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摘 要:现代社会对于学生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开始推行课程改革试验,在这种背景下,为解决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被动学习、缺乏自主性意识、反思意识淡薄等问题,开始主张“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即怎样培养学生的原认知能力,是亟需探讨研究的一个问题。从本质上来讲,阅读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而原认知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极大地加强学生的自主性,更进一步地凸显了其主体地位。就小学语文阅读小学生原认知能力培养问题做出剖析。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阅读;原认知能力
自1999年以来,我国在基础教育上提出诸多要求,加强学习科学探究,教育部颁行了一系列的相关教育法案,调整传统局限的教育理念,基于此,探索学习的科学方法被作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其中主要着重点在于改变“学生是教育系统中被动的接受体”的现状,化解这一弊端须从学生本身入手。语文阅读中,小学生消极接受的情况普遍存在,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原认知能力可以从根本上减少这类尴尬问题,同时,该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反馈阅读学习水平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作为一种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的文化组成部分,具有实际应用性和人文艺术性,这就要求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学生,使学生加强对语文这种交际工具的运用,同时体会到语文深刻的内涵,感受其中的艺术美。但是,就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状况而言,其教学方式严重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师将学生成绩看得重要,授课教条化、呆板化,按照课本教材一板一眼讲课,毫无创新理念,语文教师对小学生的知识水平评估不够完善,只注重单一化的教学,不进行情感辅助,使语文课堂丧失了文科类学科本该有的勃勃生机。
二、展现学生个性的方法
(一)允许学生选择学习方法
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必须要以批判的眼光,历史性、辩证性地看待问题,不能将问题片面的对立化,要从全面思考、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尊重其学习方法。事实上,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发展,诸多学习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题
质疑是人的一种本能,即一种根本的探究性心里。古往今来,质疑能力是学生应当具有的品质,也是教师应该赋予的权利。在我国经典文学中,《论语》就是由孔子学生的发问以及孔子的回答編构而成,在一问一答之间讲出了人生哲理,在质疑过程中提升了学生元认知能力。
例如,在长春版教材小学语文课本中,学习《揠苗助长》时,引导学生思考人物聪明的举动,思考其他助长的方法,以及这种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对其行为进行理性的评价。
(三)创设情境模式激发学生热情,带动元认知能力提升
身临其境,方才能有所感悟。语文知识虽然丰富但是过于寂静,学生会感到语文的枯燥无味,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多媒体技术的引用能够将语文知识化静为动,创设出语文情境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长春版小学语文《春芽》一课时,文中多处对春有着动态和静态的描述,学生很难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再现春天时的场景,进而能够更好地理解“春芽”中作家所要传达的真正意思,从而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四)加大对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关注力度
反思是一个认识自我,即“自己和自己的对话”的过程,能使反思主体认识到事情的本质,反省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反思,可以使元认知得到实际锻炼,反思后的总结可以使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更丰满。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地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并且督促其养成反思习惯。可以抓好以下两点:一是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反思任务和要求;二是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思考,不知不觉中锻炼原认知能力。
例如,在《神笔马良》一文阅读理解教学中,在学生对文章大体结构、人物故事情节设定有了大概了解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如下思考:
1.如何感知人物关系和性格特征?
2.县官的结局是必然的吗?假如你是那个时代的官员会怎样做?
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学生必然会对自己的阅读原有方法、模式做出审视,以改变认知角度,这样的反思活动可以更形象、更深刻地加强元认知能力锻炼的效果。
综上所述,学生可以利用自身元认知知识和策略成功地掌握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知识和能力,有发展眼光的教师,将会培养一批元认知能力极强的创造性、独立性的人才,为我国教育乃至各方面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英.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0):48.
[2]尹小君.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4(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