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 201418)
酒店业碳排放基准线的构建与节能减排实证研究
黄崎康建成张建业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 201418)
与其他用途的建筑相比,酒店具有高能耗、高排放、高投入的特征,酒店能耗成为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要控制酒店的综合能耗,首先要构建评估体系。本文通过实地采集华东等地区2009年~2014年星级酒店综合能耗的第一手数据,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我国的相关标准,提出了酒店业的碳排放基准线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酒店业综合能耗进行评估后得出:(1)五星级酒店经过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能达到55 kgce/(m2·a)的先进值,四星级酒店能达到48 kgce/(m2·a),三星级酒店可以达到45 kgce/(m2·a);(2)从能耗的投入产出指标评估,不同星级和规模酒店的万元能耗聚类均值在238.47 kgce/104y·a~ 310.30 kgce/104y·a;(3)从酒店建筑每平方米能耗源费用贡献度测评,五星级酒店聚类均值在181.56 Yuan/m2、四星级在146.22 Yuan/m2、三星级在193.96 Yuan/m2。几个指标系统均表明,不同星级酒店均有节能减排空间,尤其三星级酒店通过节能技改,具有较大的节能减排潜力。
酒店业; 碳排放; 基准线; 节能减排
旅游业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有着显著的增长潜力。旅游经济贡献了全世界GDP的5%和就业率的8%。旅游业每年产生的总价值达到了10000亿美元*联合国规划环境署.迈向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各种途径[EB/OL].www.unep.org/greeneconomy.。近些年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2015年国内旅游收入达到3.42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3.0%,有力地拉动了内需;同时我国旅游国际化程度也在迅速提升,2015年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13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8%*中国旅游研究院.2015年及“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EB/OL].http://www.ctaweb.org/html/2016-1/2016-1-27-9-46-94655.html.。2013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和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目的地。游客在旅途空间移动过程中,酒店是其停留时间较长的空间。2015年我国入境过夜人数达56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了2.3%,国内旅游人数达4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5%。这些数据的增长,需要住宿业支撑,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的星级酒店总数为10157家,其中高星级(四星级、五星级)酒店占总数的31.27%,三星级酒店占48.61%,一星级、二星级占20.12%。在近9年中,五星级、四星级酒店分别增长了87.26%、29.98%,一星级、二星级酒店分别下降了86.10%和64.89%,三星级酒店数量变动不大,星级酒店整体上向高端方向增长*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2016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EB/OL].http://www.cnta.gov.cn/zwgk/tzggnew/gztz/201710.。
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不断非线性增长的能源消耗,特别是在旅行和住宿环节,这些环节的服务产品过度依赖对化石燃料的消耗,促进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上升,对气候、环境和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除交通外,住宿是旅游业能源消耗最密集的部分,主要包括供热、制冷、照明、烹饪、清洁、娱乐等。黄崎等(2014)研究表明:华东地区某五星级酒店,规模在300套客房,按等价值折算,5年年均综合能耗为3567.38 吨标煤(tce),其5年碳排放年均值为9346.54吨二氧化碳(tCO2e);上海地区某三星级酒店,规模在160多间客房,3年年均综合能耗均值为952.64 tce,碳排放年均值为2495.91 tCO2e。可见,酒店业是高能耗、高排放的行业。近年来,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力图通过碳交易等市场经济手段,引导企业节能减排,但酒店业的碳交易方式等还处于摸索、初建阶段。因此,确定酒店业的能耗可比数值、边界条件等,建立酒店业碳排放基准线(Monitoring Reporting Verification,MRV)的指标体系十分必要。
酒店住宿业并非无烟工业,我们从中国知网(CNKI)、维普资讯(CPVIP)等数据库检索有关酒店业节能减排、酒店能耗指标、酒店能耗标准等文献资料发现,2005年之前的相关研究甚少,2006年之后相关文献才呈现上升趋势,研究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
第一,酒店行业节能减排的外加驱动因素研究。社会对节能减排的共识给酒店业施加了外在压力,使酒店行业自身对高能耗、高排放有了认识。黄建钢(2006)提出了绿色能源消费的新观念,即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节能效益。洪文艺(2010)对酒店运营的低碳理念、低碳饭店与低碳经营等进行探究。这类研究主要对酒店节能理念和节能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第二,从酒店企业对节能技术应用层面探究。随着酒店住宿业快速扩张,企业间的竞争也逐渐显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以较低成本获得更多利润,为此企业需要探索节能的途径和技术方案。许多研究者和行业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了各种节能技术方案来降低酒店的高能耗。张吉鑫和郑晓卫(2009)对上海扬子江饭店节能进行研究,提出了该酒店的节能技术方案。刘蕾等(2012)在对部分典型酒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酒店采暖制冷、热水供应、照明和楼宇自动控制等系统技术的改造方案。王虹等(2014)对酒店碳排放特征与工程管理措施、低碳节能的方式与路径、消费者认知和决策行为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构建了酒店业低碳节能的理论与实践框架。这些对节能技术的探究,为酒店企业的节能提供出了路径和方法,对酒店企业节能起到了推广技术、降低运营成本的指导作用。但缺乏从全局整体减排和市场调控方面来引领酒店,仅从企业自身的经济角度来审视和践行节能。
第三,从行业碳交易与计量基准层面进行研究。国外对酒店业碳排放理论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上有所突破,如对酒店业碳足迹与碳排放政策的试探等(McKercher,et al.,2010;Gössling,et al.,2010;Gössling,et al.,2011)。国内此类研究尚处起步阶段,还没有建立酒店业的评估体系。高兴等(2003)对一个大型综合酒店3年的能源消耗进行数据剖析,提出了大型酒店建筑能耗水平的3个评估指标,即年总能耗费用/建筑面积、年总能源费用/年总营业收入、年总能耗/建筑面积,前两个指标和酒店经济关联度较高,评估中较早引入了单位建筑能耗的指标,并以千瓦时(kWh)为能耗计量单位,但之后高兴(2009)又对3个指标进行了修正和对比使用的界定,认为不可以随意作为各酒店能耗横向比较指标,并提出单位客房日均能耗量的补充指标。王新宇和阮立新(2012)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江苏酒店能耗评价模型并对节能措施进行了分析。黄崎等(2014)在对华东酒店业综合能耗调研的基础上,参照IPCC提出的国际通用方法,采用IDA、SDA方法构建了符合行业特征的酒店综合能耗评估模型。
如果要在酒店行业建立碳交易体制,需要构建更全面的可比单位指标和边界条件等,即建立酒店行业的碳排放基准线(MRV)。但目前鲜见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研究目标是向政府有关部门和酒店行业提供确定碳排放基准线的指标体系,把行业节能减排向第三阶段(形成理念-探索具体方法-建立碳交易体系)推进。
2.1 酒店碳排放的界定
国际社会对各国碳排放责任的分担一直存在争议,对各个行业碳排放的评估也有不同的方法,但大家一致公认的是消费才是产生环境污染的最终驱动因素。酒店作为碳排放的末端,其范围主要是酒店(排放主体)所拥有或管理的建筑的相关能源消耗所导致的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
酒店的直接碳排放包括锅炉、烹饪设备或装置使用的天然气,汽柴油等化石燃料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间接排放包括建筑因使用外购电力、热力(如:蒸汽)、新水等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酒店拥有或租赁的车辆,以及建筑部分对外出租经营且承租方独立的综合能耗不予计入。
2.2 酒店综合能耗评估模型
目前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解分析法主要有3种,即基于行业层面的指数分解分析法(Index Decomposition Analysis,IDA)、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分解分析法(Structure Decomposition Analysis,SDA)和非参数距离函数分解法(郝珍珍,李健,2013)。我们参照IPCC(Eggleston,et al.,2007)提出的国际通用方法和相关技术标准,结合酒店行业特征,采用IDA和SDA分解分析法,建立酒店综合能耗评估模型(Huang,et al.,2015)如下。
用标准煤评估酒店企业的综合能耗可表达为:
(1)
式(1)中,T为酒店在统计期内的综合能耗统计值(以年为时间单位),测量单位为kgce;Ei为在统计期内消耗的第i种能源的实物量,单位为m3、t、kWh;ai为第i类能源折算成标准煤的系数;n为酒店消耗的能源类型统计数。
对酒店企业碳排放进行评估,酒店作为能源使用的下游企业,碳排放的总量(TCO2i)是由直接排放DCO2i(Direct Emissions)和间接排放ICO2i(Indirect Emissions)组成,评估可表达为以下公式:
TCO2i=DCO2i+ICO2i
(2)
经过对酒店企业的实地调研,酒店企业直接排放的主体是锅炉、厨房燃料用具、洗衣房设备等燃烧的天然气、汽柴油等化石燃料;间接排放是酒店使用外购电力、蒸汽、新水等的折算热力排放。直接排放评估模型为:
(3)
式(3)中,Etj为年第j种燃料消耗量(Energy Consumption),单位为m3或t;Cj为第j种单位热值含碳量(Carbon Content),单位为t-C/TJ;Rj为第j种低位热值(TJ/m3、TJ/t);Oj为氧化率(Oxidation Rate),即燃烧中被氧化的比率(%)。
间接排放模型为:
(4)
式(4)中,ELti为年第i种酒店外购能源,如:电力、新水、热力等消耗量(104kWh、t、GJ);Yi为第i种排放因子(tCO2/104kWh、tCO2/GJ),Yi因子是根据当地政府部门最新的能源平衡表和温室气体清单数据计算获得,计算采用设定的因子缺省值(Default Value)。
误差控制,对于某主体碳排放量的统计,其总的不确定误差主要是通过单个参数的不确定性累加得到。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当统计中加减运算的误差传播时,采用下式进行不确定估值的计算,
(5)
式(5)中,εt为统计期内总的不确定性(%);εin为第i种能耗第n统计期的不确定性(%),μin为第n期统计相加减估计值,单位吨(t)。
当统计中,估值之积时的误差传播,采用下式(6)的不确定估算计算,
(6)
式(6)中εt为统计期内总的不确定性(%);εin为第i种能耗第n统计期的不确定性(%)。
2.3 酒店业碳排放基准线的评估指标
在上述酒店业综合能耗评估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并构建碳排放基准线(MRV)。以华东等地区特别是上海地区为例,确立酒店业碳排放基准线的构建原则:依据IPCC和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3 年度报告》,执行相关的国家和上海市地方能耗统计、计量等技术标准并具有酒店行业特征(值),对酒店的碳排放可测(Observed)、可检测(Monitoring)、可控(Controlled)、可报告(Reporting)并可核查(Verification),基准线能跟踪酒店行业的碳足迹,为行业节能减排构建路线图。
基于对酒店综合能耗和碳排放评估的实践,综合已有的相关研究,对酒店业能耗(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如下。
2.3.1 主体评估指标
(1) 酒店综合能耗(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该指标是对酒店的综合能耗进行绝对数值的评估和统计,是酒店碳排放的体量测算。此数值可以用作酒店企业能耗状况的自身评估或碳足迹的监测依据,可以进行动态跟踪,体现酒店节能减排的变动状况。酒店综合能耗所包含因子的变动趋势可以采用下面公式进行评估,单位:tce/a
(7)
式(7)中,Ti,Ei,ai,与式(1)中的表示和单位一致。
(2) 酒店可比单位建筑综合能耗(Comparable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Pre building)
该指标在上述综合能耗统计的基础上,对酒店主体经营建筑的面积进行评估,是进行酒店之间能耗对比的指标。
ec=ET/S+eci
(8)
式(8)中,ec是酒店可比单位建筑综合能耗,单位为kgce/(m2·a);ET是酒店综合能耗,单位为kgce·a;S是酒店建筑面积,单位为m2;eci是第i个相对应不同星级的修正值,单位为kgce/(m2·a),如对洗衣房、室内车库和客房套数的密度可以根据酒店星级进行系数修正。对洗衣房和室内车库的系数修正是为了体现高星级酒店的高质量服务;对星级酒店客房套数密度的修正,可以促使酒店在设计时提高建筑使用率(容积率),使有限的土地占有面积提高利用率和效用。修正项参数可以按照《星级饭店建筑合理用能指南》执行。我们认为客房年平均出租率不宜进行修正。
上述两个指标可以评估同期酒店企业之间的能耗差异,是同等级酒店综合能耗、碳排放和碳交易的最终评估指标。
2.3.2 投入产出能耗评估指标
(1) 酒店万元等值能耗(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Revenue Ten Thousand Yuan)
WE=ET/RV
(9)
式(9)中,WE是酒店年万元营收能耗,单位为kgce/(104y·a);ET为酒店年总的综合能耗,单位为kgce;RV是酒店年营业收入,单位是万元(人民币)。该指标真实映射了酒店企业自身在报告统计期内年经营收入与能耗的关系,该指标既可以对酒店企业自身时间序列上的能耗进行评估,又可以在同等级酒店和区域之间,酒店企业和其他企业之间进行对比评估,是国际上经常使用的指标之一。
(2) 酒店单位建筑年能耗费(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Cost/Building Area)
Fe=C/S
(10)
式(10)中,Fe是酒店单位建筑年综合能耗费用,单位Y/(m2·a);C是酒店年综合能耗总费用,单位元(人民币);S是酒店建筑面积,单位m2。该指标主要评估酒店能耗费用与建筑单位能耗的比率,用建筑的单位经济的投入产出法进行分析,酒店年总能耗费用与建筑面积比可以作为行业之间的对比,是酒店自身改造的分析依据。
2.3.3 行业性特征评估指标
(1) 酒店万元单位建筑年能耗(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Revenue Ten Thousand Yuan)
Wd=WE/S=(ET/RV)/S
(11)
式(11)中,Wd是酒店万元单位建筑综合能耗[kgce/(m2·a)/104y];WE,ET,S,RV同式(8),式(9)。 该指标评估的是酒店企业建筑面积与年经营收入之间的相关程度,能体现酒店的综合管理能力和经济效益,以及酒店工程系统与经营之间的关联度。
(2) 酒店客房年能耗(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Room set)
Re=ET/Ro
(12)
式中,Re是酒店客房间1套综合能耗,单位:tce/(set·a);ET是酒店年综合能耗(tce);RO是酒店总客房套数,单位为间或套。该指标对酒店客房的综合能耗进行评估,能精准地反映星级酒店工程系统设计和运行的科学性,对节能技改有着前置的导向作用。
(3) 酒店单位建筑电力年能耗(Electricity Costs/Building Area)和酒店单位建筑燃料年能耗(Gas costs/Building area),计量单位分别为:年电力费/平方米(yuan/m2)、年燃气费/平方米(yuan/m2)。
上述指标可以对酒店最大份额能耗进行监控。电力是酒店能耗和间接碳排量最大的部分,因此对该指标的监控是解决酒店能耗控制的优先评估指标。燃气在酒店企业的能耗中所占比重也较大,主要是燃气锅炉餐饮、洗衣房等。单位建筑面积电力费和燃料费的指标数值是针对酒店企业间工程系统选优的对比,其目标是发现同类同等级酒店之间的系统能耗的差异。
(4) 酒店餐厅娱乐单位建筑面积能耗(Tce/Restaurant Area)和酒店娱乐经营建筑面积能耗比(tce/entertainment area),评估单位分别为:年吨标煤/平方米(tce/m2·a)和年吨标煤/平方米(tce/m2·a)。
上述指标可以界定和区分高星级酒店与低星级酒店之间能耗边界,对碳交易有着指标界定作用;可以对餐厅、娱乐经营者的能耗和绩效进行评估,也能对酒店餐饮承包者的经营目标进行考核。但酒店企业需要对餐饮、娱乐主体建筑面积所用能耗进行数据采集。
通过上述指标体系对酒店企业进行全面的能耗评估,8类指标的关系见图1。酒店综合能耗、可比单位建筑综合能耗两项指标是对酒店企业的综合能耗进行绝对和相对建筑面积数值的评估和统计,可以作为相关部门对酒店企业碳排放控制的主要指标,建议不对客房年平均出租率进行修正。酒店万元能耗用来评估酒店产能能耗,酒店单位建筑面积年能耗费用来评估单位经营面积能耗费用,这两项指标涉及费用和营收,是经济层面评估节能技术改造前后的指标体系,可以用于同级别、不同区域的酒店之间或酒店业与其他行业的对比评估。酒店企业万元单位建筑能耗指标能更精准地评估酒店自身能耗的足迹。酒店客房套间综合能耗指标是对客房综合能耗的评估,具有行业和星级酒店特征,该指标既能用于同等级酒店间的指标分析,也可用于不同等级酒店间的指标分析。单位建筑面积电力费和单位建筑面积燃料费是从酒店的主要能耗方面评估酒店的能耗状况。酒店单位建筑面积年能耗可以作为行业不同等级酒店的评估指标,也可以作为酒店业同其他行业之间的对比评估指标,可以对酒店企业的最高两项能耗指标进行监控。酒店餐厅经营建筑面积能耗比和酒店娱乐经营建筑面积能耗比两项指标可以对高星级酒店与低星级酒店之间能耗边界进行界定和区分。
图1 酒店能耗评估基准线指标关系示意图
3.1 数据采集
3.1.1 数据采集的范围和特征
近些年来,我们通过对酒店企业的实地调研和耗能数据的采集,得到了酒店能耗和碳排放的第一手资料(见表1)。
表1 酒店综合能耗数据采集统计表
这些样本酒店基本涵盖了各种类型的酒店,有下列特点。
(1) 区域上,这些酒店以华东地区为主,尤其是上海地区。上海地区的酒店统计数据(家)占84.62%。
(2) 时间上,数据跟踪采集年限最短的是新开业酒店,采集期为1年;最长的为5年~6年;3年以上的占71.79%。数据采集的时间单位(序列)为月。
(3) 类型上,高星级酒店(五星级、四星级)占53.85%;中档酒店(三星级)占41.03%;典型的经济型酒店有2家,占5.13%。客房数均在120间(套)以上,最多达700多间(套)。建筑面积从4000 m2到100000m2不等。
(4) 管理性质上,有外资企业(主要是国际品牌酒店),也有国有企业。国内经营的酒店既有五星级酒店,又有最具代表性的经营10年以上的三星级酒店。酒店数据采集以单体酒店为主,集团性质的连锁酒店为辅。
3.1.2 数据采集的方式
(1) 采集技术标准。酒店综合能耗的数据采集所执行的标准是《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17167-2006)《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等相关技术标准》(GB/T6422-2009)。
(2) 采集方法。课题小组成员到酒店实地采集或与酒店工程部技术人员共同采集。
(3) 采集步骤。第一,实地查验是否采用当地相关部门监管的计量器具;第二,对采集数据进行验证;第三,与酒店财务部门进行数据核对,主要验证当地相关能源部门的原始计量单;第四,对计算发现的数据异常和突变的数值进行核对、验证,单项误差达到5%的数据,进行重新审核和校正。
3.2 酒店综合能耗数据分析和研究
对上述酒店综合能耗的相关数据,按地理区域、酒店星级和规模,使用酒店综合能耗评估模型和碳排放基准线评估指标进行处理和分析。
3.2.1 不同类型和规模酒店的碳排放
首先进行综合能耗处理,取出3年及以上时间序列监控数据进行对比(见表2)。对比酒店的规模,得到高星级大型酒店的能耗和碳排放数据。
(1) 规模在120间/套~300间/套、建筑面积在35000 m2~40000 m2的酒店,3年综合能耗均值在2433.47 tce~2528.76 tce,3年年均碳排放在6375.69吨~6625.36 tCO2e。
(2) 规模在300间/套~400间/套、建筑面积在50000 m2~60000 m2的酒店,3年综合能耗均值在2 632.31 tce~3 317.58 tce,3年年均碳排放在6896.66 tCO2e~8692.05 tCO2e。
(3) 规模在450间/套~650间/套、建筑面积在70000 m2~100000 m2的酒店,3年综合能耗均值在4957.69 tce~6613.78 tce,3年年均碳排放在12989.14tCO2e~17675.39 tCO2e。
对比可见,中等规模(300间/套~400间/套客房)的五星级酒店年碳排放达到约8000 tCO2e;规模超过400间/套客房的大型酒店,年均碳排放达到万吨级。年碳排放和综合能耗与规模呈明显的非线性增长,酒店业经济运行模式和投入、产出突显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特征。
表2 华东地区6家五星级酒店2011年~2013年综合能耗数据
华东地区四星级酒店企业综合能耗和碳排放的数据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
(1) 规模在150间/套~250间/套、建筑面积在15100 m2~25100 m2的酒店,3年综合能耗均值在952.94 tce~1053.17 tce,3年年均碳排放在2496.70 tCO2e~2759.30 tCO2e;
(2) 规模在400间/套左右、建筑面积约51000 m2的酒店,3年综合能耗均值约2188.89 tce,3年年均碳排放约5734.88 tCO2e;
(3) 规模在700多间/套左右、建筑面积约71000 m2的酒店,3年综合能耗均值约4424.05 tce,3年年均值碳排放约11591.02 tCO2e。
整体看来,四星级酒店能耗和碳排放均很高,年均综合能耗和五星级酒店相比优势不明显。
表3 华东地区6家四星级酒店2011年~2013年综合能耗数据
上海地区三星级酒店的整体规模要比五、四星级酒店小,主要体现在客房数、餐厅规模和建筑面积等方面。上海地区三星级酒店综合能耗和碳排放的数据见表4。
表4 上海6家三星级酒店2011年~2013年综合能耗数据
对比酒店的规模,结合表4中数据可知:
(1) 规模在200间/套左右、建筑面积在15000 m2~23000 m2的酒店,3年综合能耗均值在707.12 tce~1401.12 tce,3年年均碳排放在1852.67 tCO2e~3670.94 tCO2e。
(2) 规模在100间/套左右、建筑面积在5000 m2~6000 m2的酒店,3年综合能耗均值约300 tce,3年年均碳排放超过700 tCO2e。
对酒店企业综合能耗、碳排放量指标评估,主要显现酒店主体综合能耗的体量,相关部门的碳配额可以用上述指标进行考核。
3.2.2 可比单位建筑综合能耗
可比单位建筑综合能耗是考核酒店间综合能耗的主要评估指标,这个指标从建筑主体角度进行评估,既能对比酒店间的能耗状况,也能考核酒店自身节能减排的轨迹。
对上述酒店可比单位综合能耗进行模型处理(黄崎,等,2014),结果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三、四、五星级酒店之间能耗的绝对值有差异,但从可比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分析,五星级酒店基本达到了≤77(kgce/m2·a)的合理值,但多数未达到≤55(kgce/m2·a)的先进值;四星级酒店基本达到≤64(kgce/m2·a)的合理值,被采集数据中有50%的酒店达到≤48(kgce/m2·a)的先进值;三星级酒店有的达到≤53(kgce/m2·a)的合理值,达到≤41(kgce/m2·a)先进值的酒店很少*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DB31/T 551-2011 星级饭店建筑合理用能指南[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从不同星级酒店节能减排的差异看,三、四星级酒店在能耗上没有优势,说明三星级酒店节能减排的潜能很大。
图2 不同星级酒店的可比单位建筑能耗统计注:图中,A代表五星级酒店;B代表四星级酒店;C代表三星级酒店
3.2.3 不同类型酒店间的综合能耗差异性分析
酒店企业间的万元能耗kgce/(104y·a)、万元单位建筑能耗kgce/(m2·a)/104yuan、酒店套间年综合能耗比tce/(set·a)这3个指标可以对不同的类型、规模、星级的酒店从综合能耗和酒店经营视角进行评估,表5、表6、表7列出了华东地区不同星级酒店的3个指标的数据。其中,A表示五星级大型酒店;B表示四星级中等规模的酒店;C表示三星级中等规模的酒店。
从表8可以看出,五星级酒店万元能耗聚类均值为238.47 kgce/104y·a;三星级酒店为258.01 kgce/104y·a,显现了五星级酒店综合经营的优势,表明其投入产出的能源利用率最高;四星级酒店为310.30 kgce/104y·a,四星级酒店在经营上和能耗控制上与五星级酒店相比没有优势可言,四星级酒店如何提高能耗利用率,值得思考;三星级酒店的经营和节能压力更大。
表5 华东地区某些五星级酒店2011年~2013年综合能耗数据
注:酒店A3因一些数据缺失,未能做此分析。
表6 华东地区某些四星级酒店2011年~2013年综合能耗数据
表7 华东地区某些三星级酒店2011年~2013年综合能耗数据
对表5,表6和表7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对类间距离大的孤点数据在二次平均法时予以扣除。通过这种方法,求数据的内聚度,处理结果见表8。
表8 华东地区级酒店2011年~2013年综合能耗数据处理统计表
酒店企业万元单位建筑能耗方面,四星级酒店是五星级酒店的2.5倍,三星级酒店是五星级酒店的4倍多。此指标显现了酒店每平方米建筑万元营收对综合能耗的贡献度。对比可见,三星级酒店的能耗在经济上没有竞争优势,表明三星级酒店需要对能耗系统进行改造和优化,三星级酒店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
从纯能耗考评指标的酒店套间综合能耗评估,其数值依酒店星级依次递减,表现为,五星级酒店9.39 tce/set·a,四星级酒店5.90 tce/set·a,三星级酒店4.44 tce/set·a。经济型酒店在能耗上有竞争优势,上海两家经济型酒店,该指标均在1.1 tce/set·a~1.5 tce/set·a。该指标也充分说明高星级酒店需要高能源的支撑。
上述3个指标,可以用作同星级酒店之间的对比,数据能精准显现酒店的历年能耗、经营指标。
(4) 不同星级酒店能耗的经济数据分析
不同星级酒店的能耗量受到其建筑结构、规模、经营状况、区域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仅以酒店年总能耗费用与建筑面积比、酒店年总能源费用与年营收比作为考核指标,还不能反映不同星级酒店真实的能耗状况。高星级酒店,因其经营高收入,与综合能耗费用对比,高能耗将会被掩盖。如图3所示,五星级酒店年能耗费用与单位建筑能耗比在138.46 Yuan/m2~214.08 Yuan/m2之间,聚类均值在181.56 Yuan/m2。四星级酒店均值比五星级低21.69%,聚类均值146.22 Yuan/m2,四星级酒店在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费用上,有一定优势。但三星级酒店均值超过四、五星级酒店,如果扣除C2酒店的最高值,均值也达到171.88 Yuan/m2,聚类均值在193.96 Yuan/m2。三星级酒店要通过提升经营指标来达到整体能耗费用相对降低的目标。
图3 不同星级酒店能耗费用与建筑面积比
同样用综合能耗费用与酒店总营收对比,如图4所示。五星级酒店比例在6.21%~9.72%;四星级在7.27%~14.04%;三星级酒店9.53%~12.98%,可见,五星级酒店具有综合优势。单从该指标看,还不能反映酒店的能耗控制状况,该指标是对酒店的经营提出可比的压力。星级酒店综合能耗费用由最基本的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组成,只有通过提高经营能力,才能使这两个指标降下来。如在三星级酒店中的C5酒店,依靠其优质的经营,其年平均房价约1000元,综合能耗费用与总营收比达到 5.70%。但就该酒店自身而言,综合能耗还有空间,其3年可比单位建筑综合能耗为52.89(kgce/m2·a),没有达到先进值(≤41 kgce/m2·a)。
本文通过对酒店企业综合能耗、碳排放数据的多年跟踪采集,参照IPCC的国际通用方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构建了酒店业综合能耗和碳排放基准线评估体系,并得出下列结论。
(1) 对酒店企业能耗的评估,仅用传统的总能耗费用/建筑面积、年总能耗/建筑面积、年总能源费用/年总营收3个指标来分析是不够的,尤其是年总能源费用/年总营收不能用于对比同星级酒店、不同星级酒店之间的能耗状况。建立酒店能耗基准线是酒店业能耗控制的需求,是碳交易的基础。因此,本文建立了酒店业能耗基准线评估体系,为各类酒店的能耗、碳排放评估和控制提供了基准。
(2) 本文建立的酒店能耗基准线评估体系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评估酒店的综合能耗。其中,酒店综合能耗是酒店评估自身能耗的绝对值,酒店可比单位建筑综合能耗是整个体系中的基准,是碳排放的考核基准依据。酒店万元等值能耗可以进行同行业或跨行业的国际比较;酒店单位建筑年能耗费是酒店依据时间序列进行自身比较的指标,该指标考核了能耗与建筑面积和营收的综合状况;酒店万元单位建筑年能耗、酒店客房年能耗、酒店单位建筑电力能耗、酒店餐厅娱乐单位建筑能耗指标是具有酒店特征的考核指标,可以同星级和不同星级之间的评估;酒店客房年能耗指标可以是酒店业与不同行业在技改前后的评估;酒店单位建筑电力能耗是对酒店工程系统效率的评估。
建议酒店业惯用的“年总能耗费/酒店年营收(%)”指标可不再作为酒店企业的能耗监控指标。该指标较早出现在酒店业节能管理的评估中,经过实地调研和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该指标受酒店背景、市场、时期等因素的影响,在酒店营收较高时,会掩盖其能耗的真实状况。因此,该指标只能用于酒店自身能耗与经济效益同比和环比的参考评估。
(3) 酒店能耗和碳排放状况
中等规模(300多套客房)的五星级酒店,年碳排放达到8000 tCO2e,规模超过400多套客房的大型高星级酒店,年均碳排放达到万吨级。上海某五星级酒店3年可比单位建筑能耗均值达72.25 kgce/m2·a,还有足够的节能减排空间。四星级酒店规模在700多间/套,建筑面积在70000 m2的酒店,3年综合能耗均值在4 424.05 tce,3年年均值碳排放约11 591.0 tCO2e。从建筑能耗角度,四星级酒店的综合能耗与五星级酒店相当。三星级酒店可比单位建筑能耗均值为51.00 kgce/m2·a,表明三星级酒店群有相当大的节能减排潜力。
此项研究为酒店行业构建了碳排放的基准线(MRV)评估体系,能对酒店企业综合能耗和碳排放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为政府推广的碳交易建立了基础性测评体系和参考数值,使酒店节能减排有了方向性的测试方法,为酒店节能减排技改效果的跟踪提供了依据。
[1] 高兴.绿色酒店经济发展与运行管理模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5-12.
[2] 高兴,杨凤林,张兴文,徐晓晨.大型酒店能源消耗合理性评价及预算控制[J].能源工程,2003(2):58-62.
[3] 郝珍珍,李健.我国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及贡献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3(10):1664-1673.
[4] 洪文艺.饭店的低碳化(二):如何实现低碳化[J].饭店现代化2010(4):63-66.
[5] 黄建钢.我国旅游饭店的能源管理与节能战略研究[J].特区经济,2006(10):228-230.
[6] 黄崎,康建成,黄晨皓.酒店业碳排放评估与节能减排潜力研究[J].资源科学,2014(5):1013-1020.
[7] 刘蕾,焦健,戴彦德.酒店行业节能调查与分析[J].中国能源,2012(11):17-20.
[8] 王虹,陈麦池,张明新.低碳经济背景下饭店业节能减排研究综述[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58-64.
[9] 王新宇,阮立新.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江苏酒店能耗评价模型的建立与节能措施分析[J].商业经济,2012(9):52-55.
[10] 张吉鑫,郑晓卫.上海扬子江饭店节能改造能效评估[J].建筑科技,2009(12):60-63.
[11] Eggleston H S,Buendia L,Miwa K,Ngara T(2007).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1.1 introductions[R].Japan Institute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12] Gössling S,Garrod B,Aall C,Hille,J,Peeters P(2011).Food management in tourism:Reducing tourism’s carbon ‘foodprint’[J].Tourism Management,32(3):534-543.
[13] Gössling S,Schumacher K P,Scott D,Becken S(2010).Carbon neutral destination policies:Issues from the seychelles[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18(3):377-391.
[14] Huang Q,Kang J C,Huang C H(2013).The research on the potential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hospitality[J].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9):448-453.
[15] Huang Q,Kang J C,Huang C H(2015).Construc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assessment model for star-rated hotels and the difference analysis[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6(5):164-171.
[16] McKercher B,Prideaux B,Cheung C,Rob L(2010).Achieving voluntary reductions in the carbonfootprint of tourism and climate change[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18(3):297-317.
TheResearchonEstablishingMonitoringReportingVerification(MRV)ofCarbonEmissioninHospitalityandtheCaseStudyofEnergy-savingandEmissionReduction
HUANGQi,KANGJiancheng,ZHANGJianye
(SchoolofTourism,Shanghai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1418,China)
The hospitality in China has undergoing a rapid growth for many years. The statistics in the recent six years shows that there are12,800star-hotels in China. Hospitality is the pillar industry for tourism. When compared to other buildings, it is obvious, however, the hotel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carbon emission, which has become the bottleneck of hospitality. The assessment should be established before controlling the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hotels. Th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in a wide range of star-hotels in Eastern China for six years and the first-hand data collection, the researches on the carbon emission in hospitality are launched and the base-line of the carbon emission of hospitality is established. Then, the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hospitality is assessed. Some conclusions are reached, (1) Though energy saving reconstruction, most of the five-star, four-star and three-star hotels can reach the advanced energy consuming level, which is55kgce/(m2·a),48kgce/(m2·a), and45kgce/(m2·a)respectively; (2) Analyzing from the input and output of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t is obvious that energy consumption per10.000Yuan of the hotels of different scales and stars range from238.47kgce/104y·a ~310.30kgce/104y·a; (3) The average energy consumption fee per building area of five-star, four-star and three-star hotels are181.56Yuan/m2,146.22Yuan/m2and193.96Yuan/m2respectively. All the statistics show that there are energy saving potentials for hotels of different star level, especially the three-star hotels.
hospitality; carbon emission; MRV; energy saving andemission reduction
F 719
A
1006-575(2017)-04-0079-16
(责任编辑:车婷婷)
2015-07-02;
2017-04-02
上海旅游职业教育集团项目“智慧酒店课程群构建研究”(KY2015-H011)。
黄崎(1962-),男,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酒店工程技术、旅游电子商务,E-mail:markjay@sian.com。康建成(1957-),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生态与环境修复。张建业(1958-),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与酒店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