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生态化建构

2017-11-03 22:12高长江刘任熊
职业教育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策略

高长江+刘任熊

摘要:要立德树人、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以生态学的合理内核为价值指引,深入解析当下高职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低效之根源,厘清高职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生态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职业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组成及运行机理,进而提出职业道德教育生态化实现的策略:树立职业道德生态理念、突显职业道德生态主体、重构职业道德生态介体、重塑职业道德生态环境。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生态化内涵;生态系统;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10-0063-05

一、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生态化内涵释义

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率先提出了“生态学”概念。自此以后,“生态”这个概念渐渐流行起来,并从一个生物学概念上升为一个社会学、哲学层面的概念。“生态世界观的实质是对相关联事物关系的把握,追求的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与整体效应。作为哲学层面的理论体系,它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动态网络结构,超越了机械论的世界观而转向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的世界观。[1]”它已成为“一种观照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生态学研究领域扩展到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由观自然的视角为观世界的视角。[2]”可见,“生态观”是将生命主体与物质客体放在一起,做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的综合考量,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主张主客观要素及与所涉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良性互动、持续发展,已成为指导人们实践的方法论和衡量行为结果优劣的标准尺。埃里克·阿什比(美国生物学家、教育家)认为:“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整体综合效应的生态系统,而教育生态从本体上看,是教育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3]”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实践行为,其内涵本质与实施开展具有天然的生态性,用生态学的理念统摄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使其本质内涵更清晰、开展实施更高效。

首先,职业道德教育本身具有天然生态性特征。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以高职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职业道德认知、情感、信念、行为的优化提升为直接目标,最终指向学生未来完满的职业生活,进而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其整个过程如同自然生态系统,由主体(学生)、客体(學校教育者、企业指导者、社会影响者)、介体(目标、内容、途径、模式、信息等)、环体(校内、企业、社会)等要素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系统中各要素之间通过信息、物质、能量进行动态交换、改进,不断优化协调均衡发展,从而使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系统获得可持续运转。

其次,生态理念的引入,可以有效突破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生态困境。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时效性,需要其所涉要素的协同推进、有效整合,达成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且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归宿和终极衡量点应指向学生的未来幸福生活与终身可持续发展。而“生态”理念正好回应了这一诉求,将“生态”的科学内核引入职业道德教育之中,可以有效激活职业道德教育系统内各要素的活力,可以规避忽视主体能动性、脱离职业现实、割裂整体环境等生态危机,可以真正彰显职业道德教育的本真价值,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终身发展。

由此,高职院校生态化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生态学的内核价值作为指引,将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要素统摄于职业道德教育生态系统整体中,各要素之间通过物质、信息、能量之间的流动、交互、整合,达到系统要素间的动态平衡、和谐稳定、整体优化提升,形成一致合力共促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知、情、意、行的优化提升,助其高质量就业,进而获得未来高品质职业生活,实现自身职业价值,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二、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与运行(见图1)

(一)职业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

作为社会生态系统分支的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生态系统,从生物与非生物两个维度划分,可分为:有生命的生态体——主体学生,客体学校教育者、企业指导者、社会影响者等人员要素;无生命的生态体——介体与环境,介体即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环境又可分为自然生态环境,即校园景观、专业文化展示、校内实训设施、企业整体建筑样貌、企业工作环境、企业设施设备以及社会其他相关环境因素;精神生态环境,即校风班风、校园文化、学校制度措施、企业文化、企业制度、家庭影响及社会舆论等。诸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以职业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特有的运行模式平衡发展、和谐共存。

(二)职业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机理

阿瑟·乔治·斯坦利(英国生态学家)认为:“所谓的生态系统,包括整个生物群落及其所在的环境物理化学因素。它们是一个自然系统的整体,而在成熟的生态系统中,这些因素接近于平衡状态,整个系统通过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得到维持。[4]”同理,职业道德教育生态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生关系,生命主体以中介媒体为载体,在环境中通过信息、物质、能量的输入、输出、反馈,以达到整个职业道德教育生态系统运行的顺畅、平衡。

首先,在职业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结构中,强调各要素之间的整体性、一体化,有生命生态体与无生命生态体交互、整合,达到整个生态系统整体优化、平衡状态,形成共同促进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提高的合力机体。

其次,在职业道德教育生态系统作用机制上,强调各要素之间多向交互、互联互通的动态性,教育客体根据受教主体职业道德发展规律与最新职业道德要求,在充分发挥受教主体自主能动性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完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育模式等,以最合适的教学模式将最有实际意义的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主客体通过平等对话式的信息交换、问题反馈,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提高。

再次,在职业道德教育生态系统中更加注重生命体“人”与无生命体“环境、文化、制度、舆论等”的动态平衡、和谐共存。环境、文化、制度、舆论等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发展的影响是双向的,当与其发展规律及培养目标相一致时就促进其发展,反之就起阻碍作用。endprint

最后,在职业道德教育生态系统价值取向上,强调主体、实践活动、环境等要素的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协调平衡,最终着眼于受教主体未来幸福职业生活的获得,通过该生态系统的良好可持续运行,带动、服务其他相关社会系统的良好运行,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三、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生态化的实现策略

(一)在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树立生态化理念

在沿袭传统理念的现行高职教育系统中,职业道德教育运作模式效率低下,究其根源,在于“高职院校的职业伦理教育没有与时俱进,缺乏生态性、整体性,忽视了职业伦理教育的生态本性。[5]”故要提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质量,就必须树立职业道德教育的生态理念。

1.树立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平衡性的生态教育理念

职业道德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命体——学生、学校教育者(包括教师、辅导员、校领导及学校管理服务人员等)、企业影响者(企业领导、企业实习导师及相关人员)、社会影响者都应树立职业道德教育的生态理念,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行为不是孤立的,而是系统内部多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与环境中的各个要素都是其影响因子,只有各要素之间通过物质、信息、能量的交互、整合达到整体优化平衡,形成共同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提升的合力,才能获得职业道德教育的真正实效。

2.树立指向学生未来幸福职业生活的生态教育理念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生态理念的基本原则之一,是面向未来的。生态化职业道德教育既要让学生对当下的职业获得价值认同感,将职业的一般规范制度、文化精神、行为习惯等内化于心,能较快适应职业要求、高质量就业;更要着眼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要将生态可持续理念融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全过程,为其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永续动力,使其能够做出成绩,幸福自己、贡献社会。

3.树立生态循环运行的生态教育理念

生态职业道德教育以生态化教育模式实践推进,最终又要实现教育成果的生态化,也就是说职业道德教育的生态化既是职业道德的起点也是其归宿。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既要用生态理念指导教育行为,又要用生态理念诊断教育成果,诊断其是否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教育效果,而不是為了赶生态化教育的时髦。

(二)突显职业道德教育生态化主体

在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生态系统中,生态主体——学生是该系统运行的内因所在,教育影响效果如何,最终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内化与反应。“人是道德的接受者,但人会把接受过程变为主动探索认识自己、社会、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应有关系的过程,人不是消极地被道德左右,而是主动地选择道德规范,理解和内化道德规范;人是道德的创造者和体现者。[6]”所以,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他教育者只是起引导辅助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职业道德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根据学生的时代心理特征(现在高职生大都是2000年左右出生的,具有这个时代的特性,与“80后”有所不同,要区别对待)、职业道德现实需求,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影响,而不是机械填鸭式的灌输。

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依赖于学生个体内部职业道德知、情、意、行的整体优化发展,即主体内部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良好表征。这就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因为“当人具有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并现实地作用于客体的时候,它才可能成为活动的主体,具有主体性,才能使从事的活动达到理想状态。[7]”学生通过积极自主性地学习、实践,对职业道德的内涵、常识、规范、精神及价值有正确的认知与理解;通过逐步内化、体悟,进而获得职业道德的情感因素,即对职业充满由衷的热爱、责任及荣誉感;在职业道德情感的牵动下,会展现出面对工作困难挑战顽强勇敢、百折不挠及精益求精的职业意志品质;在职业道德知、情、意良好发展的基础上,最终催生出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行为的不断实践、反思,又会进一步优化知、情、意,形成良性循环。这都是学生通过自主能动性的发挥,在个体心理内部发生、发展的,故职业道德教育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发挥了其自主能动性,外部是否赋予了学生职业道德发展的话语权与自主空间。

(三)重构职业道德教育生态化介体

1.确立生态化的教育目标

我国很多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混淆于思想道德教育、一般道德教育,偏离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本真价值指向,使得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与教育环节生态失衡。为此,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必须坚持本身固有的生态特性——整体性、动态性、协调性。首先,目标的确立要与职业道德教育整体生态系统要素保持协调一致,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分级目标与总体目标整合统一,将目标价值取向回归到培养“人”这个终极向度上来。其次,目标的确立要具有生态动态性,即目标设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学生发展规律、职业最新动态、企业最新用人标准、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等机动灵活地加以调整。

2.选定生态化的教育内容

传统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大都过度书本化、知识化,内容陈旧、与时代脱节,并多以面授的形式机械地向学生灌输,学生只要死记硬背通过书面考试即可。这样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严重地脱离了职业教育的特性——职业性、实践性,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行业的实际要求相隔离,使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成为“孤岛”,游离于整个职业道德教育生态系统之外,从而导致教育效果极低。这就要求必须坚持生态理念为指导,从学生的生活、专业、企业、行业、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选定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教育内容要根据学生不同年级阶段灵活调整;要打破教学内容单一书本化的局限,应当将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融于学生生活、社团活动、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多元载体中,通过现代信息化手段如微信、微博公共平台等将相关内容植入其中,时时处处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3.采用生态化的教育模式endprint

職业道德教育的天然属性就是其职业性、实践性,这也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了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必然要根植于职业之中,要深入行业、走进企业,采用“工学结合”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以打破传统职业道德教育空间局限性的束缚,打通职业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脉络。“倡导体验式教学,通过开展见习、实习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按照实际的生产项目、工艺规范、操作要求等进行工作,按照企业的职业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 通过这种工作体验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培养和检验学生的职业技能,又可以提高和巩固他们对今后所从事的职业的认同。[8]”这种通过空间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深入企业进行业务的真实操作的方式,更能够让学生切实地受到企业职业道德规范、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触动,为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质获得直接经验和“第一手信息资料”。

(四)重塑职业道德教育生态化环境

从生态学的视角审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生态系统是社会生态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凭其开放性特质,从社会大系统环境中汲取营养、获得物质和能量供给,实现与环境要素的和谐平衡,获得可持续健康运转。生态环境分为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前者指有形的天然或人为建造的景观或建筑等,后者由一定群体组织内的精神、制度、规范、舆论影响组成。具体到高职职业道德所涉环境,主要分为学校环境、企业环境及社会环境,对其优化改善也应从自然与人文两个维度进行。

1.优化重塑学校生态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发展的主要环境,其建筑布局、绿化景观、历史底蕴、校风学风、规章制度、人才培养标准等无不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我国学者高旭国指出:“好的理想的生态文化校园环境,从自然景观看,一草一木都散发出生态的气息;从人文景观看,一人一事都印证着生态的理念。”因此,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要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应立足学校专业实际,无缝对接行业实际需求,以生态理念作为指导,将优秀企业、优秀职业道德楷模的文化形象引入校园文化,将职业道德教育因素巧妙地融于学校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的建设中;在相关制度制定、学业考核、学生评优、就业推荐等环节上,应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发展情况列为重要参照指标,以此引起学生的重视。

2.优化重塑企业生态环境

企业是高职学生职业知识、技能、道德进一步学习和提升的重要场所,离开企业的顶岗实习、实训,就很难以一名合格准职业人的角色进入职场。企业正确的职业道德、文化精神导向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凝聚力,会引导员工工作基本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的形成,能充分发挥工作效能、创造最大经济效益。面对进入企业实习实训的高职学生,企业应当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转变过去“表面形式上校企合作”的敷衍,将学生作为准员工严格要求,从外观环境的布置到制度规章的展示,让他们全方位、深入地感受企业文化、道德规范,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具体工作项目的操作上。

3.优化重塑社会生态环境

影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社会生态环境主要指家庭生态环境与社会宏观生态环境,两种环境对其影响是间接、无组织的,但往往能起到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首先是家庭生态环境。家庭是每个人道德人格、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产生的根源地,父母言行的影响最直接、力度最大。所以,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生态价值观,要给子女以正确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引导,以自身或亲朋职业阅历佐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精益求精等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意义,充分肯定子女所学专业及将来职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未来职业的前景广阔,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积极的择业观、职业理想、职业信念等职业品质,让子女充满职业自豪感,信心满满地开启职业生涯。其次是宏观社会环境。对于职业道德观念正在萌芽的高职学生,社会舆论风气对职业劳动、奉献及回报的价值导向会对学生正确的职业与职业道德价值观的认识与树立产生影响。所以,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要大力宣扬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弘扬崇尚劳动、爱岗敬业的优良传统,树立职业道德模范典型,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报道,营造有利于生态职业道德传播的社会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乔学斌.论道德教育的生态性建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88-92.

[2]杨孝志.生态哲学视野下的道德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6(1):21-23.

[3]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45.

[4]Donald Worster.Nature`s Economy.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Second Edi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293-304.

[5]孙峰.当代大学生职业伦理教育的生态性建构[J].青年教育,2013(12):102-105.

[6]罗干坤.21 世纪道德教育的新范式[J].学海,2001(5):47-51.

[7]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03.

[8]罗箭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范式转型[J].教育学术月刊,2012(10):93-95.

Discussion on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Moralit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AO Chang-jiang,LIU Ren-xiong

(Jiangs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Commerce, Nanjing Jiangsu 211168 ,China)

Abstract: To cultivate people and strengthen vocational morality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with the reasonable core of ecology as value guidanc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origin of the inefficiency of vocational moralit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and clarifies its ecological meaning.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nstitution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the vocational morality education ecosystem, and proposes several strategies to realize the ecologicalization of vocational morality education. Firstly, we should set up the ecological idea of vocational morality; secondly, we should highlight the ecological subject; thirdly, we should reconstruct the ecological mediator of vocational morality; fourthly, we should reconstru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vocational morality.

Key words: vocational morality education; ecologicalization connotation; ecosystem; strategy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策略
浅谈加强公路行政执法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网络空间的生态化治理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