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秀华
摘 要:因为小学生在心智方面发展还不是很成熟,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因为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做游戏,所以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设计与语文学习有关的游戏,寓教于乐,从而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设一种更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小学语文;游戏课堂;学习兴趣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基本的语文素养,但是在很多学生眼中语文就是死记硬背,所以他们对于语文学习没有太多的兴趣。所以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要结合学生喜欢游戏和玩耍的天性,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把语文知识和游戏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从笔者的教学实践出发,通过思考在语文课堂中设计的小游戏来构建小学语文的快乐游戏课堂,从而推动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学生语文成绩的不断进步。
一、卡片游戏
卡片游戏是设计帮助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知识的游戏,汉语拼音的学习是小学一年级的重点教学内容,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小学生而言,拉丁化的汉语拼音字母是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在他们看来无异于天书。因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心智发展非常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认知能力和抽象能力,往往没有办法学好拼音。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应当是老师带领同学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汉语拼音的重复朗读和书写,通过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加深印象,从而达到让小学生记住的效果。这样一来小学生仅仅是记住了汉语拼音,但是能不能正确理解汉语拼音字母的含义呢,却要画上一个问号。
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卡片游戏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记住和应用汉语拼音,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提前让学生将二十六个汉语拼音字母分开书写到印有各个颜色的卡片上,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再组织学生用卡片玩游戏。例如,在上课的时候先让学生把卡片拿在手中,之后老师再随机念一个字母,然后再让学生从自己的卡片当中找到那个字母,并高高地举过头顶,这个时候,作为老师可以表扬那些找字母找得快的,同时也要鼓励那些找字母找得比較慢的,通过这样游戏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对于汉语拼音学习的积极性,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保证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时卡片游戏同样可以起到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在课堂上将一些空白的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把难记的字母写到这些空白的卡片上,之后再用这些卡片进行游戏来巩固学习效果。
二、穿山洞游戏
除了汉语拼音以外,汉字和词句同样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为了让学生可以熟练掌握汉字的书写,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开展书写练习,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进行书写,但是这样的学习模式显得过于单调,所以在学习汉字和词语的时候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叫做穿山洞的游戏来帮助学生进行汉字和词语的学习,从而可以提高对汉字词语的学习效率。
穿山洞游戏的规则设计如下,在上课前,语文教师准备相关的游戏道具,即学生应当进行学习的生字的卡片,在课堂上开展游戏是这样的,由两个学生拉手形成一个拱形,这个拱形叫做洞门,然后一位学生站在山洞对面,并且把有生字的卡片放在胸前,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门神,之后剩余的学生排队站好,这样游戏的准备工作就完了。之后开始游戏,学生依次穿过山洞,但是在洞门口读出每一汉字,汉字读对则继续游戏,如果有学生读错则要等到读对之后再继续游戏。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到汉字和词语。同时也是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革新,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学习语文知识,这样一来就可以不知不觉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课本剧活动
众所周知,低年级语文课当中的课文设置一般都具有非常浓厚的故事色彩,这样具有非常浓厚的故事色彩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课本当中丰富的故事,通过让学生进行课本剧的排练来帮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丑小鸭》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排练课本剧。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将丑小鸭的经历以课本剧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让学生的理解更加生动形象。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丑小鸭的心路历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通过课本剧的排练,可以以一种更加具有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增添小学语文课堂的魅力,从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构建小学语文的快乐游戏课堂可以使课堂充满趣味性和开放性。快乐游戏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明显地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老师在构建小学语文快乐游戏课堂的时候应当注意课堂教学,不要因为过分重视玩游戏而忽视了知识的讲解,这样一来便是得不偿失了。所以说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做一个有心人,通过精心的游戏设计来构建小学语文快乐游戏课堂,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金妹.小学语文快乐游戏课堂构建策略分析[J].新课程学习,2014(5):68.
[2]何丽芳.关于构建小学低年级语文快乐游戏课堂的探究分析[J].快乐阅读,201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