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条件与路径对策

2017-11-01 00:13董景奎史琼黄婧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家庭农场台湾地区发展对策

董景奎+史琼+黄婧

摘 要: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比较我国大陆地区、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等地农业生产资源环境条件与发展家庭农场的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家庭农场适度有序发展、提升家庭农场自身经营能力和效益、完善土地流转等配套政策、加快培育家庭农场职业人才等加快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路径对策。

关键词:台湾地区;日本;家庭农场;发展条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5-0027-04

家庭农场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列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成为我国农户家庭经营的新方向,受到高度重视和快速发展。在发达国家,家庭农场早已是主流的农业经营模式[1]。家庭农场这一经营模式在国内外历史悠久,台湾、日本农业与我国在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相似,对现代农业发展借鉴意义更大。比较台湾和日本现代农业及其家庭农场发展历程,对加快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台湾地区、日本家庭农场发展条件与主要做法

1.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国内形势来看,家庭农场是在小规模农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产物。台湾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在20世纪60 年代以后工业化进程加快,农产品需求多样化且不断增加。出现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户兼业化、农业劳动高龄化、农地细碎化与抛荒现象[2~3]。从国际形势来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日本和台湾地区农业都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经济发展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同时对发展相对滞后的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从业者效益。

2.加快土地流转与合并重划。通过出台促进土地流转的政策,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促进土地流转的扶持政策。通过土地流转、重划和合并,解决土地分散零碎问题。台湾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农地重划,通过土地交换分合与区划整理,将零散的田丘合并建成每单元12hm2 的标准田丘,配套水利设施及农田道路等,重划农地约37.8 万hm2,重划建设的标准田已占耕地的43.3%[4]。农地重划使当时农业生产效益提高了30%[3]。日本通过一系列法律及修改,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出租和承租土地,发展协作经营、委托经营,对长期大面积出租土地予以奖励扶持。如鼓励兼业农户退出农地经营,如果卖掉土地,政府就额外另给予62万日元的退耕补贴,减免卖地收入税,实行购买土地面积越大给与越大优惠的金融信贷政策[5]。这些举措促进了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家庭经营户由1970 年的540万户减少到2010年的163万户,减少了70%,大规模农户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农业法人数量逐年递增、集聚耕地面积比重从1990年的0.4%增加到2013年的6.7%[6]。

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土地整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提供条件。台湾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通过农地重划后,在标准田丘基础上大力配套水利设施及农田道路等,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4]。到了20 世纪80 年代,政府全部承担农区共用道路、水利设施、电气自动化配置的建设费用,其余基础设施费用政府承担2/3,个人仅承担1/3[3]。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如灌排水、田间道路、土地、土地平整等;农业预算逐渐向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1999 年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费用的比重约占农业预算的一半。2013年日本又组建具有政府机构性质的农地中介机构——土地银行,对农户土地免费集中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7]。土地改良使农田集中连片、整齐划一,并建成了比较完备的灌溉体系,为土地流转、加速农业规模化经营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1]。

4.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户经营效益。家庭农场作为中外广泛存在的农业生产组织长期存在,且规模有不断扩大趋势,其原因之一是为了获取利润。家庭农场发展快慢实质是家庭农场的经营形式所得收入与其他经营形式比较的结果,而农业兼业经营更说明农户充分利用生产要素、获取更多利益的压力和诉求。如日本在1995年后,面临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户收益逐年减少,2008—2010年甚至收不抵支。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快,1995—2010年间,0.5~l公顷及以下规模组的农户比例为56.4%,下降4个百分点,l~2公顷及以上规模组占比上升4个百分点,2公顷以上农户比例已经达到17.5%,比1970—1990年间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8]。日本力求把农地经营规模扩大到能够有效吸纳现代生产要素的最低临界规模以上和能够实现与非农产业劳动所得相均衡的“最小必要规模”以上[2]。农业经营主体由小规模农户过渡为家庭农场、村落营农、农业法人等。台湾则通过家庭农场、集团经营、委托经营、农业生产合作社(场)、农业产销班等实现了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效益[4,6]。通过规模经营和保护政策,缩小农业从业者与非农产业收入差距,从而提高农业经营效益。

5.实施鼓励农户退出的政策。台湾地区、日本最初实施的“耕者有其田”制度,這种制度在生产力较低时推动了农业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种制度弊端日益显现,造成耕地分散、家庭经营规模过小。为此,台湾地区和日本先后实施一系列政策,鼓励从事农业者退出农业经营。日本1971 年实施农民年金制度,资金来源于经营收入,设立基金组织专门运营该资金,通过经营权转让年金、离农给付金、农地收购转让以及购买农地资金贷放等,保障转让农地经营权的农户和老年农民晚年生活,培育了年轻化农业经营业主,制度实施十年,促进了耕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9]。台湾地区通过减免税负鼓励农地一人继承或共有耕地委托一人耕作,对愿意转业的兼业农户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为其提供创业款,促进了农业专业化经营[4]。

二、台湾地区、日本发展家庭农场的经验

1.积极发展家庭农场等多种经营方式。无论是农业产业自身发展还是整体区域经济发展都要求加速农业现代化,家庭农场是亚洲农业经济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适应经济发展客观要求,加快推进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发展。通过培育一批家庭农场,夯实现代农业微观经营基础。除了家庭农场外,同时台湾地区和日本也通过委托经营、合作经营,提高小规模农户经营水平和效益,与家庭农场形成有效补充。

2.推进家庭农场规模经营。通过土地流转重划、奖励扶持等措施,引导家庭农场发展最优规模经营。家庭农场一般具有一定规模、能够获取规模效益,且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家庭农场规模不断扩大,但规模扩大速度慢、绝对规模与欧美相比较小。中小型家庭农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占据较大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规模农场比例缩减,但数量依然较多,较大规模农场的比例不断增加。存在家庭农场兼业现象,兼业家庭农场占有一定比例,如2010 年日本兼业销售农户占比为72%,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仅占14%[10]。

3.提高农业经营比较效益。台湾地区和日本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通过政策资金扶持、农业保护、规模经营等各项措施,促进农业比较效益与非农产业逐步接近甚至超过非农产业收益,这是台湾地区和日本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共同特点,对稳定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日本通过农业保护(关税、政策)等,实现稻米产业获取更高的效益。台湾也是实行保护政策,促进产业获取较高的利润,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当某种产业价格过高时,减少保护,引导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4.台湾地区、日本家庭农场发展的不足之处。虽然台湾地区和日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但其中一些做法尚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如不合理的补贴政策,过度保护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和农产品价格高企,农业生产率低下,缺乏国际竞争力[2]。兼业农户的数量居高不下使日本农业出现衰退趋势等[11]。这些不足之处,值得我们发展现代农业时采取相关措施予以避免。

三、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路径对策

家庭农场作为已经为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经营主体之一,具有较大的优势和潜力。台湾地区和日本农业发展环境和资源条件与大陆地区农业具有很多相似性,借鉴台湾地区和日本发展家庭农场的做法和经验,避免其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加快国内家庭农场发展。

1.推动家庭农场适度有序发展。鉴于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进程慢、人多地少等实际情况,家庭农场的数量会远低于农户数量,家庭农场不能一哄而上,在条件成熟的地方适度发展,规范管理服务。提高农场水平,兼业小农户和家庭农场都会存在,引导兼业农户发展为家庭农场。对兼业小规模农户推动土地流转,促进其发展委托经营、合作经营,将农业资源尽量集中到具有经营积极性和经营能力的少数专业经营者手中,创造条件引导小规模农户做大规模,转化为家庭农场。政策扶持提高精准度,加强家庭农场的识别、扶持和动态管理,建立农场准入、评选管理和退出机制,尤其是加强对中小型家庭农场支持力度,引导其逐步发展壮大,使之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2.提升家庭农场自身经营能力和效益。纵观我国国内,农业比较效益低,农场经营者非农产业收入比例逐步扩大。培育家庭农场这一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需要不断提高家庭农场经营效益。家庭农场发展主要依靠其自身能力,补贴支持只能是初期短期的政策导向,区别不同规模农场提供针对性扶持政策,通过科技支撑、规模经营、市场开发等推动农场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由于未来我国中小型家庭农场可能占据较大比例,提高中小型家庭农场经营效率效益就显得极为重要。一是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科技水平等条件下农业最优经营规模均有差别,有必要加快我国各地不同条件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和示范推广,推动家庭农场达到最优规模、实现专业化生产。二是提升品质,注重品牌效应。家庭农场经营不能全面开花,借鉴日本各地家庭农场各具特色、注重品牌和农产品深加工,台湾地区以生态农庄、利用独特性加快家庭农场发展,我国家庭农场要着眼长远,有条件的大农场在质量基础上打造品牌,以品牌牢牢占领市场,可以发展外向型、高端精品农业,减少一般性大众化产品供给。小农场由于其距离市场较近,可以以质量和口碑取胜。三是家庭農场协作经营。不同家庭农场分别定位于产业链某环节,通过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销售等各环节彼此协作合作,共同采购农业投入品,开展农业生产服务和市场销售互助,与企业合作等壮大自身实力,增强自身竞争力。

3.完善土地流转等配套政策。一是出台政策和法律法规,稳定土地承包流转关系,建立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加快土地确权登记,切实保障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及附属增值收益等权利,鼓励该系列权利流转,解决农民进程后顾之忧;农户土地承包权代际流转实行一人继承,以避免土地分割细碎。制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回奖励办法,试点60岁以上老年人土地承包经营权退给村集体以换取老年养老金,并给予一定奖励,建立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机制;对60岁以下个人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参照城镇户籍人员标准同等对待,建立退出农地承包权人口城乡一致的社会保障机制。对流转土地规模大、年限长的给予更多的奖励扶持。二是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上,加大对农业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可以对纯公共物品的基础设施如农村道路等免费供给,对准公共物品如家庭农场利用较多的基础设施给予一定比例扶持,如政府整治土地、调换土地后交由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来经营。三是在农业扶持保护政策上加强对家庭农场这一新型主体的扶持支持,以市场机制引导农场发展壮大,同时避免过度保护,人为推广家庭农场或盲目扩大农场规模

4.加快培育家庭农场职业人才。当前我国家庭农场很多是从大户转化而来,农场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情况下,有必要建立家庭农场核心人才教育与培训制度,加快培养农场职业人才。一是加强家庭农场指导辅导。在家庭农场的认定和管理方面,增加农场核心人员参加相关农业专业教育、参加政府、科研、高校等单位组织的免费职业学习等考核内容。政府出资,依托农业院校、科研基地、先进企业示范点等,对家庭农场从业人员进行实地培训学习,注重实效,以干中学提高其生产经营能力。二是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后备人才。对愿意从事农业经营的新农民(18~45岁)建立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生产启动等资金支持,同时要求完成达到一定水平的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如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市场开发等方面知识培训,为现代农业培育后备人才。对有可能培育为家庭农场的专业大户试行免费或低费用农业职业培训。对愿意从事农业的城镇人员鼓励示范带动发展家庭农场,发挥他们在资金、市场、技术等方面优势,带动农场家庭农场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小典.中美家庭农场兴起背景分析与比较[J].世界农业,2014,(10):157.

[2] 郎秀云.家庭农场:国际经验与启示——以法国、日本发展家庭农场为例[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10):36-41.

[3] 黄延廷.从台湾地区现代农户的形成实践谈大陆家庭农场的发展路径[J].学习与实践,2013,(8):23.

[4] 黄波.台湾扩大家庭农场经营规模的途径与成效[J].世界农业,1997,(2):17-18.

[5] 韦青松.从日本脱离农地细碎化的经验谈我国农地规模化的对策[J].農业经济,2014,(11):18-20.

[6] 刘德娟,等.日本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政策调整及其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5,(9):104-109.

[7] 徐晖,李鸥.日本农业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4,(9):79-81.

[8] 姚凤桐,李主其.日本的粮食[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55-56.

[9] 朴京玉.日本农业年金制度对农地流转的影响[J].农村经济,2009,(9):27-28.

[10] 沈琼.现代农业大国发展家庭农场的经验[J].世界农业,2014,(6):10-14.

[11] 魏晓莎.日本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做法及借鉴[J].经济纵横,2015,(5):124-128.

Abstract: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amily farm,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re compared between mainland China,Taiwan and Japan.The practice of the family farm of Taiwan and Japan are also analyzed.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family farm moderate orderly development promoting the family farm management ability and efficiency,perfecting land circulation and other supporting policies,and professional talent.

Key words:Taiwan;Japan;the family farm;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责任编辑 吴高君]

猜你喜欢
家庭农场台湾地区发展对策
沂源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参与主体目标取向及社会效益分析
家庭农场法律属性探析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两岸版权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