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S的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系统设计
——以四川省为例

2017-11-07 01:37:58刘利萍林东升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7年10期
关键词:储量矿产资源四川省

■ 刘利萍/林东升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成都 610072)

基于B/S的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系统设计
——以四川省为例

■ 刘利萍/林东升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成都 610072)

鉴于当前的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模式、信息化发展水平与四川省国土资源信息化现状,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设计基于B/S模式的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自动化、规范化。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作用:(1)实现联网审批,简化工作流程;(2)将矿产资源储量登记与矿产资源统计工作合并到一个系统,使矿产资源统计成为日常的、动态的工作;(3)转变传统的储量登记、统计工作模式,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中的矿产资源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进行积极探索。

B/S模式;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系统设计;储量登记;储量统计

0 引言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是国家以矿产资源所有者和行政管理者的身份,以矿产资源为对象,对矿产资源质量认定、储量消耗、统计核算等环节的综合管理[1]。储量是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劳动对象[2],是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储量管理工作中的两大重点即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和矿产资源统计两项。储量登记是矿产资源统计的基础,矿产资源统计是储量登记的延续,两者既相互独立又不能分割。

“十二五”时期,四川省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基本建成,国土资源管理效能、监管能力有明显提升,但在矿政管理方面,仅实现了矿业权登记的联网审批,而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信息化相对滞后,业务的网上办理一片空白,信息化力度还有待加强。四川省通过矿产资源储量系统建设,将登记、统计两项工作合二为一,实现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查询等网络化管理,统一管理矿产资源储量数据,为矿产资源储量数据一致性、准确性提供了系统支撑。

1 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模式现状

目前,全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将储量登记与矿产资源统计分为两个部分,四川省这两项工作相互独立,由不同的工作人员负责管理,同时工作方式较为传统,依然采用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单机版软件,即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管理系统、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数据管理系统,对储量登记及矿产资源统计数据分开管理。虽然系统多次升级,但每个单机版系统相对独立,使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处于孤岛,系统连通性差,信息无法共享,远远不能满足网络时代的需要。而储量登记是一项重要的日常性的矿政管理工作[3],矿产资源统计是一项重要的年度性地矿行政管理工作[4],本年度的储量登记数据在下一年初导入矿产资源统计数据库,作为矿产资源统计数据的一部分,待整理、融合后形成年度矿产资源统计成果数据。

“十三五”期间,是开创国土资源工作新局面的关键阶段[5],国土资源信息化成为新时期推动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关键。在储量管理工作信息化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新型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系统,填补了储量管理工作信息化的空白,完善了四川省“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管理平台储量部分的数据,进一步推动了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信息化的深入。同时,基于B/S模式的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系统具有如下优势:一是减少了纸质要件审查及意见签署的流转程序,节省了一定时间,避免了因纸质材料搬运而造成的材料丢失等问题;二是系采用电子版审查意见表代替纸质意见单进行流转签署,方便审查,实现随时签署;三是该系统将登记和统计工作串联到一起,将登记数据实时推送到统计工作页面,便于统计工作人员与登记工作人员沟通,以便及时更新统计库,减少了数据更新的不准确性、统计数据的冗余现象。

2 基于B/S模式的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系统设计

四川省勘查登记、开采登记已实现联网审批,为矿产资源储量登记与统计工作联网审批提供了经验。为了储量管理工作的便捷性、协同性,实现数据间的无缝衔接,利用计算机技术建设基于B/S模式的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系统。

B/S模式即通常说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模式是在前端采用IE浏览器将用户提交的操作信息向Web服务器发出http请求,Web服务器通过ASP和一些中间组件访问后台数据库,并将操作结果以html页面的形式返回给前端浏览器[6]。目前,B/S模式逐渐成为开发各种应用系统的常用方式之一,它的客户端统一,只需单一的浏览器软件,是一种全新的体系结构,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开发、维护和使用[7]。

2.1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系统总体架构

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现有电子政务平台、“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和综合监管平台为基础,参照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相关的单机版系统,设计基于B/S模式的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储量登记的联动审批,综合管理储量登记与统计工作。储量登记后,系统将把数据自动推送到统计页面,由工作人员人工判定将数据以新增、覆盖或是追加的方式写入矿产资源统计数据库,实现储量登记库与统计库的实时更新和联动。图1为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系统体系架构。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系统建设,总体架构采用分层设计的思路,划分为以下四层:

图1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系统体系架构

(1)设施层:为平台运行提供网络环境和硬件环境支持。

(2)数据层:为整个平台提供数据服务,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库,土地、矿产、地质及其他专题数据库,业务数据和非业务数据库。

(3)平台层:为系统应用平台,分为电子政务平台、综合监管平台和数据管理平台。

(4)应用层:为系统主要功能。

2.2 系统建设的技术方法

2.2.1 统一的开发平台

采用统一开发平台(NetOffice电子政务平台)组件设计,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快速搭建出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系统,且系统的各功能模块基于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构建,形成统一的数据管理模式、统一的数据构件(服务)调用接口。这样,既保证了数据共享、业务模式统一和其他业务系统的关联,又保证了业务系统的独立性、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2.2.2 数据管理技术

采用Oracle 10g数据库平台,对储量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主要途径:

(1)通过引入元数据机制,提高对数据的检索和访问效率;元数据内容将遵循相关国家标准。

(2)建立数据库索引机制,结合格网索引和R树索引的特点和优势,形成一个对数据高效检索的索引机制。

2.2.3 统一身份认证,实现单点登录

采用统一的身份认证模式,实现单点登录,实现日常办公的统一入口、一次登录。针对不同系统,工作人员根据权限办理业务,实现统一用户、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统一数据库平台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并与原有系统整合,统一登陆界面。

2.3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基于四川省国土资源主干网,采用B/S模式、Web三层体系结构(客户机-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建设。业务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分离了业务处理逻辑、页面处理逻辑和数据操纵逻辑,使得业务系统维护相对简单。

系统是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基于现有的电子政务平台进行开发,将储量登记与统计两项工作合并到系统中,提供包括储量登记、导入导出、统计、查询、分析等功能,适时、准确地登记、统计、管理矿产资源储量,实现矿产资源储量管理自动化、规范化,促进矿山资源储量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2.3.1 储量数据登记模块

系统具备业务办公、数据上传下载、业务审批的功能,允许手工填报、录入、修改、删除相关登记数据。

根据《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部长令第23号)第二条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35号)的规定,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或者工程建设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应当按规定进行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未经登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相应的探矿权、采矿权登记或建设用地审批。

2.3.2 储量数据导入导出模块

系统提供数据导入导出功能,可以将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报盘数据直接导入储量管理系统,进行数据、附件等资料的查阅审核,也可直接导入数据库,如某市州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数据库。系统提供多种方式的数据导入,包括按矿山编号、矿区编号、行政区、矿种、经济类型、上表标识等。

通过导出功能可以导出当前编辑的数据,也可以通过设置条件进行数据的导出,如分行政区导出数据、导出统计表单等。系统提供多种方式的数据导出,包括按矿山编号、矿区编号、行政区识等。

2.3.3 数据检查模块

系统可以对数据进行行政区检查、一般检查、漏填数据检查等。

2.3.4 数据查询统计模块

系统提供数据查询浏览功能,指定过滤查询条件,如登记年度、探矿权人、矿区名称、所在行政区代码等,对数据基础信息进行过滤查询。

在登记过程中,数据自动存储在登记数据库中。当一项储量登记工作完成后,系统自动将该条记录推送到统计页面,由统计工作人员人工判定,将数据以新增、追加或覆盖的方式记录到统计库。系统提供数据统计功能,按照指定条件,如登记年度、矿区名称、所在行政区代码等,生成报表。

2.3.5 储量数据分析模块

统计分析是通过指定条件,如登记年度、所在行政区、矿区、矿类/矿种、储量等,对在辖区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储量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储量的变化趋势等。

2.3.6 打印模块

打印审查表单、登记表单,批量打印表单。

2.4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系统解决的问题

(1)实现联网审批,改变储量登记传统的管理及工作模式。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是在行政确认事项结束[8],单机版审查进行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原有工作流程

在单机版系统审查时,需要打印纸质审查意见表流转签字并填写意见,待制作登记书时由分管厅领导签发。联网审批时,只要前一个办理节点提交后,下一个节点登录系统随时可以办理,不需要主办人员进行纸质材料及意见表的移交(参见图3),从而减少了纸质要件审查及意见签署的流转程序,节省了一定时间及避免了纸质材料的搬运造成的材料丢失等问题,也使得登记工作的办理不受时空的限制。

图3 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网络版工作流程

(2)将矿产资源储量登记与矿产资源统计工作合并到一个系统,使矿产资源统计由年度的、固态的变成日常的、动态的工作,同时网络版系统操作简单、界面友好,使数据衔接更自然、准确。用户登录界面如图4所示。

系统将登记和统计工作串联到一起,将登记数据实时推送到统计工作页面,便于负责统计的工作人员有充足的时间与登记的工作人员沟通,以便及时更新统计数据,使矿产资源统计由年度的、固态的变成日常的、动态的工作,避免了由于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工作相对独立,登记到统计整个过程时间跨度长,因工作人员不同,造成的数据更新不准确及统计数据的冗余。

(3)储量登记、统计工作模式的转变为即将推行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9]中的矿产资源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进行了一次积极和有意义的探索。随着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全面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也正在探索。矿产资源登记是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重要部分,是矿政管理的主要部分。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是矿政管理的基础,贯穿于矿产资源登记整个过程,储量登记与统计的合并与联网审查,是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一次积极探索。

3 结束语

本文鉴于当前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模式、信息化发展水平与四川省国土资源信息化现状,为推动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水平上一个新台阶,设计基于B/S模式的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系统,将传统登记、统计方式转化为网上登记、统计,同时登记与统计融入一个系统,登记工作结束后,统计工作自动启动,两项工作既独立又延续,有利于矿产资源储量的综合性、科学性、实时性管理。但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系统本身还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一是界面设计有待优化;二是功能能满足登记、统计需要,但较为简单;三是登记数据入统计库时,需要人工判定。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系统是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网络化的突破,将用于全省矿产资源储量网络化登记,实现登记与统计的融合。系统数据库在服务器上部署,扩充“一张图”的内容,将用于矿业权登记审批、建设用地压覆审批叠加分析。随着矿产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的开展,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系统将成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平台中矿产资源统一确权登记部分的重要组成。

[1]聂志强.矿产资源储量的管理[J].江苏地矿信息,2000(6):163-167.

[2]王希凯.努力提高地质找矿成果供给的质量和效益[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6(4):4-7.

[3]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的通知[Z].北京:国土资源部,2004.

[4]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矿产资源统计工作的通知[Z].北京:国土资源部,2004.

[5]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Z].北京:国土资源部,2016.

[6]元燕辉.浏览器/服务器应用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

[7]何建平.基于B/S模式平台搭建的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J].科技展望,2016(29):2.

[8]王兀升,张明燕,汪汉雨.关于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与储量登记核准制度研究[J].中国矿业,2016,25(1):79-82.

[9]国土资源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主要内容[EB/OL].(2016-12-23)[2017-03-19].http://www.mlr.gov.cn/wszb/2016/tyqq/zhibozhaiyao/201612/t20161223_1424979.htm,2016-12-23.

System Design for Mineral Resource Reserve Management Based on B/S Modes— A Case Study of Sichuan Province

LIU Liping, LIN Dongsheng
(Information Center of Land and Resources Department of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072, China)

In line with the current work patterns of mineral resources reserve management, and the information-based development level, by using the technologies regarding computer, network, and database management, this paper has designed a information system for mineral resources reserve management based on B/S modes. As a result, the mineral resources reserve management has reached a level of standardization and automatization. Following thi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jor functions that the information system has played in mineral resources reserve management. First, the information system has allowed us to get the approval through network so as to simplify the work flow. Second, the information system has integrated the registration and statistical work of mineral resources reserves into a same system so that the statistical work has become daily and dynamic work. Third, the information system has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reserve registration and statistics work mode so as to make the positive exploration for the unified registration of real property of mineral resources which is involved in unified con firmation and registr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B/S modes; mineral resources; reserve management; systematic design; registration of reserves; reserve statistics

F407.1;F062.1

A

1672-6995(2017)10-00049-05

2017-03-29;

2017-04-01

基于云计算的四川国土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一期)软件开发服务政府采购项目(0773-1541GNSC01140)

刘利萍(1981—),女,四川省蒲江县人,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工程师,理学硕士,主要从事国土资源信息化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储量矿产资源四川省
《矿产资源储量技术标准》修订对资源储量报告编写的影响
河北地质(2023年1期)2023-06-15 02:45:12
关于矿产资源勘查与管理的思考
河北地质(2023年1期)2023-06-15 02:44:58
基于三维软件资源储量估算对比研究
矿产勘查(2020年4期)2020-12-28 00:30:08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冶金(2019年5期)2019-12-23 09:04:34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建筑(2019年6期)2019-07-21 02:59:28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1-04 08:57:40
我国矿产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完善路径分析
学术论坛(2018年4期)2018-11-12 11:48:52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使用法将作重大修改——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与矿产资源使用法典(草案)》解析
概率统计法在储量估算中的应用
断块油气田(2014年5期)2014-03-11 15:33:45
本月起实施页岩气储量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