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杨明忠
教育已经进入基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3.0时代,怀揣着对未来学校的美好愿景,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以下简称“泡小西区”)努力实践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营造使所有学习共同体的成员都参与其中的环境,将技术整合到学习型社区的每一个区域,切实走好建设未来学校的第一步——建设智慧课堂。
泡小西区于2008年8月确立了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学校现代化的发展之路,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的实践性研究。在我们看来,“智慧”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而且是学生生活和生命智慧成长的地方。我们认为,智慧课堂是能够真正开启、激活、发展、集成师生智慧和思维的课堂。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智慧课堂建设可以依托、利用“云”策略(云平台、云技术、云服务、云计算等)解决课堂建设中的现实问题,落实智慧课堂理念。
一、智慧课堂建设的条件准备
数字化设施保障 在泡小西区,已经实现了宽带通过教育局接入城域网,让网络覆盖学校每个区域;建立了校园电视台、数字广播等数字化平台;每个班级配备电子班牌,有交互式电子白板、计算机、投影机、音响组成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对一”教学设备由试点班级顺利向年级整体推进过渡,“一对一”设备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学校常态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还依托校园网平台,逐步建立平台间的有效链接,建设开放、自由及供个性化选择学习的资源平台。
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保障 要真正打造“未来学校,智慧课堂”,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是关键。只有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才能引领学生的发展;只有教师的观念变化,才能引起教学的变革。学校通过专题培训、课堂观摩、分层培训、课例实践等形式,从技术操作、教学设计、课堂组织等方面对教师展开信息化培训。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数字化校园的全员培训、种子教师智慧教室HiTeach系统培训、“一对一”学习平台工具的使用与资源建设培训、英特尔教学培訓等,持续开展国家级专项课题“基于网络的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学习策略研究”研究,外派教师100余人到各地参加教育信息化、国际化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教师不但学到了先进的理念,还获得了实践性知识,进一步掌握了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工具和方法。
二、智慧课堂建设的实践探索
泡小西区在前期互动电子白板的实践研究基础上,正式进入了“云”策略下智慧课堂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分年段推进工具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实践,多维度、多角度展开常态化研究。
(一)低段:HiTeach互动系统激发兴趣
低段学生普遍活泼、好动,自觉、自律性相对较差,需要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互动中鼓励他们投入到学习中。基于HiTeach数字化反馈系统,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发挥系统的便利、效能与智慧的价值,让低段学生感受到生动、互动与主动的课堂。HiTeach互动系统的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其核心要素上,即互动电子白板、即时反馈系统与实物提示机在课堂上的运用。
走进二年级的课堂,可以看到老师指着电子白板问:“这道题,同学们认为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呢?”只见学生们按下手中的遥控器,白板上就出现了一张全班答案分布的统计图表,这是教学活动中经常出现的一幕。依托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生能在单位时间内有效参与学习活动,并将他们的思维外显,让教师及时了解学情,便于调整教学策略,并且可以针对个别学生的情况,进行课中或课后的有效辅导。
老师们利用此软件的智能交互功能,可以在电子白板显示的内容上任意划线作出批注,或者用电子笔点击屏幕,播放教学课件,还可以充分运用电子白板附带的聚光灯、拉幕等互动工具,这一系列动作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关注课堂重点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尤其对于语文教学,可以结合声音、图片、画面,提供视觉和听觉的同步刺激,还能与实物提示机结合,生动有趣地进行笔顺、书法的教学,为听觉型、视觉型和动觉型等不同学习类型的孩子提供了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IRS即时反馈系统(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是低段课堂中最基本也最实用的学习装置。当教师用电子白板和实物提示机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多张作品扫描存储并显示出来,便于进行思维的对比和优化;学生可以通过智能遥控器进行抢答,教师在短时间内便能够收集到每一个学生的反馈信息,这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就提高了,学习反馈也更快、更准确了。
(二)中段:电子书包让课堂翻转
中段的学生逻辑思维开始迅速发展,自我意识萌发并逐渐增强,开始尝试对外界事物作出自己的判断,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传统的教育模式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而电子书包的出现让全面实现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可能。
案例一:语文“小翻转课堂”实例——“装满昆虫的口袋”
环节一:检查学习前测情况
措施:学生将家庭作业上传到云平台,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评价,并根据学生作业的提交时间、耗时、正确率等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环节二:学习文中的重点词语“迷恋”
措施:利用电子书包出示课文文本及相关图片以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白板的勾画、批注、淡入等功能和学生一起赏析。
环节三:根据“奇妙的生物世界”相关图片,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措施:用白板展示图片,并用电子书包将图片发送到学生端,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图片展开语言训练。
环节四:完成相关拓展阅读
措施:运用电子书包,将拓展阅读的相关内容发送到学生端。学生自主阅读并答题。
环节五:教学评价
电子书包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为课业学习、德育表扬、专项测评,教师运用电子书包进行统计分析,获得班级平均水平和每位学生的具体分值。endprint
在使用电子书包进行教学常态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如下几个变化:
一是课堂结构的转变。课堂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利用电子书包平台,可以将微课、慕课等学习资源发送到学生端,学生在家就可以根据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性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也让学习更有针对性。
二是教学主体的转变。以往的教学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所教的内容和预设的重难点很多是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确定的,而教师也很难真实地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容易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而电子书包的介入,能让学生在课前作好充足准备,上课时脑中就不再是一片空白。同时,老师能通过学生自学后的反馈情况,清楚地了解到每位学生对每个知识点掌握的情况,以及全班掌握的百分比,在这个基础上以学定教,客观真实地分析出在课堂上所要解决的重难点是什么、哪些问题必须集体辅导、哪些困难可以单独突破,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提升了课堂的容量,也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
三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老师把知识点教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吸收知识。然而,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是有差异的,有的擅长听、有的擅长看、有的擅长动手探究。将微课、慕课、文字资料发送到学生端后,学生就能根据自己擅长的方式展开学习。其次,教师通过学习前测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就可以在课堂中让已经掌握的学生帮助辅导没掌握的学生,这样每一位学生的时间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学生普遍不能掌握的知识点,老师再适当引导,让学生分组探究。
(三)高段:多屏互动系统促主动学习
高段学生的智力发展迅速,逻辑思维开始在思维中占优势,创造性思维也有很大发展,对新奇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且独立意识增强。多屏互动系统为学生的思维碰撞提供了可能,它能够同时满足全班交互式教学、小组协作性学习、学生个性化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的需求,是一种包含课堂活动设计、互动学习、小学合作学习、课堂反馈等功能,以及提供学习资源内容等的跨平台系统软件。
案例二:图形中的规律
环节一:分一分
目标:感知图形中的规律及其价值。
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本环节资源调取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信息素养;运用放大功能让学生在互动桌上观察图片的相同点,更清晰地发现图片“形”的特点;书写功能把学生的想法即时呈现,互动性大大增强。
环节二:探究发现三角形的规律
目标:运用简单、便于入手的方法,探索“形”的规律,从“形”的规律中发现“数”的变化规律,抓住“变与不变”的关系;图式、数形结合,强化数学理解和数学表达,学会符号化表达,初步建立模型思想。
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运用魔术笔聚光功能观察三角形的排列特点,清晰且重点突出;学生在独立操作、小组交流过程中运用到的书写功能、推送功能、旋转功能、放大缩小功能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小组合作的特点,更彰显了个性化的表达优势,真正达到了生生、师生间的互动协作,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其中,录播功能更是强大,能把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回放,让学生再次经历学习的整个过程,把个人零散的、碎片化的想法进行有机地整理和融合。
环节三:自主探究摆正方形,发现规律
目标:运用已有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形成经验,获得成功体验。
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本环节资源调取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信息素养,学生操作越来越熟练。
环节四:全课总结
目標:激励启发,从中体味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感受数学美。
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在音乐中,让学生们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和美。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矛盾消减的过程,多屏互动系统正是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实现矛盾的层层消减。学生通过个人终端提出自己的想法,再通过小组讨论求同存异,将小组意见体现在小组终端上,通过电子白板进行再次讨论,最终达成共识,消除疑虑。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相互帮助、教师适时引导讨论的以学定教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平台。
通过条件建设与实践探索,我校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教师通过重组、重建教学结构,完成了教学方式的变换,从而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二是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从“讲授者”变成“课程的开发者”“活动的组织者”“问题的引导者”“学生成长的激励者”;三是推进了学习型社区的建设,丰富了学习资源,让学生在“泛在学习”环境中能够随时随地进行选择性学习。
此外,我校还以智慧课堂建设为契机,带动了智能校园建设和未来学校的整体发展,有效推动了校园智能管理。今后,在继续深入探索智慧课堂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将更加重视新技术与传统教学理念的融合,大胆尝试混合式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加懂得如何自主学习,为每一名教师和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体验平台,让师生在参与学习研究的过程中激活智慧、提升能力、获得方法、养成习惯,为适应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作好充分准备,这才是“互联网+教育”的最大价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