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认知冲突,架设新知识学习“桥梁”

2017-11-06 14:26产满红
新课程·小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自主建构认知冲突桥梁

产满红

摘 要:通过不同教学片段的比较,阐明学生新知识学习准备:激发学习内需,生发认知冲突,让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态度投入学习;架设合适“桥梁”,开放学习空间,让学生以深层次思维投入学习。

关键词:学习准备;认知冲突;学习内需;自主建构;深层次思维

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动因,学生发展是教育的依据和结果。新课程教学已由关注“教”转向关注“学”,“以学定教”。成功的教学必须把握学生学习的准备。学生数学新知识学习准备是新知识学习的首要环节,是学生实现新知识有效学习和能力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知识的有效学习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准备。

一、激发学习内需,生发认知冲突,让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态度投入学习

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教学中教师组织了以下“学习准备”环节教学:

【教学片段一】

创设了《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分西瓜的情景(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8份、16份,每人分别可以吃1块、2块、4块。八戒嚷嚷着要按吃4块方法分)引入新课。

准备三张相同的长方形纸条,分别让学生折出“■”“■”“■”。

师:折好以后,请你想办法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

生演示(略)。

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

师:请你观察上面式子中的分子怎么变化的,分母又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该片段教学,通过折一折,比一比,得出了“■=■=■”,再让学生观察这些分数分子、分母的变化,从而去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整个环节,步步紧扣。新知识学习,学生准备好了吗?

【教学片段二】

创设了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分西瓜的情景(同上)引入新课。

1.填空:1÷2=( )÷4=4÷( )

2.32÷16=■

师:这两题你所填空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生汇报:第1题依据“商不变的规律”,第2题则依据“分数与除法的联系”。

师:请你依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第1题的式子改写一下。

生改写:■=■=■。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上面的式子,猜测一下分数也有怎样的性质,再用你的方法验证一下你的猜测是否成立。

在教学片段二中,学生依据“商不变的规律”“分数与除法的联系”,经过推理得出了“■=■=■”,“这是偶然的巧合吗?”学生用已有的旧知识经验已无法解释,其认知上产生了不平衡,急不可耐地投入探究活动。通过大胆猜测、充分验证从而“发现”“分数基本性质”。相对于教学片段一、教学片段二实施,挑起了学生认知冲突,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内需。在强烈的学习欲望驱使下,学生自觉投入了积极的学习情感态度。而教学片段一学习步骤“波澜不惊”,“准备”可谓十分充足,难道没有“过犹不及”之嫌吗?

学习内需是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是学习行动的源泉。因此,新知识学习前,首先要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使学生在强烈的学习内需支撑下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

激发学习内需应做到: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内需

引导学生新知识学习,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以真实的“境”吸引学生、以生动的“情”打动学生,以情境驱动学生身临其中,投入思考学习。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能激活学生的以往知识经验,诱发学生认知内需,点燃学生的探究激情,促使学生以昂扬、饱满的精神状态自觉将数学知识的认知过程转化为发现问题的质疑过程。

(二)生发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内需

学生的情感因素对本学科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想让学生好学、乐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他们在学习之初就能生发强烈的认知冲突。课堂上,学生的认知冲突越激烈,其学习内需也就越强烈,学习动力也就越持久。

正如上述教学片段二,学生自主发现了要探究的问题,生发认知冲突,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新知识探究之中。再也没有比研究“自己的问题”更有趣的探究了!

让学生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数学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和学习价值观。

二、架设合适“桥梁”,开放学习空间,让学生以深层次思维投入学习

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教学中,“商不变规律”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两个知识点是学生学习本课的起点,“学习准备”环节均可安排渗透这两个知识点的题目进行训练,“铺桥引路”,以强化新、旧知识联系,帮助学生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教学片段三】

1.计算:498.4÷56 252÷45

学生计算(略)。

2.口算并说出计算的过程。

8÷2 80÷20 800÷200 8000÷2000

学生汇报口算结果及方法依据(略)。

3.通过上面的学习,完成下面的填空,并说出你填空的依据。

180÷60=18÷( ) 18÷6=( )÷600

0.34÷1.7=( )÷17 70.56÷5.6=( )÷56

4.请你试一试计:算14.4÷3.2

在教学片段三中,教学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所作的铺垫可谓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学生学起来也轻松自如。这种“波澜不惊”的教学流程能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吗?这样引导学生准备新知识学习,好吗?

【教學片段四】

1.口算。说出结果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8÷2 80÷20 800÷200 8000÷2000

生汇报(略)。

师生共同总结:利用“商不变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endprint

2.列竖式计算。

252÷45 498.4÷56

3.请你计算:

14.4÷3.2

教学片段四中,学生通过练习第1、2题以后,“商不变规律”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知识激活了,再让学生探究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基于一定的学习经历,学生具备了较强的认知能力,基本能自主通过知识迁移,尝试着将“商不变规律”应用到“14.4÷3.2”的计算中。教学片段四并没有如教学片段三中第3题填空题那样再做一个新知识的学习“铺垫”,而是给学生留足了一定的探究空间,引导学生深层次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是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因而,已有的旧知识经验是学生所建构的新知识的起点。新知识学习前,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做好知识上的准备,通过练习激活学生知识储备,架设好连接新、旧知识的“桥梁”,帮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新知识的自主建构。

架设连接新、旧知识的“桥梁”应做到:

(一)“桥梁”的架设要有合适的路径

架设的“桥梁”要切合班级学情,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最大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多一些思维的磨砺,从而进入深层次思维,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桥梁”的路径太长,超过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无法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路径太短,学生学习少了一些探究的经历,其数学素养的提升也就受到束缚。

(二)“桥梁”的架设要开放学习空间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如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在新知识准备阶段就应该给予学生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拥有更丰富的学习材料、尝试更自由的探究方法,投入更深层次思维进行学习。如上述“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片段,验证“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片段一中给学生预设的方法仅仅是用纸折出分数进行直观比较。教学片段二中给学生预设的方法是开放的,学生不受约束地选择。“用你的方法验证一下你的猜测是否成立”学生或用纸折出分数比较,或将分数化成小数比较,或用直线上(数轴)的点表示分数再进行比较……在没有任何方法暗示下,学生进入深层次思维,创设出个性化的验证方法。

“足不强则迹不远”,有一个好的“开局”就有一个好的“结局”。在深层次思维历练中,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感悟了数学思想。他们学会了学习,发展了潜能。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学生新知识学习准备既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内需,又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唯有如此,新知识学习,学生才真正准备好了!

参考文獻:

焦肖燕,伏志瑛.学习策略方法教学问题诊断与导引:小学数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建构认知冲突桥梁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句子也需要桥梁
巧设悬念, 激发兴趣,建构概念
巧用认知冲突 打造有效课堂
抓“关系”之课眼寻思维之点睛笔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
用爱心架起希望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