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
摘 要:农业是立国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不仅关系到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还影响到国家的安全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央苏区的农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当时,赣南闽西地区农村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广大农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农业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因此,研究中央苏区农业发展的措施对当今该地区农业的发展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赣南闽西地区;农业经济;中央苏区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5-0025-02
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都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在中央苏区时期,由于根据地地处闽赣边陲,交通不便,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然而,经过中共几年的建设,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显著上升,成为苏区经济的主体。因此,这一时期苏区农业的发展方式仍有很强的借鉴性。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对该问题进行研究。
一、苏区农业发展的措施
(一)发展农业互助合作
在中央苏区,由于战争形势的需要,大量青壮年男子参加红军,劳动力十分短缺。1930年,闽西上杭县才溪乡群众为了帮助红军家属种田,创办起苏区第一个“耕田队”,以调剂劳动力的使用,这是苏区农业互助合作的开端。到了1933年,为了解决生产工具的使用和劳动力缺乏的问题,中央政府颁布《劳动互助社组织纲要》和《关于组织犁牛站的办法》,在苏区普遍推广劳动股互助社和犁牛站,使互助合作运动在苏区蓬勃开展起来。这项措施,一方面是要使生产工具归集体所有,提高生产工具的使用、流转效率,防止其长期闲置;另一方面是要将分散的劳动力集中起来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实现规模耕种。
实践证明,这一措施确实促进了苏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大会上总结到:“不但不发生不好的影响,而且更加扩大改良了。什么原因?因为劳动互助社、耕田队及其他一切的办法,有组织有计划的调剂了乡村的劳动力。”[1]
(二)进行生产的组织动员
由于当时苏区承担着200多万群众和五万左右脱产的战斗部队及公职人员的用粮,粮食生产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首要之任,因此当时的苏维埃政权便“成为千百万农民群众经济生活的组织者”[2]。苏维埃政府每年“趁着春耕、夏耕、秋收等各个重要的农事季节进行提高生产的普遍而广大的运动,动员整个农村民众一齐进入生产的战线中”,“领导并帮助农民去解决耕牛、农具、肥料、种子、水利以及防止害虫等等农业上面的具体重要的问题。”[1]
(三)发展水利事业
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因此苏维埃中央政府十分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央土地部在1933年4月22日发布的《夏耕运动大纲》中对水利的发展尤为关注,各级苏维埃政府均设立“水利委员会”,领导当地的水利建设。据相关资料记载:“只据兴国一县的报告,就修好陂圳八百二十座,水塘一百八十四口,水车、筒车七十一乘,计费人工八万七千四百八十九天,能灌溉四十二万五千九百五十一担田。”[3]
水利事业的发展,使苏区的田地大为受益。如瑞金县,到1934年春,“水利的兴发,已经到了下述程度:根据9个区的统计,田地总数341 745担,灌得到水的319 938担,换句话说,94%的田地受到水利的灌溉。”[4]水利已成为苏区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植树造林,发展多种经营
农业要获得长远发展,关键是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关键在植树造林。1932年3月,苏维埃政府颁布《对于植树运动的决议案》指出:“为了保障田地生产,不受水旱灾祸之摧残,以减低农村生产,影响群众生活起见,最便利和有力的方法以,只有广植树木来保障河防,防止水灾旱灾的发生。”[5]
人民委员会发布这一项决议案后,各地政府纷纷响应,苏区群众掀起强烈的植树造林的热潮。毛泽东在其后的第二次全苏代表大会上宣称:“发起植树运动,号召农村中每人植树十株。”[1]
在植树造林的同时,苏维埃政府还注重发展多种经营如棉花、烟叶等,并且中央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及各省国民经济部制订相应的实施计划,保障各产业的发展。以棉花为例,中央苏区在敌人的封锁下无法买到棉花,便由政府引导,通过为农民发放种子、总结推广生产经验、进行技术指导和给予物质精神方面的奖励等措施,引导当地农民积极生产,最终实现了棉花的丰收。
(五)组织农事科学实验
苏维埃政府还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一方面,中央政府大力加強农业科学技术的宣传普及,提倡科学种田;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农事试验场、农业研究学校和农产品展览所研究、推广农业技术。
虽然这一时期农业技术自身的发展程度和推广范围有限,但这毕竟是一次将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伟大尝试,对日后中国共产党农业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仍有重要的意义。
(六)保证正常的贸易流通
由于在苏区中的不同地区存在生产粮食多寡的问题,粮食贸易便成为平衡各地区粮食供给的重要环节。同时,由于苏区部分生活必需品如食盐、布匹等缺乏,群众也需要通过贸易,尤其是粮食贸易来解决这一问题。“从出入口贸易的数量来看,我们第一个大宗出口是粮食。”[6]但是,粮食进出口的生意全是商人在做,部分不法商人在这中间榨取了大量的利益,例如苏区万安、泰和两县的农民卖给商人一担谷只要5角钱,而商人将粮食运到赣州要4元钱一担,赚了7倍;商人到梅县买盐一块钱7斤,运到苏区后一块钱卖12两。因此,商人的不法活动严重损害了苏区人民的生活。在外有国民党经济封锁的压力下,若不及时对这一行为进行制止,就很有可能影响苏区的稳定。
二、苏区农业发展的现实启示
第一,通过调查研究,正确认识当地的实际情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6]如果对当地的现实状况缺乏足够的了解,任何政策的出台都只是徒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调查研究准确地认识了当地的实际情况,从而解决了苏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在,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赣南闽西地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不比土地革命时期少,尤要坚持这一做法。要对造成这一地区农业发展问题的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对当前农业发展中面临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因素都要有系统的了解,从而综合各方面因素,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农业发展道路。
第二,加大农业资金流转。生产规模化是农业未来发展的趋势。而由于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普遍面临着生产单位分散、个体资金不足等方面问题,农业生产很难形成规模。苏维埃时期针对这方面问题主要采取的是建立犁牛站、合作社等方式,实现生产资料与生产力的集中。这一模式虽然带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因素,但终究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如今,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式是放宽农业借贷资金的准入限制,搞活农业资金流转,让资金缺乏的农民能购买到相应的生产机械,提高农业的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实现农业的规模生产从大规模人力投入到利用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的转变。
第三,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苏维埃时期,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只是水利方面。而当今时代,基础设施建设要包括交通、水利等很多方面。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农民负担不起,若要靠农民自身来解决,可能会暂时有一定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因此,政府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第四,实行农业产业多元化。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经济均不能实行单一化的生产,否则当地的土地资源很可能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农业经济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也会下降。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府就对当地的農业实行多样化生产的政策。虽然当今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情景与20世纪不同,但这一政策至今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由于现今这一地区气候温和、水量丰富,且地形以山地为主,当地可以考虑发展脐橙、花卉苗木、蔬菜、油茶、工业原料林等农业产业,形成有当地特色的农业产业模式。
第五,放宽土地流转资格。农业生产碎片化既不利于土地和生产工具使用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农民自身收入的提高。苏维埃时期政府能解决问题,主要是基于当时劳动力数量有限,人民群众清楚不联合起来大规模耕种粮食就无法丰收的情况。而这一时期,面对这一问题政府则可以适当放宽土地流转资格,让有能力、有财力的农民租地耕种。而剩余的劳动力则要创造条件争取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从而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
第六,拓宽农业信息传播渠道,规范市场秩序。由于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的特点,而市场信息的传播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当地政府要拓宽农业的信息传播渠道,让农民及时了解市场动态,防止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局面,避免给农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政府还要加强对当地市场的监管,打击不法商人的投机活动。
虽然赣南闽西地区在苏维埃时期的经济环境与当今相比相差甚远,但其农业发展方式、发展思路仍有至今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通过今昔对比,我们依然能从那一时期的农业发展中汲取经验,从而为未来的农业发展找准方向。
参考文献:
[1]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00-136.
[2]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71.
[3] 王观澜.春耕运动总结与夏耕运动的任务[J].红色中华,1934,(5).
[4] 陆定一.春耕运动在瑞京[J].斗争,1934,(4).
[5] 人民委员会对于植树运动的决议案[J].红色中华,1932,(3).
[6]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121.
[责任编辑 吴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