间搜寻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素材,对于知识产权使用合法性与归属也有相当疑虑。以上这些因素,也同样导致教师对于信息融入教学模式不愿轻易尝试。

二、混合式学习的课程模式

混合式学习把信息技术、互联网资源和教育紧密结合,是教育模式上的重要创新和进步[5]。混合式学习的课程模式,主要始于延伸传统课程的时间与地点,并转化为在线学习模式。然而,在线学习环境并非为混合式学习的全部。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中,必须考虑3种组成元素:(1)在线和面对面的学习活动;(2)在线和面对面的学生;(3)在线和面对面的教学者。这三种组成元素的互动关系,将构筑成不同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这3种模式的共同性,在于将传统课程中面对面的上课教学延伸至教室外,并以某些形式的在线学习活动取代。同时,都强调知识存取的方便性与学习者自我导向的学习。其差异性在于对学习活动、学生与教学者不同类型的强调。

混合式学习可应用的活动模式分为实时面对面(正式与非正式)、虚拟合作(同步与异步)、自我学习与绩效支持。如表2所示。

表2 混合式学习可行的活动模式表

综合上述论点可知,教师使用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信息科技工具应用、在线实时与非实时环境的特性,改进传统面对面教学环境,减少可能的缺失,提升学习者学习的成效与教学者的教学效益。因此,在现今成人教育环境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可提供相关学习教材与媒体,转化为传统与线上学习皆能使用的新教学思维。教师若能灵活运用混合式教学运用模式,进行课程设计与教材运用,相信必能为成人教育学生提供更具创意与自由的学习环境。

三、应用模式的设计与编制

为解决现有问题,笔者设计信息协同团队(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ordinating Team,以下简称为ITCTeam)应用与开发模式,希望通过团队运作的模式,在第一时间内,实际解决教师在使用信息融入教学模式时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团队合作协助教师实施混合式教学,有效发展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与教师专业。如果学校能够自行成立ITCTeam,并由校内具备教学实务教师进行筹组,当能真正了解教学现场所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及时提供解决与协助。同时,一个学校也是一个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其组织最主要的功能应当在于通过学习导向(Learning orientation)进行再创新、充满活力和持续的革新,而非被命令或控制,ITCTeam的组成,也当秉持此原则。通过团队化的合作模式,带动学校内部教师运用信息融入教学的意愿,更能通过彼此分享与学习,达到带动学校向上发展愿望。因此,成立信息协同教师团队应当是一个校内跨领域、跨院系的合作模式,不该局限于某一领域,或是某专业年级的小组会议,以求达到合作学习与创新发展的成效。

另一方面,ITCTeam成立的目的,也是要解决既有教学现场里已经产生的信息融入教学模式问题,并针对信息组长过多行政业务下产生的工作压力提出解决之道。信息技术小组着重于计算机知识的开发(软件、系统平台的开发与设计);辅导团则着重于教学方法与模式的观察与辅导;而ITCTeam的功能则涵盖二者,主要通过实际观察教学现场所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媒体的开发与设计,通过实际教学观摩与讨论,进而推广与辅导教师实施应用信息融入教学策略,并让学习者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中与学习后同事讨论与个人化补充教学。三者在功能上可以各司其职,但也可以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ITCTeam成员必须拥有的能力,应是组织校内现有的人力,赋予明确的任务,并提升团队与个人的能力。数字学习推动所需的主要专业人才有4种:数字化学习培训主导者(e-Training Manager)、数字学习项目设计者(e-Project Manager)、数字化学习教学设计者(e-Instructional Designer)、数字化学习讲师(e-Tutor/Facilitator)。作者归纳整理出ITCTeam成员角色与工作任务对照表,如表3所示。

通过对照表,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好的团队需要拥有明确的组织与分工,ITCTeam主要通过现有教学现场教师人力资源利用,通过简单而明确的组织架构、任务分配,不额外增加教学者工作负担,实际减轻教师在信息融入教学上可能面临的困境。在成员与工作任务分配上,ITCTeam分别设立:

表3 数字学习推动小组成员、多媒体专业团队成员与ITCTeam组织成员对照表

(一)组长

带领团队运作方向,并且规划相关经费运用、办理培训计划。

(二)课程设计与开发组

开发适合的信息融入教学模式与流程,并且实际在教学现场中观察,同时也针对各项有争议教材设计进行讨论修正。[6]在课程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在课程设计中没有预料到的问题与不足,因此应根据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采用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理论框架,把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 knowledge)、技术知识(Technology knowledge)和课程(主题)内容知识(Content knowledge)融合[7]。

(三)多媒体教材制作组

主要在于针对课程设计,并与开发组共同设计教学模式,开发多媒体教材,建构适合校内的教学平台。同时,该组也能在制作开发多媒体教材时,协助教师取得各素材的使用权,消除教学者在教材使用上著作权使用的疑虑。

(四)在线(现场)教学者

以有实际教学经验教师担任为主,实际运用开发出的教学设计与多媒体教材进行教学,并评估教师教学效益与学生学习成效,检验教学流程是否可行,同时也为不熟悉信息融入教学的教师提供一个学习观摩的机会。

四、应用模式的开发

一个成功的在线课程设计,主要还是通过团队合作与讨论进行开发。一个优质的课程设计,更当具备传统面对面环境与在线学习环境皆可重复使用的功能,以减少教师备课负担。另外,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果与学习者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无关,或者选择的媒体表现形式不恰当,对学习者来说,都是无效资源,而且过多会造成信息焦虑,增加学习者的认知负荷,为学习带来不必要的困难与负担[8]。在线课程成功的公式应当符合3项原则,分别为:课程提供关于课程的目标;课程开发者迅速回应领域教学者设计的要求,并且愿意考虑教学设计与教学者的建议;按照计划完成与修正各项工作。倘若在线课程能够符合与遵循上述原则,不但能够通过团队间良好互动与沟通,减少发生错误与不符合目标期望的情况发生,也能够在定型化的模式流程中创造出最适宜也最具创意的在线课程。一个成功的在线课程开发应当遵循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CDL团队开发在线课程流程图

(一)数据阶段

课程设计与开发组针对校内多数教师提出的需求,进行教学现场所需信息融入教学软硬件方面的定义,协同有经验的在线(现场)教学者,观察与记录教师在教学现场的教学活动中的需求。

(二)信息阶段

首先,课程设计与开发组协同多媒体教材制作组,讨论课程教学流程与设计。小组成员发现利用混合式教学实施本教学活动,将有助于教学者和学习者进行教学活动。教学者不仅能够在课堂内利用开发的网络多媒体素材与平台进行教学引导,学习者课后也可通过相关教材内容与主题学习网站,配合后续引导以进行讨论。对此,团队成员决定将课程设计开发为混合式学习课程。

其次,由课程设计与开发组协同在线(现场)教学者,根据讨论后的教学设计与教材,分别对3种混合式学习模式进行教学,并借助学生回馈反应与教学者事后讨论,针对设计的教学活动进行增减与筛选。小组成员发现,教学设计、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材,在采用作者所提及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二(面对面学习者与在线学习者皆能学习相同课程)后,所达教学效果最佳,也最能吸引学习者学习动机。因此,小组成员决定以混合式学习模式二为课程的教学模式。同时,为达到普遍运用以及重复使用的需求,团队也采用多媒体在线影片播放模式,呈现内容的情景,搭配教学动画与在线互动讨论区,达到教学与知识累积。同时,通过团队讨论后决定该教学活动的优缺点并进行适度修改。多媒体教材制作组由在线(现场)教学者将成型的教学设计、教材与教学模式进行实际教学应用,辅以利用数字摄影机记录相关流程与互动状况。另外,ITCTeam也利用小组会议时间进行成果讨论与修改意见汇整。

(三)知识阶段

在课程信息建构后,ITCTeam利用教师集会时间向校内教师介绍教学成果,并将相关教学设计与多媒体教材,收录于学校网站的教材数据库内,以提供教师使用。研究者于课程设计中实际推广运作ITCTeam后,得知该校教师对于产出的成果反应,多属正面且持肯定态度。认为教材设计与教学资源确实符合教学者需求,更能由后续的分享与重复性使用,达到节省教学准备时间、减少教学困扰、以及提升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的目的。

在团队成员运作上,成员普遍认为通过明晰的分工以及合作讨论模式,不仅可以让相关成果受到严格管控与评价,更能让团队成员在工作与时间压力上不额外增加负担。同时,因ITCTeam在数字化教材发展上,有效应用学校本身购置的软硬件设备,故在制作经费上较低。通过模式化的团队运作,不仅能够让团队成员更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与观念,通过良好的沟通互动达到知识存取便利化的愿景,同时也因为团队合作的创意激发,使得教学更显多样化与创意化,符合当前教育政策强调的创新教学模式。

[1]张丽娜,王真富.移动互联环境下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6):12.

[2]Cano,F.EpistemologicalBeliefsand Approachesto Learning:Their Change through Secondary School and Their Influence on Academic Performance[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5,75:203—221.

[3]Merrill M D.First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J].Educational Technology: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2(3):43—59.

[4]Wong,L.,Burgess,S..A framework for investigating blended learning effectiveness[J].Education&Training,2014(2/3):233—251.

[5]杜世纯,傅泽田.混合式学习探究.中国高教研究,2016(10):55.

[6]王硕,韩俏,等.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远程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2):45.

[7]赵一鸣,张家年.MOOC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8):20.

[8]张桐.远程开放教育网络课程设计现状评析——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例.中国电化教育,2012(10):88.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TCTeam Based on Hybrid Learning Mode

SUN Wei,LIU Di-yu
(Sichuan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00)

Teachers use the mixed learning model,expect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ols,online real-time and non-real-time environment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face-to-face teaching environment,reduce the possible lack of learning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learners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In the mixed learning mode,through the team operation mode,the actual solution to teachers in the use of information into the teaching model encountered problems,through teamwork to assist teachers to implement mixed teaching,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tegrated technology subject teaching knowledge,through good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to achieve the vision of access to knowledge access.

mixed learning;ITCTeam;online learning;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G434

A

1008—7427(2017)05—0003—05

2017-06-08

四川省教育厅科研课题“基于情境认知的移动有声数字教材的研究”(15ZB0437);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科研课题“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放式学习环境的研究与实践”(KTKYC2016008Y)。

孙伟(1979—),男,四川巴中人,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理论及实践。

(责任编辑:李影丹)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学习者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