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美育挖掘与传播的田野上
——记南通大学民间音乐研究所所长詹皖教授

2017-11-01 22:16姜乃强
教育家 2017年33期
关键词:道情校歌南通

文 | 本刊记者 姜乃强

行走在美育挖掘与传播的田野上
——记南通大学民间音乐研究所所长詹皖教授

文 | 本刊记者 姜乃强

“如今,美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的认识还不到位。”在著名音乐教育家、南通大学民间音乐研究所所长詹皖教授看来,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为学校美育的普及提高贡献力量。

为此,詹皖教授近20年致力于民间音乐的教育与研究,足迹遍及江海大地的田头陌上。投身于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与创新,詹皖先后出版了《一路音符》《民智兮国牢——南通近代校歌歌曲集》《南通原生态民歌集成》《张謇与南通民间音乐文化》等多部研究专著,他也因此被誉为“为抢救和保护民间音乐而奔走在田野上的文化学者”。

请民间音乐班子进大学

作为音乐教育家,詹皖行走在千年文明的田埂上收集民歌,用千首民歌编写着南通千年文明的编年史;行走在百年古老的校园里收集校歌校训,用百首校歌校训述说着张謇的校歌文化和精神。

1962年,詹皖出生于文化底蕴深厚的海安角斜,从小受家庭浓郁音乐氛围的熏陶以及乡土、乡情、乡音的滋润,在质朴的民歌中咿呀学语,少年就开启了一生的琴艺之途。青年时期南京求学、上海深造,詹皖在钟爱的钢琴和扬琴上下足了功夫,随后进入南通大学艺术学院任教。

“走出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在民歌声中熏陶长大的詹皖,确立了自己的信念——保护、守成、传承逐渐消逝的民歌文化!“民歌是一个民族古老生命的记忆,代表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本土文化,保护传承民歌文化是一个大学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詹皖无比兴奋,他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新目标。

他把世代打鱼的夏家班子请进南通大学演唱《吕四渔号》;他走访86岁高龄的民间音乐家季忠坦先生、76岁的民舞艺术家江正林老师,探寻民歌的渊源;他拜访82岁的音乐老前辈吴尧先生、83岁的通州市歌舞团原团长陈达先生,研究如东民歌特色;为了收集里下河民歌,他驱车百余里采录海安县胡润农老师和如皋市高如老师的歌声……

为了拯救濒临消逝的民歌文化并引起社会学界对民歌文化的重视,詹皖不辞辛劳地奔波收集散落各地的民歌材料,加班加点地将这些珍贵的成果转化成理论文本。2005年,詹皖撰写的《南通地方性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研究》一文,获全国首届艺术科学论文评比一等奖,随后他又相继发表了《海安花鼓的艺术风格及文化价值》《海门山歌的艺术特征与传承保护》等多篇文章。

2006年,在詹皖的建议下,南通大学设立了南通民间音乐研究室,即现今的南通大学南通民间音乐研究所,詹皖被任命为所长。此后,詹皖进一步开展了对民歌的研究,整理出1068首南通地区的原生态民歌。这些民歌远追五代后周,近及现代当代,有号子、山歌、小调、民间歌舞曲、民间说唱、宗教音乐、民间器乐曲、老区革命歌曲等八大类,均保留了原生态特色。

2014年初,在社会各界和学校的支持下,詹皖将千余首民歌编辑成《南通原生态民歌集成》并正式出版。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为其题写书名,并称颂“迄今为止,在全国地级市中,收集民歌如此宏富的,罕见其匹;由个人编辑整理出版民歌集成的,在国内还不多见。”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亦为其欣然题字:“江海雅韵”。

让校歌在校园发扬光大

“狼之山,青迢迢,江淮之水朝宗遥。风云开张师范校,兴我国民此其兆,民智兮国牢……”这是张謇1904年亲自为南通师范学校所作的《通州师范学校校歌》。百余年后,詹皖在收集南通地方音乐文化的过程中发现了张謇作词的这首校歌,顺藤寻去,竟在七八个月内一下收集到了18首校歌。有朋友看他做得很辛苦,便把他引荐给南通电视台,以“江海雅韵”为题拍摄了电视短片,以引起社会的关注。

2008年2月6日,寒冷的除夕日。詹皖走进了著名书法家仲贞子老先生的家。90岁高龄的老人曾就读于南通海安西场的蓉塘小学,一听詹皖是为采集校歌而来,一下子来了精神,一口气写下校歌,一个字也没有错。但詹皖没有想到,半年后老人驾鹤而去。他留给詹皖的最后一句话是:教育才能使国家富强。老人的遗言让詹皖顿悟,他发现南通校歌不只是词曲铿锵的音乐作品,所有的校歌都饱含“教育救国”的理想,正如张謇在创作南通师范校歌中的点睛之笔——民智兮国牢,校有誉兮千龄始朝。

校歌之于学校,是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的图腾,也属民间歌曲范畴,也应进入地域性民间音乐之列、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这样,一扇穿越百年、直面未来的校歌大门在詹皖的音乐世界訇然打开:84岁的老教师季修甫激情歌唱的《南通近代学堂乐歌》;95岁的史馥寿回忆其兄长当年作词作曲的《养正小学校歌》;南通高等师范学校艺体系老师黄忠提供了《通州师范学校校歌》《通州女子师范学校十周年纪念歌》等词曲;朱漱梅、吴志仪、曹心泽等多位年逾九旬的老人向詹皖提供了宝贵的校歌资料……

虽然采风取得了不小的突破,但校歌收集的过程令詹皖心情沉重,常常是约见一个长者少一个,拜访过后再打电话,许多老人都不在了。想到穿越百余年的今天,“启迪民智”的教育理想仍能够让一位位耄耋老人在接近生命终点时挺直腰板,能唱的亮开喉咙,能写的提笔挥毫,詹皖下定决心:这些音乐作品不会死,我会把他们全部带出南通、带到北京,留传给后人。

除了在市里采风,詹皖一有时间就到南通各县。为了一首校歌,他可以一天不吃饭,从凌晨五点忙到深更半夜;郊县的路不熟,他就全程打车、四处打听。两年多时间,他拜访硕德耆宿,奔走于乡野田头,听吟录唱、整理歌词,采录记谱、修复考证,从南通的城市记忆中收集了69首校歌,编成《民智兮国牢―南通近代校歌歌曲集》,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将校歌校训以书法的形式做在北京展出。

展览顺利举行,社会各界知名学者纷纷赞许,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观众在一幅幅作品前流连沉思,有的还拿起毛笔现场书写张謇的教育理想内容。有人认为,大学教授办展览太艰辛。对此,詹皖表示:百余年来,校歌声中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社会栋梁、祖国的建设者,校歌铸心灵、栋梁振家邦,能收集校歌并展示于众,是我的荣幸!

三尺讲台继承创新并重

音乐类非遗的传播方式,往往是口耳相传,与人同行。詹皖追求的是“原生态”的民歌,他常拜歌手为师,带着自己的学生,走向田头陌上,恭恭敬敬地向歌手学习。

为了采集海门原生态民歌,詹皖在菜花田边拜访了100岁的张来芬奶奶,听她演唱几乎失传的通东号子。张奶奶已经年迈,咬字不甚清楚,詹皖就记下歌谱,再去寻觅与张奶奶同时代的人,完善歌词。秋高气爽的季节,詹皖在田头拜访了85岁的顾玉诗爷爷,兴致勃勃的顾爷爷一口气演唱了十多首海门山歌,詹皖对照其现场唱腔,对山歌原有的记谱予以整理甄别。

三尺讲台,是詹皖培育学生承传南通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平台,他不仅自己言传身教,还将那些民歌手、山歌号子的传人请上讲台,让学生亲耳聆听农民、渔民的歌唱。同时,詹皖在教学中摒弃了那种过多讲授理论、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而是将音乐理论与相应技能在教学中融合。他认为,音乐理论的教学过程就是研究和鉴赏音乐语言的过程,应将各种不同的音乐语言加以分析、比较,将“听、唱、看、弹、说”融为一体,通过多元的授课方法培养学生综合掌握音乐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民间音乐的兴趣。

刚刚过去的暑假,入伏的那一天,詹皖又顶着炎炎烈日驱车赶往海安县墩头镇,拜访“道情”盲人艺术家刘志龙。“道情”,是中国汉族曲艺的一个重要类别。70多岁的刘志龙是当地“道情”艺术的唯一传承人。说起“道情”的传承,刘志龙显得有些无奈: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再也没有人要靠唱“道情”谋生了,喜欢听“道情”的人也越来越少了。面对水乡“道情”后继无人的状况,詹皖将刘志龙演唱的“道情”曲目收集整理出版,推动南通大学南通民间音乐研究所与南通市民间音乐研究会合作,共同开发了“道情”教学样本课。

“使命大于生命”,这是詹皖常说的一句话。为拯救音乐文化遗产,他多次组织民歌、民乐演唱会,组织诗词诵读公益活动,宣传和推广民间音乐。他撰文呼吁学界关注民间音乐文化,他自费出版民乐套曲《崇川古意》光盘、纪念无产阶级革命家刘瑞龙同志100周年歌碟。他将民间音乐人的生动拼搏历程与快乐人生记录编辑成书,激励更多的音乐人保护音乐文化遗产,创新今日的文化与艺术教育。

在学校美育挖掘与传播的田野上,詹皖辛勤地耕耘着。

猜你喜欢
道情校歌南通
齐齐哈尔老年大学校歌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博尔塔拉老年大学校歌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历史回音壁
——蓝田上许村道情演唱
大学最动听“校歌”,你pick哪首?
法学视域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
——以陕北道情为例
“道情窝”里的演唱家
——陕北道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白明理访谈录