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文版本、文本缝隙到创作意图

2017-11-03 11:15童志国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7年10期
关键词:窦娥文本学生

童志国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多有学生就文本中不能自洽处提出疑问,虽然有些问题笔者难以给出令学生满意的答复,但我们师生广泛搜集资料,在求证中增长了见识,在探究中初步掌握了思考的路径,也培养了批判性思维能力。从终身学习的层面看,某些问题的提出甚至能为学生以后从事学术研究奠基。由此可见,文本中的不自洽处在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中有着重要的教学价值。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的《窦娥冤》一文的教学为例,粗浅地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做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窦娥冤》文本质疑点例举

笔者教授《窦娥冤》一课的思路是,紧扣标题中的“冤”字,生发三个教学环节:窦娥有何冤(梳理戏剧故事情节)——窦娥怎样伸冤(欣赏第三折以“端正好”和“滚绣球”为代表的曲词语言美以及“三桩誓愿”所体现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窦娥冤在何处(品读窦娥形象和探究戏剧的主题)。

在上述三个教学板块中,学生提出的疑问主要有七个,现简述如下:

①窦娥在公堂被屈打成招时说:“情愿我招了吧,是我药死公公来。”而文章第一折结尾处蔡婆对张孛老说:“你老人家不要恼躁。……只是我那媳妇儿气性是不好惹的,既是他不肯招你儿子,教我怎好招你老人家?”可见蔡婆并未嫁给张孛老,那么窦娥怎么能称呼被毒死的张孛老为“公公”呢?

②虽然窦娥拒绝再嫁张驴儿,但蔡婆在再嫁给张孛老的态度上是摇摆的,并极力劝说窦娥。从这个层面看,在改嫁张驴儿的斗争中,窦娥是孤军奋战,蔡婆是倾向张孛老父子一边的。在此情形下张驴儿为什么要毒杀蔡婆呢?

③张孛老父子凭借什么待在蔡婆家,非要达到霸占蔡婆窦娥婆媳为妻的目的?张氏父子是什么身份?文章中为何不交代?从文章中看,元杂剧在人物出场时应该有交代人物身份的惯例,比如蔡婆出场时有“老身蔡婆婆是也,楚州人氏,嫡亲三口儿家属”的说白,还有窦天章、赛卢医登台时都自报了家门。为什么作者对张氏父子的身份、职业皆讳莫如深呢?

④桃杌太守出场时的一段说白将自己形象展现给了读者:这是一个十足的贪官和昏官。但是,在文本中为何只字未提桃杌太守收受原告和被告任何一方的贿赂?桃杌太守为何偏听偏信张驴儿的一面之词,就草草地将窦娥定罪?桃杌太守在窦娥的冤狱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⑤桃杌太守的贪婪在楚州应该是人所皆知的事实,窦娥被张驴儿诬告到官府后,蔡婆为何不通过行贿桃杌的方式去为窦娥洗脱“罪名”?从文本中蔡婆能放高利贷以及楔子中自言“家中颇有些钱财”来看,蔡婆是有这个经济实力的;相反,张驴儿的经济状况明显不比蔡家。

⑥窦娥临刑前所发的三桩誓愿中,第一、二桩誓愿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和无辜。而第三桩誓愿中的楚州“亢旱三年”是否有殃及无辜之嫌?亦即窦娥怎么能因为一己之冤屈,从而希望老天降罪于整个楚州的百姓,因为楚州大旱三年首当其冲的是老百姓,而不是如太守桃杌般的官吏们。从这点上看,窦娥善良淳朴的性格中是不是有“恶”的因子?

⑦《窦娥冤》的主题到底是讴歌窦娥善良、本分和守妇道的美好品质以及不屈的反抗精神,还是要揭露以桃杌太守为代表的封建官吏的贪婪、视人命如草芥的反动本质?如果都是,那是不是还有对当时流行的放高利贷做法的批判?推而广之,是不是也有对以张氏父子为代表的流氓地痞的恶人横行、欺压良善的不合理社会现象的鞭挞?甚至对蔡婆的懦弱怕事、窦天章没有尽到人父义务的批判?是否还有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观?

二、学生质疑点分类指津

学生的问题无疑是在真实的阅读后所产生的不解,其中某些疑问曾引起学界的广泛讨论,也有研究成果的产生。所以,笔者认为在组织学生探究这些疑问时,有必要适時适当地将专家学者的观点推介给学生,以起到既能解学生之疑,又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究兴趣之目的。

学生的质疑其实涉及三个层面:选文的版本问题、文本的缝隙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列表如下:

针对学生的质疑,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如下策略与学生共同学习,初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版本辨析——比较阅读

杂剧《窦娥冤》现存有三个版本,即《古名家》本、臧懋循的《元曲选》和孟称舜的《古今名剧合选》本。[1]人教版教材中节选的《窦娥冤》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的《关汉卿戏曲集》,而1976年版的《关汉卿戏曲集》是以臧懋循的《元曲选》为底本的。

在蔡婆是否改嫁张孛老一事的处理上,《古名家》本和臧懋循的《元曲选》本是不同的。教材上臧懋循的版本中,蔡婆只是将张孛老父子接到蔡家“好酒好饭”款待着,并未嫁给张孛老。因为窦娥坚决反对改嫁张驴儿,所以蔡婆改嫁张孛老的事也就悬置着。而《古名家》本中蔡婆招了张孛老做接脚一事是非常确凿的,蔡婆和张孛老对此也都不否认。蔡婆已招张孛老做了接脚,那么窦娥在被屈打成招时称自己“药死了公公”,就合情合理了。另外,蔡婆改嫁张孛老也为后来张驴儿要毒杀自己埋下了祸因。

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教授学生阅读的方法,而不是阅读的结果,更不是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这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无益且有害,易于养成学生的惰性思维。笔者的处理方式是:

【教学镜头一】

师:现在我们来探讨同学们提出的问题①:文章中蔡婆并没有改嫁张孛老,那么窦娥在被屈打成招时为何称自己“药死了公公”?

生1:我觉得可能是窦娥在受大刑时被打得有点神志不清,是口误。

生2:如果是窦娥口误的话,那么在窦娥被押赴刑场时对蔡婆说:“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此处称呼张孛老为“公公”,难道也是神情恍惚时的口误?

(学生陷入了沉思)

师:还原生活情境不能自圆其说,从文本中又找不出证据证明蔡婆已经嫁给张孛老。

生2:(小声)是不是教材有问题?endprint

师:看来我们的目光得往外转。请同学们看投影:

①《古名家》本

题目 后嫁婆婆忒心偏 守志烈女意自坚

正名 汤风冒雪没头鬼 感天动地窦娥冤

②臧懋循《元曲选》本

题目 秉鉴持衡廉访法

正名 感天动地窦娥冤[2]

师:看了两个版本的《窦娥冤》的题目和正名之后,同学们对蔡婆是否改嫁张孛老的问题是否有了新的认识?

生3:《古名家》本题目“后嫁婆婆忒心偏”中的“婆婆”无疑是指蔡婆,“后嫁”是指蔡婆改嫁了张孛老,也就是说在《古名家》本蔡婆招张孛老做接脚是既成事实,这就能很好地解释窦娥为何称张孛老为“公公”了。

生4:除了题目之外,我还想知道《古名家》本中,有没有明确的交代,比如人物的旁白说明蔡婆已然嫁给了张孛老?

师:这种重理据的态度值得表扬。请同学们再看投影:

①《古名家》本

第一折:(卜儿云)我问赛卢医讨银子去,他赚我到郊外勒死我。亏了这张老并他儿子张驴爷儿两个救了我性命。我就招张老做丈夫,因这等烦恼。

第二折:老汉自从来到蔡婆婆家做接脚,谁想婆婆一向染病。[3]

②臧懋循《元曲选》本

第一折:(卜儿云)我问赛卢医讨银子去,他赚我到无人去处,行起凶来,要勒死我。亏了一个张老并他儿子张驴爷儿,救了我性命。那张老就要我招他做丈夫,因这等烦恼。

第二折:老汉自到蔡婆婆家来,本望做个接脚,却被他媳妇坚执不从。

师:从这两处对比中,大家发现了什么?

生4:从这两处对比中,可以看出蔡婆改嫁张孛老确实是事实。那么我有一个疑问:张驴儿为何萌生要毒杀蔡婆的歹念?因为蔡婆不仅招了张父做接脚,并且一直在劝说媳妇窦娥改嫁,此时张驴儿毒杀了蔡婆,会使自己失去一位劝说窦娥改变主张的重要帮手。那么张驴儿为何出此“下策”呢?

师: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探究的第二个问题:张驴儿为何要毒杀蔡婆?

生5:张驴儿企图害死蔡婆,使窦娥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更有利于霸占窦娥。

生6:我不同意生5的观点,因为蔡婆在改嫁的问题上,所持的态度与窦娥是不同的,窦娥是心口一致坚决反对改嫁,蔡婆是招夫在家。在是否改嫁上,双方的力量是悬殊的,三比一。张驴儿毒杀蔡婆其实不利于霸占窦娥。至于张驴儿毒杀蔡婆的真正动机是什么,我没有想明白。

(学生小组讨论后,仍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师:看来,这是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元代的婚姻制度去一探究竟。元代的婚姻制度有两种形式:接脚婚和收继婚。接脚婚指寡妇招赘后夫,后夫入赘进门,在家中不占主导地位。所谓收继婚,是指寡居的妇女可由亡夫的亲属收娶为妻。蔡婆嫁给张孛老就是典型的接脚婚,文本中张孛老也提到过。

生7:(恍然大悟)蔡婆改嫁张孛老,那么蔡婆和张驴儿就是母子,张驴儿与窦娥之夫就是兄弟,而窦娥之夫已经过世,那么按照老师您的介绍,张驴儿是不是可以收继窦娥为妻?

师:根据元代婚姻制度中的收继婚制,兄弟有收继兄长之妻的权利,儿子有收继父亲之次妻的权利。这样张驴儿对窦娥的逼婚就有了法律依据。也就是说,蔡婆的再嫁,其实不是她一个人的事,而是对窦娥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使她面临着被张驴儿合法占有的危险。[4]从这个层面上说,蔡婆的改嫁也就意味着窦娥改嫁的顺理成章。

生8:那是不是可以说,张父入赘成了窦娥的公公,他就可以支配窦娥的命运了?

师:张父没有全权支配窦娥命运的权力。因为有法律的保障,窦娥虽不能将张氏父子赶出蔡家,但接脚婚的方式让张父在蔡家不占主导地位,真正左右窦娥命运和蔡家财产的仍是蔡婆。[5]张驴儿一旦除去蔡婆,那么蔡家的主人就是张孛老了,窦娥的命运就完全掌控在张氏父子手里了。

2.文本缝隙——引进专家解读

陈思和教授说:“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学会寻找缝隙。文本不是笼统地讲故事,我们细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它的破绽,读出作家遗漏或者错误的地方。”[6]笔者认为,文本的缝隙不应仅仅指文本情节上的遗漏、疏忽或错误,凡是文本在结构、形式、情感、思想等方面不能自洽的矛盾处和破绽处都可归为文本缝隙,无论是作者的无心之失还是有意为之。

指导学生能读出文本中的缝隙,这是阅读的第一步。尝试着去分析文本缝隙的成因,并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培养初步学术研究的思维意识,这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意义更大。比如在讨论桃杌太守的形象时,我们师生有如下对话:

【教学镜头二】

师:文章中的桃杌太守这个人物形象,大家怎么看?

生1:我觉得桃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贪官。因为在他登台时,文章有他自己的说白交待:“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另外,张驴儿来告状时,桃杌竟然跪拜,并解释说:“但来告状的,就是我的衣食父母。”这是一个视钱如命、视百姓生命如草芥的贪官污吏的形象。

生2:虽然太守桃杌口口声声说自己爱财如命,但文章中并没有写到他收受原告张驴儿和被告窦娥任何一方的金银贿赂?另外,第四折窦天章为窦娥伸冤后对桃杌太守等官吏的判处是:“刑名违错,各杖一百,永不叙用。”“刑名违错”不说将无罪判为有罪,而是将此罪判为彼罪,也就是误判。这里并没有给桃杌定罪为索贿受贿、贪赃枉法。那么桃杌这个贪官的形象是不是有点名不副实?

师:生2的质疑有道理,文本中的确没有任何细节写桃杌向原告和被告索贿,也没有证据显示桃杌是因为受贿而判定窦娥死罪。这是文本中的一个缝隙——作者创作时的“情节遗漏”。正因为这个文本缝隙的存在,所以陈牧先生的改编本就将这个遗漏给补足了:张父被毒死之后,张驴儿从蔡婆处讹得三百两银子。后来他又拿着三百两银子行贿桃杌太守欲置窦娥于死地。[7]大家覺得这个改编本怎么样?endprint

生3:这个改编同样有漏洞。既然张驴儿能拿三百两银子来行贿桃杌,那么蔡婆是不是可以拿出更多的银子来贿赂桃杌?因为从经济实力来看,蔡家的经济实力明显强于张家。如果蔡家拿出大量的金银来行贿桃杌,那么桃杌会不会因此替窦娥伸张正义从而判张驴儿死罪?

师:生3的评价可圈可点。陈牧先生也发现了这一矛盾,为了自圆其说,他特意补充了一个情节:蔡婆为了替窦娥伸冤,将三间房屋变卖,自己在前街关帝庙内寄住,请人写了诉状,已去往楚州上告知府。[8]

生4:这样处理就能弥补原著中遗漏了。

师:但也有论者认为这样改写恰恰掩盖了原著于“情节疏漏”处所蕴涵的深层意义。由于官员道德品质败坏造成冤假错案的情况屡见不鲜,尤其是古代,剧本如果仅仅描写此类老生常谈的故事,可以说了无新意。所以李新灿教授认为:“《窦娥冤》深层意义恰在于‘情节疏漏处:即使执法者公正,因为法律自身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法律并不能在任何条件下百分之百地伸张正义,窦娥之类的冤案仍有可能继续上演,这种并非人为的法律悲剧更具有普遍意义。”[9]这也就是窦娥的“冤”之所在了。

生5:没有想到这个情节遗漏竟然包含了这么深刻的内涵。

师:王国维先生说:“元剧关目之拙,固不待言,此由当时未尝重视此事,故往往互相蹈袭,或草草为之”。[10]这表明对元杂剧而言,故事情节不是作者所苦心经营的对象,这也就表明元剧和诗词艺术上的共通之处:写意而非纪实。《窦娥冤》在情节上确实有遗漏之处,但其是否具有这样或那样的深义,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探究。

3.创作意图——贴近历史史实

这里需要分清两个概念:创作意图和主题思想。创作意图是指作家在对社会生活进行充分地观察、体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某种意念或动机,它是作家进入创作过程的内在驱动力,也是引发创作冲动、创作灵感和艺术构思的主观因素。创作意图既有内隐的,也有外现的,它可以指向主题、人物、情节安排等等。主题思想是指作家通过人物形象或具体故事在文本中所揭示的人生哲理、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等等。主题思想隐含在人物描写和故事的因果情节之中,作家的创作意图和认知水平也影响着主题思想的形成。

简言之,创作意图指作家想要在作品中表现出的思想,而主题思想是作家已然在作品中表现出的思想。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好比两个圆,呈现出三种关系:完全重合、部分相交和完全分离。部分相交是常态,是文学作品中的常客;完全重合在实用类作品中很常见,如说明文、新闻作品等;完全分离往往出现在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达中,比如《红楼梦》中曹雪芹评价贾宝玉的两首《西江月》的词等等。

所以杂剧《窦娥冤》的创作意图,我们不能单从文本所呈现的内容来考查,更不能从臧懋循的改编本来考查,还应当回到孕育并催生杂剧的元代社会来观照。王国维先生“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关于元杂剧的功能,南师大陆林先生在《元代戏剧学研究》中归纳为三点:重反映的社会认识、重批判的政治讽谏和重伦常的道德教化。尤其在第三点中,陆先生分析道:“元代戏剧学更加重视戏剧对道德伦理的教化作用,固然在思想资料渊源上,继承了古代诗文理论的传统,但其生命之根却深扎于元代社会现实和反映这种现实的戏剧实践中。长期游牧于漠北草原的蒙古贵族统治中原以后,汉族在千百年中形成的伦理纲常受到严重冲击;汉人南人受到轻视和冷遇,也容易引起故国君臣之思和彼黍离离之叹;商业经济的迅速繁荣,则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来了金钱化的侵蚀;社会秩序的混乱不堪,使得作为封建社会基础的风化人伦,也受到了肆无忌惮的的践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一批有着特定涵义的‘曰忠曰孝、‘厚人伦、美教化之作相继问世了。上品如《窦娥冤》《单刀会》《赵氏孤儿》……”[11]从引述中不难看出,上品杂剧《窦娥冤》的主题是呼唤封建伦常道德的回归。

但是,对《窦娥冤》进行社会学批评,是其文本解读的最普遍最流行的方法。将由制度不公、流氓恶棍横行和吏治昏聩造成的社会黑暗和腐败,作为主人公窦娥悲剧命运产生的根本原因,仍是当前中学语文课堂上很有“市场”的观点。殊不知,这样的解读可能离关汉卿真正的创作意图已渐行渐远了。

所以,胡俊国教授认为:“《窦娥冤》的主题可以得到重新阐释:窦娥之冤,冤在社会伦理纲常的荒废。所以《窦娥冤》的主题应是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伦理失常的批判,正言之,即希望通过树立和高扬传统伦理纲常的旗帜,实现社会道德标准的重建和道德风尚的提升。”[12]对这种基于历史史实的分析而得出的结论,笔者认为应该是较吻合关汉卿的创作本意的。

限于篇幅,于此不再展示“教学镜头”。

三、批判性思维成果展示——学生初步学术论文写作

《窦娥冤》无疑是元杂剧中的经典,经典中的瑕疵也是“经典”的,它像一座深藏宝石的富矿,吸引着一代代的研究者前去挖掘和探宝。

笔者也倡导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养成自己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因为有升学压力,高中生初步学术研究不宜以长篇著作为研究对象,而应该以教材中涉及的且篇幅较短的文本为例,以阅读中的疑问作为研究的切入口。由此看来,文不甚深、篇幅不长和可读性较强的杂剧《窦娥冤》应该是培养学生初步学术研究能力的不二之选。

而从事学术研究不可能零起点,也不能不了解自己研究的内容目前在学界所处的层次。所以笔者认为,既要给学生提供一些研究方法的书目,也要提供一些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方面的书

笔者的做法是,学生以自己阅读中的质疑为研究内容,细读文本,参照但不限于笔者提供的书目,认真思考,利用四周的时间,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小论文,并择优在班级讨论交流。要求:观点新颖,理据详实,推论合理,论证严密,结论可靠。

四、结语

综上,笔者认为,在倡导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当下,我们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甚至开发教材资源去教学生学,而不是機械地教教材、教课文,更不是把现成的其实并不一定科学合理的结论灌输给学生。如果教师能依据学情,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审慎地选择教学内容,那么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之花,定然会结出累累硕果。

注释:

[1][2](美)奚如谷.臧懋循改写《窦娥冤》研究[J].文学评论,1992(2)

[3]赵晓力.窦娥冤在何处:古名家本《窦娥冤》解释[J].探索与争鸣,2017(3)

[4][5][12]胡俊国.张驴儿为何想毒死蔡婆?——兼论《窦娥冤》的“纲常”主题[J].语文建设,2012(4)

[6]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1

[7][8]陈牧.窦娥冤改编[J].大舞台,1999(6)

[9]李新灿.深层意义恰在于“情节疏漏”处——以陈牧改编本《窦娥冤》为参照[J].江汉论坛,2006(5)

[10]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99

[11]陆林.元代戏剧学研究[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259endprint

猜你喜欢
窦娥文本学生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窦娥冤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赶不走的学生
“刚”与“柔”的完美统一
学生写话
谁杀死了窦娥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