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发,仁者自醉;心之所向,所感必新
——超越 “零度写作”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2017-11-01 17:11龚志民
师道(人文) 2017年10期
关键词:奥斯维辛

龚志民

陌上花发,仁者自醉;心之所向,所感必新
——超越 “零度写作”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龚志民

不合常规的新闻作品

一般意义来说,新闻第一要素当然是 “新”,但 “新”是不是新闻的终极目的呢?作为世界新闻范文、 “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如何在 “没有什么新闻”的情况下完美地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合一的?

文章用了最不像新闻的非常规的手法和语言、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新闻文体和内涵,语言平中见奇,情感如地下的岩浆,价值观意在言外,其内涵有待师生在课堂上深入发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主体部分共十个自然段,按先概述后分说的顺序展开。4-5自然段介绍集中营的方位、居民、环境、历史等概况。作者援引具体数据与个人回忆录要点等确凿事实证明这里曾经是 “杀人工厂”。第6自然段交代写作动机,8-13自然段叙述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尽管主体部分布局精巧,善于特写,语言传神,但由于本文写于二战结束十多年后,奥斯维辛作为臭名昭著的纳粹集中营,全世界对这里的事、物、史早已耳熟能详,且文中在人、事等新闻素材方面并没有新的发现和发掘,甚至对残暴法西斯的憎恨情感,作为文章内涵来说也不算新鲜,反省二战的文章汗牛充栋,基本上都是类似的感情基调。

从新闻的传统意义的角度看,本文的人、事、情、理都没有太大新闻价值。显然,普利策奖不是因为本文有什么具体的新闻发现而授予的,本文获世界大奖,一定另有原因,那么其魅力、其殊胜的言外之意在哪里呢?

文中隐意及内涵

学生对于 “5w1h”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的新闻要素,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基本新闻结构已经了解,要深入理解好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文章,须找到独特的切入点和拓展点,才能真正知文脉、识文心。

如果换个角度,从新闻的社会功能这个人文角度来重新审视,就会发现文中那些平淡的叙述中蕴含着强烈的价值指向性,这种情感和价值倾向让我们耳目一新。或许普利策奖的评委们认为:这就是更深刻的新闻。

文章把 “当下发生了什么”的新闻 “零度写作”模式,上升成“什么是最美好的”鲜明价值判断,不以 “新”吸引人,但求宁静美善、清风明月,在平淡的叙述中悄悄地传达出具有普世意义的新闻社会功能:最伟大的新闻,乃是世界的和谐宁静、幸福安康。而与之相反的某些仅仅刺激、吸引眼球的新闻,即使 “新”,人类也未必乐于“闻”,甚至可能是反人类的丑闻,奥斯维辛曾经发生的一切,证明了新闻的确有 “新”而邪恶的一面。

这样的主题或许不适合许多新闻从业者猎奇索隐的心理、不符合新闻大亨的功利目的,但却是人类的福音和企盼。作者正是以这样悲天悯人的情怀,以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担当,写出了如此不朽的非新闻的新闻名篇。

不仅是标题,在主体、结语部分,作者又两次强调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的意旨。在文章前三段导语部分,三次提到 “最可怕的事情” “可怕地颠倒了” “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这不是作者故作惊人之语,而是暗含对主张纯 “零度写作”的新闻的讥讽,也是探索本文文心的根本线索。 “最可怕的”英语原词之意是 “糟糕”, “可怕地”英语原词是表程度的副词。那么——作者眼中的奥斯维辛现状“糟糕”在何处?为什么可怕?既然没有新闻为什么作者又严肃地写新闻稿?

文本通过主体部分的缓缓叙述,直至倒数第四段、倒数第二段,才启发性地揭晓了答案:

“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 ‘够了。’”

文章开头、标题中所谓的 “最可怕” “没有什么新闻”,应该是作者从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角度来说的,尤其是针对那些没有表情、没有价值倾向的 “零度写作”而言。文以载道,价值观不彰,何以运笔如风?事实上,任何文体都不可能存在绝对的 “零度写作”。而 “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一句中的“糟糕”之意,则应该是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说的——谁愿意以浏览曾经的巨大伤疤为乐呢?

“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这些本是和平宁静世界中的极平常的事,没有任何新闻价值。尤其是对于奥斯维辛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名字,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把所有与奥斯维辛有关的新闻与恐怖、阴森、地狱联系在一起。宁静、安祥、幸福,对于人们对奥斯维辛新闻的惯性思维,的确是一种违背。但是从生命的、生活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的确不需要类似奥斯维辛集中营这样的负面新闻。所以作者说: “最可怕” (糟糕)、 “可怕地颠倒了”。对于那些不管正面负面、一门心思寻找人咬狗新闻的狗仔队来说,奥斯维辛如此的现状的确是可怕、糟糕的事,他们不会愿意到这么一个新闻素材早已被发掘殆尽的偏远之地来挖掘新闻,因为费力而不讨好。

那么——游人来干什么?新闻从业者来寻找什么?启人深思,答案应该在新闻文体之外。作者之行,不是来探隐索秘,而是怀着思想者的心态而来。他以超越新闻、回归人性的态度来看、来反思、来欣赏平淡的幸福,并且认定——对于奥斯维辛来说,这更是新闻,虽然不新鲜,但却是根植于人性深处的共同企盼和归宿。作者这篇新闻,正是为光大这种人性的美好。

拓展:仁者情怀,无东西方之别

伟大的人文真理是超越时空的,无新与旧之别,只有表象之异。正因为如此,释迦牟尼临涅槃时,嘱弟子阿难:所有自己亲口宣讲的经典,都以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开头,不言说具体时间,只强调亲闻、亲历、亲见,并信受奉行,避开考据,超越时空,直指心性。万物同根曰慈,生命无缘曰悲,见愚昧而哀怜曰悯。这就是伟大的悲悯情怀。本文也隐含了类似的人文主题。

奥斯维辛,需要的是超越曾经的苦难,需要的是在苦难中不断绝对美好的希望,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反复揭伤疤而带来新闻!所以在奥斯维辛这个人类的伤心之地,作者宁愿选择 “没有什么新闻”。

尽管这是一个创新性世界,但不是每一 “新”都有正面价值。比如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许多黑科技,都有诸多负面价值。东方文化中的仁、和、阴阳平衡、节物欲葆真我等厚重内涵,永远闪烁着人文光芒。如果一个社会每天都只考虑如何在 “互害”基础上谋利,那么或许会 “创新”不断、新闻无穷,但于社会又有什么意义呢?有时侯,以功利为目的的新闻越多、创造越多,祸害就越大。如果整个社会对此上瘾,就会嗜痂成癖,沉疴难救。

事实上,奥斯维辛这种已经人人皆知的历史素材,的确不是写新闻的好选题。历史不是新闻,眼前没有新闻。作为一篇新闻,其写作目的、写作价值何在呢?以 “仁爱”的核心展开比较和深掘,抽丝剥茧,才能让晶莹的文心示于课堂。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能够获得全球最高新闻奖,凭的是用博爱、悲悯、深省的文火熬出来的内在主题,行文看似温婉,但寓巧于拙,它是一剂新闻界乃至全社会的猛药。正如普利策颁奖词所说:“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文章居然还获得世界新闻最高奖项,强烈的反差可以作为课堂的探究点和发散思维中心点。

既然没有新闻,在设计课堂时,就不要仅仅把文章当作一般新闻稿来讲,而是当作一个寻常的人生话题:何谓新闻、新闻的正面社会功能?从平凡中去发掘出闪亮的内涵。东方贤者,西方贤者,求真爱美向善谋大同、谋幸福,心同此理。马云说:要以商业的手法、公益的心态去做企业;如果以商业的心态、公益的手法,那就基本乱套了。

以不敌之心,才能成就无敌之境,获得社会的最大共鸣。商业、新闻,皆如是。新闻的本质功能,应该是以最切合时代的方式传播社会正能量和人文价值观。面对本文,只有沿着新闻的终极功能的探究、生活目的的探寻、人性皈依的探讨的路线来抽丝剥茧,才能与作者、与青春、与时代心心相印。如果就新闻讲新闻,只能泛泛而谈,难求作者的仁者之心和悲悯情怀。

课堂上,我这样导入课文:“喜欢旅游的同学请举手。”教室里出现一大片手的丛林,我笑了笑,这在意料中。然后自己现身说法:年青的时候我也曾觉得这个世界充满未知,地平线那边一定有更多精彩,所以总是飘荡。甚至盼望有战争,自己才有成为英雄的机会。陌生的世界、动荡的生活、不确定的未来,是滋生新闻的土地。狮子夺食,多残酷也不是新闻,因为仅仅是生存的现实;疯人院中的癔想,多奇妙也不是新闻,因为没有现实基础,更没有付诸行动。新闻永远诞生在现实通往理想的路上。

我看得出来,学生对于“新闻永远诞生在现实通往理想的路上”的说法心有戚戚焉。那么什么样的理想才应该是最美好的?怎样的社会环境最让国民有幸福感呢?那些曾经令人痛苦的历史垃圾堆,也能具有新闻功能吗?

我用PPT投射出一条消息:屠呦呦提取青蒿素,创制新型抗疟药获诺贝尔奖。然后消息的下方再投射出一副对联:但得世人皆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然后问学生:这两个内容哪个是新闻?人类更需要哪个?

下两张PPT同样是类似的比较:

一、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二、 “2004年 12月 26日印尼发生里氏7.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波及印度洋沿岸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巨大海啸,造成印尼12万人死亡,20万人流离失所。”

“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 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该飞机航班号为MH370,原定由吉隆坡飞往北京。该飞机本应于北京时间2014年3月8日6:30抵达北京,马来西亚当地时间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马航已经启动救援和联络机制寻找该飞机。失去联络的客机上载有227名乘客 (包括两名婴儿)和12名机组人员。其中有154名中国人(其中中国大陆153人,中国台湾1人)。24日晚10点,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称失联的马航MH370客机在南印度洋坠毁,无人幸存。2016年4月21日,在莫桑比克发现的飞机残片来自失事的马航370航班客机。”

然后设问:这几组中哪个是新闻?你愿意要哪个相伴终生?人类更需要哪个?

答案当然不言而喻,内涵却发人深省。我进而引导:新闻这种文体,诞生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刺激麻木、吸引眼球吗?新闻报道暴露社会假恶丑一面的目的又是什么?

明白了这些,就懂得本文为什么获得普利策大奖了——因为作者罗森塔尔摈弃一般意义上那些新闻的亮点,从纷繁的现象中一超而入,直示人类新闻的终极目的:为了人类幸福、祥和,宁愿选择宁静地淡化新闻甚至没有新闻。

心安体健,算不算新闻?对于健康的人,的确不算;但对于久病之人,就算新闻了。正如自由对于囚犯来说,是绝对的新闻一样。孔子就由衷地赞赏 “咏而归”的平淡生活: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或许不是新闻,却是天地间最大、最好、最真实的事,所以被世人念叨了千年。当所有的红颜风流、王侯风云化作尘土之后,孔子的话仍然常新,让后世仁者如面聆謦欬。

仁者醉于陌上寻常花开,庸人扰于墙角狗仔狂吠,不同的人文情怀,体验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世界。人类兴于自爱互爱,衰于自残互害。地平线那边的他们,就是地平线这边的我们。黑白黄的皮肤下,包裹着都是渴望宁静平安的心灵。人皆向善、爱美、具爱,何来负面新闻?何需狗仔队四处奔波嗅新闻?当人性回归美与善之后,就没有负面新闻,也不需要反人类反人性的任何新闻!

基于如此价值观和新闻担当,作者平淡地叙述了自己的心中理想: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没有负面新闻,说明丑恶已经死亡,奥斯维辛已经真正浴火重生。

我板书以下几句话作结:

山之崖,有水源。

水源处,有灵泉。

贫养亲,啜水菽。

三菽力,知沉浮。

(注:三菽力,三菽、六菽、九菽、十二菽,以其重量比喻中医诊脉所用力度的比例。菽是一个单位词;知沉浮,指知病痛和身体健康状况。)

正如广告词所说: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地久天长。有食、有水,知病、养亲,就是万物平淡幸福的生活,也应该是人类的终极新闻。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猜你喜欢
奥斯维辛
奥斯维辛博物馆:望日本人多学悲惨历史
探访奥斯维辛集中营
金谷园(节选)
新视角 大关怀
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浅析
《再度觉醒》
奥斯维辛集中营警世:要和平,不要战争!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
奥斯卡·格勒宁 被判监禁
94岁老纳粹被判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