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琼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并不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因此,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到学生提升学习效率。本文根據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对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以下几点方法浅谈。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性;策略
高中语文教学课堂要“因材施教”,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课堂的教学一定要符合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充分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将通过对高中教学模式的探讨,提出相应的措施来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一、现阶段高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形式,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授课与学生的配合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最传统的教学形式,但是起到的作用并不大。高中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思维意识,教学方法相对要灵活一点,而不是一味讲课,这样的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前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接受新的知识,一味地要求学生将知识记住,这是一种很死板的教学模式。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1.教师要有准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准备教学时,要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做好课前准备,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料和工具,要对自己教授的知识有系统的了解,将语文课程细化,渗透到每一节教学中。虽然一节课只有45分钟,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也只有一到两个,但是,语文教师为了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一定要在这宝贵的时间内让学生尽快消化所学到的知识。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教师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完全可以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而这要求教师将教材研究透彻。
2.师生互动,提高效率
语文课堂的教学是教师授课与学生配合的一种形式,两者缺一不可,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到知识,主体就是学生,教师仅仅起到一个传授知识的作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占据重要的位置,能让学生在语文课上精力集中、思想活跃,更愿意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然后让学生来回答,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会让学生一起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教学模式的革新
(1)目前社会科技快速发展,大众媒介应用广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大众媒介开展教学。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知识积累过程,语文资源都是比较丰富的,高中学校语文课堂除了语文课本,还有其他一些课程资源,比如学校图书馆、广播电台、教学音像资料等大众媒介,都会为学生提供一些丰富的学习资料。另外,教师应该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可以将书本中的一些诗词用音乐的形式唱出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体会诗词本身的韵味。
(2)充分利用好生活中的资源。语文课文中的内容反映的是自然界或者社会中的内容,知识的掌握与学生的经验和经历有一定的关联,人都是在不断实践中才得到经验和真理,语文学习要有一定的理解,才会更容易记住。讲解课文知识时,教师要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文章。要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充分结合当时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生活来讲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比如现在的教室都有多媒体,教师要利用好,可以将一些有趣的知识和重点知识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放映出来,使学生能更直观地学到知识。
(3)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学,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以自学为主,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当学生接触一篇没有了解过的文章时,让学生自己先进行理解,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让学生查找自己的错误,以及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如果下次遇到同样的知识,自己应该怎样去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实践总结,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往往比教师纠正自己的错误更能够让学生印象深刻。
4.创建良好的高中课堂学习氛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语文老师并不注重对班级氛围的创造和打造,觉得只要教给学生学习内容即可。其实不是这样的。哲学上说环境对人有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作为老师来说,我们应该知道,一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和课堂环境的不同,也会对学生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广大语文老师应该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打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如何打造良好的课堂范围和环境呢?首先,老师可以通过从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部分入手。比如说在课前课后,老师应该提前进入教室,与学生进行一些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活跃性,帮助学生提前进入到状态中来,这样学生在课前就能够具备活跃的思维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面无表情,课堂压抑枯燥,授课语言一直处于一个调子上,缺乏高低起伏和生动性,这样都在很大程度上会让学生对语文课堂提不起兴趣。因此,作为老师,应该在教学中努力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比如说,上课的时候,老师应该注重语言的生动形象和转折,这样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才能够得以提高。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该注重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励学生,如当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老师要加以表扬和鼓励,及时挖掘出学生的亮点和自信心,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在学习中越学越有自信。很多老师认为高中的学生不需要精神鼓励,其实不然,在高中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另外,在课后,老师也要注重与学生进行交流,不要一下课就离开教室,可以适当地给予学生一些关心,与学生进行简单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更好地增加师生之间的互相了解,有利于提升课堂上师生之间的默契程度。
三、结语
高中语文是高中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学习成绩,语文学习素养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作为高中語文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并且在兴趣和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
[1] 李梅. 试论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有效实现学生的情感迁移[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9).
[2] 石晓琼.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知识迁移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3(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