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林
在班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民主观念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组织系统是基础,运行机制是关键,并自主创新了相应的组织系统,全面建立了相应的运行机制。
一、组织系统——班级培育和践行民主观念的基础
我们围绕组织目标,依据组织设计责权分明和组织结构精干高效的原则,对全部所需要的活动实行职能专业化分工,构建了班主任牽头,科任教师协作,由班级大会(决策),班委会、团组督察部、争议仲裁部(三权分立),职能小组(具体实施)组成的三级班级组织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班级大会”,是班级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班级重大事务的决策机构。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总体框架的设计者、引导者和管理活动的全程咨询者、综合调控者,负责对班委会、团队督察部、争议仲裁部工作的指导,并接受班级大会的监督。班委会、团队督察部、争议仲裁部是班级中并列的职权部门和管理的实施主体,他们直接对班级大会负责。班委会(由常务班长、值日班长、常务副班长、班委委员组成),下辖各职能管理部门和专职管理小组,是班级决策的执行机构和班级事务的实施主体。专职管理小组,各自负责本岗位职责规定的具体工作,直接向对应部门委员负责。团队督察部,由团小组核心成员或中队队委组成,由督察部长领导督察小组开展工作,是班级决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机构。争议仲裁部由仲裁部长领导仲裁小组开展工作,是负责对班级管理运作中出现的争议进行裁定的仲裁机构。
二、运行机制——班级培育和践行民主观念的关键
我们建立的班级民主管理内部运行模式:
第一环节——民主决策。所谓民主决策,就是将班级事务的决定权还给学生。班级大会是最权威的民主决策机构。民主决策的基本操作程序是“个人酝酿提议→职能部门研究→班级大会讨论→民主表决确定”。
第二环节——民主执行。民主执行的主体是班委会及其所属的各级职能部门,执行的内容是班级大会的决策、岗位赋予的职责;基本要求是遵照制度,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定期汇报(或述职);基本原则是垂直领导,对上负责,接受监督。
第三环节——民主监督。民主监督的主体是团队督察部和纪检小组。督察的对象是班主任、班干部,主要内容包括:①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方法;②班干部的履职情况和违规行为;③重大决策的执行情况;④班级管理制度的适用情况,是否过严,是否滞后,有无漏洞等。纪检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主要内容是学生中出现的不良思想和违纪行为。民主监督的基本程序是“发现举报→立案受理→调查事实→确认事实→研究定性→做出结论→处理答复”。
第四环节——民主仲裁。民主仲裁的主体是争议仲裁部。仲裁的内容包括:①班级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管理权属争议;②职能部门与班级成员之间因执行制度引发的争议。③依照班级规章制度可以仲裁的其他争议。民主仲裁的基本程序是“当事人申请→仲裁部受理→开‘庭审理(当事人陈述→当‘庭辩论)→调解裁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