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摩登
——西安地区早期电影院的建设经营与文化影响

2017-11-02 03:39原文泰李添蕾
电影新作 2017年3期
关键词:西安

原文泰 李添蕾

共享摩登
——西安地区早期电影院的建设经营与文化影响

原文泰 李添蕾

民国时期西安电影院建设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其发展呈现出较为曲折的态势。此外,由于地处偏远,片源渠道也较为受限,时效性也不强。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电影院作为摩登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建筑本身可以有效成为西安都市地景的一部分,电影的放映、宣传也可以渐进地影响西安的都市文化。由此,早期西安的电影院就不再只是冰冷的建筑本身,而成为窥看西安都市化进程的一个载体。

西安 电影院 都市文化

民国时期,西安电影院建设开端较晚,据《西安电影志》记载,西安第一座电影院是1930年建成的“先声电影院”,但同年12月底,因放映机器故障停映,后续也未能复映。在这之后,西安陆陆续续建设起多家电影院,如大名鼎鼎的阿房宫电影院、民光大戏院、西京大戏院以及命途短暂如民众电影院、秦光电影院等等。整体而言,西安电影院的建设、电影的放映以及电影文化的培育,都未能如上海等地一样,呈现出非常热火态势与氛围。但在特定的语境之下,西安电影院的建设、放映活动,又在隐匿地影响和建构着当时西安的本土文化。

一、早期西安的电影院建设

西安最早的电影放映可追溯到1910年鸿升茶园放映的“沪上购到活动写真电影。”①但这种新奇的娱乐活动,却并未能顺利地在西安形成有规模且常态化的电影放映环境,1921年陕西省图书馆在易俗东社剧场的电影放映,其本质依然是为了筹措经费。整体上20世纪30年代之前,西安的电影放映基本上都是流动性的,外来的电影片商们在易俗社、五省会馆和省民众教育馆都有过偶尔的电影放映活动,影片则包括《自由恋爱》《俄国太子》《七只天鹅》等西洋电影。

30年代,伴随着西安交通的改善、城市建设进入稳定期、人口增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西安的电影院建设开始步入正轨,诞生了如阿房宫电影院、民光大戏院等设施较为完善,形成规范化放映的电影院。由此,电影这一新生文化才开始更为广泛地影响起西安民众。

以当时的三大电影院,“阿房宫为大哥,西京大戏院为二哥,民光大戏院为三弟,鼎足三立大有刘备、曹操、孙权,都想独霸西安之势。”②为例,可以管窥当时西安电影院建设的状况。阿房宫电影院成立于1932年6月19日,选址则是当时西安的商业中心地段,南院门地区的竹笆市。阿房宫电影院的开业典礼颇为壮观,不仅请来了多达500人的来宾,为了郑重起见,开映的首部片子还是上海联华影业公司的电影《恋爱与义务》,此片由卜万苍导演,阮玲玉主演。阿房宫电影院的建设,是当时西安文化界的一大盛事,开业第二天,便有《西北文化报》载文称:“该院设置完备,选片亦佳,堪为西安高级之高级娱乐场所。”③影院由进步人士武少文、周伯勋、韩仲鲁、韩望尘、刘尚达、封至模等人发起筹设,为了筹措资金,采取了公开募股的方法筹措到12万元。这也是当时西安地区电影院建设资金来源的主要方式,从1930年到抗战爆发之前,西安兴建起来的12座电影院,除了民光大戏院和西京电影院之外,其余皆通过私人招股募资的形式进行修建,投资者包括当时西安有名的商界、政界和军界人士。

图1.《恋爱与义务》

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保证了当时西安电影院建设的规模与硬件设施,阿房宫电影院以历史遗迹之名号命名,其建筑也颇为古色古香,“为了要‘名实相符’,所以门面也就涂上了红绿,怪耀眼的。柱子是一条龙盘绕着,宛然如生,小孩子望而生畏。大厅里台子为洋式,以用泥所烧之砖头为地板。”④影院内部也是以仿古式风格为主,池座座位达600个,是木制长凳靠背椅,“每椅容六人,每人座位约阔一英尺多点,只要你一坐下,保管没有余地。(倘若遇见害干血涝的人或者能余三二寸)可是像殷秀岑,刘继群那样,椅子是没有福同你的屁股接吻,只好请点对子或包包厢。”⑤可见,阿房宫电影院的整体建筑风格趋向于复古,与当时周遭的商铺风格也相得益彰。另外,在细节与内部设施上,阿房宫电影院则颇为考究和洋气,还能够提供包厢座位,在二楼辟有8间包厢,满足不同人士的观影需求。

另一座上规模的影院则是位于端履门十字附近的西京电影院。1934年7月23日,位于东大街基督教青年会露天剧场西京大戏院建成。经理马虚忱后又出资修建室内放映场所“西京电影院”,并于1935年1月24日正式开业,《西北文化报》称该院是“最高尚的标准电影院”,首映当天放映了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的有声影片《渔光曲》,为了提升影响,还特制了宫扇赠送给买票的观众,“影院门前车水马龙,观众拥挤已极,争先恐后,座常为满。”⑥影院硬件设施也相对理想,整体为砖木结构,屋顶使用铁皮进行覆盖,但整体上“西京大戏院建造较民光、阿房宫,均为大,然苍凉之气颇现。”⑦座位设置与阿房宫电影院类似,楼下有600余个观众席,楼上则为包厢。

被称为当时第三大电影院的民光大戏院,较“阿房宫则逊一筹”,尽管民光大戏院与阿房宫距离相近,都在南院门地区,但民光大戏院“惟建筑太觉小气,购票后必经一甬道,甚狭,仅可通人,入其室,则竖帐横扁,琳琅满目。盖为初开张时,人所送者。如‘财发万溢’等语之红喜对联,亦数见不鲜。此一点殊觉不雅。座位不多约可容千余人,有转角楼,皆中式,不大好。”⑧民光大戏院座位有790个,是比较普通的铁腿翻板坐椅,在映出特别场次时,还可以有活动加座200个。无论从影院的外观、装饰,再到影院内部的坐椅档次等等方面,民光大戏院都不如阿房宫电影院和西京电影院。

此外,西安的电影院还在各方面进行着设备上的比赛,以寻得更多顾客的青睐。比如,阿房宫电影院放映《恋爱与义务》时,为了增强效果,映出时用留声机播放乐曲,渲染气氛。西京大戏院最早装备了有声放映机,同年民光大戏院开业时则装备了德国“蔡司”有声电影放映机。1936年,陪都电影院和新民大戏院都装备了法国的百代有声电影放映机。1937年明星大戏院自购了两套电影放映机,其一为法国双头“百代”有声电影放映机,另一套则是美国“地福来”(De Forest)35ram提包机⑨。

虽然从1930年起西安电影院的建设陆续开展,但除了阿房宫、西京等电影院之外,大多数影院场地皆为租赁,即便有固定的放映场所,但并不如阿房宫电影院一样做足未来的商业打算,拟定章程,因此放映设备简陋、片源单调且不足,导致大部分影院的收支不能平衡。“在本市影院剧院共计十余家,而具有健全组织与能力为剧院前进奋斗者,实不多见。”⑩比如,由谢元凤等人承租钟楼而建的民众电影院,本意要“借倡社会教育,培淘民众娱乐”11,但最终因防范火情等原因导致营业时间只有一个半月,国民电影院也仅仅维持了三个多月,先声电影院则因为放映机器多次出现故障,停业之后便不再复映。这种情形在抗日战争之后更为明显,战争导致沿海地区的片源难以顺利并且稳定地进入到西安,直接影响了部分电影院的日常营业。西京电影院转型改演京剧,新民电影院则演起了评剧。

另一方面,尽管各个影院都在尽力通过设备的更新换代来提升观影效果,但制约当时西安电影院发展的一个原因还在于,西安城区基础设施的现代化速度有所滞后,电力的短缺严重影响电影院的放映,这导致这批较早开业的影院,都必须将自备发电设备作为营业的保证,如阿房宫、民光、西京、新民等影戏院,都自购了大功率的柴油发电机,其中仍以阿房宫电影院的发电设备最为宏大,功率有5.5千瓦,除了供应自家的电影放映,还能为影院所在地竹笆市周围的商号提供照明用电。当时的记者观影报道中,大都要提及影片的声光等放映效果,如“摄影方面因为电力的配合适宜,加着机电力充足,映在银幕上光线极显。”12“礼成后,即放映《乌鸦劫》,可是声光方面,太得模糊不清只闻隆隆的呼声,以外,其余可以说是,只有其名声了,希望该院积极的改良方可生存,要不然的话,恐怕有点那个。”13可见,当时西安在电力供应以及基础设备上所存在的问题,的确成为影响电影文化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西安城内公共设施并不便利,各种大街小巷因为旧式道路的缘故,常出现“惟因测量水准种种尚少注意,致雨水无法外泄,有时泥泞不堪耳”14的状况,公共厕所等亦是匮乏,阿房宫等影院都将厕所设立在太平门处,“有太平门二,却做了男女厕所,四围的墙,欲剥则易。一触,大片应手而落。”15是以为例,都影响到了西安电影院的整体建设。

由此,民国时期西安电影院建设呈现出一种吊诡且尴尬的态势。一方面,作为一个内陆城市,西安的城市建设落后,市内交通不便,电力、自来水以及公厕等设施少见,但另一方面,电影院这样的现代公共空间,又以热火的态势来到西安,成为西安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风向标,这二者始终处于一种角力的状态之中,一边是电影院在火热建设,努力提升自身的硬件水准,尽力将电影推广至普通百姓,但另一边西安的基础设施又一定程度影响了影院这一新玩意儿的时髦程度。因此,西安的电影院大多融合了传统中式与摩登的气质,从影院名称、建筑风格等各个方面,都凸显出一种混杂的气质,成为印证西安都市化进程的独特地景。

二、曲折中生存:电影院的经营状况

电影院的经营除了需要有固定的放映场所之外,还需要有稳定的片源供应。在西安电影的流动放映时代,主要放映的影片来源如下:“一是官府、教学自有自娱自赏的;二是私营片商购置或租赁并携带机器来陕西进行发行放映;三是一些部门专业教育电影队携带上级配发的影片来陕西进行放映;四是军队电影放映队自身携带的影片,为驻陕部队及其驻地群众进行放映。”16可见,这些片源的来源具有很大的随机与偶然性,且大多并不具有商业目的,而是针对性较强的放映。

电影院建设起来之后,这样的片源方式自然难以满足其经营需求。于是一些影院老板开始去到上海、天津等电影较为发达市场租片。阿房宫电影院直接设立了驻上海业务代表,由戏院董事会董事周伯勋负责购买片源,这也成为阿房宫电影院当时在西安独领风骚的一个重要原因。当西安的电影环境整体有所提升之后,各大影片公司便开始尝试在西安设立代表处,专业经营本公司影片。1932年开始,上海西北影片公司向西安派驻的驻地负责人,负责将本公司影片推介并寄送到各大影院,这对于影片公司和西安本地电影放映商而言,都是一件益事,一时间国内、国外的各大知名影片公司,相继来到西安,或设立西安经营处,或寻找相关代理人负责影片的业务往来,如美国华纳影片公司驻西安代表孙少仪,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代表史汀等八大影片公司都有代理人,苏联亚洲影片公司则聘用阿房宫电影院经理武少文为中国西北地区发行人。以上种种,反映了较为规范的影片发行渠道逐渐在西安形成了。17

这种经过代理的形制保证了西安一些电影院的影片来源,国内外这些影片公司,多和西安本地的电影院签订合同,保障业务往来和双方利益。上海的昆仑影业公司、电通影片公司与阿房宫电影院,大中华影片企业公司与民光大戏院,国泰影业公司与宝珠电影院等都分别签订了时长不一的用片合同。当时,这类合同一般都规定“片商不能同时将一部影片供给两个影院映出;影院不能上映无合同关系的影片公司的影片。”18此种排他性质的协议,实际上也是在上海电影放映行业经过实践且行之有效的法则,本质上是为了形成相互制约的供片、放映态势,从而保障双方的收入与利益。

稳定的商业贸易模式因为随之到来的战争而逐渐被瓦解,当战火向内陆蔓延开来之后,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生产的大本营,影片产量减少,同时交通受限,片源运送渠道不畅,导致各个影片公司的驻西安代表大多不得不撤离。此时,西安地区的电影发行业务,则统一交由民光大戏院运行,这种模式自然无法保证之前的单片独家放映,再加上片源的减少,影片的供应从“一片不能供多院映出”变为“一片多供,影院可以租用多家公司在西安代理发行的影片,进行串片映出”。19单片独映的景象不复多见,多家影院租片轮映的方式随之成为主流。

影院经营中另一个重要议题是票价。早期西安的电影票价也常处于变动的状态中。抗战之前,西安影票的价格相对稳定,以阿房宫为例,其首日映出《恋爱与义务》时,票价为日场前排2角,后排3角,包厢3元;夜场前排3角,后排5角,包厢5元。西京大戏院放映《渔光曲》时,一楼按照座位分为2、3、5角不等,包厢则为2元。1937年7月,西京市新民大戏院上映《母亲》影片,票价一律3角,包厢2元。20民众电影院“第一部电影为《觉悟》,票价座位定为5角3角2角,站位定为1角,观众颇形踊跃云。”21民光大戏院“座位分为三等:一为偏座是左楼上下同右楼上下,票价日2夜3,很合民光二字。二为正座即池子前排,日3夜4。三为特座是池子的后排同中楼,日4夜5。”22社会环境稳定的前提之下,西安当时电影院池座的票价基本在2至5角之间,包厢则贵,2至5元不等。“电影院的普通票价是3角,没有附加,但对军人,学生及幼童都一律2角。”23这种定价策略显然考虑了西安普通民众的收入问题,从站票到包厢座位,涵盖了不同阶层人群的观影需求。然而抗战导致的物资短缺、资源匮乏等问题,使得西安物价飞涨,附着在电影票之上的附加费用越来越多,至1941年,票价已翻25倍有余。当年为筹建伤胞招待所放映的《塞上风云》,每张电影票收费10元。1943年为筹建燃料费,同样放映《塞上风云》,票价已涨至25元。两年之后,票价飞涨至100元。24

实际上,抗战开始之后,西安电影院的经营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有些影院因自身设备以及经营问题不再营业,但也有一些则因为各种苛捐杂税,而不得不面临关张的命运。抗战后期附着于电影票价上的税负多达十余种,包括娱乐税、警备税、感化费、法院修建费、冬赈附加费、会费、伤兵防寒费、募捐献机费、伤兵营养费、茶水费、设备费等等,加重了观众的消费压力和影院的经济负担。1945年左右,西安的大多数影院停业,西安的电影事业也由此进入了另一个停滞期。

三、电影摩登与文化影响

尽管从整体环境而言,西安早期电影院的建设与电影文化事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且因抗日战争的爆发而步履蹒跚,其发展的黄金时期持续时间不长。但是,这十余年的电影院建设以及电影的放映活动,又的确成为当时西安市民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当时西安所映影片多为上海各大影业公司出品,还有相当多的国外大片。在其1937年上映的79部影片中,独美国电影就有57部之多。作为当时西安电影院的排头兵,阿房宫电影院对国产影片的资源掌控也居于首位,其“所赁片,联华最多,明星电通两公司次之,洋片亦不少;国片新出如《秋扇明灯》《国风》《桃花扇》《自由神》……等,人道片早已映过,票价甚昂,有‘看一次影戏糶一斗麦子’的话头。”25“主要放映的是上海联华影业公司拍摄的《故都春梦》《野草闲花》《恋爱与义务》等。演员都是阮玲玉、金焰等银幕新星,所以颇受西安观众欢迎。加之在阿房宫开业之前,就比较重视宣传工作,因此映出情况很好,上座率也高。这样,阿房宫电影院就一下子获得了西安各界人士的重视。”26阿房宫电影院的财力以及广泛的人脉可以保证其对新片、巨片的独家放映,然而即便如此,耽于运输、引入等多方面原因,它也无法实现新片与上海等地的同时上映。“电影有几家规模较大,设备也较好的,如西京大戏院,阿房宫电影院,新秦剧院……这些去处演映的片子还不算很落后,但多半是在上海、南京、汉口、天津、北平等处演乏了的片子才运到这边来演的。”27“说电影院吧,亦算有一家,但映演的还不知是哪一年的陈片;新打江南来的谱当然不愿再去看那些过时的影片。”28可见,受制于交通、发行渠道等因素的影响,西安与沿海地区的电影放映,存在一个较大的时滞问题。

虽然无法第一时间与时尚都市进行摩登经验的共享,却似乎并不影响西安市民对电影的乐趣。西安市民不仅对新鲜的、从上海等地来的有关都市新生活、通俗情节剧式的电影产生相当的兴趣,“本市民光大戏院自租《船家女》全部佳片,在该院上映后,颇得一般影迷好评,以此片剧情及摄影演员均配得极为适宜,故每场不待开映,厢地均告满座,又该院饱尝一般影迷眼福起见,特与昨日最后一场,特别减价一半,一般影迷竞似疯狂于昨晚开场时,座上客满,院内几无隙地,拥挤异常。”29“民光有声电影院,自开映《春潮》以来,卖座甚佳,平均每日约可收入二百余元,闲下期开映汤杰等主演之滑稽巨片《王先生》。”30同时,他们对于一些奇侠怪志的影片亦是情有独钟。“关于娱乐场所,则全市只有马坊门一个阿房宫电影院,(虽然还有个分院设在盐店街,但只是演在总院放过的片子)大部的片子,来自联华,尚有可观,其余投机的片子,像什么《荒江女侠》等,在这里也盛行。”31“电影院是场场客满,映的是武侠,滑稽以及香艳的片子,和以往不同的就是每家电影院都有一块白布横写着‘优待前方负伤战士’。”32“电影院现在已有两家,设备都很简陋,所映的片子,也大半是陈霉古老的东西,比较新一点儿的,票价总是提得很高。在以前只有一家的时候,专门映那《关东大侠》之类的东西,但也很合本地人的口味。”33可见,西安的本土观众们对电影这种新奇玩意所带来的视觉经验相当肯定,也在渐次形成本土化的类型喜好。

对于来自于国外的影片,西安的电影观众也呈现出特别的热情。“在美国好莱坞八大公司限制影片输入中国后,大批七彩西片相继来陕……巨片《甜姐儿》,已于日前空运来陕。”34这些广告对好莱坞大片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宣传与推介,而另一篇文章不仅指出当下的中国影片“无意义”,还推荐观众们要节省有限的金钱去看“好的外国影片”,其理由大致如下:“(一)我们大家都住在偏僻的陕西,根本见不到许多猛禽奇兽,和些罕见的水中动物。那么我们要想看见这样的动物,只好看一次的探险巨片,这样一面可以见到许多的猛兽、奇鲸,再一方面又可以见到许多想不到的险地、峻岭。(二)我们大家都生存在的中国根本见不到许多奇伟建筑和国外各大商埠的一切情形,那么我们要想见到这些,只好去看外国影片了,然后看回来的时候,再和书籍上一对照,这样岂不是我们大家可以得到许多的知识吗?”35从中可以看到,西安观众所在意的,是外国之影片一方面可以带来惊险的各类视觉景观,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影像,让深居内陆、都市不够摩登的西安人,得以分享来自世界的都市与文化经验。从这个角度,电影成为开启西安市民都市摩登梦想的一把钥匙。

当时,为给影片放映制造氛围与影响,西安的电影院动用了各种手段来进行宣传。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在报纸上登载大幅广告,阿房宫电影院为了宣传电影《海阔天空》,在报纸末页登出广告“不日开映,傲祝一切的航空巨片,美国航空部督制。空口说航空救国,不如多看航空片!”36。另外一些方式,则是通过赠送小礼品来扩大宣传,比如世界电影院就对购买3张以上影票者赠送香烟一盒,还有赠送毛巾券、各种手册的活动,各色的电影小广告以及立在影院门口和橱窗的宣传画,不仅提升了电影的宣传效果,同时也形构了西安都市文化体验的一部分,古旧的街道、建筑和现代的电影海报,成为西安这座历史名城与都市摩登逐渐融合的一个象征。

在电影渐入的文化号召之下,西安的男女青年们对明星偶像们的追捧不落上海等地的粉丝,明星影片公司的龚稼农、王莹等人来到西安拍摄《到西北去》《华山艳史》等影片时,受到了非常热烈的欢迎。有本地女学生当面向王莹请教做明星的方法,“陈述本志大意谓:‘奴家几人很羡慕你们的生活,幸福,清高,自如,享乐……我们也想做影戏去呢’!”这种想做明星的想法,自然是少数入迷粉丝的行径,但大多数西安的影迷们,则以各种电影中的时髦明星们为样本,模仿他们的穿着打扮和行为方式。“西安的青年男女羡慕明星的很多,他们,走路故意挺起腰,学金焰,口里醋溜京腔,他们,她们,抽香烟打圈圈,他们,她们,点一点脚弯一弯腿,想跳舞。他们,她们……”37“胡蝶,徐来,严月娴等等,咱一看见相片就认识。”38

要之,彼时西安的电影院建设或许不如上海的豪华、摩登,放映的电影也不够时髦,但电影却在悄然中影响着西安的城市景观和市民文化,成为沟通西安与现代都市的一座桥梁。

【注释】

①鸿升茶园广告[N],兴平报,1910.9.12.

②老寿.西安的电影事业[J],联华画报,1935第6卷(3):16-17.

③陕西省文化厅编,陕西电影志,陕内资图批字1999.137号,第97页.

④今僧,西安电影[J],联华画报,1936第7卷(1):19.

⑤老寿,西安的电影事业[J],联华画报,1935第6卷(3):16-17.

⑥陕西省文化厅编,陕西电影志,陕内资图批字1999.137号,第97页.

⑦今僧,西安电影[J],联华画报,1936第7卷(1):19.

⑧今僧,西安电影[J],联华画报,1936第7卷(1):19.

⑨陕西省文化厅编,陕西电影志,陕内资图批字1999.137号,第97页.

⑩西安警备司令部为提高戏剧水准特拟订整理各影剧院方案,全宗号:90,卷宗号:4,条目:415.

⑪一月来陕西之教育[J],新陕西月刊,第18页.

⑫阿房宫电影院—观演凯塞林女皇记[N],晓报,1936.10.25.,第2版.

⑬陪都影院观礼记—缺点很多希望改良[N],晓报,1936.11.4.,第2版.

⑭庚雅,西北视察记:欣欣向荣之西京市[N],申报,1935.4.27.第10版,第22272期.

⑮今僧,西安电影[J],联华画报,1936第7卷(1):19.

⑯陕西省文化厅编,陕西电影志,陕内资图批字1999年137号,第103页.

⑰陕西省文化厅编,陕西电影志,陕内资图批字1999年137号,第103页.

⑱陕西省文化厅编,陕西电影志,陕内资图批字1999年137号,第104页.

⑲陕西省文化厅编,陕西电影志,陕内资图批字1999年137号,第104页.

⑳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文化艺术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479.

㉑露天影院—昨日已开幕[N],民众晓报,1934.6.12,第二版.

㉒老寿,西安的电影事业[J],联华画报,1935第6卷(3):16-17.

㉓如平,旅行西安杂记[J],固阳,第126页.

㉔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文化艺术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479.

㉕今僧,西安电影[J],联华画报,1936第7卷(1):19.

㉖周伯勋,我所了解的阿房宫电影院,载于西安电影志,324页.

㉗如平,旅行西安杂记[J],固阳,第126页.

㉘姚逸韻,秦腔,1934.11.05.第17版,第22108期.

㉙片子好了不再吹—明光电影院昨晚座上客多,毕竟船家女的号召力大[N],晓报,1936.11.26,第2版.

㉚通讯[N],西京工商报,1935.2.14,第6版.

㉛惟质,陪都西安[J],十日谈,1934(32):293.

㉜文硕,西安特写[J],妇女界,1940(5):9.

㉝刘风五,西安见闻记[J],新文化月刊(11):60.

㉞《甜姐儿》将在西安登台[N],时报,1948.第36期,第1页.

㉟强华儒,对于看电影的我见[J],西安一中校刊,19369第四卷(3):3-4.

㊱阿房宫大戏院广告[J],西北生活旬刊,1931.7.1第二卷(7).

㊲今僧,西安电影[J],联华画报,19369第7卷(1):19.

㊳遗民,西京夜游[J],西北生活,1935第2卷(3):18.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西安地区早期电影放映空间与文化消费研究(1930—1949)”(项目编号:16JK1419)阶段性成果。

原文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李添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西安
西安2021
Oh 西安
西安的“磁场”
将士 西安守城(中)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Research on Practical English Rhetoric Education Based on Applied Talents
我的西安印象
中小学衔接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西安国际幸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