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娟
摘要:通过对江苏省124个市、县教育科研机构负责人的调研发现,教育科研发展水平与教育行政一把手的重视程度、全局性的教育规划设计、指向学校实践的内涵发展呈正相关,区域教育科研存在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标准缺失、教育科研区域发展水平失衡、基层教育科研工作研究失度等问题。加强区域教育科研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教育科研的顶层设计,县域教育科研机构在运转协调中要有新思路,引导教师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开展教育科研。
关键词:区域教育科研;经验;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10A-0010-06
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江苏省目前已经进入一个以提高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战略主题的时期。显然,抓质量、抓内涵要比抓规模、抓数量复杂得多,必须依托教育科研,必须坚持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通过对江苏省各设区市、县(市、区)教科研机构的调研,发现江苏教育科研的區域差异十分显著,并且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与教育科研发展呈高度正相关。从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中,看到全省教育发达地区所拥有的典型经验;从纷繁复杂的问题中,可见制约全省教育科研可持续发展的症结;从提供的众多建议中,感受到基层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殷切期待。
一、江苏省区域教育科研工作现状及经验
(一)区域教育科研机构及人员现状
调研结果显示,我省基层教育教科研工作整体呈现渐进性发展态势,但仍存在一定问题,教科研工作受重视程度、教科研机构履职情况喜忧参半。
1.从机构设置来看,教育科研虽一直得到强调,但独立设置科研部门的地区不多
全省设区市、县(市、区)共有124家基础教育教科研机构。设区市教科研机构13家,其中:独立设置市级教科所的有4家(南京、镇江、连云港、泰州),专司教育科研,教育科研专业化程度较高,其中,镇江教育局教科所将与教研室合并成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教研与科研等合并建立教科院的有6家(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并在教科院内设教科所等专司科研的部门,其中南通市教科院等还设立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理论科、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等科研部门;淮安市特别薄弱,仅由教研室兼管科研工作,无专司科研的内设部门。
2.从科研人员来看,区域间科研力量差距明显,专职科研人员数量急需增加
全省设区市、县(市、区)两级全部124家教育科研机构中有专职科研人员276人,其中:13个设区市级教科研机构的专职教科研人员70人,占25.4%;县级教科研机构专职教科研人员总数为206人,占74.6%。①
从各设区市及其代管(所辖)县(市、区)专职科研人员总数来看:南京、南通、苏州三市分别有67、39、37人,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连云港、镇江、无锡、徐州四市数量居中,专职科研人员分别为24、21、20、20人;最弱的盐城市仅2人,淮安市仅为5人。以盐城市为例,全市11个县(市、区)的教研室分管科研的副主任均为兼职,且只有1人。从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来看,苏南有弱者,苏北有强者,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关系不大,与当地相关行政部门对教育科研重视程度有关。
分析上述科研人员数量以及相应区域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可见:一方面,科研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名副其实,科研机构的完备程度及其人员数量与当地教育水平呈正相关。另一方面,从全省层面看,专职科研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科研人员与全省教师的比例太低。从各地来看,区域间科研力量差距明显,27个设区市及县(市、区)专职科研人员已弱化近无,科研作为教育教学先导和基础的地位难以得到有效落实,由此造成了教育科研服务教育行政决策、服务教育教学实践的功能难以发挥到位,直接制约当地教育改革与发展水平。
3.从教育科研部门的履职情况来看,开展工作的形式多样,但有些地区思路不清、效果不明
在教育科研部门的常规工作“服务决策研究”“指导学校研究”“科研管理”中,三项工作全部正常开展的只有71家,占57.3%;常规工作中有“服务决策研究”的71家,占57.3%;有“指导学校研究”的121家,占97.6%;有“科研管理”的118家,占95.2%。124家教育科研机构中,除开展常规工作之外,有52家机构(占41.9%)还开展了其他工作,如“教师培训”“科研培训”“教学研究”“教育质量监测”“电教(教育技术指导)”“名师工作室”及“乡村教师培育站”等。
(二)全省区域教育科研工作的经验
近年来,全省基层教育科研工作立足现实、改革创新,教科研人员和广大教师付出了辛勤劳动,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形成了一些典型经验:
从教育领导方面看,教育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教育行政一把手重视教育科研,依托职称评定等政策来强化科研兴师,推动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创设合作共享、协同创新的科研外部环境。除此之外,有科研素养的行政一把手能够有效整合科研、教研、师资、电教等部门资源,强化对教科研人员结构的优化,推进教育科研工作从“有为”到“有位”、从“被动”到“主动”、从“单打”到“合作”。如连云港虽地处苏北,但教育科研成绩不菲,主要经验是行政领导高度重视。
从教育规划指导方面看,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明晰、全局性的规划设计,教科院所制定整体规划与科学机制,反映着教育科研发展思路,决定着教育科研成效。连云港与苏州等区域教科研机构均注重教育科研的顶层设计,以各项科研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实施为切入点,有效提升教育科研管理效能。
从教育实践重点方面看,抓质量、抓内涵必须坚持科研兴教,教育科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重点是促进教师教育专业素养的提升,必须在教师发展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少区域以品牌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探索科研提升路径。如苏州市姑苏区成立了“苏式学校研究中心”,整合资源研究省级课题“基于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区域打造‘苏式学校的实践研究”。endprint
基于全省教育科研目标的确立和进程的不断推进,区域教育科研的发展基本实现了三个转向:一是从强调对他人理论研究成果的验证探索,到强调对学校、教师自身实践的主动反思、积极生成和创造性表达;二是从追求研究过程的科学规范,到提倡主观性、情境性、多样性的个性研究方式;三是从追求宏大叙事到凸显平凡主体、日常事件、教育细节的日常叙述。
教育科研转型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课题研究与管理向“精”转型。在推进精品课题建设过程中,突出“精心选题”“精细设计”“精当操作”“精彩呈现”“精致管理”。二是区域教育科研向“合”转型。以改进教育实践为主要价值取向,倡导教育科研与学校各领域融合,即融合在课堂观察中、融合在教学研究中、融合在学校工作各领域中。三是教育科研样式向“微”转型。倡导教育科研向微观研究拓展,聚焦微观领域的校本研究制度建设。
二、江苏省区域教育科研工作的问题盘点
(一)从宏观层面看,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的标准缺失
重视教学和升学评价,忽视甚至无视教育科研评价。对教科研成果评价随意性大,既缺乏科学的评估标准,也缺乏权威的评估组织,评估的科学性不足,评估的人为因素很多。
(二)从中观层面看,教育科研区域发展的水平失衡
全省市县级教育科研发展不均衡,区域失衡现象较为严重,尤其在推进县级示范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过程中,研训一体化下的教育科研工作出现虚化、窄化和弱化现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县域教育科研工作明显薄弱,城乡教育科研失衡严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各种教育资源也在急速向城市学校集聚,农村地区的教科研有日益边缘化的危险。据统计,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其作者绝大部分都来自城区学校;在各项教育科研成果奖评选中,农村学校老师鲜见踪迹。
第二,教科研成少数“科研精英”的专利,广大一线教师参与度不高。从县域实际来看,教科研活动和成果往往集中在少数名师身上,某种程度上,他们掌握着科研活动绝对的话语权,也垄断着各种科研成果评选的机会,广大一线教师参与和体验教科研的机会不多,更多是以一种旁观者、仰慕者的身份存在。广大的一线教师在升学重压之下,似乎对教育科研越来越有心无力,敬而远之;与之相对应,相当一部分科研成果丰硕的名师已经脱离或者半脱离日常教学。
第三,教科研成果文本化过于严重,回归教学和管理的转化应用率低。尽管教科研更多偏向于对教育规律的理性探究,但最终是为了让这些理论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从而让教育实践更科学更规范地发展。“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能始终处在“空对空”的纸上谈兵状态,教科研的成效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上来。课题研究的结论是否真的回归了教学和管理?科研项目的成果是否真的得到运用和转化?现实不容乐观,当下区域教育科研还是过于看重纸上功夫,看重理论套路,这也是导致不少一线教师及校长质疑教育科研意义和价值的原因之一。
第四,教育科研专职人员缺乏,教科研训一体化未得到有效落实。淮安、盐城、徐州、宿迁等设区市及其所代管(所辖)县(市、区)教师发展中心现有专职人员基本由学科研训员组成,涵盖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没有教育科研方面的专职人员。以“教科研训一体化”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在具体实施中,缺乏教科研专职力量的高位指引与支撑。
(三)从微观层面看,基层教育科研工作存在研究失度现象
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科研在学校整体工作中受到重视的程度不够,往往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缺乏教育科研认识的高度。在当前的中小学中,大多数老师仍缺乏科研意识,缺乏对教育教学的内在因果关系的思考和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往往是高投入、低产出,事倍功半,靠苦干、加班、超负荷工作来达成所谓的质量;有的重撰写文章轻课题研究,重论文的发表和获奖轻实际的调研过程,重研究成果的获得轻成果的应用和转化;课题研究名利化、功利化、形式化倾向明显,论文评比虚假化现象突出。
2.缺乏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度。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应是教科研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能够帮助和促进教师树立新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及时了解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信息。但是,有些教师被繁重的教学任务所束缚,几乎没时间和精力读书和学习,以致教学观念、方法、手段等严重滞后。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教师接触了众多的教育理论,了解了众多教育流派,掌握了一定的教育通识知识。但是,学习不够深入,理解不够全面,应用不够准确,缺乏对理论背景的认识,缺乏对应用条件的分析,更缺乏对结果数据的科学解读。
3.缺乏课题研究合作的广度。课题研究,特别是其成果,强调科学性、创造性、学术性、针对性、可读性,需要教师团队合力打造。缺乏有效的合作、广泛的合作,不能集大家之智慧,就很難有优秀的成果,有些甚至很难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到结题时仍然对研究什么都说不清楚。
4.缺乏教育问题研究的信度。一些教师搞课题研究的目的性不明确,课题研究重两头、轻中间,重结果、轻过程。科研工作没有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成了查查资料、写写文章,科研泡沫现象普遍存在。对教育规律的概括或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缺乏科学性,让学习者无从操作。
5.缺乏经验感悟概括的精度。经验是珍贵的,但需要作理论概括,否则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成为过眼烟云。教育教学实践也只有在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不迷失方向,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转。现今课题研究最难的问题就在于经验感悟概括不准,提炼不够,缺乏科学性,缺乏系统性,更缺乏创新性。
6.缺乏规律探索提升的力度。许多教师存在着教科研知识学习严重不足的现象,不能把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来认识。这样导致教科研工作在较低层次上重复,教科研工作没有新意,没有提升。有些课题,选题就决定了其研究缺乏高度,没能有意识地去探索教育规律,就更谈不上理论的提升了。endprint
三、对江苏省区域教育科研工作的建议
(一)从宏观层面看,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教育科研的顶层设计
一方面,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行政手段推进基础教育科研体制机制与标准建设。由省教育厅制定出台市、县级教科研部门科研工作推进意见及标准化建设等相关文件,规范市、县级教育科研专业机构的建设,明确市、县教育科研机构的人员配置、专项经费、办公条件的标准和要求,走出目前教育科研人员不足、经费不多、影响有限的尴尬境地。
另一方面,省级教科研部门要注重教育科研愿景目标的确立,实现教育科研对教育改革的有效引领。教育科研的实践将着力推动教育科学发展、教育品位形成、教育未来塑造。教育科研在助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关注以下几个关键要素:同一性——构建共同的价值取向;前瞻性——形成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实践性——具有指向师生成长、学校发展,植根于课堂、学校日常工作的行为;共享性——注重科研成果在区域内的有效推广,在一定程度上被区域内学校共享实践。
(二)从中观层面看,县域教育科研机构在运转协调中要有新思路
1.高起点谋划,定位更精准;高质量优选,内容更精准
要高起点定位,教研教科融合要提质增效。主动整合教研教科职能,推进区域内教科研训一体化,实现管理统一、资源共享、信息畅通,更好地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要高起点定位,建设精品课题要提升品位。按照江苏省建设精品课题的“精心选题”“精细设计”“精当操作”“精彩呈现”和“精致管理”五项一级指标要求,推动课题研究向“精”转型,以精品课题建设引领区域教育科研的规范与创新,不断提高区域教育科研的品位,形成区域教科研的优势、特色和品牌。
高质量优选内容,既要对传统教育思想进行现代演绎,发掘区域丰厚的教育思想积淀,又要对改革中的新问题深入研究,及时破解。同时,发掘区域特色教改项目,做好这些项目的后续深化研究,以长线研究催生更为丰硕的成果。至关重要的是着眼未来发展的前瞻探索,要着眼于区域教育未来5~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进行前瞻性应用研究或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确保在未来的教育变革中拥有足够的发言权,获得突破性创新,保持领先优势。
2.实现方式转型,全面提升现代化教育科研的质量水准
首先,管理由平面向立体迈进。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管理理念和技术成果,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实现科研管理网络化、移动化、数字化、互动化,推动科研管理由“平面管理”向“立体管理”转型升级,努力打通科研服务“最后一公里”,努力实现教科研管理服务更专业、更人性、更便捷、更高效。
其次,方法由经验向实证迈进。要进一步加大科研方法的培训和实践力度,通过開展定性、定量和混合方法的研究,实现由模糊向精确转变、经验向实证转变,从而为教育管理、课程变革、教学、咨询、评估和其他教育实践提供依据。
第三,力量从单体向联合迈进。开展联合研究。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发挥教科研共同体、联盟学区、实验基地等的优势,不断充实各研究团队的力量,共享资源和才智,确保高水平地完成研究任务。进一步加强教科研人员的协作,实现由个人分散研究向集体联合攻关转变,形成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高品质研究成果。
3.聚焦课题研究,在教科研的“宽度”“坡度”“效度”上做文章
首先,拓宽教科研的宽度。提倡教师(备课组)多做些小切口的微型课题研究,甚至是“问题研究”“话题研究”,让教师明白:课题就是日常工作中同事们经常讨论的话题,就是日常教育教学中自己感到困惑的难题,就是自己教学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我手写我心”,就容易入手,有话可说,有情可表,大大拓宽教科研的宽度。
其次,控制教科研的坡度。教科研如果始终是小众的,那么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价值,必须让更多一线老师参与其中。为此,必须控制教科研的坡度,让各个层面各种层次的教育工作者敢参与、能参与、乐参与。比如课题研究,既需要理论化、高层次、前瞻性的“大课题”研究,以供决策咨询,也需要叙事化、草根性、实践性的“小课题(微课题)”研究,以利课堂改进。尽可能设置多层次的课题研究窗口,给缺乏科研经验的青年教师、缺少研究资源的农村教师提供更多机会,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课题设置不同梯度的管理标准和评估要求。如同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一样,教科研管理也需要有合理的坡度,而不能一刀切。有合理的坡度,才能让更多人拾级而上,循序提高,而不至于“仰门槛之高畏于山门之外”。
第三,提高教科研的效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科研植根于教育实践,教科研的质态最终还需要靠教育实践的效度来检验评估,不能只是停留在纸面上。但教科研的效度检测又是难以用一两张量表来呈现的,教师成长、学生素养、课堂生态、课程建设、校园文化诸多方面,无法用论文、课题、科研获奖的数量来简单量化。我们觉得更为实际的做法应该是在重视成果纸质呈现的同时,更注重紧贴教学实践的现场检验。比如课题研究,可以采取将课题研究和课堂实效、管理实绩相印证的办法。深入课堂,观察教学研究对课堂生态的改进;走进校园,体验教育研究对学校发展的推动;参与研讨,感受教科研对互助学习的支撑;……直面参与教科研的老师的课堂实况,直观研究课题在教育实践上的痕迹,直奔教育科研的改善之目标和追求。从而将课题研究与实践探索、工作改进、质量提升有机结合起来。
(三)从微观层面看,引导教师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开展教育科研
1.学好理论,多元视角做研究
作为教师,应该把学习当成终身的事情,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与学生一起成长。当下,文化艺术、价值观念等都处于激烈碰撞、相互借鉴和融合的时期,教育思想多元化,就需要我们全面系统地学好理论,全方位地准确把握理论。在教育实践中,借鉴、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教育思想的精华,总结、沉积出富有时代特色、反映教育实际、指导教育实践的教育思想,更需要去研究、消化吸收并加以发展,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实践处于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并进一步实现本土化、校本化。endprint
2.基于校情,精准定位促发展
学校教科研,要基于校情,从学校亟须解决的问题入手,从集本校教师智慧经努力能解决的问题入手,立足于现实,立足于解决问题。要通过研究的开展,推进学校工作的深入,真正让教师从教科研中受益。对一些薄弱学校,要杜绝教科研中的假、大、空现象和形式主义,最好最有效的办法是从校本教研入手,从校情、教情和学情出发,观察、思考和研究一些影响教学效果、制约质量提升的最常见的最普遍的“细小”问题。比如:学生方面,不交作业问题或不按时交作业的问题,上课时发言不积极问题,等等;教师方面,上课的语言有效表述问题等。抓小课题研究,立足于解决问题,可早见效、见实效。
3.务实选题,研究问题明朗化
课题研究是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主要抓手,应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课题研究需要务实选题,选准选好研究主题,实现教科研工作课题化,让教科研工作围绕课题展开成为可能。学校宏观层面的课题,必须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体现办学特色。同时考虑学校的师资条件、所在社区的文化等因素。学校中观层面的课题,必须与学校的宏观层面的课题相衔接。选题时,要注意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也可以抓住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薄弱环节中挖掘问题,形成课题。学校微观层面的课题,可以从已有的优势条件出发,也可以从发展的方向出发选题,即把课题研究与个人发展紧密结合。这样的选题,才可能让课题研究统率整个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确定了选题,必须思考课题研究要解决什么、达成什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让研究问题明朗化。明确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各要解决什么问题,经历“研究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专题化—专题系列化”的过程,保证研究目标明确、内容清晰,最终成果丰硕。
4.扎实推进,行动研究科学化
行动研究是中小学教科研能取得应有实效的基本方法,是一种由科研工作者和教师共同参与,重在创造性地应用教育理論去研究与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谋求解决当前问题、评估和改进行动过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自身专业文化水平的一种研究活动。行动研究操作必须把握三个基本要领:(1)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2)要运用科学理论对教育实践进行诊断,从而发现问题;(3)以一定科学理论为基础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其优点是使日常工作、改革、科研同步进行,教师又可以自行操作。在研究扎实推进过程中,我们要倡导“小、精、实”,要突出重点,有所侧重,贯穿主线,深入挖掘,做精,做深,做透。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课题研究的价值。一般课题研究,要牢记并思考:这一研究想干什么?想得到什么?要追问:实验假说是什么?这是研究的逻辑起点;理论基础是什么?这是研究的思路和操作要求。
5.积极反思,生成智慧见成效
古希腊苏格拉底有句名言:“人的智慧恰恰始于人对自身的无知或有限的意识,最高的智慧是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或知之甚少。”反思出智慧。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总有不少让我们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现象。这些现象后面,是否潜存着某种契机和一些可利用的资源?或者潜藏着某些危机与误区?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反思,加以研究,从而彰显事物的本来面目。要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反思,在学习中反思,在研究中反思,在互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觉悟,在反思中发展,在反思中创新。无疑,反思对教育科研的推动力是巨大的。反思其实是一种创新,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通过反思可以积累教学经验,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反思可以使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渐臻完善。教师每天都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新鲜感和好奇心可能会逐渐消退,难以怦然心动。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去开辟新的思维空间,去探索新的奥妙。“思想是在学习和相互交流中生成的,是在思考中提升和发展的,是在写作中得到梳理的”(肖川语)。发现问题是反思的精髓核心。要在反思中发现问题,通过反思来深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思考真问题,研究真问题,探寻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在反思中总结,在反思中验证,在反思中突破,在反思中生成智慧。
注释:
①统计数据均按各区域上报的专职科研人员数计算,有些区域把教研人员算作科研人员上报,实际全省专职教科研人员总数应该小于这个数据。
责任编辑:杨孝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