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 100048; 2.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 100101)
基于居民感知的古村落声景变迁及影响研究
——以安徽宏村为例
刘福承1刘爱利1刘敏2韩雪1姚长宏1
(1.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 100048; 2.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 100101)
地方景观是地方吸引力的重要来源,其中声景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现有的景观变迁研究多从土地利用变迁、视觉景观变迁等视角切入,忽略对地方声景的考察和关注。本文从居民感知的视角出发,以皖南古村落宏村为案例,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对古村落旅游地的声景变迁及其影响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1)宏村的声景变迁可划分为原真性声景阶段、过渡声景阶段和旅游新声景阶段;(2)古村落声景构成要素在旅游发展之后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为局部区域自然声景被导游讲解等现代人为声景所掩盖;(3)通过因子分析法探究居民对声景感知的维度和差异,在此基础上将居民划分为声景感知极弱型、声景感知一般型、声景感知强烈型3种类型。
声景; 居民感知; 旅游影响; 宏村
地方景观作为地域文化综合体的重要构成和体现,是地方吸引力的重要来源(刘爱利,等,2014)。其中,声景作为地方景观的组成要素,在塑造地域文化个性、培育地方身份认知、确立居民地方感知等方面有视觉景观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刘爱利,等,2013);对古镇、古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等富含历史与文化意味的地域而言,声景对特定区域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更为突出(邓志勇,等,2014)。随着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地方景观继续发挥其在吸引游客上的独特作用,另一方面也因旅游开发影响效应的存在,导致地方景观不断发展与变化。近些年来,景观变迁作为衡量旅游地发展演化的重要层面,成为旅游研究和关注的焦点(邓明艳,等,2010;翁时秀,彭华,2011;储成芳,2013)。但现有研究主要从景观多样性、均匀度、连通性、破碎度等表征地域景观变迁的指标角度切入(刘琳,刘雪华,2011;王云才,2011),对声景的分析相对较少。声景作为旅游地景观的重要构成,在旅游开发前后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情势和状态,构成旅游地的声音要素类型、声源主体、声音的时空分布特征等都因旅游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出很大差异,进而导致旅游地呈现不同的景观面貌。因而,探究旅游发展背景下旅游地的声景变迁,是景观变迁研究必须解答的关键问题。
从旅游影响研究的层面来看,作为旅游地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传统旅游影响研究主要涉及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层面在地域尺度上的影响(刘旺,蒋敬,2011;贾铁飞,等,2013;程晓丽,田晓四,2014;赵磊,王佳,2015)。从研究内容和视角来看,已有的相关研究对声音的关注仅限于噪音对居民生活及游客体验的影响(卢云亭,肖诚,1998;卢松,等,2009),普遍忽略了对旅游发展过程中声景变迁过程及其带来的影响效应的考量;尤其在当前旅游体验情感化与多感官化需求高涨的背景下,旅游地形成的新声景呈现出的特征和状态以及对居民和游客产生的影响,都需要从新的视角进行分析。
从研究对象来看,游客作为旅游地声景的主要感知者和体验者,也应成为声景变迁研究的主体对象。但由于游览时间和次数的限制,游客对旅游地声景的感知大多属于特定时点的即时感知,即便存在故地重游的情况,其声景感知也具有间断性和不连续性。而当地居民长期生活在旅游地,对其生产生活环境有着持续的观察和了解,因此相对游客的即时感知而言,居民更能清楚地辨析出声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这也是本文选取居民感知视角的原因所在。此外,以往研究对声景的忽视造成大多数旅游地缺少对声音资料的系统而详尽的记录,因此单独采用文献分析法很难获取足够的数据资料以准确刻画旅游地声景变迁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以当地居民为切入点,通过对当地居民的深度访谈,借助其回忆“再现”的古村落声景“原貌”及变化过程,可有效识别和分析声景变迁的阶段及特征,因而是研究旅游地声景变迁的主要途径,也是本文采用的主要方法。
1.1 声景视角的旅游研究
“声景”(soundscape)作为一个概念,类推于“景观(landscape)”一词,用来描述以听者为中心的声环境,其研究范围包括人们愿意和不愿意听到的声音(康健,杨威,2002)。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加拿大音乐家和作曲家谢弗(R·Murray Schafer)在开创声音生态学(Acoustic Ecology)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出并发展了声景的概念,认为每个人对周围声环境的构成都负有责任,主张人们应该像对待音乐一样对待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声音(Saldanha,2009)。谢弗对“环境中的声音(音乐)”进行调查,开始了声景课题的研究,并最终将“声景”界定为一种强调个体或社会感知和理解方式的声音环境(张道永,等,2007)。区别于“声音环境”,“声景”概念是由声音、听者和空间环境三大核心要素构成(刘爱利,等,2013),强调个人或群体在特定空间环境中对声音的感知和理解。声景是从审美和人文的角度对环境中的声音进行研究(Kang,Gretzel,2012)。与历来对声音环境的研究不同,声景对声音的研究,不仅包括对声压级、频谱等物理特性的分析,更包括对声音所体现的社会性、历史性和环境意义的探讨(葛坚,卜菁华,2003;刘爱利,等,2013)。
声景包含了声音、听者、空间环境三大核心要素,是近几年旅游地理研究的重要视角(刘爱利,等,2013)。在传统的旅游地理研究尤其是旅游影响研究中,与声音相关的噪音研究仅仅是旅游环境影响研究的一个方面(Tarrant,et al.,1995;Benfield,et al.,2010)。但声景作为旅游地景观的特殊构成,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研究对象。国外对声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下列三方面。(1)旅游地噪声研究。较早对旅游地噪声进行测量的是美国学者。在美国,国家公园是了解、管理、保护和恢复自然声环境的主要对象(Miller,2008),因此成为相关研究的案例地。Tarrant等(1995)的研究表明,在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内出现城市噪音和机械噪音会对游客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Benfield等(2010)的研究则进一步证明,自然环境中人为声音的出现会破坏环境宁静的气氛并降低游客满意度。(2)基于音乐旅游产品视角的研究。文化和音乐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尤其是独具民族特色的音乐、歌舞是旅游地重点打造的旅游产品,它既是一项文化产业,也是体现地方特色的重要形式。Xie等(2007)指出,音乐旅游在阐释文化、商业和地方认同如何相互影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历史依据、市场商品化和表演真实性一直是音乐旅游关注的重要课题。(3)多感官共同参与的旅游体验研究。Waitt和Duffy(2010)通过分析游客在节日庆典中如何倾听,探讨听觉体验在强化节庆空间和人类互相关系的理解上所起的作用,结果发现,声音的情感组合对产生共同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较少,研究者主要关注音乐类旅游资源开发、声景分析与评价等领域(刘晗,曹诗图,2006;唐嫚丽,方百寿,2007;仇梦嫄,等,2013;邓志勇,等,2014),以及声环境对视觉景观感知的影响(于苏建,袁书琪,2012)。
对上述文献梳理发现,现有研究大多从游客体验视角出发,探究声景变化对游客体验的影响,以及设计音乐产品以提升游客感知体验,缺乏对声景变迁的关注。
1.2 景观变迁视角的声景研究
景观变迁研究成果呈现4个特点。(1)研究类型多样。景观变迁的研究涉及都市居住文化景观、古村落景观、农田景观、古镇景观、山岳景观、滨水景观、历史街区景观等(申立,2012;翁时秀,彭华,2011;Sklenicka,et al.,2014;储成芳,2013;李慧,等,2014;詹美旭,葛幼松,2007;丁绍莲,保继刚,2012)。(2)景观要素划分各异。由于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空间尺度存在差异,研究者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整体景观进行细分,研究各要素、各细分景观的演变情况,如王林(2014)将民族村寨文化景观细分为房屋建筑、民族服装、语言文字、民族歌舞、自然资源等8个要素,研究居民对各要素变迁的感知;王琼等(2012)从乡村中心景观、乡村院落景观、乡村组团景观、乡村道路景观4个层面研究关中平原乡村聚落景观变迁。(3)重视探究景观变迁的影响因素。Sklenicka等(2014)的指出,政治和社会经济因素造成了奥地利和捷克在相似的环境下产生了不同的农田和景观格局;Guiomar等(2015)研究葡萄牙南部山火的分布对橡树林景观变迁的影响;翁时秀和彭华(2011)重点研究政府与村民的行为对古村落保护和景观变迁的影响。(4)研究方法丰富多样。在定性方法使用方面,采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叙事分析等方法(丁绍莲,保继刚,2012;孟勐,等,2015;房艳刚,刘继生,2012)。在定量研究方面,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吴忠军,吴少峰,2013;陈东芝,2011)。基于景观变迁在空间上呈现大尺度的特点,依托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景观多样性、均匀度、连通性、破碎度和斑块密度、平均斑块分维数、最大斑块指数等景观格局特征指标,在时间维度上展开研究,也是目前景观变迁研究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刘琳,刘雪华,2011;王云才,2011;马少春,等,2013;Fan,Ding,2016)。现有研究关注区域声景的变迁过程、特征、影响因素及机制的尚不多见。
本文以皖南古村落宏村为案例地,进行基于居民感知视角的声景变迁研究。
2.1 研究思路
由于声景具有非物质性特点,因此与视觉景观变迁相比,声景变迁刻画需要更多地从体验者感知的视角切入。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在借鉴Choi和Sirakaya(2016)、Stylidis等(2014)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声景变迁的阶段划分与居民声景感知特征两方面展开研究(见图1)。首先,从声景变迁视角和旅游发展对声音要素的影响视角出发,借助深度访谈资料,梳理旅游发展背景下声景变迁的各阶段,并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体验式观察法对各阶段划分进行补充和验证;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对声景构成要素变化进行分析,探究居民对声景变迁的感知维度和差异,在此基础上划分居民声景感知的类型。
图1 基于居民感知视角声景变迁研究的理论框图
2.2 案例地选取
本文选取安徽宏村为案例地的理由如下:第一,宏村是皖南古村落的典型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突出景观特色,也具有典型村落声景特色;第二,宏村被誉为“画中的村庄”,以视觉景观为核心吸引物,但其声景也是确保古村落遗产真实性、完整性的重要内容,随着宏村旅游开发的不断推进,村落声景已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是否会对宏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深远影响,这是古村落型遗产旅游开发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第三,宏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主体是中坤京黟公司,其旅游收入主要来源(门票)的8%归村民所有,同时宏村也有许多以村民为主体的经营商户,从而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对复杂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某种程度上而言,村民是声景变化的制造者及其影响的承受者。
2.3 调研设计
调研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当地居民的深度访谈,通过宏村常住居民对过往声景的回忆和评议,描述旅游发展背景下宏村声景演变的历程;第二部分为问卷调查,定量分析宏村声景要素的变化和居民的感知特征。由于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基于居民视角的声景感知量表,所以我们结合专家咨询和实地考察对问卷进行了设计。测评问题有13项,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进行度量,每个评价指标按照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5个等级设置,分别对应1、2、3、4、5分。调查问卷最后一部分为人口统计学特征调查。
2.4 数据获取与分析
2015年7月12日至7月17日,研究小组前往安徽省黟县宏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现场调研。我们对13位当地居民进行声景变迁的访谈,其中包括6位住宿经营业主(Y1~Y6)、3位当地老者(L1~L3)、4位商户(S1~S4)*住宿经营业主编号为Y1~Y6;当地老者编号为L1~L3;商户编号为S1~S4。下文同。。同时,对宏村当地居民采取便利抽样调查,调查范围涉及整个宏村景区,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4份,有效率为92%。男女受访者性别比为81∶103;年龄结构中35岁以下52人,36岁~45岁42人,46岁~55岁40人,56岁及以上50人。总体抽样合理。问卷回收后,首先通过Excel软件对声景构成要素进行分析,而后通过SPSS,运用因子分析法找出居民声景感知维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对居民感知差异进行细分。
3.1 声景变迁阶段分析
对宏村声景变迁阶段划分的依据如下:一是居民对过往声景状况的回忆;二是宏村旅游发展的数据(如游客量、收入等);三是相关文献记载。通过综合对比分析,本文将宏村声景变迁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
3.1.1 原真性声景阶段(1986年~2000年)
作为皖南古村落的典型代表,宏村环境优美,原真性声景主要由自然声景和当地居民的生活声景构成。“月沼的洗衣声、南湖边的鸟叫声、宏村庭院的画眉鸟叫声、乡民的方言声,还有蝉鸣声、鸡鸣声、风雨声、村落的流水声,宏村的声音丰富而有特色”(L1)。其中水声尤其有特色,“先人为防火灌田建立水系,水是宏村之魂”(L2)。这一时期,宏村处于旅游发展起步阶段,经营主体不断变更,没有统一、稳定的发展目标和计划,游客较少,如1997年仅1万人次*http://max.book118.com/html/2017/0407/99148826.shtm.,所以原真性声音景观保存完好。上述居民所描述的声音大部分属于间断性出现类型,只有蝉鸣声(夏天)、流水声属于在较长一段时间存续的声音,这两种声音以动衬静,凸显了宏村宁静安逸的声景。
大规模旅游开发之前,宏村的声景总体上处于宁静状态,王炎松(2006)1996年到访宏村时描述,“那时的皖南山村尚未全面开发旅游和对外开放,处处可见未经现代文明雕琢的原真的村落形态,处处可体验宁静朴实的生活氛围……宏村的碧园、德义堂等都以园林化小庭院为特色,院落皆清净雅洁、意境悠远,颇有园林真意”。“值得一提的是南湖月夜游,斜倚堤畔石凳,沐浴着月光的清辉,听虫吟蛙鸣,看鱼跃湖面,水底明月,瞬间成万点碎银……每当夜深人静,走在宏村石板路上,看身边黑黝黝的高墙深巷,听脚下水流潺潺淙淙,那身心将是一片澄澈”(余治淮,余济海,2001)。对村落周围的声音景观,余治淮和余济海(2001)描述:“顺着‘十三楼古居’的小路走进葱绿的雷岗山,开阔的草地,参天的古树,酿出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静得你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从春夏之交到秋冬之交是雷岗上最美的季节,斜卧在山中草坪上,听山风在古树中絮语,鸟儿与虫儿相互吟唱,站起身看山下村社炊烟袅袅,鸡鸣犬吠,顿时便会生出一种超尘拔俗的美感。”可以看出,宏村各个庭院声景主要以清幽宁静为主,村落的道路、湖畔和村外雷岗山上的环境皆以富有自然特色的声景要素衬托出宁静安逸的氛围。
传统的“宏村八景”中有两处涉及声音景观,即“东山松涛”和“梓路钟声”。古诗云:“别墅荒山野,虬松战雨鸣”(舒育玲,胡时滨,2005),“南湖一水浸玻璃,十里钟声柳外堤”(王炎松,2006)。古今对比,在原真性声景阶段,“钟声”这一传统声景要素虽已消失,但宏村整体上仍是宁静幽雅的氛围。
1998年黄山京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宏村,宏村旅游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但在开发和经营初期,宏村仍处于修缮保护性开发,2000年游客人数为8.12万人次*http: / /max. book118. com/html /2017 /0407 /99148826. shtm.,尽管游客接待量有所增加,“但对原有的声景改变不显著”(L2),古人诗词中描述的意境也依旧清晰可辨,“无边细雨湿春泥,隔雾时闻水鸟啼。杨柳含颦桃带笑,一边吟过画桥西”(舒育玲,胡时滨,2005)。200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宏村声景迅速转入下一个阶段。
3.1.2 过渡声景阶段(2001年~2008年)
宏村申遗成功之后名气大增,游客接待量呈井喷式增长。2003年接待游客23万人次,2008年达82.8万人次*http: / /max. book118. com/html /2017 /0407 /99148826. shtm.。游客蜂拥而至,导致村落声景发生了显著变化。S1是这一时期来到宏村的商户,他说:“当时游客量增加很快,村子越来越热闹,游客声、导游声都很多”。S2、Y1、Y2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尤其是重大节假日,客流量更多”。L3认为,“游客迅速增多,既带来了收入,还给村子带来了热闹”。综合访谈对象的印象感知,这一时期游客声、导游声逐步成为村落常态化的声景。这一变化打破了宏村原有的宁静氛围,给居民带来了需要适应的新(声音)环境。
3.1.3 旅游新声景阶段(2009年~至今)
2009年,宏村的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00万人次,重大节假日单日游客量突破2万,并开始采取分流措施*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3/09/30/006114895.shtml.。据我们观察,在白天客流量高峰期,宏村的著名景点和热门线路会集聚大量游客,在很多时段多个不同导游所带团队会拥挤于某一景点,导游讲解声和游客说话声此起彼伏,互相干扰,既破坏了庭院、住宅内原有的安静声景,又影响讲解质量和游客体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处于非热门旅游线路上的庭院和道路,游客声、导游声、脚步声较少,尚可体验到原有的宁静安逸和虫鸣鸟啼。
对于旅游产生的此类声景变化,受访者表示:“游客给村子带来了热闹,很支持发展旅游,只是导游声可以少些”(Y3)。这种态度代表了宏村绝大多数受访者的想法,主要原因在于旅游发展之前村民收入较少,“缺钱缺怕了”(L3)。旅游发展、游客增多给村民带来了收入并增加了热闹气氛,基于此,受访者对与游客伴随而来的声音干扰的忍耐度较高“白天村子热闹,晚上会归于平静,不影响游客和村民休息”(Y4)。即便如此,受访者还是意识到村落声景的变化并认为“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L1)。另一方面,随着游客的到来,普通话和外地方言越来越多,而村落当地方言的使用频率则越来越低,受访者认同这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但认为旅游发展也起到了催化作用“村子即使不发展旅游,说方言的也越来越少,但发展旅游之后,速度加快了”(L2)。
总体来看,这一阶段声景的特点表现为三方面:第一,村落原本安静舒缓的声景氛围被打破,导游声、游客声代替原有的声音要素,成为村落常态化的声音要素,尤其在重大节假日客流高峰期,宏村的主要景点客流如潮,游客声、导游声掩盖了原有的自然之声和乡民的生活声,喧闹成为村落声景(尤其是白天声景)的特征;第二,由于游客空间分布的时空差异;形成村落声景的时空差异。第三,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是居民更为关注和在乎经济利益,再加上旅游发展形成的新声景目前尚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居民对旅游发展带来的声景变化持包容和认可态度见表1。
3.2 居民声景变迁感知分析
3.2.1 声景构成要素变化分析
旅游发展改变了宏村固有的声音环境,我们通过“最喜欢或最希望听到的声音”“最能代表村子的声音”和“听到最多的声音”3个问题展开对宏村声景构成要素变化的调查(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村民最喜欢或最希望听到的声音主要是方言、游客声和水声、风雨声、鸟鸣声构成的自然之声,其中方言和自然之声较多体现出村民对自然环境和本地语言的喜爱,而游客声较多,则反映出村民对游客的好感,可能原因是游客的到来既给村子增添热闹气氛,又给居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在最能代表宏村的声音中,以方言为主,体现村民对本地语言的认同。在听到最多的声音中,游客声、导游声和方言数量较多,说明旅游发展改变了宏村固有的以方言和自然声为主体的声音环境,交通噪声的出现也印证了这一结论。
表1 宏村声景变迁的阶段过程
资料来源:①http://max.book118.com/html/2017/0407/99148826.sthm.
②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3/09/30/006114895.shtml.
综合上述分析发现,旅游开发之前宏村特有的声音环境以方言和自然之声(水声、风雨声、鸟鸣声)为主,旅游的发展增加了游客声、导游讲解声和交通声的比例,结合实地调研发现,在局部空间上自然之声已经被旅游发展带来的声音所掩盖,宏村的声景构成要素发生了显著变化。
3.2.2 居民对声景变迁感知维度分析
研究小组对问卷调查中的题项进行了均值和标准差统计(见表2)。整体来看,居民均认可旅游发展后宏村声音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3.76),对声音环境的安静程度持一般态度(3.03),而对声音环境的满意程度稍高些(3.36)。在声音环境对居民生活干扰层面,均值不高(2.80),说明现有声音环境对居民整体的生活影响不严重。在对游客增加噪声的认识上,居民的认可度很高(3.62)、表中标准差的数值很大,说明居民的评价波动性很大,因而需要进行细分,进一步探索居民感知、评价的特征。
图2 宏村声景构成要素变化图
表2 调查题项的均值和标准差
首先确定细分的依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探究村民对声景变迁的感知维度。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KMO检验,结果为0.791,Bartlett球形度检验Sig.为.000<0.01,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共提取3个主因子(见表3),根据每个主因子包含的高载荷问题的意义,分别命名为“声景变化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评价声音环境及探讨噪声根源”“文化层面上声景发生的变化”。居民声景感知主要从上述3个维度展开,3个因子的方差贡献分别为29.38%、18.14%和14.81%,累计方差贡献为62.33%。
表3 旋转成分矩阵
3.2.3 居民对声景感知差异分析
上述分析将居民视为抽象化的整体,分析其对声景构成要素变化的感知并探究对整体声景的感知维度。然而,居民对于声景的感知是存在差异的,须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居民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探究不同类别间居民的特征和对声景感知的差异。在上述居民感知维度分析基础上,根据提取的3个因子对居民样本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将受访者划分为3类,结果显示,各类别所占比例分别为34.8%(64人)、40.8%(75人)、24.4%(45人)。
根据聚类分析结果,计算出不同类别居民对3个维度感知问题的均值和性别年龄比例(见表4),以此概括出3类别居民的特征。
类别一:声景感知极弱型。这一类居民对声景变化造成的生活影响感知最弱(-0.73),对文化层面上声景发生的变化关注很高。他们认为,旅游发展之后声景发生很大变化,说方言的人越来越少,整体来看,声景与宏村原有的文化特质不符,因而对声音环境评价不高(-0.52)。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居民较少。经分析,年轻人对村落文化关注和重视程度较低,而35岁以上群体在宏村生活得更久,认同感更强,经验更丰富,对旅游发展对宏村深层次(文化层面)影响的关注更细致。
类别二:声景感知一般型。这一类居民对声景影响生活的感知偏弱(0.20),对文化层面上声景的变化感知不敏感(0.02),对声音环境的整体评价较高,不认为游客带来噪声污染(0.93)。在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居民所占比重较高。经分析,青年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对生活环境中声音层面的关注和要求也不高,造成在这一类型居民中青年群体比例偏高。
类别三:声景感知强烈型。这一类居民感知到声景的变化对生活造成的干扰(0.71),希望回到旅游发展之前的声音环境,对现有声音环境评价最低(-0.80),认为游客是噪声根源,但在文化层面上的关注和要求较低(-0.79)。这一群体在年龄结构和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对宏村声景评价不高的原因来源于声音环境对居民生活造成干扰或者声景文化层面发生变化。前者比例较低,为24.4%(45人),主要集中于宏村重点景区和热点路线周边区域;后者比例为34.8%(64人),以35岁以上居民为主,重点关注宏村声景与文化的相符程度和方言使用人数的减少程度。
表4 居民声景感知差异分类
本文通过对宏村案例地的实证研究发现:
第一,宏村的声景变迁可划分为3个阶段:原真性声景阶段、过渡声景阶段和旅游新声景阶段。在整个变迁过程中,村落自然声和居民生活声的主体地位逐渐减弱,游客声和导游声不断增强,旅游给原本宁静安逸的宏村声景增添了热闹,甚至是局部的喧嚣。参照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的6阶段分析模型(保继刚,楚义芳,2012),即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退或复苏阶段,从对应关系来看,本文划定的声景变迁阶段,分别对应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和巩固阶段。因此,本文从声景变迁视角对旅游地发展变迁进行的研究,是对传统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有益补充,为旅游地发展阶段的划分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随着宏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旅游开发带来的影响效应会不断呈现,宏村的声景变迁也将继续发展,对宏村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声景变化应进行持续的跟踪研究。
第二,旅游发展之后,宏村声景的构成要素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的声景要素以自然声和方言声为主,游客大量涌入之后,声源主体中游客声、导游讲解声和交通声的比例显著上升,局部空间上固有声音已经被导游讲解等新型声音所掩盖。而在时空分异上,村落白天声景的变化强于夜晚声景的变化,并由于村落景点及旅游线路受欢迎程度的差异形成动静不同的声景分区。
第三,根据居民对声景的感知维度将当地居民划分为3类:声景感知极弱型、声景感知一般型和声景感知强烈型。声景干扰居民正常生活是受访居民声景评价较低的原因之一,这源于该部分群体居住于宏村主要景点和热点旅游线路周边区域。对声景评价较低的另一个原因可能在于宏村的声景与其文化的相符程度降低,同时方言使用人数减少。
基于声景感知者体验的声景变迁,必然带有浓厚的主观评价色彩。Farina和Pieretti(2012)强调,景区的声音质量对当地居民和游客来说都是确保旅游品质的必要因素。基于这一观点,本文根据宏村各时期游客数量和居民的访谈评价将声景划分3个阶段,并结合文献和实地调研确定了各阶段的声景特征。与此同时,本文验证了Stylidis等(2014)研究中将噪声视为环境影响的一大因素,但由于当前过度喧闹的声音主要出现在白天以及相对集中的区域,并且旅游经济收益是目前居民最为关注的内容,因此现有的噪声影响仍处于居民可接受的范畴,这反映在居民感知类别上,就体现为声景感知极弱型(64人)和声景感知一般型(75人)居多。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目前宏村旅游发展的态势良好,每年游客量都在稳步提升,但声景作为宏村世界遗产价值完整性的一部分理应给予充分的关注。政府部门、旅游经营企业以及村落居民应将村落安宁静谧的声景看作古村落旅游吸引力的核心构成,并对声景变化引起足够重视。除了在旅游高峰期适时控制游客数量和采取空间分流,也要对各类声音要素的音量大小、出现频次、发声时间等进行监控和调节,尽可能保护宏村传统古村落的美好意向,避免村落声景的严重破坏,干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除当地居民之外,游客群体既是宏村等古村落声景变迁的引发者,也是声景变迁的主要感知及承受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旅游需求层次的不断升级,游客对旅游地声景的关注将会持续增强。声景作为旅游地景观的重要构成,其发展变迁也会成为表征旅游地发展演化的关键内容,并进而影响游客的感知和体验。因此,在后续研究中,从居民和游客主客双方视角分析旅游地主客体与声景以及声景变迁的关系也应是一项重要内容。
[1]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34-137.
[2] 陈东芝.民族旅游地居民对文化景观变迁的感知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1):103-108.
[3] 程晓丽,田晓四.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12):1463-1467.
[4] 储成芳.旅游发展背景下周庄古镇物质文化景观变迁[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3(5):20-26.
[5] 邓明艳,曾菊新,余斌,李伯华.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景观格局变迁与优化[J].生态经济,2010(2):82-86,97.
[6] 邓志勇,刘爱利,陈昊骙.历史文化街区声景语义的主观评价研究:基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J].人文地理,2014(1):35-42.
[7] 丁绍莲,保继刚.传统商业街区风貌变迁的文化诠释——以中山市孙文西路为例[J].中国园林,2012(1):53-56.
[8] 段义孚,志丞,左一鸣.人文主义地理学之我见[J].地理科学进展,2006(2):1-7.
[9] 房艳刚,刘继生.理想类型叙事视角下的乡村景观变迁与优化策略[J].地理学报,2012(10):1399-1410.
[10] 葛坚,卜菁华.关于城市公园声景观及其设计的探讨[J].建筑学报,2003 (9):58-60.
[11] 贾铁飞,梅劲援,黄昊.大型节事旅游活动对植被环境影响研究——以上海桃花节、森林狂欢节为例[J].旅游科学,2013(6):64-72.
[12] 康健,杨威.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的声景[J].世界建筑,2002(6):76-79.
[13] 李慧,王向荣,王小平.武当山景观格局的历史变迁[J].中国园林,2014(3):96-100.
[14] 刘爱利,胡中州,刘敏,邓志勇,姚长宏.声景学及其在旅游地理研究中的应用[J].地理研究,2013(6):1132-1142.
[15] 刘爱利,刘福承,邓志勇,刘敏,姚长宏.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声景研究及相关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4(11):1452-1461.
[16] 刘晗,曹诗图.试论音乐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3):91-95.
[17] 刘琳,刘雪华.黄土高原1990~2000年间的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5):8-13.
[18] 刘旺,蒋敬.旅游发展对民族社区社会文化影响的乡土视野研究框架[J].经济地理,2011(6):1025-1030.
[19] 卢松,张捷,苏勤.旅游地居民对游客影响感知与态度的历史性分析——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9(2):536-548.
[20] 卢云亭,肖诚.云南建水燕子洞游客和雨燕生态环境质量的研究[J].地理学报,1998(S1):198-203.
[21] 马少春,付磊,李灿松,武友德.乡村非农化对乡村聚落景观变迁的影响研究——以云南环洱海地区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42-50.
[22] 孟勐,章琳,方舒丽,王欣.嘉兴烟雨楼历史与景观变迁研究[J].现代园林,2015(5):339-344.
[23] 仇梦嫄,王芳,沙润,侯国林.仇旅游对旅游景区声景观属性的感知和满意度研究——以南京夫子高—秦淮风光带为例[J].旅游学刊,2013(1):54-61.
[24] 申立.上海里弄的空间变迁[J].城市问题,2012(8):68-72.
[25] 舒育玲,胡时滨.天人合一的理想境地——宏村[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1-107.
[26] 唐嫚丽,方百寿.道教音乐与崂山旅游[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82-86.
[27] 王林.传统经济转型背景下民族村寨的文化变迁及景观重构——以湖南省河路口镇为例[J].旅游研究,2014(2):20-26.
[28] 王炎松.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出版社.2006.
[29] 王琼,乔征,王葆华.关中平原乡村聚落景观变迁典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3):1610-1612,1628.
[30] 王云才.基于景观破碎度分析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保护模式——以浙江诸暨市直埠镇为例[J].地理研究,2011(1):10-22.
[31] 翁时秀,彭华.政府与村民的行为对古村落保护及景观变迁的影响——基于本土社会学理论视角[J].地理科学,2011(3):372-377.
[32] 吴忠军,吴少峰.苗族旅游村寨村落文化景观变迁研究——以贝江景区的沟滩屯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6-72.
[33] 于苏建,袁书琪.基于SD法的公园景观综合感知研究——以福州市为例[J].旅游科学,2012(5):85-94.
[34] 余治淮,余济海.皖南古村落:黟县西递·宏村[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71-74,86.
[35] 詹美旭,葛幼松.莫愁湖滨水景观变迁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 (25):8071-8074.
[36] 张道永,陈剑,徐小军.声景理念的解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53-56.
[37] 赵磊,王佳.中国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J].旅游科学,2015(1):40-57.
[38] Benfield J A,Bell P A,Troup L J,Soderstrom N C(2010).Aesthetic and affective effects of vocal and traffic noise on natural landscape assessment[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30(1):103-111.
[39] Choi H C,Sirakaya E(2016).Measuring residents’ attitude towards sustainable tourism: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tourism attitude scal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43(4):380-394.
[40] Fan Q,Ding S(2016).Landscape pattern changes at a county scale:A case study in Fengqiu,Henan Province,China from 1990 to 2013[J].Catena,137:152-160.
[41] Farina A,Pieretti N(2012).The soundscape ecology:A new frontier of landscape research and its application to islands and coastal systems[J].Journal of Marine and Island Cultures,1(1):21-26.
[42] Guiomar N,Godinho S,Fernandes P M,Machado R,Neves N,Fernandes J P(2015).Wildfire patterns and landscape changes in Mediterranean oak woodlands[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536:338-352.
[43] Kang M,Gretzel U(2012).Effects of podcast tours on tourist experiences in a national park[J].Tourism Management,33(2):440-455.
[44] Miller N P(2008).US National Parks and management of park soundscapes:A review[J].Applied Acoustics,69(2):77-92.
[45] Saldanha A(2009).Soundscape[M]//Rob K,Nigel Thrift(ed.).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Human Geography.Oxford:Elsevier Ltd,236-240.
[46] Sklenicka P,Simova P,Hrdinova K,Salek M(2014).Changing rural landscapes along the border of Austria and the Czech Republic between 1952 and 2009:Roles of political,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J].Applied Geography,2014,47:89-98.
[47] Stylidis D,Biran A,Sit J,Szivas E M(2014).Residents’ support for tourism development:The role of residents’ place image and perceived tourism impacts[J].Tourism Management,45:260-274.
[48] Tarrant M A,Haas G E,Manfredo M J(1995).Factors affecting visitor evaluations of aircraft overights of wilderness[J].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8:351-360.
[49] Waitt G,Duffy M (2010).Listening and tourism studi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37(2):457-477.
[50] Xie P F,Osumare H,Ibrahim A(2007).Gazing the hood:Hip-Hop as tourism attraction[J].Tourism Management,28(2):452-460.
AStudyonSoundscapeChangeandItsImpactsfromLocalResidentsPerspective:ACaseStudyofHongcunAncientVillage,AnhuiProvince
LIUFucheng1,LIUAili1,LIUMin2,HANXue1,YAOChanghong1
(1.CollegeofResourceEnvironmentandTourism,Capital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048,China;2.TourismInstitute,BeijingUnionUniversity,Beijing100101,China)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gional culture synthesis, the local landscape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the attractiveness of a place, in which soundscape plays an important and special role. The existing literatures, among which sound was usually viewed as a certain element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paid more attentions to landscape changes, but ignored the changes and impacts of soundscapes. Based 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s, this study took Hongcun, in Anhui province as a case in point to investigate into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soundscape changes and its impacts by mak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e conclusions are: (1) Soundscape changes in Hongcun was divided into four phases, namely original soundscape phase, near original soundscape phase, transitional soundscape phase and tourism soundscape phase. (2) The elements of soundscape in Hongcun have changed dramatically. Because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proportion of the noises of tourists, tour guides and traffic increased, while nature sounds and dialects were the main elements in the past. Moreover, nature sounds have been masked by the aforementioned noises in certain places. (3) Based on the perception dimensions of soundscpae confirmed by the method of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resid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namely week perception group , common perception group, and strong perception group.
soundscape; residents perception; tourism impact; Hongcun
F 592.7
A
1006-575(2017)-04-0049-15
(责任编辑:梁保尔)
2016-04-08;
2017-01-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民族村落旅游地声景变迁的特征及机制研究”(41401156);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项目“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地的声景变迁及保护与传承机制研究”(TYETP201506);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城市历史街区的声景优化研究”(16GLC071)。
刘福承(1990-),男,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硕士生,E-mail:lfc1990@163.com。刘爱利(1981-),男,博士,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与旅游声景。刘敏(1978-),女,博士,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韩雪(1993-),女,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硕士生。姚长宏(1975-),男,博士,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景区开发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