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爱与智慧的路上

2017-11-01 17:12李世超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名师智慧课程

李世超

宋君老师已经在教育教学中走过了21个春秋。作为中原名师,回顾21年走过的路,他内心依然充满了感激,感激在他蹒跚学步时给了他悉心呵护,在他成长发展的道路上给了他热心指导和专业扶持的那一大批导师们。他始终认为:作为教师,无论当初我们的思想是多么贫乏,表达是多么笨拙,只要用心做教育,就会变得更有智慧,课堂更精彩,在和学生一起成长中不断超越自我。一路走来,他深深地体会到:真正的教育是行走在爱与智慧的路上的。

从日常反思走向深度思考

记者:作为名师,在您的专业发展中,您认为最有效的成长方式是什么?

宋君:作为一名教师,促进自我成长的路径是反思、读书、写作和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反思,我们应该注重教学反思,通过反思不断完善、改进自我的教学。

最初,我的反思是书写在每篇教学设计的后面,上完课后记下我在课堂中的所感所悟,每学期下来厚厚的七八本教学设计及反思,印证着我不断成长的过程。后来,我的反思在同行中传阅。渐渐地,书写课后反思成为我的一种职业习惯,我快乐地坚持着。

记者:很多教师每天也都在反思,您是如何使自己的反思更有理论深度和实践意义,更能提高自身的专业成长的?

宋君:我除了进行问题和经验的思考,还要进行深度的追问和理论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我的实践智慧,在深度反思中进行对话,建构自我的话语体系,创新自我的教育理论,促进自我的专业发展。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在教育期刊上读到某个案例的时候,总有一种熟悉感,甚至也曾经发生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对比此文与自己的案例,缺少的就是一种深度的反思,唯有进行深度的反思,教师才会不断提升,才会不断发展。时至今日,我已经写下了近200万字的反思,先后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了200篇文章。回顾这个过程,我深感反思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意义。

从问题研究走向专题研究

记者:研究很重要,您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做研究的?您又是如何做到把“讲”让位给“学”的?

宋君:回顾21年走过的路,我始终记着导师的叮嘱: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我总是羡慕专家对问题的独特见解,总是羡慕学者对问题的深入剖析。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有如此的魅力呢?我想更多的是来自研究,是对一个问题连续不断地追问而形成的思想深度。

以前,我总喜欢在课堂上进行精彩的讲解,最后用简练的数学语言引领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却效果不佳。能否找到一种方法,使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呢?我进行了系列的访谈问卷和课堂视频分析,经过梳理,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在我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围绕“先学后导,启思聚智”进行深入研究,慢慢地我的课堂有了很大的改观: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而我只是学生思维的领跑者,我的“讲”让位给了学生的“学”。

这样的研究还在继续,为了在课堂中真正做到“先学后导,启思聚智”,我还在课堂教学中实践着、探索着,不断构建心中的智慧课堂。

记者:关于研究,您对一线教师有什么建议?

宋君:作为教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一个可以研究一年、两年甚至一辈子的课题。拿我来说,我经历了从聚焦问题的小课题研究走向聚焦自我研究视野的专题化研究,我从教21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我认为集中精力做好一项专题研究真的不容易。所以,我建议老师们在研究中要聚焦主题,对该研究有深入的思考,能够在该领域有自己的建树,提出自己的教育理论。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这时,我们看待问题的视野更宽了,所站的角度也更开阔了,在教学中,自己的教育智慧得到了开启,在深度研究中不断超越自我。

从个人成长走向团队发展

记者:宋老师,您建立了郑州市首批名师工作室中唯一的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2015年又成立了中原名师工作室,请谈谈您工作室的建设情况。

宋君:2011年,以我名字命名的小學数学名师工作室成立,2013年成立郑州市网络名师工作室,2015年成立中原名师工作室,2016年加盟全国名师工作室,2017年名师工作室开始承担省级名师、骨干教师的培育工作,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使教师以团队的姿态行走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启动名师工作室以来,我们以团队的名义一起学习、研修、成长,分享彼此的智慧,共享智慧迸发的快乐。

我们把“智慧教育”作为名师工作室研究的切入点,名师工作室的愿景与追求是成长有力量、教学有智慧、教师有特色、好课有品质。以“信心、智慧、机遇、读书、写作、研究”为名师工作室教师专业成长的源泉。名师工作室采用双轮驱动(即个人教学主张和专题研究并进)、专题研究(以“小学数学课外阅读”和“读懂学生”系列等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有精品意识,打造精品课例,总结、提升这些专题的实践智慧和理论思考)、行为改进的方式开展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工作室倡导做智慧型教师,构建智慧课堂,培养智慧学生,享受智慧教育。名师工作室以学术思想研讨会、专题研究、送课送教、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工作室的影响力在不断地扩大,每次活动都会吸引许多数学教师积极参与互动和研讨,让名师工作室在不断的行走中扩大着影响力。

记者:作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您是如何从个人成长走向带领团队发展的?

宋君:作为名师,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学术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我的影响力,不断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但随着名师工作室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慢慢体会到,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可以走得很远。

随着我们名师工作室活动的深入开展,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徐斌艳教授和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黄志成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刘晓中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姜根华教授等专家、学者在考察了我们的活动开展情况后,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endprint

2017年,我们名师工作室承担省级名师、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育工作,这对我们工作室而言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压力,我们聚焦“读懂学生”这一主题,每位研修教师选择“读懂学生”主题下的子课题进行思考和研究,聚焦“读懂学生”深研。研修活动中的阅读、实践、反思、课堂教学、写作、研究等都围绕该主题深入开展,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让大家以团队的方式一起行走。

在我们名师工作室里,我们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大家真正在不断思考中去完善自我,凝结教育智慧,收获成长。

从教学改革走向课程改革

记者:在您21年的教学中,是如何从关注课堂教学走向关注课程研发的?

宋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断超越的过程,只有立足课堂教学实践,才会不断在成长中追求卓越。从刚开始站稳讲台到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已经让我思考和收获很多。因为风格是一位教师成熟的标志,而教学主张就是名师的内核。教学主张应该根植于课堂教学实践,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并发展、完善。作为一位有21年教龄的老师,回顾自我成长的历程,我的教学主张是——智慧数学。我一直在追求朴实、大气、开放的课堂教学风格。

随着教学思考的深入,我慢慢地开始尝试进行课程的改革,将国家课程校本化。例如,在教学“乘法口诀”的内容时,在前期2、3、4、5乘法口訣编制的学习基础上,教学6、7、8、9乘法口诀的编制时,我尝试进行整合实施,仅两节课就完成了这些乘法口诀的学习。再如,在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这个单元时,我将万以内数的认识迁移到这个单元的学习,用较少的课时就完成了这个单元的学习。这样,系统地教学和整合课程,提升了课程实施的品质。在校本课程的研发过程中,我立足数学课外阅读,积极开展探索与实践。我和同事不仅探索了数学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而且研发了适合学生阅读的《数学智慧阅读》校本教材,在更大的范围进行推广。我还尝试对数学课外阅读与数学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正是这样的探索和实践,使我的课程研发能力得到提升,课程实施能力得到发展。

从关注课堂教学到关注课程的研发,使我深深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只有立足课程,才能让教学更加丰富、更加出彩。

记者:在您21年的教学中,为什么要强调“行走在爱与智慧的路上”呢?

宋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个简单的字眼,很容易互相感染。教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一丝微笑、一个手势、一声关爱,对一个孩子来说,将会收获怎样的一种快乐?如果用心去读,我们总会发现许多深层的东西,这就是教育智慧。爱是教育的源泉,有大爱,才有智慧,所以我要真正行走在爱与智慧的路上,引领学生不断前行。endprint

猜你喜欢
名师智慧课程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浅议"名师"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名师读意林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